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 政治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公元前2070——公元1840年)
【单元特征整合】
政治制度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因此,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分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前2070年——前476年)和发展阶段(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前475——1840年)。①早期阶段处在中国的奴隶制社会时期,主要是夏、商、周三代所实行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②发展阶段处于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形成、发展、完善和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①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②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本专题中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的总和:国体和政体
核心问题:政体 (分封制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君主立宪 → 民主共和 → 人民代表大会制)
一、中国古代主要王朝变换顺序表(见教材第19页)
夏 商 周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秦 汉(西汉、东汉) 形成
三国 两晋(东晋、西晋) 南北朝 发展
隋 唐 繁荣
五代十国 宋(北宋、南宋) 元 继续发展
明 清 衰落
二、本章知识结构
初步形成——战国 创立——秦朝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体 发展——两汉 中央集权制度 完善——隋唐 (封建社会) 强化——宋元 顶峰和衰落——明清 |
夏、商——王位世袭制 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周 ——分封制和宗法制 |
§ 1 奴隶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夏、商、西周)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本节考点: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2、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定时期的政治是一定时期经济的反映。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相对应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与确立,那么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是什么,与之相对应的政治制度(主要考察政体)又是什么?今天我们就利用上面的原理来考察这一问题。
知识网络
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夏、商)政治制度(根因——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⑴起源: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
⑵内容:①中央:王位世袭制;相、卿士、卜、祝、史、师等的设立。②地方:侯、伯。
|
行政设置和制度 |
职能或概况 |
中央 |
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国王统率大小官员,治理国家 |
相、卿士 |
参入商王决策 |
|
卜、祝、史 |
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 |
|
师 |
执掌军权 |
|
地方 |
侯、伯 |
臣服商朝的方国领袖;商朝高官;定期纳贡;奉命征伐 |
⑶特点: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②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③承前启后,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⑷影响:夏商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⑴背景目的:①伐纣灭商,周朝建立;
②为了进行有效统治,巩固政权,维护奴隶制统治(分封诸侯,以蕃屏周)
⑵历程:①武王开始分封 ②周公继续大规模分封
⑶内容:周王封土地和人民,诸侯尽义务。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最初分封的诸侯:
ⅰ鲁、吴、燕、卫、晋(王族);ⅱ齐(功臣);ⅲ宋、许、陈、楚、杞(先代贵族)。没有秦国。
②被封诸侯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⑷性质:奴隶制国家的行政制度(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⑸特点:①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周王为最高统治者,绝对服从周王
③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⑹作用:一分为二
A、积极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和管辖,巩固了王权;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B、消极影响:血缘关系难以保持长久的政治关系,从长远看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稳定;造成西周后期诸侯势力的膨胀,对西周王权构成威胁。
⑺瓦解:
①时间: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后期的大国争霸战争和铁器、牛耕的使用,导致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崩溃,分封制随之瓦解。
②表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战,割据争霸;诸侯不在听命于周王室。(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战国末年,王室完全失去分封大权)
③瓦解原因:
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导致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崩溃(根因)
ⅱ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日益强盛(主因)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书本P7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⑴起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⑵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⑶特点:①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的特点)
②政治上体现分封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探究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①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②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③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区别:①宗法制是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统远近相区别;②分封制是以政权为中心,以土地为纽带。
四、西周的礼乐秩序: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政治制度
①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②战国时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由“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商(铜鼎和甲骨文)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带有浓厚血缘和部族色彩——宗法制(核心)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
④具有开创性和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夏400多年、商600多年、周800多年①实行王位世袭制,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落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落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重点难点
1、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比较?
