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教研活动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来源: 日期:2009-04-07 作者:chenfang 浏览: 字体: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一、阿里改革的背景——政局动荡、经济落后、外部危机、条件具备

1、政局动荡:属于奥斯曼帝国行省的埃及,各种政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和近卫军)争权夺利,战乱频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机侵略.

[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和扩张知识概览:

①建立:13世纪末,一个突厥人部落的首领奥斯曼在小亚细亚建国,国家名称──奥斯曼土耳其。

②政权特点:军事封建国家

③国教:伊斯兰教

④都城:伊斯坦布尔即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占拜占廷首都)

⑤影响:16世纪,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由伊斯兰化的突厥人建立起来的军事封建帝国。16世纪中叶,苏里曼一世统治时期(1520-1566),帝国的版图囊括了昔日拜占廷和阿拉伯帝国统治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臻于鼎盛。

埃及国内的三大政治力量:

①马木路克: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前的马木路克王朝的统治者。原意为“奴隶”(mamluk),曾是埃及阿尤布王朝时期从中亚买来的军事奴隶。马木路克的统治。政治上,由担任各地的地方长官,到18世纪末架空甚至可以废黜奥斯曼帝国派遣的帕夏;经济上,掌握包税权,控制埃及土地,随意向农民征收租税;军事上,单独组建近卫军,争权夺利,互相攻伐。

②帕夏:土耳其派遣驻埃及的总督,代表素丹,是埃及的最高行政长官。

③近卫军:有土耳其近卫军和马木路克近卫军两类。]

2、经济落后:埃及盛行包税制,沉重的剥削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3、外部危机: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进行工业革命的法、英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4、条件具备: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面对内忧外患,阿里志在推行维护统治、抵御侵略、建立强国这一富国强兵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与目的

u       改革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抵御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

u       改革性质:有利于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一、改革土地制度

1.取消包税人的免税地,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

(1)背景:马木路克通过包税权控制了土地和农民,从经济和政治上严重威胁了中央

(2)措施:没收不向政府纳税的保税人的土地,取消保税人的免税地,规定包税人必须将包税余额的一半上缴政府。

2.没收宗教地产,打击宗教势力

(1)原因:宗教长老阶层势力日益膨胀,成为骄奢淫逸的封建主,引起人民不满,对阿里政权构成威胁,成为改革阻力。

(2)措施:1809年法令。开展土地普查

(3)影响和结果:打击了宗教势力,削弱了宗教对政治的影响

3.废除包税制,改革赋税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1)措施:正式废除包税制,将包税地收归国有。再将土地分配或分租。

(2)作用:既巩固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又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地制度的改革承认了土地占有者的转让和抵押权,实质就确立了土地的私有制。

4.影响:消除了马木路克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为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

 4)影响:消除了马木路克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为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二、 促进经济发展

1农业

第一,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发展。以修建马哈茂德运河为例,说明水利事业对浇灌农业的重要性。

第二,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如发展棉花。

第三,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

意义: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为改革奠定经济基础

2、工业

A背景:从世界范围看,这一时期工业革命正在欧美国家展开,欧美国家走在工业化的前列,这样亚非国家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必须引进西方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

B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C措施:

1)引进西欧国家先进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2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

3)对手工业生产进行严格管理,由政府直接调配产品

D作用:初步建立埃及的民族工业,促进了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军队的强大,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3、商业

开罗商业兴旺;亚历山大再度成为地中海东部的贸易中心

三、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

1、政治

1)目的: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

2)内容:

 A、歼灭残余的马木路克势力;

 B、削弱了宗教长老阶层的势力;

C、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设立中央机构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3)影响:

穆罕默德·阿里垄断了国家政权;同时,结束了埃及长期的分裂和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实质维护其封建专制集权

2、文化

1)措施:第一,创办学校,培养人才。不仅有世俗学校,还有各类专门学校。

      第二,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选派大批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

      第三,出版了许多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的学术著作和普通读物,翻译大量欧美国家的著作,创办了阿拉伯文的报纸。

2)影响: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自己培养了各类人才,传播了西方科技

3军事: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

措施:(1)实行征兵制

 2)加强训练军队

 3)建军校培养军官

 4)装备先进武器

 5)建立海军

影响:使得埃及的军事实力空前提高,为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三、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

㈠积极作用: 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⑴政治上,建立起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⑵经济上,兴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先进的科技,培养了第一批新型知识分子,为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⑶军事上,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㈡局限性:

⑴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

因为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⑵经济改革的困难。

一是资金匮乏,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多少利润;

二是管理不善,现役军官担任厂长,他们营私舞弊,克扣工人工资。

四、思考:联系当时埃及国内外的有关史实,分析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1.未能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2.重要原因: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为了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3.经济改革的困难。一是资金匮乏,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多少利润;二是管理不善,工厂的厂长多是现役军官,他们营私舞弊,克扣工人工资。

4.外商挟技居奇。外商将老式的、甚至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外国技师故意不向埃及人传授技术,有意破坏生产。

5.欧洲列强的破坏:阿里帝国的建立,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它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改革意义

1、政治上结束了埃及长期动乱、分裂、割据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2、经济上推进了近代化进程,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使长期停滞的埃及社会焕发了生机活力,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这些都为埃及的经济独立、制止西方资本的大规模渗透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3、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壮大了国力,使之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使埃及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4、文化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促进了文化繁荣。

总之,改革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