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教研活动

2009年全国高考热点专题复习

来源: 日期:2009-04-20 作者:chenfang 浏览: 字体:

2009年全国高考热点专题复习

热点一、国家统一与分裂问题

考点1、基础知识

一、古代的统一与分裂

 1.三大分裂时期 ①春秋战国时期 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③五代、辽、宋、夏、金、蒙古并立时期

 2.四大统一时期 ①秦汉时期 ②西晋时期 ③隋唐时期 ④元明清时期

 3、九大统一王朝: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4、四次局部统一

  ①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

  ②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统一北方

  ③南北朝时期,北魏、北周统一北方

  ④979年,北方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二、近现代的统一与分裂

 1、统一:

  ①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②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完成统一

  ③199771,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④19991220,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分裂:

  ①一些多个政权并立时期:

   a、晚清时期:18531864年太平天国政权与清政府对峙

   b、国民革命时期: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京政权三政权并立

   c、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抗日民主政权、伪满洲国、伪国民政府四政权并立

  ②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③一些局部分裂:葡萄牙占据澳门;英国占据香港;日本一度占领台湾(14951945

 

重难点:

 1、四次大统一朝代:秦、西晋、隋、元的统一条件

  ①秦统一的条件:

   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加强,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b、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加快,长期的兼并战争形成局部统一,长期战乱使人民渴望统一等,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c、战国时期,大多数国家废分封设县制,实行了中央集权,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d、泰国已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商鞅变法使泰国迅速强大,赢政掌权后,广罗人才,部署统一战争的战略与行动,最终完成统一

  ②西晋统一的条件(略)

  ③隋统一的条件

   a、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b、民族融合,统一条件成熟

   c、北方农业恢复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d、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做好了渡江准备

   e、陈朝腐败,不堪一击

  ④元统一的条件

   a、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b、蒙古统治集团代表了从奴隶主转化过来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掌握了强大的军事武装力量

   c、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

 2、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

  ①从时间上看,2300多年的封建社会,国家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处于分裂状态的只有700余年

  ②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的统治均在200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分裂只局限于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三个时期。

  ③从分裂时期看,即使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等。

  ④从空间上看,全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

  ⑤从地位和作用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如秦汉文化的世界影响,隋唐宋华文化圈的形成等。统一王朝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在中国古代,统一能成为历史发展主流的原因。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

  ②秦汉以来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④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⑤一批杰出人物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等为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4、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出现国家分裂现象的内在原因。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②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

  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恶性膨胀

  ④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⑤民族融洽不够稳固,社会经济不够发达,社会不够进步等

 5、评价封建国家的分裂

  ①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贫困等

  ②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也在客观发展,分裂之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考点2、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一、香港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1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支九龙司;1898年在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中,强租新界九十九年

 21982年,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案来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71,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二、澳门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11553年,葡萄牙骗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后来,强行租居澳门

 2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1221,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三、港澳回归祖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①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港澳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港澳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港澳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

  ④我们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回归问题,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范例

四、台湾问题

 1、基本史实

  ①1292年元朝政府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台湾

  ②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侵占达38年之久

  ③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④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派刘铭传任第一任巡抚

  ⑤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和澎湖列岛被割让给日本。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达50年。台湾人民展开了反割台斗争(刘永福、袁锦清、徐骧、王德标等)

  ⑥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收复台湾

  ⑦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政府退居台湾。造成海峡两岸分离状态至今

  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出现一股和缓松动的暖风,民间交往的坚冰已经打破,回祖国大陆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的人员不断增多,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不过,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言论,严重阻碍着和平统一的进程。

 2、台湾问题的由来

  ①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

  ②蒋介石在内战结束后,败退台湾,并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③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美国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陈水扁上台以后,延续李登辉的分裂路线,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

  ①《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北东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②《波茨坦公告》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③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④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

  ⑤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组成部分

 4、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①台湾曾是美国在远东的反共反华基地,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末,美国支持台湾与中国对抗,甚至直接对该地区武力介入,阻止中国武力解放台湾

  ②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1979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考点3、各朝代的民族关系

一、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秦与匈奴:派蒙括北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移民置县,修筑万里长城御其南下

 2、汉与匈奴

  ①与西汉

   a、西汉初期——“和亲”,贸易往来。作用:暂时缓和了匈、汉关系,但未真正解除威胁

   b、汉武帝时--“战争”。作用:匈奴受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c、汉元帝时--“和亲”,昭君出塞。作用:密切了汉匈关系,经济、文化来往增多,四十多年和睦相处。

