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漫记二章
送 饭
一个久雨刚晴的星期三,上午我去南岸,给备战高考的儿子送饭。等车大码头,挥手车未停,怒火满膛,开口欲骂!见那车满载而过,那句狠语即刻封杀在口内,那膛怒气,转瞬化烟云,随春风散落无踪影。
又等车,正无聊,两个穿白色运动装的俊小伙,闯进了我的视线,他们提着点素果食品,意气风发地挥停了一辆红色的士,开门上车。很酷!我估计是去二中学堂的,于是我赶紧上前一问,果然不出我之所料。
车内,我问两同学读几年级?他们告诉我是三年级体育班的,难怪这么帅气!接着我们就聊起了高考、志愿、招生等事宜。那司机也加盟进了这个牵动着千万人心的话题,气氛热烈。车载一片融融乐意,于校门口拐弯,探头、停车。我还未反应过来,坐驾驶室的那同学已抢先付款下车。等我办好进门手续,那两帅哥已拾级而上,很阳光。
叮铃,叮铃,正闻下课铃声。我赶到教室的后门,儿子那班的老师,还在进行最后的叮咛。我用视线打通了儿子的信息,就去了高三班主任办公室。“离亮剑之日只有44天”的提醒,以袭人心魄的气势,切入我的眼帘。“太剑拔弩张了吧?”满屋子的班主任,用笑意接住了我的冲口而出。歉意地我笑笑,把饭轻轻地放在桌上。稍刻,儿子进了门,满脸笑容地接过了我送来的饭,他接过的是父母的一片关爱。
我交待几句,就匆匆去赶车。
请不要给我让座
给儿子送饭后,我急急下了长长的阶梯,办理了出门手续,见专车暂未开行,就在一旁溜达。见车启动,立即上车,正逢售票员起身,空出一个座位,我大喜而坐,暗自庆幸上得早,不如上得巧。
我刚坐下,抬头就见车厢后半部站起一位姑娘,直向我招手,叫我去坐她那个座位,也许,那姑娘认为售票员大姐的年纪也不轻了,我不应该占坐,但可以去坐她的座位,当时,我还怀疑那姑娘是否是叫我,可环视了车厢内一眼,整车人年纪数我老大,不是叫我叫谁?于是,我就走了过去,那姑娘站在一旁让我坐下。我以为她就要下车了,就安心地坐着。
一会车停,有人上车,那姑娘未下。居然有人给我让座,真是岁月不饶人哪。年轻真好,有这样优秀的年轻人传承中华民放的优良。民族之幸也。
初坐让座之位,不知是不习惯,还是女士优先的惯例?总之,坐得不那么舒坦,不那么安然。想如果上来一位年长于我的,我就让座,正胡思乱想间,车停,上来几个人,其中有一位比我年长多了的老大爷,我还未及起身,车门边一中年先生已让座老大爷,那先生站到我的前座一位女士旁,只听那女士说,再上来一位,就是我让座。(我不知他们是不是老师?)那先生说他不太爱坐,轻描淡写,心态安然,令人敬佩。
后来,站车身不由己,然,心可由己,随意,轻松。助人为乐,自己心乐。心乐祛病痛。积善小为善大,人之美德也。
车近资江大桥时,又上来两位年轻的妈妈,一抱一牵两小孩。随即有先生,争着让座。我因座前站着人,反应慢了半拍,雷锋行动又一次壮烈牺牲!心里的不安又增添一分。
我简直不敢相信,在这短短十多分钟的车程中,一连串人性的精彩,发生在我身上和身边。我怀疑是在拍电视,自己无形中当了群众演员而不知,可实在又寻不见摄像机,也看不到有拍摄车辆围在专线车的前后左右。究其原根,是这条线上的乘客与公民的道德修养、文明素质,已达较高层次。可喜可贺而又可敬。
我这人可能命贱,受别人半点恩惠,心里老记挂着,可一介平民无以为报,唯用手中的笔以记之,告白于世。
大码头终于到了,我交了一元钱下车。见那姑娘依然立于车中,那份淡然,那种宁静,让人感动,令人难忘。谢谢你,姑娘,请不要给我让座,我宁肯身不由己,而不愿心不由己。因为我现在的职务,还停留在爸爸的级别上。
2008年4月23日于东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