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教研活动

200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共八讲)

来源: 日期:2009-04-14 作者:chenfang 浏览: 字体:

200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共八讲)

必修二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的发展(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的发展(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相关考点

1.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2.古代世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3.近现代中国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选修部分:(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

 

基本观点

1.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  经济结构,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也就是生产关系的综合,即组成国民经济的各种产业、各个地区、各种经济成分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等。

3.  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有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这三种经济成分中,农业是基础。农业不仅是人们生活资料的最基本源泉,也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手工业的原料、产品市场以及流通领域的商品,大都依赖于农业,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与规模。应注意农业、手工业、商业之间的相互联系。

4.  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是古代中国发达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而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则为近代落后挨打埋下了祸根。

 

重点梳理

1. 古代中国农业:重点掌握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精耕细作技术成就

1)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2)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就是土地关系,它是古代经济制度的核心,制约着当时的政治制度和阶级关系,与耕作方式所反映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大体经历了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三个发展阶段。

[突破1] 井田制瓦解原因: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突破2]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方式和特点

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特点: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

3)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及基本特点

[突破]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缺陷及地位(影响)

发展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缺陷: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4)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的精耕细作。

 

2.古代中国手工业:重点掌握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和突出成就

1)手工业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后,三种形态并存〈官营主导、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为主体〉

2)手工业的突出成就:高超冶金技术,享誉世界制瓷业,异彩纷程丝织业,适当关注茶叶种植和加工

冶金业:重点注意青铜铸造、冶铁炼钢和能够反映进步和发展的“分水岭”。

制瓷业:重点注意制瓷业的发展演变和特色演变,如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珐琅

瓷。

丝织业:重点注意汉唐时大量外销,明清时达到鼎盛,并适当了解丝绸之路。

3)特点: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三种经营形态并存;长期领先于世。

 

3.古代中国商业:重点掌握商业兴盛的表现。

1)概貌:商出现,商周时期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秦汉时期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衰落、凋敝,隋唐时期繁荣,宋元时期空前繁荣,明清时期继续发展。

2)注意几个问题

A.政府对商业发展的管理

B.商业城市、港口的发展

C.古代货币形态演变及反映的历史特征

D.与金融业务相关:柜坊、飞钱、票号、典当等

E.中国古代商人的优秀品质及典型商人:晋商、徽商、粤商、潮汕商人等

 

4.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重点掌握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及其明清时期的发展状况。

1)资本主义萌芽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出现的状况。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商品经济发达地区的纺织业部门中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机工之间属于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已无人身依附关系(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为店主和为其做工的居民)。但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到鸦片战争前夕,始终未成长为独立的经济力量。

2)历史地位:①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历史趋势②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中,稀疏而又微弱 ③ 发展非常缓慢。

3)缓慢发展的原因:①封建的自然经济的阻碍 ② 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 ③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④ 根本原因是: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突破1] 关于“重农抑商”政策

A.首倡商鞅变法,为后来的朝代所推崇。

B.推行的目的:

a.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b.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C.明清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

a.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

b.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c.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d.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对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a.积极作用: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违背了历史潮流。

[突破2]“海禁”与“闭关锁国”

A.“海禁”的直接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B.“海禁”的表现

民间贸易: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明中后期重开“海禁”允许民间贸易

官方贸易:积极开展官方贸易,官方贸易一直不断

C.“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E.“闭关锁国”的表现:清代初年,厉行海禁、迁界,海外贸易陷入停顿;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开广州通商,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观点] 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不但妨碍海外市场开拓,而且导致中国人不了解外部世界,固步自封。这些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二: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

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3分)

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三,指出其论证的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6分)

答案:(1)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推崇。(2分)(2)勤俭致富,乐善好施,注重诚信(声誉)重视文化子女教育。(3分)

3)依据: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和用于子女科举入仕,使得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6分)

 

2.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铁莫良于广铁。广中产铁之山,凡有黄水渗流,则知有铁。岭南当隆寒时,木不落叶,惟产铁之山落叶。铁矿有神,矿主必谨身以祭,乃敢开炉。

材料二:(在广东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诸炉之铁冶既成,皆输佛山之埠。          

材料三:佛山俗善鼓铸,其为镬(huo,古代的一种大锅),大者曰糖围、深七、深六、牛一、牛二,小者曰牛三、牛四、牛五。铸成时,以黄泥、豕油涂之,以青杖敲之如木者良。良以质坚,故其声如木也。故凡佛山之镬贵,坚也。

——以上材料摘自屈大钧:《广东新语卷15,货语,铁》

材料四:雍正九年(1731年),广东布政使奏:定例,铁器不许出境货卖,而洋船私带,禁止尤严。                

——摘自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13

材料五:铁线行亦佛山特产。法以生铁、废铁炼成熟铁,再加工抽拔成线,小者如丝,大者如箸。销行内地各处及西、北江。前有十余家多在城门头圣唐乡等处,道、咸时为最盛,工人多至千余。后以洋铁、线输入,仅存数家。 ——摘自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6,实业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清代广东冶铁业的状况。(不得直译或摘抄原文)(10分)

2)就社会经济现象而言,清前期广东冶铁业的发展说明了什么?(4分)

答案1)状况:a广铁质量优良,寻找铁矿有方法;b开矿开炉会祭神;c炉场规模大,分工细,质优价贵;d清政府不许铁器出境,并严禁徉船私带;e佛山还盛产铁线,最盛时有工人千余,后因外国铁线输入,佛山铁线行仅存数家。(答对5点得10分)

2)说明:广东佛山等地冶铁业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雇佣工人数量增多,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发展,它代表着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2分)但是清政府仍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

                 广东地区2009届高中历史一轮课文讲义--             

必修2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

近代中国经济: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关考点

1.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近现代中国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2)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3.近现代世界:(1)工业革命

 

基本观点

1.  18世纪以来的最近300年中,经济现代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300年,是欧美经济崛起和领先的300年,是中国经济衰落和追赶的300年。