   ②与东汉

   a、东汉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与汉人杂居,北匈奴仍威胁中原及西域

   b、东汉前期——“战争”,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匈奴。作用:北匈奴政权瓦解,威胁解除

 3、汉与西域:

  ①与西汉

   a、前138年和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时间、概况、意义)

   b、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②与东汉

   a、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

   b、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4、秦汉与越族:

  ①秦征南越;修灵渠;置岭南三郡

  ②汉武帝时,在南越设南海九郡

 5、汉与西南:汉武帝设郡县

二、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1、与突厥:

  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辖

  ②唐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

  ③唐高宗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

  ④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

 2、与回纥:

  ①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

  ②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③回纥兵助唐平安史之乱

  ④唐肃宗开始,几次和亲

  ⑤回纥人来中原经商,部分贵族开始修宫殿定居

 3、与靺鞨:

  ①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

  ②开元初,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4、与南诏: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5、与吐蕃:

  ①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和亲

  ②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册命”

  ③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和亲

  ④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长庆会盟”

三、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对峙,封建生产关系传播,民族大融合)

 1、与契丹:

  ①宋太宗两次北伐,结果失败,宋由进攻转向防御,确立了“守内虚外”的政策,把主要力量转向对人民的防范与镇压

  ②澶渊之盟(1005年)

   a、背景:1004年,辽军逼近东京,宋真宗亲征,士气大振,辽提出议和

   b、内容:宋每年送给辽“岁币”,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

   c、影响:“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使宋辽边境安宁,双方贸易兴旺,加强了汉族与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2、与党项:元昊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很大,元昊请和(1044年)

  ①内容:

   a、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其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

   b、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

   c、重开边境贸易

  ②影响:从此以后,宋夏之间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3、与女真:

  ①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②岳飞抗金

   a、胜利原因:抗金是正义的战争,得到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较强;采取了联合北方义军的正确方针;其他抗金队伍的支持与配合

   b、评价岳飞:岳飞的抗金斗争,维护了中原与南方的先进封建文化,维护了人民的利益,所以受到人民的尊敬。其忠君思想体现出时代的悲剧

  ③绍兴议和(1141)

   a、内容:规定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归金朝统治;南宋皇帝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输纳岁币

   b、影响:确立了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

   c、评价:条约给南宋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但在客观上,使双方减少了战争,彼此获得一个较长时期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

四、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汉族迁居边疆、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入居中原与江南民,加强了民族融合

 2、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在元朝时已被视为汉人

 3、新的民族回族开始形成

 4、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五、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蒙古(蒙古族)

  ①明

   a、初期:相对安定,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剌接受明封号

   b、中期:关系紧张,瓦剌骑兵曾直抵北京,明修缮长城抵御

   c、后期:和平友好,鞑靼首领俺答汗接受封号,恢复封贡互市

  ②清

   a、粉碎准噶尔部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南北,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参赞大臣

   b、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771年,渥巴锡)

 2、西藏(维吾尔族回部)

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西藏(藏族):

  ①明

   a、在乌思藏设立卫所

   b、任用藏人担任官吏

   c、建立僧官制度

   d、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②清:

   a、确立册封制度,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b、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管理西藏事务

   c、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加强清朝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4、西南

  ①明朝

   a、实行土司制度

   b、永乐年间,开始改土归流

  ②清朝

  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a、条件: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b、意义:加强了清朝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5、东南(台湾)

  ①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

  ②1684年,设置台湾府

  ③意义: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六、新中国(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

 1、西藏和平解放

 2、成立五个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地改革、民主改革

 3、平等团结、共同发展,支援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附:

 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小结:

  ①从古至今存在的民族,如汉、维、彝、白、藏、蒙、满、羌等族;

  ②历史上有而后来消失了的民族,如月氏、匈奴、鲜卑、竭、氐等族;

  ③古代没有而后来逐渐形成的民族,如回族等。

  ④现在少数民族的祖先

      a、唐朝居住在西南的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b、原来居住在色楞格河一带的回纥,后来改名回鹊,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c、靺鞨族原居东北,唐朝时分为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黑水靺鞨后来被称为女真,建立金国;明朝时期女真的一支建州女真建立后金,后女真改名满洲,辛亥革命后改为满族

   d、青藏高原的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e、元朝时大批波斯、阿拉伯人迁人中国,与汉、蒙、维吾尔族人形成新的回族

 2、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大融合的三大高潮

  ①第一次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②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③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3、民族融合主要途径: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融合,

