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常规
高中数学教学常规
一.备课
1.首先要脑中有“标”,手中有“本”。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
(1)拟定教学计划,一课一案,新教师要写出详细的教案
(2)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
(3)明确教材的系统性和主次性。
(4)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5)研究和解决难点。
2.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人;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学必须结合学生实际,课前不了解学生情况,就难保证课堂教学有好的效果。
3.备好习题。
习题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要求,要包括适当数量的复习题和综合题。习题的分量和难易要适当。
二.上课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四十分钟课堂教学阵地获取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环节。
(1)重视课题引入,情景设置,巧妙设问。
(2)授课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须启发式贯彻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3)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分层教学。
(3)善于小结,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4)重视课堂反馈。
2.认真上好四种主要类型的课。
(1)新授课:强调三个环节,复习一讲授一巩固。
(2)练习课:复习一—练习一—小结一—作业。
(3)复习课:复习提纲一—重点讲述—一总结一—作业。(毕业班要有专题讲座复习课。)
(4)讲评课:对作业、小测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做到有练必讲,分析各类典型错误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介绍最优解法。
3.注重提高教师自身课堂教学基本功。
(1)语言和板书。语言方面要求做到用词准确,叙述精练,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语音、语调要有起伏,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追求丰富和生动形象的语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板书要求字迹工整,条理分明,绘图正确,美观大方,布局合理,主次分明,色彩和谐,使板书真正起到便于理解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思考记忆的作用。
(2)上课要以本为“本”,但不能照本宣科。课本上说得明明白白、一看就懂的内容,宜让学生自己阅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3)采用三角尺、圆规、模型、投影仪等教具或电教手段提高直观教学效率。
(4)通过教师的形象、教态、语言、情感、人格来影响学生的个性,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三.作业与批改
学生作业:
(1)课堂作业,用少量时间课内完成,当堂检查,即时反馈。
(2)课后作业,要求独立解题,强调作业格式,书写工整、清晰、规范。
(3)严格要求学生养成学生订正作业的好习惯,对作业马虎、没及时完成的学生要加强教育指导,督促其改正。
教师批改:
(l)全批全改
(2)精批细改
(3)原则性问题有记录
(4)对差生要适时“当面批改”
四.教学观摩评课标准
1.教学目的是否明确,要求是否适当。
2.教学内容的组织处理是否恰当,教学原则运用是否合理,特别是思想性和科学性贯彻得如何。
3.是否重视了双基落实。
4.是否突出了重点,抓住了关键,解决了难点。
5.启发式教授法运用如何,学生是否参与投入。
6.教学效果怎样。
五.考试
1.每学期至少有四次大的单元测验,高二、高三可增加检查次数。
2.每位教师一学期出一份试卷。
3.认真做好试卷批改工作,认真做好试卷分析,以利于发现问题,制订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力争会考、高考成绩达到市直普通中学中等水平。
六. 辅导
1.要提倡“扶弱助强”个性化辅导,教师要事先准备针对性材料。
2.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校、市级数学竞赛,做好竞赛辅导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