2. 经济现代化包含两个本质内涵:一是经济发展,即经济增长和进步;一是经济转型,即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再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经济转型的特征是经济结构的变化。

3.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近代的自然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外反动势力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它们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矛盾,都经历了由发展到衰落、消亡的过程;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4. 中国要实现社会经济的转型,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国家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首先推动了中国政治现代化(革命时间和政治体制的变化);其次工业化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学习的目标、层次和方式:简单照搬到中国特色);再次,注意中国的工业化与工业革命的联系。

重点梳理

1.经济结构:单一封建自然经济至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封建自然经济解体————

                                             外国资本

洋务运动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四种形式————————— 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19世纪60、70年代产生,19世纪末的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国民政府前十年的显著发展;抗战时期的遭受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的日益萎缩,新中国合理调整改造新生。每一阶段都从发展原因、发展表现和发展影响等三个角度加以掌握。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

阶段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认识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

年代

1.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的诱导

 

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

1.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短暂春天

民国初期(一战期间)

19121919

1.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2.“实业救国”的影响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4.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曲折

发展

较快发展

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

1.全国的基本统一

2.国民政府推出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沉重打击

抗战

爆发后

1.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企业为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

2.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垄断压制

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

 

萎缩

抗战

胜利后

1.蒋介石出卖国家主权△

2.美国商品的排挤

3.官僚资本的排挤

4.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欧风美雨,夹缝生存-----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革命性进步性和软弱性妥协性。

[突破1]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②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③后天畸形;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有利因素: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突破2]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

①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③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既有矛盾,又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也就不可能独立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最终无法改变自身和国家的命运。

4.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实践

[突破] 在近代中国,曾经有不少人提出过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并为此而奋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哪三次?

1)第一次是由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玕提出、经天王洪秀全批准的《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由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这个纲领没有付诸实践,只是作为思想史的重要资料保存下来。

2)第二次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百日维新”。19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的几年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反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愿望的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变法维新。他们提出设议会、立宪法;办铁路、开矿山、奖励农工商;创建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精练陆军、扩建海军。这些变法维新的主张,其实质就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他们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将变法理论付诸实践。但是,新法只推行了103天,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守旧势力的打击下,戊戌六君子血染刑场,遭到惨败。

3)第三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在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一次有理论、有纲领、有政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使命就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1894年孙中山建立革命团体到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其间经历多次武装斗争,历时17年。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庄严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理应成为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保障。事实上,孙中山制订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包括了一些废除封建制度,推行民主制度,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的条款。但是,这个新政权还没有来得及实行反对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的重大举措,帝国主义就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发动反扑。政治扼杀、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同时并举,终于迫使孙中山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宝座让给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中的新代理人袁世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付之东流。

历史一再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到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肩头。

 

练习

1.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荣毅仁同志,因病于200510月在北京逝世。荣氏家族企业的变化,折射出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荣毅仁的前辈荣宗敬、荣德生于1912年创办上海福新面粉厂,至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1)荣氏家族企业在此期间获得大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答: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成了条件。②一战的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分)

 

  1922年,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荣氏兄弟被迫将申新一厂、申新二厂抵押给日商,以极苛刻的条件借出高息款项350万日元用于周转。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万美元。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放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这种状况原因。

答:帝国主义和官僚资历本主义的压迫。(3分)

日军还以“中日合作”、“收买”之名,妄图吞并荣家各厂。1941年,无锡日军曾多次派人到上海,洽谈什么申新三厂的中日合作经营问题,被荣德生严词拒绝。荣德生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后来,日军把荣氏企业搬空、摧毁。

——据《民营经济报》

3)荣德生的话实际上体现了民族文化中哪些可贵的人格修养?(3分)

答:重义轻利、威武不屈、舍家爱国等

  解放前夕,荣德生坚决反对家人将申新三厂迁往台湾的主张,并协同工人一道制止搬迁行动。荣氏家族企业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4)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何影响?(5分)

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整(“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影响: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的实施)准备了条件。

 

                 1956年荣毅仁陪同毛泽东视察荣氏家族企业

5)这一年荣氏家族企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促成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有何创新? (4分)

答: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2.下列四条曲线反映了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力量的发展演变过程,其中最能体现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

                  

            

            

             

 

 

 

 

 

 

必修二第3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相关考点

1.古代中国:土地制度

2.近现代中国(1)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3.近现代世界:(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基本观点

5. 本专题承上启下,近代专题二探讨的是自鸦片战争后直到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的曲折历程,形成的认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产阶级所主张的实业救国道路是行不通的。而本专题则学习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终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逐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程。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主线,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处理好前后两个阶段、五个考点之间的关系。建国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第一阶段,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以及文革十年动乱时期,即属于考点(1)的内容。这一阶段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重点注意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第二阶段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之后的改革开放、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终于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即包括了考点(2)(3)(4)(5)的内容,显然它是本专题的重点。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这一特色的具体体现。

7.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实现百年富强梦想和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途径,时代感强。复习本专题内容,注意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重点梳理   

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第一阶段(1949~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①在农村,土地改革

②在城市,没收了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产,组建和发展了国营经济,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2.过渡时期(19531956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1957年,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中国借鉴苏联经验,做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

②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二、第二阶段(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十年经济建设探索时期(19561966:既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①成功探索:中共“八大”对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②严重失误:1958,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轻率地发动了以大炼钢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2.文革十年(1966~1976:“左”倾错误发展到高潮,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期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11956年后,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2.在解决上述问题上,出现了哪些失误?

1)表现在经济建设的高指标,片面追求速度与数量,如大跃进运动;

2)表现在急于人为地、盲目地调整生产关系,忽视客观规律,如人民公社化运动;

360年代中期,“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文革出现。

3.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失误?