⑴相同点:都是我国古代最高首领的继承制度,都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⑵不同点:
①建立的物质基础不同: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②盛行的时代不同: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阶级社会产生后,一直到封建社会结束;
③所反映的社会状况不同:“天下为公”; “天下为家”
④最高首领的继承方式不同:民主推选;世代相袭
2、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 封 制 |
宗 法 制 |
|
不同点 |
含义 |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
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 |
目的 |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
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
|
特点 |
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邦国有同姓、异性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
|
作用 |
一分为二(略)
|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
关系 |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
课堂检测
1、(2008年高考上海历史)“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2008年高考广东历史)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
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B)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 B )
A.宗教色彩 B.宗族色彩 C.神权色彩 D.皇权色彩
4.“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B )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5、下图所示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B.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C.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绝对的,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
隶属关系
D.与分封制相结合,有利于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
地继承上的矛盾
6、《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C )
A、 财产 B、 地域 C、血缘 D、 信仰
7.历史典故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B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8.西周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周礼名目繁多,有吉礼、嘉礼、宾礼等。周朝礼乐制度的本质意义是( B )
A.各级贵族生活的准则 B.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C.是一种等级制度 D.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
§ 2 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本节考点:1、秦朝的统一。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产生根源、发展历程、影响、评价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我们知道,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到春秋战国时期因大国争霸战争和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崩溃,分封制也随之瓦解。在这个大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在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基础之上,各国的地主阶级纷纷开展封建化性质的改革,最终秦朝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对中国政治、文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网络
一、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地位: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2、含义: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⑴专制主义 强调 君主专制,即皇权至高无上,帝位终身;
⑵中央集权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听命于中央政府。
3、产生原因
⑴经济根源——封建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相对分散,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
⑵政治根源——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
⑶思想基础——战国韩非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运用
⑷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4、内容:⑴皇帝制度的确立 ⑵中央行政制度 ⑶地方行政制度
5、特点:
⑴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⑵两对基本矛盾:
A、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矛盾基本解决是在北宋时期实行文官制度)
B、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矛盾基本解决是在明太祖时期的废除丞相制度)
6、发展趋势: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
②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
③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7、演变:
(1)秦——产生:皇帝制度、(中央)三公制度、(地方)郡县制度
(2)汉——发展:(中央)中外朝制度、尚书台制度;(地方)郡国并行制、州郡县
(3)隋唐——完善:(中央)三省六部制;(地方)州县制、道州县制
(4)宋——加强:(中央)二府制、分相权;(地方)文官制、路州县制
(5)元——加强:(中央)一省二院;(地方)行省制度、省路府州县、宣慰司
(6)明——加强:(中央)废丞相、设内阁;(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7)清——顶峰:(中央)军机处
8、影响:
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消极作用为主。具体表现在:
(1)前期和中期(明清以前):
A、积极(占主导)
①经济:客观上适应了封建自然经济在政治上的需要,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政治: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保障国防安全
③其他: 国家可以集中力量进行重大工程建设,使我国封建社会各个领域长期领先世界。
B、消极:容易滋生政治腐败、皇帝专权、宦官外戚干政
(2)后期(明清)时期
A、消极(占主导):
①经济: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中外经济交流
②政治:政治日益腐败,封建制度由盛转衰
③其他: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B、积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疆域的奠定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朝的统一(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1、统一条件:①客观条件:A、社会基础: 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民族间地域间联系不断加强
B、政治基础: 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出现局部统一
C、民心基础: 长期战乱,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统一
D、理论基础: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②主观条件:A、物质基础: 秦国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
B、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A、任用外来人才 B、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近交远攻)
2、统一过程:①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
②平越族,设三郡,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灵渠:沟通 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是世界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③击匈奴:取得 河套地区 ,修筑 万里长城
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A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
B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C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D军事上:北击匈奴,南平越族E法律上:颁布《秦律》
F建筑上:修筑长城、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直道,修建灵渠
4、统一结果: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5、秦朝疆域:东 大海 ,西 陇西 ,南 南海 ,北 长城一带
6、统一意义:
①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例如秦朝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字等);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7、秦亡的根因:是秦的暴政,并不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历程
初步形成(战国)——正式确立(秦朝)——巩固(汉朝)——完善(隋唐)——加强(北宋)——新发展(元朝)——空前强化(明清)
朝代 |
君主专制的强化 (在中央采取的措施) |
中央集权的加强 (在地方的措施) |
||
秦朝 确立
|
1.确立皇帝制度: (1)皇帝制度的建立: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皇帝的地位及权力: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3)皇帝制度建立的影响:皇帝制度的建立使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 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从中央机构的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到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①官职设置:最高官三个: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御史大夫: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但秦始皇末任命,自掌军权 丞相之下又设诸卿,如: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廷尉(管理刑狱、司法) ②特点:三个官职在地位、职责、权力方面相互牵制。 ③作用: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形成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 |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1)设立背景: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在新兼并地区设县、郡;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③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决定实行郡县制。 (2)郡县的设置:郡是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其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负责承受中央命令,督责所属各县;县是郡的下一级行政机构,其长官是县令或县长,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3)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
