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英国访问留学归来有感
谌 姿
作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第一批受国家留学基金委(CSC) “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的博士生之一, 我于2007年11月21日来到英国伦敦, 开始了在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NIMR)为期12个月的留学学习。
NIMR是英国的国立医学研究所,这里曾出过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人类流感病毒的发现者(Andrewes, Smith and Laidlaw, 1933)也来自这里,我的联合培养导师Alan.J.Hay是第一个发现流感病毒离子通道蛋白(M2)的科学家。
NIMR坐落于伦敦西北部,有如诗如画的英国田园风光。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好友漫步于广袤的草场,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感觉分外轻松和愉快。有时候运气好,赶上什么俱乐部练习,还可以席地而坐看看棒球或是足球的训练比赛。最让人惊喜不断的是春夏的时候,路边的树木草丛都鲜花怒放,那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一派繁花似锦,目不暇接的景象。我禁不住疑惑,这里的树啊草啊怎么都能开花的?
2008年4月6日,北京奥运的火炬来到了境外传递的第四站——伦敦。那天一早起来,竟然发现暖冬的这里已是白雪皑皑,仿佛要盛装迎接圣火一样。我和好友结伴来到了特拉法加广场。五星红旗和奥运五环旗四处飘扬交相辉映,无数华人华侨以及许许多多热爱和平的人们用如火的热情把特拉法加装扮的比一年一度的农历新年更加中国。每当回忆起那天一张张青春洋溢写满爱国热情的脸,我就禁不住心潮澎湃:那天我们一同挥舞手中的五星红旗,站立在火炬的必经之路上,我们一同呐喊“China and Tibet are the one!(中国和西藏是不可分的!)”,我们跟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据理力争以致泪流满面……并在心里默默祝愿那位因此而英勇跳入喷泉的男生平安!也只有在那个特殊的时刻,我才那么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爱国”!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还是北京奥运史诗恢弘般的开幕仪式和中国队第一次雄踞金牌榜首,以及奥运场馆内外文明自信宽容的国民风度,“神七”上天中国航天员第一次太空出仓行走,挥动五星红旗向世界问好……中国着实让世界一次又一次震撼。我通过国外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深深感受到了我国蒸蒸日上的综合国力,也更加激发了要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
下面谈谈我在英国这一年的学习心得,希望对打算出国而尚未出国的人有所启发和帮助。
第一、语言。出国之前多听多读多看,目标明确,逐一攻破。当我知道我可能去英国时,我就开始选用一些英式英语的听力材料,比如BBC London的新闻节目, 以及《The Tudors》等影视节目,短期内熟悉英式发音。事后证明,这对于习惯了美语的我们很管用。真正到了英语母语环境,我很珍惜这个宝贵的机会,多听广播多看电视的同时,平常生活工作中多跟人交流,英语听力口语能力自然而然快速提高。恰逢研究所请私人英语教师给外国学生授课, 我便积极报名参加了,并有幸被分在高级班。从今年6月份开始到我回国前,每周听一个半小时的课,从词汇到语法,从听力到口语, 从英语文学到写作,真的获益良多。非常感谢那位很耐心又很专业的老师以及研究所为我们支付的大把银子。生活英语固然重要,专业英语更要专攻,不要临时抱佛脚,幻想一步登天,语言要慢慢积累,平时多啃啃顶尖杂志的专业文献,理解能力自然会量变到质变的。
第二、专业。因为我是2006年直博的临床七年制学生,科研基础比较薄弱,并且流感病毒对我来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要在一年的时间内边学边做边写,难度系数比较大。在最初的阶段,得到了导师Dr. Alan J Hay和Dr. Yipu Lin的全力帮助,落实了比较上手也很有前景的课题,在Dr Lin的悉心指导下,课题得以顺利开展并超额完成,其中一个课题牵涉到和其他组的合作,如果最近能有进一步的好结果,将会在国际的顶级杂志上发表,我将会是作者之一并且排名很靠前。另一个是关于目前严峻的流感病毒耐药性的研究课题,我们也会努力使结果发表在比较好的国际杂志上。实验成功固然欣喜,能够发表更令人骄傲。不仅如此,外国同行们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慎密的科学精神以及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体系也带给我很大启迪。在这里是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结果,不虚报,不篡改,吸取教训,精益求精。动手之前武装好头脑,多和有经验的人交流学习,才能避免少走弯路并能以最快的速度拿到理想的结果。我相信这些耳濡目染,会令我受益终身。
第三、管理。NIMR的管理让我体会良深,有很规范和齐全的规章制度及实验流程。
上岗第一天,我正好参加了每年一次的防火知识讲座,了解到还有每年不定期的火灾预警演习,对我来说,新鲜之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这种防范于未然的教育很值得我们借鉴。还有开始实验室工作之前,我必须先参加一个安全知识讲座,重点介绍实例,教育所有新来的人在实验室发生意外情况下如何正确保护自己和他人。然后就是填写一系列的表格,很程序化,人力资源部的职员各司其职,协调合作。英国绅士们做事的速度虽然出名的慢,但开始工作后,发现这里的试剂器材预备效率比较高,后来明白一些常用的试剂盒和器材在所里的储存室都有,一般先天预订, 第二天便可以送到,工作效率很高。还有,大家对仪器都会很自觉的爱护,按规则和预订先后使用,这就在最大程度地延长了实验仪器使用寿命,节省了科研经费。虽然所有的办公用品根本不缺也全部免费,但大家也还是会把打印机状态设置成默认黑白并且双页,走廊里也有纸张回收的专用柜箱,总之,能节约就不节约。
第四、文化。呆的时间长了,自觉不自觉地都会感觉到东西方文化的鸿沟,要入乡随俗,才能获得彼此理解和尊重。比如英国人每天雷打不动的喝茶和喝咖啡时间,在他们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打搅, 如果自己很喜欢并且也有时间,那就最好也参与其中,对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是很有帮助的,并且还可以掌握第一手八卦新闻。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绅士风度还是倍受推崇的,每每有人为你开车门,谦谦一躬,或者开着门等着老远的你姗姗而来他才走开,还真让人不禁庆幸自己是位女士了。
总之,正是因为不管是在巨大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差异,还是微小到从筷子到刀叉,从米饭到三明治的餐饮习惯等等方面,我都秉着包容兼顾的原则,与同行们互相理解和尊重,我的这一年留学时光才得以有多样收获和不少的快乐吧。
(校友简介:谌姿,女,2000年高中毕业于我校166班,在校期间曾是《萸江文学》的热心作者和读者,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病毒学在读博士,2007年11月公派赴英国伦敦进行为期一年的“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和耐药机制”访问研究,并主要从事禽流感病毒对人的致病性机制研究,是目前国内该领域的少数几个高级研究人员之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