1)我党缺乏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估计不足,急于求成,对于掌握经济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2)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得不到认真执行,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发扬,党的领导干部缺乏严格监督

3)没有正确处理“左”倾、右倾的关系。长期以来,注意了反对右倾错误,但缺乏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认为越“左”越革命,从而造成“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多数人的失误都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出现的。

4.我们应当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1)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

三、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伟大历史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突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必要性: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必然要求。原有体制普遍存在着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等弊端。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

[突破]建国后我国农村经济和工业经济体制的几次重大调整

1)建国后农村经济有四次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工业经济体制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第一次是从建国初到1958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第二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突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①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加经济活力和生机;②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3.对外开放格局

1)基本过程:80年代:主要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90年代:形式更加多样,以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为重点;21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2)初步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3)特点: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突破]实行对外开放客观必然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1)客观必然性:闭关自守的深刻教训;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等,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趋利避害,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利用好世贸规则等,才能在世界中赢得市场。

 

练习

1.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同时又出现过哪些失误?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经验教训?

积极探索:①1956年,召开了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了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71年和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分别着手对经济进行调整和整顿,使国民经济得以复苏和回升。(9)失误: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同时,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经验教训:①发展经济,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②发展经济一定要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要符合国情。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党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从中可以得出怎样的启示?

措施:①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决定调整国民经济,加快农业的发展。(②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全国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③在城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1984年中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随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打破了原来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全国展开。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④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⑤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办了深圳等五个特区、开放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和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中央又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从国情出发;经济体制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要持之以恒,不断深入。

 

3(2007广东高考30题,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历 史风云网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

【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3)新中国一五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2)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6)

[解析]另一种命题组织形式:一则材料紧跟两个问题,分别设问。设问角度限定领域,排除思维定势。特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中苏对比),关注工业化现代化,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社会热点)

答案要点:(17分)

1)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需要。

2)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江苏历史26题,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3 )

②“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4)

③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

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4 )

④八大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八大路线之间的关系。(2 )

解析:①设问已经给出了概括的依据,即材料一和材料二,注意从前提和经验教训两个方面归纳。②调动、运用掌握的教材基础知识即可回答。③注意“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两个限定词。④思考切入的关键是从理论角度认识邓小平理论和八大路线的关系。

答案要点:(13)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经济建设方针: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意义: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③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原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答出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的意思亦可)

④邓小平理论继承了八大路线,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

 

5.(海南高考27题, 1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

4.5

19581962

4.3

19631965

11.1

19661970    

3.9

19711975   

4.0  

19761980 

5.1

19811985

8.1

               (摘编自《中单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比较其经济大背景的不同之处。(12)

答案要点:(12)

(1)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改变了大跃进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4) 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原因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4)

(2) 1963-1965年是计划经济体制.(2)1981-1985年是经济体制改革。(2)

 

6、(2007四川文综39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33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加快(工业化的)资金积累。
        1953
年,中国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为撰写的工业化发挖掘人家提供了资源,……低价的收购制度提供了把物资部分无偿转出农业部门的手段。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并分析新中国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要点:
特点: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
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或片面强调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以忽视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原因:新中国缺乏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受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附:非选择题的答题方法

1.审题型:简述题、材料型问答题、评价题、论述题、比较题、综合题等。

2.审题目要求的关键词:提示语、主干语、答项语、 限定语等。

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总括。

概述:大略地叙述。

描述:形象地叙述;

描写: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归纳:

1)归拢并使有条理(多用于抽象事物)

2)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跟演绎相对)。

规则: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概念的内容。

3.简列提纲。

4.答题要求:

1)答案形式: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2)史实选取:准确、典型、全面

3)答案内容:核心知识

4)答案结构:史论结合

 

 

 

 

 

必修二第4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大众传媒的发展(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关考点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思想解放的潮流

2.现代中国:新中国的成立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关系的发展

3.近代世界:殖民扩张与两次工业革命

4.现代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基本观点

1.社会生活的变迁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窗口,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2.社会生活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并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折射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

3.“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两会”也一再强调民生问题。本单元涉及的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问题,和当前我国的形势以及时代要求息息相关。

 

重点梳理   

1.新航路的开辟

1.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复习要点]

物质生活变化:衣着  饮食  居住

社会习俗变化:婚姻  社交礼仪社交礼仪  节日

[突破]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趋势、特点和影响,对之你有何认识?(备考指南126

[突破]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近代: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仁人志士的推动;民主思潮的促进;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现代: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导致城镇人口剧增,商品粮购销矛盾突出,为此国家实行 统购统销。这就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城镇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但是,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农民的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突破] 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关键时期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典例]《全案》P125威海统考题、P12711题、P13224题;《备考指南》P13026题、28题;《试题调研》P3410

 

2.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通讯工具发生了哪些变化?

[复习要点]

交通:陆路  水路  空运   

通讯:电报电话 互联网

 [突破] 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通讯工具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 ,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消极影响:交通工具的增多,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通讯工具的增多,会带来辐射污染等负面影响。

[典例] 《全案》P128北京文综题、P13122题;《备考指南》P13027题;《试题调研》调研8

 

3.概述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史实。

[复习要点]

报刊业   影视业   网络的发展  大众传媒发展的作用

[突破] 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① 报刊:最主要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

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内容的新闻事业的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届“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欲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后来,报刊上开始登载商业广告、娱乐信息,而且比重日益增大,但新闻活动仍被人们认为是报刊的主要特征。

② 影视:最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影视总是带有政治导向的,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

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闲暇时光,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休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广告,甚至出现电视商场的专题节目,引导人们消费,它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

③ 互联网:通过全球范围的最大限度的信息传递,全方位的彻底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如果将每一个人视为地球上的一点,那么互联网就是把所有的点贯穿起来的连线,它把整个地球构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人在终端,网上可以听广播、看电影、办公务、治疾病、炒股票、购商品、施救助、玩游戏等等。互联网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典例]《试题调研》P30调研6

 

练习

1.(2007广州一模) (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材料二:梁启超:今日中国国民,未有可以为共和国民之资格。(《新民丛报》79号)昨天扰专制,而今日已共和,如两船相接触,而绝无一楔子以介于其间,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猛烈,显然易见。(《 新民丛报 》第76号)法(国)以革命故,流血断头,殃及善良,祸贻古物,穷天地古今之凶残,未有比之。(《新民丛报》第85号)

