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教研活动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来源: 日期:2009-04-07 作者:chenfang 浏览: 字体: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单元特征整合】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近代欧美各国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的分析,了解各国政体的特点,并进行比较。同时通过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形成的过程,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滥用,并通过立法保护资产阶级利益。他们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成果,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这种政治模式的建立,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稳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代议制度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system)

⑴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概念: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产生于英国。由于这种制度代表了人类在政治民主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所以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⑵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

①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

②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③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也就是都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政府在执政期间都坚决推行本党的意志和政策,总统和总理都拥有巨大的权力。

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

代议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⒉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    

①经济基础: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动力

②阶级基础:各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享有政治、经济权利

③思想基础: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上的理论上的准备(英国革命除外)

④根本原因: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确立

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总统执掌行政权,亦会掌握立法权。

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⒋单元知识结构


 

 

 

§ 1  英 国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本节考点:1光荣革命  2英 国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3英 国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

知识网络

一、君主立宪制的含义:亦称立宪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 和二元 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第二帝国)

二、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条件

1、历史传统:从中世纪开始,英国贵族就有通过议会与专制王权作斗争的传统。

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大宪章为依据,要求限制王权。当时它还是封建性的。议会由国王和上院(贵族院)、下院(平民院)组成。

⑵传统上,英国议会对王权有一定的限制(税收)

⑶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 宣扬 君权神授,和议会发生矛盾。

2、经济基础: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新贵族(最主要的条件)

3、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出现

4、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⑴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⑵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⑶过程:1640年革命爆发——1649议会获胜处死查理一世——共和国时代1649-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探究一:为什么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其实质又是什么?

①因为通过这场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国家政权。

②这是一次不流血的政变,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但是,这种妥协是必要的,有分寸的。

三、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历程

㈠ 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1、背景:“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不再是神授而是来自议会的。

2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3内容: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①立法权:国王无权废止法律;  ②财政权: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

③军事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④司法权: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

⑤言论自由权: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   ⑥其他: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4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否定了君权神授;②议会权力日益超过王权,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当时国王依然掌握行政大权)

补充:《王位继承法》1701年):进一步限制了王权,而提高议会权利。把包括王位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的权力都掌握在议会手中。

(二)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前期王权衰落,议会权力增长)

1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

2内阁的由来

①起源:枢密院→内阁(最高行政机关)

②乔治一世: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③沃尔波尔:1721年,第一任首相,开创了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3责任制内阁的职权及特点

①责任制内阁简称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他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4内阁、首相、议会、国王之间的关系

议会(下院)不仅是国家立法机关,而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国家权力中心。

②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即成为执政党,党的领袖被国王任命为首相。

首相是内阁首脑,有权提名内阁成员组成责任制内阁。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成员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世袭并终身任职,只是最高权力象征,“统而不治”,没有实权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不信任政府,迫使内阁辞职;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图示英国责任内阁制中议会、内阁、国王之间的关系

立法限权

支持、警告、被咨询

任命首相

执行立法,对议会负责

立法限制、监督

议员

选举

议会

(立法权

内阁(首相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

国王(国家元首、英联邦首脑,是国家、民族象征

人民

 

 

 

 

 

 

 

 

 

 


5内阁制的作用

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6政党政治的形成

⑴起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就逐渐演化成两个政治派别——辉格党托利党,他们是资产阶级政党的雏形。内阁形成后,两党长期轮流执政

⑵发展:19世纪后,辉格党和托利党分别演变为自由党保守党,后来自由党衰落,又出现保守党工党轮流执政的情况。

探究二:假如你是英国首相,你是如何当选的?你的地位如何?你有哪些权力?

    提示: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所以,我首先要参加下院议员选举,成为政党领袖,并在议会大选中获胜,才能当选为首相。我当选为首相后,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多数党领袖数职,手中握有行政与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我的权力主要表现为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议会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等。

(三)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壮大

2、改革措施:选举资格的改革、议会名额重新分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3作用:工业资产阶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然受到种种限制

(四)强化: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内阁专横(仅供教师参考)

1、时间19世纪70年代以后

2、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3、表现

①立法方面: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直接掌握一部分立法权;

②财政方面: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③行政监督: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通过投不信任案来监督和控制内阁的做法的有效性大大削弱了;

4、影响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内阁权力开始膨胀,成为议会中的“第三院”,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和19世纪末的政治发展趋向。

英 国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历经数百年,其基本趋势是什么?

(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内阁后来居上,成立权力核心)

四、英 国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①保留君主,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王临朝不理政,代表国家,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②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③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五、影响

⑴国内意义:

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经济)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专制独裁统治(政治)

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政治:各派可通过议会竞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如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国际意义: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这种模式的建立与实践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宪政建设起了榜样示范作用。(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探究三:比较中国明朝内阁制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不同

①中国:内阁是君主专制进一步产生强化的产物,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而是皇帝的内侍机构;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他们的主张采纳与否取决于皇帝,不能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

②英国: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阁是由国王任命在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成的,,内阁拥有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国王负责。

    由此可见,英国的责任内阁与中国明朝的内阁有本质的不同。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