  ②社会改革促进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③“和亲”促进融合(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同一家”等)

  ④战争促进融合,

  ⑤国家统一促进融合

  ⑥物质文化的交流(农牧业、手工业、先进生产工具、经验技术、土特产的交流等)

4、中国历代疆域

  ①商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②秦朝疆域图: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注意:灵渠、长城起止点、南方四郡)

  ③唐朝疆域图: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注意:主要邻国、周边的主要少数民族、对外交通路线等)

  ④元朝疆域图: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注意: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

  ⑤清朝(前期)疆域图: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 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2、注意:我国封建王朝的疆域东部、东北部的变化相对较小;西部变化最大,西部疆域达至最远是在唐朝,已到咸海,最近是在秦朝,仅达陇西(今甘肃临洮南)

 

 

考点4 德国的两次统一、意大利的统一、美国内战问题

  

一、德国的第一次统一(1871年)

1、统一的历史条件

  ①必要性:国家的四分五裂严重影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可能性:普鲁士具备了领导统一运动的条件与能力

   a、普鲁士经济发达 b、军事力量强大 c、民族成分单一 d、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 e、俾斯麦的杰出才干和强有力的内外政策

 2、统一的方式: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3、统一的过程:

  ①1864年,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

  ②1866年,普奥战争,统一了北方诸邦

  ③1870年,普法战争,南方诸邦并入德意志

 4、统一的完成: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完成统一。

 5、统一的影响:

  ①积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②消极:德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欲望强烈

二、意大利的统一

 1、统一的历史条件

  ①必要性: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和大部分领土被外国控制,严重阻碍了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中部和北部:被奥地利控制 b、两西西里:被西班牙控制 c、罗马:被法国控制

  ②可能性:撒丁王国担负起意大利的统一大业

   a、是意大利唯一独立的国家,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

   b、政治比较开明,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中心

   c、加富尔上台后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2、统一方式:存在两条道路,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为主,也有自下而上的人民战争

  ①以马志尼、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战争,驱除外国侵略者,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以加富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主张由撒丁王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驱除外国势力、完成统一。

  ③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提出反映农民要求的土地改革纲领,没有发动农民群众,只是依靠少数人的革命行动,斗争一再受挫。越来越多的人把独立统一的希望寄托在实力雄厚的撒丁王国身上。

  ④意大利的统一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这两条不同的统一道路,最后以自上而下的道路获得成功。

 3、统一过程:

  ①1859年,联合法国,击败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基本统一

  ②1860年,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把政权移交给撒丁王国

  ③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把奥、法势力赶出意大利

 4、统一的完成:

  19世纪70年代初,完成统一

 5、影响:

  ①民族独立和统一的完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封建残余势力顽固,自然资源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重重

三、德国的第二次统一(1989年)

 1、德国在二战后分裂原因:这是美苏冷战政策的结果

 2、统一问题的由来:

  ①二战后,苏、美、英、法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②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造成德国分裂的事实

  ③东德走苏联模式,经济政治陷入困境,政局动荡,1990年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再次统一

四、美国内战:

 1、背景

  ①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南北方经济制度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②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导火线)

 2、经过(18611865

  ①初期:北方节节失利

  ②转折:葛底斯堡战役

  ③结束:北方告胜(原因:a、战争的正义性,北方是为维护国家统一而战争 b、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3、影响

  ①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②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③局限:尚未彻底解决各族歧视

 

 

高考热点之二 三农问题

考点1 基础知识

三农指农业 、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

1、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①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极少量青铜农具。

  ②春秋战国时期: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③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④两汉时期,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

  ⑤魏晋南北朝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灌溉用)。水碓、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裕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

  ⑥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灌溉用)

2、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①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②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③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④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

  ⑤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休养生息;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

  ⑥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3、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

  ①春秋时已经有邗沟;春秋楚国孙叔敖修芍陂

  ②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在成都修筑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修筑郑国渠。

  ③秦朝开通了灵渠

  ④隋朝开通大运河

   a、目的:巩固统治、对江南的掠夺、巡游,对高丽战争的需要等

   b、概况:

    Ⅰ、构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Ⅱ、规模: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c、影响:

    Ⅰ、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Ⅱ、开通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5、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6、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①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吴、越等)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

  ②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当地经济有所发展。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

  原因: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b、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c、一些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d、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④隋唐时期: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原因:

   a、隋朝大运河开通促进了经济发展

   b、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

  ⑤五代时:继续南移

  ⑥南宋时: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

  ⑦明清时: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与发展 表现:江南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