材料三:夫我国民既有此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而民权立宪则本乎此精神之制度也,故此制度之精神,必适合于我国民,而决无虞其格格不入也。(《民报》第4号)今之言革命者,其所欲破坏者,异族铃制之势力也,专制之淫威也,社会经济组织之不完全也,凡是皆不适宜于社会者也;而其所欲建设者,民族国家也,民主立宪政体也,国家民生主义也,凡是皆适宜于社会者也。(《民报》第9号)

材料四: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落巨(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梁启超和革命党辩论的主要内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报纸这种媒体对近代中国革命所起的作用。(不得摘抄原文) ( 8 分)

【答案】(14分)

1)中国人是否具备成为共和国民的素质;要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改良与革命孰优孰劣。(每点2 分,总分不超过 6 分。言之有理,根据试评情况统一给分)

2)提供争鸣辩论的阵地;宣传进步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开启民智,提高国民素质。(每点 2 分,总分不超过 8 分。言之有理,统一给分)

 

2.(2007佛山一模)(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80 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 , ;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材料二:19 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 …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鹰厦、兰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4 分)

2)结合材料三,谈谈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6 分)

3)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新旧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4)

【答案】(14分)

1)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外国列强的阻扰和侵略。(答对 2 点给 4 分)

2)影响:便利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方便了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答对 3 点给 6 分)

3)变化:旧中国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阻扰,铁路运输业发展缓慢;新中国铁路发展迅速,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2分)启示: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2 分)

 

3.(2007茂名一模) (12)历史照片能直观、真实地反映特定时期的历史,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右面这幅是摄影于中国济南某时期的照片,有两位同学在仔细观察后,对于它的摄影时间提出了不同看法。

  甲:认为在鸦片战争前

  乙:认为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

  请回答:

  你赞同哪位同学的看法?请根据照片的信息陈述你的理由。

  要求:写成小论文,不超过200字。

【答案】(12分)

    乙观点正确(1分)

理由

信息(答其它信息只要言之有理都可给分)

陈述、驳斥(只要言之有理都可给分)

脚蹬自行车

19世纪后期才引人中国

人力黄包车

19世纪后期才引人中国

高架的电线或电报线或电话线

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欧式建筑

是开埠影响下的严物,所以小口J能撮影

于鸦片战争前

留辫子的车夫

南京临时政府下令禁止留辫子,所以很大可能摄影于辛亥革命前

  理由部份,按以下四个层次来给分:

  第一层次:回答1个信息并有全合理说明的,给2

  第二层次:回答2个信息并有全合理说明的,给4

  第三层次:回答3个信息并有全合理说明的,给7

  第四层次:回答4个信息以上并有合理说明的,给11分。

 

 

 

 

 

 

 

 

必修二第5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工业革命(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相关考点

1.近代中国:列强武装侵略、经济结构的变动、思想解放潮流、社会生活变迁

2.近代世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历程、欧美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3.现代世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基本观点

1.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梳理   

1.新航路的开辟

[复习要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条件、过程、影响

[突破]阅读图片:

 

(1)     根据图片所示,概述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分析航海家们进行探险的动力。

动力——追求黄金(经济动力)、传播宗教(精神动力)

 

 

 

经过:

航海家

国籍

支持国

时间

成就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

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开辟大西洋入印度洋的航路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1492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1497

到达印度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15191522

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环球航行)

 

2)上图反映的是哪次著名的航海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此次航海活动所展现的科技成果。

郑和下西洋。郑和宝船,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造船技术的发达);利用牵星术导航(当时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3)分析上述两次航海活动的影响有何差异?有何启示?

A.西方航海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西方为原始资本积累所驱动,远航事业蒸蒸日上,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市场,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①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③推动了欧洲商业的发展,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更深层次的看法:第一,从人类社会现代化角度出发,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由大陆转向海洋,是人类文明发展取向的创造性突破。这一大突破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从而标志着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世界的最早起步。第二,从对美洲生活发展的影响看,其后果是多方位的,有革命的一面,也有灾难的一面。第三,从文明交汇的角度看,大航海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欧、美三大文明的汇合和交往。

B.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无益于国计民生,影响有限。并且因损耗过大,加之闭关自守、海禁政策的影响,航海业每况愈下。

C.启示:先进的生产关系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并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典例]《全案》P153命题视角1P1569P15921题;《备考指南》P14126题、28

 

2.殖民扩张

[复习要点]

1)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2)殖民扩张与掠夺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突破]

1)上图的阴影部分是17世纪某国的殖民地范围。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国殖民扩张的方式和结果。

A.该图反映的是17世纪荷兰的殖民地范围,依据是荷兰的殖民地范围: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占据中国的台湾;北美洲——建立新尼德兰等殖民地。

B.扩张的方式: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代表是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袭击葡萄牙、西班牙船只,抢掠财物;探索新的航路,控制航道,抢占殖民地。

特点: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C.结果: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2)上图的阴影部分是某国殖民扩张鼎盛时期的殖民地范围。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国殖民扩张的过程,指出其在殖民竞争中最终得以称霸的有利因素。

A.上图反映的是英国的殖民地范围,依据是16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期,通过不断的殖民侵略,英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州夺占许多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号称“日不落帝国”。

B.过程:

a. 16世纪,英国没有实力同西班牙和葡萄牙抗衡,这时期海上活动的特点是进行一般性海上贸易的同时进行海盗式的抢劫和贩卖黑人奴隶。

b.英西战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c.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英属东印度公司)

d.英荷战争:与荷兰进行三次战争,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改名为纽约。17世纪末,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直接原因是: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航海条例》内容: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e.英法战争:与法国进行多次战争,其中通过1756~1763七年战争夺得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和印度的殖民地。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特点: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是通过殖民战争实现的。

C.优势:

①制度优势: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②经济优势:英国手工工场发展程度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工业基础雄厚。

③军事优势:英国注重发展海军。

④思想优势:英国经过宗教改革,思想意识解放。

⑤地理优势: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线,英国民众有浓厚的海洋意识。

⑥政府的支持。英国政府一贯积极支持本国的海外殖民活动。

 

 

3)概述“三角贸易”的过程。指出它与殖民侵略、早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你如何评价殖民侵略?

