教研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教研活动

怎样听课评课

来源: 日期:2009-04-02 作者:佚名 浏览: 字体:

怎样听课评课

一、怎样听课

要评好一堂课,这就要求教师要会听课,要入情入境,要善于思考,把握所听课堂教学的实质,否则评起课来就会不得要领,肤浅平淡。要听好一堂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掌握好评判的标准

在新课程背景下,评判一堂课的优劣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是否学得愉快、学得主动,每一个学生是否得到了不同的发展。评价一堂课要围绕学生来进行,一切脱离学生的评价都是无意义的、本末倒置的。

2. 对所听课堂教学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

3. 听课教师听课时要进行几种角色的互换。

1)要进入“学生”角色。听课时,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课堂,看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恰当,是否摆正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自己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是否得到了主动的发展。

2)要进入“教师”的角色。边听要边思考,要是我自己来上这节课,我会怎么设计,将自己的设计与听的内容进行比较,体会优劣。

3)要进入“指导者”的角色。作为指导者,这就要求听课教师要用课堂教学的评判标准,用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来看教师的课堂教学,给自己进入“学生”、“教师”角色时的思考以理论上的支持。同时边听边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思和整理评课意见,并在听后迅速使评课思路清晰化。

4.要认真记好听课笔记,详略得当。同时还要记下自己听时的思考,特别是有些思考是稍纵即逝的。

  怎样评课

(一)评课存在的问题:

1.重听轻评。有的教师听过很多名家专家的课,而自己的教学水平却没有多少提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了评价反思这个环节,不会用反思来审视的自己的课堂教学,名家的课听就听过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还是我行我素、涛声依旧。如果重视评价反思的话,听名家的课对自己有帮助,就是听差课也会对自己大有裨益。

2.评价肤浅。由于理论水平有限,不会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来支撑、指导自己的评课,评价的内容停留在表层,抓不住问题的实质,也发现不了问题。使自己的评课缺乏深度。

3.面面俱到,不能突出重点。

4.把握不了写评课稿的格式,语言缺乏严密性。

(二)评课的内容(以下内容并不都是平行的关系,有的是相互渗透的)

1、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即教学观念,指教师的认识和教学的主张,它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过程的实施,通常都是由教师的教学思想所决定的。传统、陈旧的教学思想主要表现为“四个偏重”和“四个忽视”,即偏重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偏重知识灌输,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偏重考试分数,忽视学生能力培养与学生特长发挥;偏重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我们听课评课,就是要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新的教学思想、理念作指导,透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来看教师是否用新的思想理念在进行教学,在积极有效的进行课程改革。

    新的教学思想理念,各学科之间既有共性的东西,也有其个性的方面,这就要求老师们能把握共性的东西,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把握各学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共性:三性  主体性(中心地位)  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全面性(参与面)

个性:学科课程理念

2、评教材处理

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

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

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当

3、评教法学法

*教法选择是否符合教改方向。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付诸实施;学法指导的方式是否可行。

4、评能力培养

    评价教师在课题教学中能力培养情况,可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是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是否注意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

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习惯;

是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心理品质;

是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平时,教会学生在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5、评教学过程。

即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等。

6、评师生关系

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7、评特色风格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