||
汉朝 巩固
|
1、汉初承袭秦朝的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汉承秦制”; 2、汉武帝时为削弱丞相权力设立“中朝”决策机构(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和“外朝”执行机构,(三公九卿) |
1、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汉高祖对秦亡的错误认识)随着诸侯王的势力不断增强,割据一方,开始形成分裂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2.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
||
魏晋南北朝 |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是中书省、再是门下省 |
|
||
隋唐 完善 |
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1、特点: 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2、运作顺序: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礼部(主管礼仪)、吏部(主管官吏)、户部(主管户口)、工部(主管工程)、兵部(主管军事)、刑部(主管刑法) 3.作用:①对中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对皇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对后世: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都沿袭这种制度 |
唐朝在地方设节度使,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
||
宋代 加强
|
“二府三司”: ①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 ②枢密院(军政)合称“二府”。 ③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④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
1、背景: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2、措施: ①军事上:将兵权收归中央;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③财政上:一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归中央 3.作用: ①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②也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原因:过分集权,无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 |
||
元代 发展
|
“一省二院”:指在中央设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和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管宗教和西藏)
|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1.设置:元朝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10个行中书省(行省),即陕西、甘肃、辽阳、河南、江北、四川、云南、湖广、江浙、江西、岭北行省。此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2.内容: ①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拥有经济军事行政大权,但受制于中央。 ②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2.行省制度的作用: ①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
||
强化衰落
|
明
|
1、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中央集权 2、设内阁 ⑴原因:为减轻皇帝政务负担,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设立。 ⑵性质: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⑶形成: A、基础: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建立: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实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C、发展:明宣宗时,内阁地位提升,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D、鼎盛:明神宗时,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⑷对内阁的评价:①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②为防止内阁演变为事实上的丞相,皇帝常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
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原因:行省的权力过大。
|
|
清 |
1、皇太极:议政王大臣会议(执掌军国机要)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皇权(受限制) 2、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务,起草谕旨)——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南书房)皇帝(集权) 3、雍正:军机处的设置(上传下达,跪受笔录)——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⑴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 ⑵职能演变:由最初的单纯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⑶特点:①军机大臣均由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 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③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⑷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 强了 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
同明朝 |
||
演变 趋势
|
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从汉到清,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始 终围绕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这个焦点问题进行,其最大特点就是君权集中,相权日益削弱。汉时“中朝”机构的产生,排挤了相权的决策部分,只保留执行功能;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相权一分为三,且互相牵制;宋代,设参知政事和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财政权;明朝时废宰相。 |
地方政治制度演变趋势: 从汉到清,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化始终围绕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进行。这一过程的发展趋势是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建立起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的管理体制。 |
||
总结归纳
|
中国古代集权制度发展呈现出的特点、不断加强的原因 特点:(1)呈现出两大基本矛盾和斗争:①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②二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2)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3)其本质是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 原因:(1)处于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恐惧,调整内部矛盾,加强对人民的控制。(2)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皇权的需要。(3)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也需要它来安定社会、兴修水利、抵御周边民族的侵扰等。 |
|||
四、古代的选官制度
1、选官制演变的四个阶段: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隋唐创立、完善——宋代发展——明清进入困境)
2、发展演变:
(1)世官制——先秦(贵族世袭)战国时期按军功受爵
(2)察举制——汉朝:
形成:西汉时建立和发展,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称乡举里选。后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逐渐由官僚家族所支配。
特点:是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影响:①察举制拓宽了选官渠道,注意德才兼备,不拘一格,使西汉武帝时人才济济;这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②但随着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门第声望逐渐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导致官僚集团的形成。
(3)九品中正制——魏晋:
形成:曹魏时曹丕建立,将人才划分九个等级,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考评,授予相应的官职的一种制度。起初,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
特点:是一种家世、才能并重的选官制度。
影响: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为世家豪门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4)科举制——隋唐至1905年
形成和演变: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明清堕落(实行八股取士),晚晴(1905年)废止。
A、背景:①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
②隋唐时期,为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地主阶级中吸引人才参与政权,巩固统治。
③中小地主经济实力的壮大,封建小农经济也有长足的进步,中小地主和自耕农可以通过科举获得相应的地位,科举制就是这种封建经济在上层建筑的体现。
B、含义: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目的:笼络读书人,巩固封建王朝
C、形成发展过程
①隋朝: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②唐朝: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取士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考试地位。