A.过程:装载枪支、杂物等货物的船只从欧洲出发,到非洲“换取”黑人奴隶;把黑人奴隶贩卖到美洲殖民地(印第安人大量死于屠杀、奴役或殖民者带来的疾病);再把殖民地的物产和贩卖黑奴所得的金钱运回欧洲。

B.黑奴贸易是殖民扩张的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手段,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评价:

① 对殖民国家而言,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② 对殖民地而言,a.是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落后;b.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③ 对全世界而言,a.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距离。b.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扩大的途径:殖民扩张,掠夺、欺诈,商品输出)

 [典例] 《全案》P15511题、P5922题;《备考指南》P14126

 

3.两次工业革命

[复习要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条件和在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发明创造

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突破]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 000 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 666 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芙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

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两次工业革命中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主要表现。

【分析】表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式交通工具火车、轮船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联结在一起;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轮船的改进和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同时还有运河的修建、海底电缆的铺设、洲际铁路的修建等,也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分析】特征:以欧洲为中心;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主导作用,亚非拉三大洲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科技进步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作用大。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产生的主要影响。

【分析】影响:促使列强瓜分世界,给亚非拉地区人民带来灾难;破坏了亚非拉地区传统的经济结构;推动亚非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激化了亚非拉各国的民族矛盾,使这些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涨。

[突破]两次工业革命与人类社会发展

西方学者约翰··内夫曾说:我们发觉……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P275

1)据材料判断,约翰··内夫讲这段话的时期,并简述理由。

【分析】20世纪初期以后(第二次科技革命完成后)

理由:提到的汽车、电车、飞机、留声机等科技发明均出现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

2)约翰··内夫认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分析】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人类生活的城市化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3)从工业文明自身看,为什么约翰-·内夫对工业文明持这种观点?

【分析】在工业文明时代,机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有时甚至使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4)一般学者认为他对工业文明的看法是片面的,请修正他的观点。

【分析】工业文明固然存在着诸如使人成为机器的附庸、使用的能源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但不可否认,工业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工业文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其功绩同样是不可磨灭的。

 [典例] 《全案》P153、命题视角2P15512题、P1568P16023题,《备考指南》P14329

 

[小结] 世界市场的形成:

1、过程:

A.出现雏形:新航路的开辟后

B.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中期)

C.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形成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拓展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4、主要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

 

练习

10分)地理大发现极大地促进了各洲之间的物质交流,同时也引发了各洲之间的疾病大流行,但是大多数人仍认为地理大发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美洲原产农作物向欧洲、中国传播一览表

 

传入欧洲的时间

 传入中国的时间

备 注

 

哥伦布首次远航

   16世纪中叶

 

马铃薯

哥伦布首次远航

   16世纪末

 

 

哥伦布首次远航

   16世纪末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哥伦布首次远航

   17世纪初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哥伦布第二次远航

   20世纪初

中国产量世界第五

 

哥伦布第四次远航

   1922

 

 

    16世纪初

 16世纪30年代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向日葵

    1510

 1617世纪之交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16世纪20年代

   17世纪初

中国产量世界第二

 

    15世纪末

   17世纪初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材料二:美洲欧亚大陆之间疾病传播一览表

传播方向

疾病种类

传播时间

           

从美洲传入欧亚大陆的疾病

梅 毒

哥伦布首次远航之后

传播范围广、速度快,16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

 

 

从欧亚大陆传入美洲的疾病

 

 

 

疟 疾

 

 

地理大发现期间

 

欧洲人把疟疾带到了美洲,却在美洲找到了治疗该病的高效药物——金鸡纳

 

 

天 花

 

 

 

 

地理大发现期间

 

 

由于美洲土著人身上没有该病毒的抗体,天花导致了数百万印第安人的死亡,但同时也促使了天花预防方法——种痘术的迅速发展成熟。

 

根据材料说明地理大发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利大于弊这一观点的理由。

【答案】(10分)

评分说明:本题按层次评分。

能够结合一个相关论据说明观点的给2分。(例如: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都成为今天中国人的日常食品,如果没有地理大发现,没有各洲的物质交流,我们就不可能享受到这一切)

能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结合相关论据说明观点的给4分。(例如:能从丰富物产提高产量改良物种等角度论证)

能够结合三个以上的论据,有条理地论述的可得6分。(例如: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都成为今天中国人的日常食品,如果没有地理大发现,没有各洲的物质交流,我们就不可能享受到这一切;另外,农作物的原产地不一定就是最佳生产地,番薯、花生、向日葵的原产地在美洲,但目前中国的产量都居世界的首位,而且还培育出更多的品种来,这都有赖于世界市场的交流)

能够结合负面论据辩证地分析地理大发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利大于弊的,另加2分,(例如:疟疾虽然产生在欧洲,但治疗疟疾的最佳药物——金鸡纳却出产在美洲)。

能概括性地表述问题的另加2分。(例如:总体而言,虽然地理大发现引发不少的问题,但因交流而产生的物质文明的进步是巨大的,因此地理大发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考生的论述如言之成理的均可酌情给分)

 

 

 

 

 

 

 

 

 

 

必修2第六单元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考点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罗斯福新政(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相关考点 主要国家经济体制的创新及调整

1.现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现代世界:苏俄(联)经济政策的演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基本观点

1.  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应当立足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去寻找原因。

2.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战后乃至当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调整的一个总结。20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在保持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调节,经济获得了迅速和长足的发展。

