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与祝福
回首与祝福
黄俊雯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现在回想那个夏天,似乎一切都是那样自然而又纯粹,没有过多的遮掩。所有想做的都去做了,似乎也是注定,那些做了的也都成了。那个夏天,不光只是意气风发。
一场有太多悬念的中考给了我有史以来最惬意的暑假,我甚至什么都不想地去水边的同学家玩了两天,现在仍记得河面上有些咸也有些清新的味道。我一直都在内心里给自己留了一个角落去装载浪漫。我虽生长在山里,却渴望着水的灵性。在那两天,我想了许多。而后一意孤行地选择了二中。那时候,我想着不管是哪方面的压力,我都可以毫无畏惧。所以,那时候,全身上下,由里而外装的都是满满的自信。
那个夏天似乎很热,空前绝后似的,向来不喜欢过分闷热的夏季,却又无法拒绝那样的季节具有的激情。
仍记得开学的第一天,我毫无顾忌地在讲台发表了长篇大论,简短的自我介绍被我演绎得慷慨激昂。而后自然而然地当上班长,只是我没有早一点想到自己的性格注定无法胜任这个角色。因为那时候太张扬,太目中无人了。班长当得短暂,在此期间,让我碰到了一件让我两年间沉入其中的事。
去参加文学社干部竞选,其实也只是偶然。我喜欢舞文弄墨全是因为心中想法太多而无处倾诉。记得那天的“面试”场景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进去看到的是全然陌生的老师。第一个问题竟然是问我爸的职业,我无法理解其用意,很干脆地回答:“农民”。然后是自我介绍。现在想来当时太稚嫩了些,想到是文学社干部,便大谈特谈曾经的种种。我甚至把我最自豪的一次“一等奖”都搬了出来,但我也说了那虽是全国性的,但我无缘决赛。只因为决赛地是清华附中,北京,于当时的我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
理所当然的,我将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那时狂妄地列举出自己所有的“丰功伟绩”,然后离开前不忘说一句:“我最大的优点就是自信,即使得不到肯定,在我心里,我仍然是可以做到的那一个。”
两天后,便有当时还没来得及记清面貌的老师来通知我说我当选了。那时除了一点点的震惊,便是满满的喜悦,至少以后不管是快乐是悲伤,多了一个供我旋转的舞台。当时以为当上了社长,便是动动手中的笔,拼凑些文字来娱人娱己。
其实,文学社是属于全校的,而并非我一人的。刊发出来的文章要满足的是所有人。我那些自己都觉得有些古怪的思想若全数发挥绝对没有几人可以理解。没有人可以容忍目中无人的人,而我,当时总习惯认为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
当时的《萸江文学》比现在更青涩,感觉很淡,却又似乎淡中有真。老师们都在很努力地做,上届的学长学姐也很认真地想要办出特色。却总是无法满足所有的人。
同学中无数的人都习惯了郭敬明式的校园文学。他们的文字透着城市边缘的忧伤,带着校园浪漫郁结的色彩,有叛逆,也有颓废。那些,都让人神往,可望不可即却又想要永远沉迷。
而我们的《萸江文学》却无法拥有那些,我们的文字来源于同学之中,我们的身后除了山还是山,从山中走至山的边缘的我们,有的只是还没有遗忘的山里的童年,只是想要走出深山的愿望,只是一些无法舒解的烦忧还有一些艰难路上的愁与伤痛。这些都是淡的,我们心中的想法都是自己所不愿重看的。因为过了之后都觉得当时自己是迷茫过后就不再有兴趣的,尤其会觉得稚嫩。
我们也只是在努力地想要做得更好,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长期也有诸多艰难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进。
最近《功夫熊猫》中一句台词,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而今天则是上天的馈赠。那就是为什么今天是present(现在/礼物)。很实在的一句话。因为今天总是过得很快,我们便以为每一天都是今天。于是时间匆匆,于是星移斗转,于是春夏秋冬,于是,我们一起走过了两年。
两年之中,文学社在缓慢成长中渐出成就。
两年之中,安化二中在辉煌中前进,在前进中继续创造辉煌。
两年之中,我似乎浪费了太多的青春时光,除了文学社与心中的文学,生活重心似乎总是不稳,却可以坚定地说,选择二中,我没有后悔过,而文学社,真的让我成长很多。
两年的时间,似乎只在眨眼之际。这两年里,文学社成员领略了八百里洞庭的秀美与岳阳楼上览洞庭的豪情惬意,去感受了沈从文先生笔下边城的绮丽风光。古色古香的唐家观,风景独特的鲶鱼洲,都留下了我们采风的足迹,留下了我们探讨文学,畅所欲言的声音。这期间,《萸江文学》也在成长中秀出特色。在二中的网页上,终于有了一片属于文学爱好者的天地,我们在竭力开拓得更宽更广,让更多的人可以从认可到习惯再到喜爱。
两年过去,我只说感谢,感谢老师当初给我的机会以及日后给我的支持。感谢其他干部同学的努力。当然也要感谢《萸江文学》给我的舞台。两年的时间,已让我在磨砺中消去了当时的锋芒,开始学会使自己让这个世界认同。
很幸运地,在这个不足一年的最后时刻,我再一次拾起了当时走入二中的豪情壮志,我终究没有忘记我的理想我的梦。当初宁愿放弃我最高傲的灵魂接受资助甚至为钱向人开口踏入这个校门,我不是来消耗自己的青春,不是为了颓废度日的。
此时此刻,我终于还是发现我仍希望自己的梦想实现,希望所有为我付出过的人都可以幸福。所以我说,这一年,我要努力,我也不得不说,生活不能只有文学,只有幻想。每个人都活在现实中,我们能做的,是努力去让自己的梦想成为现实。
我认为上天给我这个机会让我零距离地接触《萸江文学》已是对我的偏爱。毕竟这两年里,我在里面已学到了太多太多。只是此时,我不得不让自己与之道别。因为我的人生不会在此终结,前面的路还有很长很长。我只希望在以后更远更长的路上,《萸江文学》可以更出特色,更上台阶,更加多地吸收优秀的作者与优秀的文章,也能更大程度地满足同学们的期望。我想,我也可以一道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
在最后,我想说:
安化二中,让我在感动中学会成长,
萸江文学,让我在成长之中更加完善,自信和坚强;
我希望,
2009年二中辉煌的创造者可以有一个我;
我希望,在如此优秀的二中,萸江文学可以茁壮成长,与二中共谱辉煌。
(作者系09届高三毕业生,萸江文学社原社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