③北宋:分三级考试,严格考试程序,考试科目减少;殿试成为定制;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防止作弊;增加录取名额。王安石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④明朝: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须用八股格式,即八股取士。
⑤清朝:沿用明制。后因国内革命形势的剧变,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了科举制。
D、特点: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门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参予到统治集团中来。
E、评价:
积极:①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A、 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
B、 扩大了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
C、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 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选拔人才、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
②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③有利于唐诗的发展
消极:① 是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于其他国家的原因之一。
② 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笼络知识分子,加强思想控制,特别到明清时期更是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③ 考试内容不合理,在社会上形成重文重艺而轻技轻工的风气,忽视实用性学问。
④ 使社会的价值取向在于做官,而荒于探究自然,限制了科学发明和创见,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使中国的传统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
⑤ 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与西方文化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3、演变规律:
①主观考察 → 客观考察
②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③选择制度日趋合理
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②人治高于法治;
③政治机构设置完备,统治网络周密;
④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逐渐强化;
⑤始终 充斥着 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⑥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基础网络
时期 |
中央政治制度 |
地方政治制度 |
基本特征 |
|
春秋 战国 |
|
春秋设县、郡; 战国商鞅变法,行县制 |
萌芽 (形成) |
|
秦朝 |
首创皇帝制度;三公诸卿 |
全面推行郡县制 |
确立 |
|
两汉 |
皇帝制度;三公;中外朝制度;东汉扩大尚书台权力 |
郡国二制并行;削弱王国势力; 刺史制度;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转变为州、郡、县三级 |
巩固加强 |
|
魏晋南北朝 |
三省制度 |
|
|
|
隋唐 |
隋:三省制度 唐:三省六部制度 |
隋: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 唐:道、州、县;藩镇和节度使 |
完善 |
|
北宋 |
“二府”;分割相权 |
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派文官;路、州、县。 |
加强发展 |
|
元 |
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
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路、府、州、县;宣慰司 |
||
明 |
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权分六部;创立内阁制度 |
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
空前强化并趋于反动 |
|
清(鸦片战争前) |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 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
|
||
重点难点
1、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异:①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 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2、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③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同: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②都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在维护统一方面有积极作用。
2、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的比较。
⑴相同点:①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③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后世各朝都产生重大影响。
⑵不同点:
①时代不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和行省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度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②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制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③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的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3、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
⑴利: 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⑵弊: ①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②机构臃肿,形成“冗官”,效率低下;③军制紊乱,形成“冗兵”,战斗力衰退; ④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⑤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4、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⑴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中央日益集权于皇帝)
史实:①汉武帝设“中朝”,削弱了丞相权力。 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 ③宋朝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割相权。
⑵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特点:地方日益集权于中央
史实:①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作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②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民政、军政、税收);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5、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区别?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内阁和丞相的关键区别——能否对皇权起限制作用 (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6、明清加强专制的措施为什么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因为它标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靠用皇权的绝对化及特务机构来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上的控制。一方面,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统治基础,表现了更加的消极作用。
7、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简表
课堂检测
1、(08天津文综)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D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2、(08重庆文综)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财政的是
A、西汉刺史 B、唐朝户部 C、北宋三司使 D、明朝承宣布政司
3、(08山东文综)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B )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4、(08宁夏文综)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D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5、(08江苏单科)“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C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6、(08江苏单科)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7、(07广东卷)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C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8、(07广东卷)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D )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07宁夏文综)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C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10、(07山东文综)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右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C )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11、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利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阅读以下示意图:
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对山东省的管辖?从中看出它们各自采取了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
(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元朝是如何加强对山东行政管辖的?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积极作用?
(1)在古代,山东省曾分封过齐、鲁两个诸侯国。(2)西周和西汉前朝。分封制和郡国并行制。(3)行省制度。山东归中书省直接管辖。(4)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有利于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和古代文明的进步(不必拘泥于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