3.  资本主义国家三大领域的调整与经济发展(1)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协调劳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2)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障经济高速发展;(3)不断调整国家间的矛盾,实现国际领域的经济合作。[见试题调研P87难点3]

4.  应当运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它的本质是不变的,但其运行机制却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应当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既要重视它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又要认识它存在的诸多弊端;还应当用联系实际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现象,以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5.  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重点梳理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复习要点]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特点、影响

 【突破】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美国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全国上下要求改革,1933年就任的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

119221929年,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国家的支柱产业是:汽车工业、电气业和建筑业。

2、美国经济危机的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

3、美国经济危机席卷全世界的原因:世界市场的作用

4、胡佛的反危机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呼吁劳资双方和政府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

结果:经济危机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

[补充材料]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自由主义也称古典自由主义,源于经济学上的投入产出原则,认为一国的真正财富不是金银总量的增加,而是其国民创造的商品服务的数量。是一种支持个人先于国家存在的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的权利、私有财产,并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存在的目的仅在于保护每个个体的自由。
   
古典自由主义发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也因此,它通常被视为由于工业革命和随后的资本主义体制而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自我负责,和自由市场等概念最先也是由古典自由主义所提出,后来才陆续被其他政治意识形态所采纳。古典自由主义反对当时绝大多数较早期的政治学说,例如君权神授说、世袭制度和国教制度,强调个人的自由、理性、正义和宽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都受到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
   
古典自由主义认为政府的干预经常是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因此主张将政府排除出经济领域,让经济生活自行其事,让追求自身利益的无数的个体理性的计算来引导经济生活的调整,即经济应当尽量从政府干预中摆脱出来,尽量的自由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典例】(2007广东高考)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和影响,题眼为最有可能。选项AC反映的现象与实际不符,可排除;各国为摆脱经济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所以彼此间的矛盾是更加尖锐,而非亲如兄弟,故选项D可以排除。而经济危机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故答案选B

典例《全案》P164命题视角1P16611

 

2罗斯福新政

[复习要点]

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

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突破]罗斯福新政中“新”的理解

新的理论: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取代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见《全案》P163]

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的起点。

罗斯福新政虽然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危害,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影响深远,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突破]独立后的美国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执世界经济之牛耳。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1)进行制度创新,利用体制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保证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美国建国后百年间的史实说明美国是如何从法制方面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

  (2)30年代大危机使“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的时候,美国在经济方面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和创新?简述其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3)二战后初期,美国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采取了哪些政治军事举措?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美国长期维持经济优势地位的因素。

【分析】(1)以宪法的形式确立联邦制国家;规定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的原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通过宪法修正案肯定联邦宪法的至上性。(2)调整和创新:实行罗斯福新政,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调整金融、农业、工业、社会福利方面的各项政策,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影响: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世界经济理论的转变(出现凯恩斯主义);为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3)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发动朝鲜战争。(4)资产阶级革命较为彻底、建立了民主制度、政局稳定、国内市场广阔、及时进行制度调整和创新、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利用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进行资本输出、外来移民和科技人才的涌入等。

 

【突破】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1)俄国、美国、中国的三次改革是指哪三次改革?

  (2)这三次改革各有什么特点?各自的最终结局如何?在历史上有什么共同作用?

  (3)据此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分析】 (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

(2)特点:俄国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部分恢复私有制和商品买卖的办法来发展生产;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调节资本主义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  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结局:新经济政策促进了俄国工农业的发展,但到1927年被废除,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并促进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共同作用:三次改革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发展经济。

【典例】《全案》P16612题;《备考指南》P15327题;《试题调研》P92调研4

 

3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复习要点]

(1)二战后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经济新机制的概况

(2)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3)福利制度及特点

(4)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5)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

 【突破】(2007广州二模)(15)著名学者房宁在《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引论》中指出:  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关注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从西方发达国家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思想理论界都在思索和探讨这个问题。对战后西方发展的普遍关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事实对于世界所产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人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在爹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今天人类的生活。 

请回答:

1)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5)

2)战后西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2)

3)简要分析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8)

【分析】(15分)

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社会福利制度得到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注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合作。(每点1分,最高不超过5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2)   

3)不断出现的社会危机是促使资本主义变化的直接原因;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和吸收;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每点2分,最高不l超过8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突破】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对传统的、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的变革。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关于国家干预的争论主要是集中在干预程度的问题上。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补充材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别

首先,它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有限性以及它同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问题得到缓和,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减轻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会使矛盾进一步加剧,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

2)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①利——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到六七十年代达到高峰。这些福利政策的实践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弊——到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端开始显露,政府财政不堪重负。此后,美、英、法等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的规模。

3)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

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第三产业的重要性: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第三产业的作用:可以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4)美国出现“新经济”的新趋势(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在低失业、低通货膨胀和低利率的条件下,实现了长达十年的持续扩张。1996年,美国的《商业周刊》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的概念由此问世。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原因: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正是这些创新的共同作用,推动了“新经济”的出现和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另外,也受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认识]

①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②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③这些新变化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

④这些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

【典例】(2007海南高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表明

A.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    B.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

C.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私人经济依附于国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的主要特征的准确把握能力。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故答案选C

【典例】《全案》P165命题视角2、《备考指南》P15329

 

小结: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市场经济下的自由放任和生产的盲目性导致经济危机——开始变化:罗斯福新政大规模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练习

2007山东文综)(20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1933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2分)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6分)《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6分)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2分)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案】(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2分)

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6分)

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6分)

3)国家立法(2分)

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抢先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4分)

 

 

 

 

 

 

 

 

 

 

 

 

 

 

 

 

 

 

 

 

 

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斯大林模式”(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相关考点

1.主要国家经济体制的创新及调整(美国、中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3.俄国农奴制改革(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标要求——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和“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4.列宁(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之无产阶级革命家,课标要求——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5.俄国十月革命(必修1第八单元)

 

基本观点

1.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解放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改革是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两者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是辨证的统一。

2.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适合本国国情,走独立发展的道路,不拘泥于苏联模式。

 