 7、关于土地兼并

  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封建制度本身无法克服这一问题

  影响:

   ①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激化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

   ②造成农民普遍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的萌芽

 8、关于重农抑商问题

  ①实施的原因

   a、农业产品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会加据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b、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经营店铺、作坊等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c、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

   d、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较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

  ②表现:

   a、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汉初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商人

   c、隋唐沿用均田制,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

   d、王安石变法中的理财措施都有利于于农业的发展,同时限制了商业活动

   e、清初实行更名田等恢复经济的措施,对资本主义萌芽进行压制

  ③评价:

   a、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b、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的政策就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考点2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一、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二、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三、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①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③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①屯田制: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等实行过屯田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无地农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可分,均田制崩溃(这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之一)

  ③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把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叫“更名田”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四、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

 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天朝亩田制度》

  ①内容:

   a、土地问题: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分配问题: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②特点:绝对的平均主义

  ③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以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但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①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②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a、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的有制

   b、意义: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②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作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五、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

  ③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③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考点3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1、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

  ①含义:“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实有亩数收税

  ②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制

  ③影响: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

 2、汉朝:编户制度

  ①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田租(土地税)、人头税、更赋、徭役、兵役等

  ②特点:田租轻而人头税重

  ③影响:

   a、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

   b、编户齐民赋税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3、隋唐:租庸调制

 ①原因:a、吸取隋亡教训;b、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

  ②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

  ③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④内容:

   a、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谷物,叫做“租”

   b、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

   c、不去服役,可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

  ⑤作用:

   a、保证农时,赋役负担相对较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

   b、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证,府兵制巩固,国家富强起来

 4、唐中后期两税法

  ①原因:

   a、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b、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

  实行: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③内容:

   a、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b、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④作用:

   a、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

   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c、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d、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④局限:

   a、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

   b、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征收额外杂税,农民负担沉重

   c、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

  ⑤地位: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

 5、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①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②方田均税法内容: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收取赋税 作用: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

  ③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

 6、明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1581年)

  ①背景:

   a、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

   b、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③内容:

   a、赋役合并,征收银两

   b、役银入亩,丁亩分担

  ④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a、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7、清: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①措施:

   a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b、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②影响: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理解: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小结:

 1、以税种来分类: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有: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初税亩、相对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特点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②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③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⑤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考点4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政策

一、英国的圈地运动

评价:

 1、实现了英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了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其实质是英国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运动

 2、圈地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圈地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一起充当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农场和大牧场有利于革新技术和改良推广新品种等,有利于工业革命条件的成熟。

 3、圈地运动对农民而言是一场灾难

二、法国的土地政策:小农经济大量长期存在

 1、原因: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形成法国农村的小农经济

 2、影响:

  ①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赢得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是法国大革命相对彻底的表现之一

  ②给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农业中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优势,影响了雇佣劳动力的来源,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三、美国的土地政策: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边疆耕种五年以上,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影响:

  ①使北方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很快扭转了战局,为北方战胜南方提供了基础

  ②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日本的土地政策: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影响:从法律上保障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五、俄国的土地政策:废除农奴制,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出钱赎买

  影响: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不是无尝得到土地,改革不彻底

 

 

高考热点三:西部大开发

考点1 基础知识

 ※1、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12个省区和湖北省的湘西、湖南省的恩施两个自治州

 2、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有漫长的陆地边境线.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③旅游资源丰富

  ④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

  ⑤西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客观上为西部开发提供了条件。

  ⑥西部有潜在的广阔市场

 3、异致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

  ①我国古代政治中心的东移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②战乱的影响。

  ③自然条件的影响:西部多沙漠、海拔高,交通不便

  ④开发无度,如汉代对黄河中上游的过渡开发,造成自然环境破坏

  ⑤近代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中、西部地区快。

  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与西方国家通商增多,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而西部地区则更加落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距离进一步拉大

 4、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

  ①青藏铁路;②西电东送;③西气东输;④南水北调

 5、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①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处于边疆,在政治、国防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②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有利于东西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④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

  ⑤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地位

考点2 我国历代和西部的交往,对西部实行的政策与措施

 1、西汉:

  ①张骞通西域,目的是联络西域各族,共同反击匈奴,前后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获得大量西域资料,并介绍了汉朝情况。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使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系一体,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注意课本张骞通西域的地图、路线)

  ②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东汉:班超经营西域

  ①背景: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

  ②时间:汉明帝时

  ③结果:西域与内地联系加强,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3、唐朝:

