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立足根本才能张扬个性
写作:立足根本才能张扬个性
——个性化写作漫谈
安化二中 谌 勇
我们这个将文章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国度,对于写作从来都是重视有加的。而且从娃娃抓起似乎自古而然,成功的范例当然不乏有“七步成诗”的曹植,但也有“少有奇才”而最终“泯为众人”的方仲永。于是我们恨不得让我们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能下笔锦绣出口成章。以前写作教学往往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现在有的却从字都不识几箩筐的小学一二年级就要求夹杂着拼音写日记或短文了,难怪本应让人觉得是独抒性灵之需要的写作活动,成了孩子幼小心灵中的一道阴影,也成了家长的一种无奈的负担。久而久之,以至于许多学生对于写作都谈之色变,兴味全无了。
而目前,大师专家们更是争相兜售着各自的写作“秘笈”,于是什么“新概念作文”、“创新作文”、“个性化作文”等等,一时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可是,热闹归热闹,效果恐怕无法令人乐观。
究其原因,只怕是都有些只重形式和技巧而忽视了对写作源泉的培养和开掘这个根本。
朱熹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之“新”,恐怕只能源自“生活”这泓汩汩流淌的清泉。毫无疑问,作文不是文字游戏,而是用来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而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源自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生活常新,故而思想和情感常新,思想情感常新,文章才会有扑面而来的清新之气。所以那种没有生活的篇什,最多就是一堆枯槁的文字,只能让人味同嚼蜡。我常跟学生谈起自己看了他们习作的感受:“非但觉不出大海的辽阔和江河的奔涌,甚至也感受不到山涧小溪的欢快,只能感觉到在一条逼仄的几近枯竭的沟渠里,有一种还很难叫做水的东西在‘异常艰涩’地蠕行。”正因为如此,所以每当我看到学生习作中有那种真正发自其内心而且只能是其独有的东西时,我都会兴奋不已,因为我知道它弥足珍贵。
比如去年中秋节后,有一篇题为《黑色中秋节》的学生随笔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篇牢骚很盛的文字,原来,因为学校实行月假制,所以决定将中秋节的假期挪到国庆一块儿“结算”。一些学生对此不理解又无可奈何,徒生郁闷之情。
好在中秋节适逢星期天,学生照例可以休息半天,这样近道的同学可以回去与家人一聚,远道的也能上街感受一下节日的氛围。
回校以后,这位学生便把这满腹牢骚一股脑儿发到作文中来了。虽然作文成了出气筒,但我却丝毫也不生气,看惯了假话连篇,无病呻吟的文章,再看这样的文字我倒觉得真实得可贵。
然而更可贵的还是下面这段几乎令我拍案叫绝的文字:
一个好好的中秋节都不能享受,走在大街上,看着满眼的“中秋”,我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痛……
满眼的“中秋”!这不是绝好的修辞吗?一句话就写出了自己眼中那中秋特有的节日景象:商铺里琳琅满目甚至还飘着香味儿的月饼;为过节忙碌而喜悦的人们;还有一个因学校不放假,找不着过节感觉而郁闷不已的自己……试想,对于此情此景还有哪一句话能像“满眼的中秋”这样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呢?
后来我在旁边批注:“作为语文老师这是我吃到的一块最美味的月饼”!
这完全是一种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似乎与任何写作的“技巧”都没有关系,但却又是一种不是技巧的技巧。
然而,这种能使人一长精神的东西在学生的习作中实在是少得可怜。但是我们丝毫也不能去责备孩子们,因为问题的根本不在他们那里。
试问现在的孩子还有春风牛背短笛悠扬的童年吗?还有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少年吗?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校园内(尤其是面临残酷高考竞争的高中学校)还有三三两两看落日余晖的闲暇和奢侈吗?有的只是做不完的习题啃不完的书本,有的只是上不完的补习班考不完的证。疲惫不堪的之时,耳旁还有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导和家长语重心长的叮咛。请问在如此高强度和模式化的教育中,孩子的个性还能在哪里生长?
可悲的是,懂得这些道理的,却无法改变,能够改变的却又未必真正懂得!新课程的推进力度不可谓不大,可学生的负担却是越来越沉重,一个高二的学生不无痛苦和无奈地写道:“我们就像是一个功能丰富的手机,可每天只能执行开机关机这两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程序”。
这就无怪乎每年高考阅卷后,阅卷老师都会苦涩地玩笑道:眼前只看到可怜的司马迁一次次地被人阉割;悲壮的屈原一次次地自沉汨罗江;勤劳的爱迪生一次次地发明着灯泡……可见生活的简单和程式化正在可怕地泯灭着孩子们的个性和创造性,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高度趋同,试问写作主体的个性都快消逝殆尽了,“个性化写作”又将从何谈起呢?
所以提倡个性写作,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和关注火热生动的现实生活和彻底释放自己的性灵,这既是问题的根本又是当务之急,因为只有泉源疏浚了,溪流才会欢畅,江河才会奔涌;只有生活的原野万紫千红了,写作才会也必将会个性绽放,春意盎然,创新也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