重点梳理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习要点]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俄国近代化

【突破】1855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临哪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改革的必要性)

1)经济上,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现象:英国的轮船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社会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十二党人起义,改革派、激进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3)政治上: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1855年英法对俄),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加剧社会危机。

【突破】1978年,一位历史雪茄这样评价:“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许多农民的土地都减少了……所有条件中最沉重的莫过于赎取土地的条款……由于这些条款,农民失去了最大部分土地……私有农民通过改革所获得的份地大部分全然不足以糊口。”你是否同意“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这一观点。(“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1)内容: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权;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份地,但付清赎金之前需须负担一些临时义务;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2)进步性:①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②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总之: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3)历史局限性:①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②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③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4)影响:①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②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

5)性质: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封建地主阶级同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突破】1905年革命严重动摇了沙皇专制统治,是后来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次总演习。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的农奴制性质使发展受到阻碍,使农民受到无数极其恶劣的和痛苦的折磨,但是它不能改变发展的方向,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近代化进程及问题)

1)经济近代化: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19世纪后期,工业完成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原因: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资金;借鉴西欧技术,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存在问题:①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②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2)政治近代化: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近代政治体制: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改革,建立近代司法制度:进行无等级审判,还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有利于法制化的发展。存在问题:实际权力仍为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掌握,仍然是沙皇 封建 君主专制。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地阻挠着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农村改革有限。

3)军事近代化: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缩短服兵役的期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加强对军官的培训。有利于军事的近代化;存在问题:带有一定的军国主义色彩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注意]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欧美;特征: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的环节”。

 

2.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复习要点]

列宁的革命理论和实践活动:建党  建国  建设

【突破】列宁说:“一个党是不是真正的工人政党,不仅要看它是不是由工人组成的,而且要看是谁领导它以及它的行动和政治策略的内容如何。只有根据后者,才能确定这个党是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请思考:列宁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怎样的准备?俄国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在哪年建立的?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1)组织准备:创建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2)思想理论准备:创办《火星报》宣传革命理论

3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大会把无产阶级专政写进党章,标志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真正建立,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4)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突破】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指导建国的?

1.理论指导

     战争策略:一战爆发后,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夺权和建设的理论:《四月提纲》(背景、内容、意义)

     领导武装起义: 1917年《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2.  实践指导:

     督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立即组织武装起义

      1917年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巩固苏维埃政权:同德、奥议和,退出一战;将一部分大型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土地改

革;19183月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苏维埃政权在全俄的普遍确立(1918年);两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全俄人民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1920年底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有益探索。

【突破】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2)新经济政策(1921.3

3)晚年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全面建设道路

a.现代化:  共产主义 = 苏维埃政权 + 全国电气化(1920

b.民族关系:1922年,苏联成立,承认各民族自决权,还撰写文章阐述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

c.政权政党:实现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

【小结】列宁: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a.一个政党: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b.一个国家: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俄国

c.一个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d.一大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发展道路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复习要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

【突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时,俄国面临怎样的形势?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度过难关?

1)国内外面临严峻考验: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

进入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1

2)措施:组建红军,抵抗进攻;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

3)结果:战胜了敌人,巩固了政权

4)评价: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在军事上起到了战胜敌人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是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一种尝试,并不是苏俄当时的理想政策,也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5)存在的问题:

a.理论上的错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客观条件;

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甚至强制手段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实践上的后果:

余粮收集制:侵犯了富农、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动摇了工农联盟,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全国性的饥荒和政治危机。

    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制,造成政府控制过严,卡得过死,使资产阶级完全站在反革命一边。

   取消商品贸易:取消市场,否认货币和价值规律,影响正常供应,经济上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造成工业生产的严重衰退,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取得成功,而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尝试是一种失败。

 

4.新经济政策

[复习要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突破】1921年苏俄遇到的新问题是什么?俄共(布)十大做出了怎样的决议和转变?为苏俄(联)的发展指出了什么方向?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1921年喀琅施塔得发生反政府兵变反映出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标志:1921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3)内容: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4)特点: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实际上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

6)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它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典例】《备考指南》P16226题、《试题调研》P41表格、P48表格

 

5.“斯大林模式”

[复习要点]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突破】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为什么会形成“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有何特征?对苏联、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原因:长期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面临时刻受到西方帝国主义军事侵略的危险。(参考备课指南P157

特征:政治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对领袖的个人崇拜。经济上——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对苏联的影响:

积极影响——a.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b.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c.国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消极影响:

a.政治方面——个人的高度专权;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b.经济方面——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5)对世界的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二战、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综述]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不利。

经验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突破】国家建设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模式(英国)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工业化道路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

资本主义大农场

集体化农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

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典例】(2007年广东高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蒙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

    材料二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2)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6)

分析1)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需要。

2)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典例】《备考指南》P16327题、《全案》P169命题视角1P1742122

 

6.苏联的改革的和解体

[复习要点]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突破】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无必要性?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之间的联系如何?改革的根本不同是什么?

【分析】1)必要性:斯大林模式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斯大林模式下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美苏争霸。

2)联系: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导致这一体制的弊端和政策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成为束缚苏联的历史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3)改革的根本不同:

①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整体上都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

    戈尔巴乔夫则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②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捏夫改革在政治上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最终放弃党的领导,使苏联回到资本主义道路,并导致苏联解体。

【突破】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理解。

1)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都不成熟,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巩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资本主义势力从敌视、遏制到颠覆,使社会主义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3)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适合本国国情,走独立发展的道路,不拘泥于苏联模式。

4)苏东剧变是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受挫。

5)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表明社会主义正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典例】《试题调研》P42表格、《全案》P169命题视角2

 

小结:《备考指南》P16328题、《试题调研》P505

 

练习

2007年肇庆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

    ——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11)

     材料二: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7月到19307月,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材料三:俄国至苏联时期农业人均产量统计表:(单位:公斤)

 

    1913

    1940

    1950

    1955

    谷物

    540.2

    429.7

    447.1

    524

    肉类

    31.4

    24.2

    27

    31.8

 

——据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制作

     材料四:1956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决不能拖延了。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庄员的庭院吧——一无所有。”

     材料五: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1954年起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19541960年,先后开垦四千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就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请回答:

    1929年苏联政府对农业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

    ②赫鲁晓夫农业改革依靠什么办法?是否有成效?(2)结合你的知识谈谈你对苏联农业问题及农业改革问题的认识,并使用上述材料证明之。(8)

【答案】①采取了全盘集体化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将所有地区的农业生产纳人集体农庄体系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苏联农业发展滞后,粮食产量不足供应国内需求。(4)  

    ②依靠垦荒,扩大产粮区。有一定成效。(2)苏联农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全盘化的集体农庄生产模式难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材料二中畜牧数量大幅减少、材料三中所示苏联时期谷物和肉类人均产量长期不能恢复到俄国战前水平即是明证。(如回答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为代价大力发展重工业,可得1分。然而材料中无此资料证明,因此运用材料证明部分不得分。)苏联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东部地广人稀,可充分利用,垦荒种粮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农业生产及管理体制的问题没有解决,集体农庄的模式继续运用到新开垦区,经营和管理不善和粗放耕作现象出现,以致新开垦区粮食产量下降,最后依然不能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  (8分。其中运用材料证明占4分。)

 

 

 

 

 

 

必修2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相关考点

1.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在曲折

中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3.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现代信息技术)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

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基本观点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是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具体步骤。

2.在 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70年代,欧洲、日本等国和地区与美国的差距缩小,进入8090年代,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3.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一方面加强改革,一方面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加入世贸,积极参与全球化。

 

重点梳理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复习要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原因、过程、特征、影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宗旨、性质、作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作用

【突破】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趁机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在金融方面:美国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在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在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典例】《全案》P18211题、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复习要点]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三大组织建立的过程、特点、影响);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突破】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你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新趋势出现的原因吗?

1)新趋势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2)原因: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衰落和日本、西欧的兴起,使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向美国、西欧、日本三级对峙的局面转变,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又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在缺乏全球性的贸易、金融协调机制的形势上,为了求得局部性的商品、资本、劳务的有序转移和流动,以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各种双边的、多边的、地区性的经济合作形式应运而生了,进而产生了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随着国际趋势的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重点逐渐转向了经济和科技领域,各个地区的经济大国为了加强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地位,都不失时机地推进地区经济合作。

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如商品、资本、劳务等)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典例】《试题调研》P59表格、《备考指南》P17021题、《全案》P180命题视角12P18312题、P18621

 

3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复习要点]

世界贸易组织的形成及对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影响、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

【突破】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趋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哪一趋势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你能分析其成为主流的原因吗?

1)主要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最终归宿。经济区域集团化又是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是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2)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联系: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区别:① 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②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3)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世纪,其原因有

① 资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冲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始动力

② 科学技术革命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 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④ 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⑤ 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

⑥ 跨国组织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者

⑦ 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突破】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之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因为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但总的来说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从积极作用来说,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从消极作用来说,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问题,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金融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挑战。

2)从国家的角度看

①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②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3)态度: ①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因此,反对全球化是不正确的,也是无济于事的。

②保持清醒的头脑,指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孤立于全球化之外是没有出路的。

③ 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安全问题要有充分的认识,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要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

【突破】结合国内、国际形势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可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

     3)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订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挑战:(1)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或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2)正面临着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世界两极格局瓦解以后,军备竞赛的作用相对下降,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了首位。各国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各国都把科技开发作为综合国力一个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并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

    3)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历史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按国际经济惯例办事,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任何国家已很难保持封闭的经济模式,所以,中国的唯一选择,是适应这一趋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典例】《备考指南》P17122题、第24题;《全案》P181命题视角3P1836、例7P186222324

 

小结: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主要表现:①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② 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

③ 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本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存在问题:①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

② 在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优势,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③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④由于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权,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公众关注的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其它国家倾卸。一些发达国家还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这些行为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练习

1.史学界认为,与古代经济相比,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成为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历程。请回答:

1)据统计,宋朝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总量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当时为什么不可能形成以中国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答案】中国古代经济是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其顽固的封闭性不可能将世界联系起来,形成世界市场;当时世界各地还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整体的世界”还没有形成。

21618世纪的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此时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与传统模式迥异的经济现象?据此,你认为有可能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吗?从中国内部说明原因。

【答案】经济现象:在生产力提高和社会分工扩大的基础上,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商业资本非常活跃;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有一定的发展。

不可能。此时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还占据统治地位,封建专制政权又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文化专制等政策,这些都严重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319世纪中期,以欧洲国家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指出其根本原因。此时的中国,在这个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

【答案】形成原因和条件: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提高了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能力,为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中国的地位: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加紧经济侵略,使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

4)二战后,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美国的中心地位”最主要体现在哪两方面?该体系的形成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答案】表现: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通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实际上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系将不同社会制度、经济实力悬殊的国家联系在一起,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体系以制度来规范国际经济活动,有利于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

 

2.(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112月在卡塔尔多哈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时,龙永图、石广生感叹:“为了这一天,黑发人谈成白发人”。

材料二: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山东某服装企业转变经营策略,积极与欧洲某跨国公司开展合作。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由外商提供商标、款式、纸样稿进行加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每出口一件衬衣,获利0.3美元,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但外商从每件衬衣中获利约3美元。

请回答:

1)在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试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4分)

【答案】加入世贸组织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加入;但是我们要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经济独立,所以要坚持这种立场。(4分)

2)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企业怎样的发展状况?(4分)

【答案】参与国际合作,企业效益提高;单纯靠加工订货,获利微薄。(4分)

3)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你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挑战?(3分,至少写出3项建议)

【答案】发展自主品牌产品;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3分。答出任意3项即可得分)

 

 

 

 

 

 

 

 

 【DOC】东莞市200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汇编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