  ①与突厥族:

   a、唐太宗大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辖

   b、唐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

   c、唐高宗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

   d、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

  ②与回纥族:

   a、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

   b、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回纥兵助唐平安史之乱

   d、唐肃宗开始,几次和亲

   e、回纥人来中原经商,部分贵族开始修宫殿定居

   f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为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西迁

  ③与南诏(今云南):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④与吐蕃族(今西藏)

   a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仿唐制设各级官府,建军事组织,制法律、文字

   b、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和亲

   c、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册命”

   d、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和亲

   e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长庆会盟”

 3、北宋:与西夏

  ①西夏概况:起源于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过游牧生活。:1038年元昊在兴庆(今银川)建国。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仿汉文楷体创制西夏文字

  ②宋夏和战:元昊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严重,元昊请和。

   a、时间:1044

   b、内容:

    Ⅰ、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其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

    Ⅱ、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

    Ⅲ、重开边境贸易

   c、影响:从此以后,宋夏之间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4、元朝:

  ①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与西藏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②在西南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管理当地

  ③在云南设云南行省

 5、明朝:

  ①同西藏的关系

   a、在乌思藏设立卫所

   b、任用藏人担任官吏

   c、建立僧官制度

   d、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②西南的关系

   a、仿效元朝,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

   b、永乐年间,开始改土归流(原因:两个宣慰司发生叛乱,说明土司制度容易形成地方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

 6、清朝:

  ①粉碎漠西准噶尔部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南北,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

  ②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统管新疆地区

  ③安置土尔扈特部回归

  ④在西藏

   a、确立了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

   b、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c、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授任能力

  ⑤在西南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a、条件:康熙帝平定了三藩之乱,为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

   b、意义:加强了清朝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近代:

  ①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②抗日战争时期,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

  ③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8、解放后:

  ①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

  ③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党在西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

  ④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⑤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西部地区建成成昆铁路和兰新铁路。

  ⑥西昌和酒泉成为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

  ⑦在西藏、新疆、宁夏、蒙古、广西成立省级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999年,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高考热点四、改革开放

考点1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①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②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2、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评价:

   ①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③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④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3、北魏孝文帝改革(略)、后周周世宗改革(略)、庆历新政(略)

 4、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①内容与作用:

  A、理财措施

   a、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c、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d、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e、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B、军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b、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C、教育措施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

   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②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失败原因

   a、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b、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c、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④评价

   a、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b、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5、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①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②内容:,

   a、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b、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③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附:

  1、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分类

  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②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考点2 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

 1、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①内容:

   a、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

   b、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代表企业)

   c、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

   d、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②失败原因:

   a、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技术

   b、顽固派仇视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

   c、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

   d、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制度

  ③评价: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2、戊戌变法(1898年)

  ①背景

   a、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b、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思想基础:19世纪60年代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②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P62

  ③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④局限:

   a、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说明维新派的行动比它们的宣言退步了

   b、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发动广大民众

 ⑤失败原因:

   a、主观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有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脱离了人民群众,终于失败

   b、客观上: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如慈禧太后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控制了人事任免权。各省官员大多对变法阳奉阴违,并不真正实行。袁世凯告密出卖维新派。反革命集团政治经验丰富等。

  ⑥启示: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⑦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⑧意义:

   a、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b、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c、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考点3 中国现代的改革

 1、改革的前提、内容、目的、实质

  ①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②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③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①内容: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②意义: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农村改革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内容:

   a、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②成效: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二、开放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①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②1980年,正式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

  ③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④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⑤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成就

  ①农业方面: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②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

  ③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

 

 

考点4 国外的重要改革

一、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

  ①内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外因: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加剧了国内危机(直接原因)

 2、内容:

  ①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赎买

 3、性质:

  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

  ①废除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①内因:

   a、政治:闭关锁国,封建落后,慕府统治危机加剧

   b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发展

   c、阶级:广大劳动人民、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中下级武士对幕府统治不满

  ②外因:1853年以后,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2、内容:

   a、政治方面:Ⅰ、废藩制县,加强中央集权

            Ⅱ、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经济方面:Ⅰ、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Ⅱ、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军事方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

   d、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发行日本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3、成功原因:

  ①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

  ③倒幕派建立政权后,进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④国际环境相对宽松

 4、意义:

  ①积极:使日本改变了封建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②消极:存在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三、美国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②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赢得大选

 2、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核心)

  ③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④推行“以工代赈”

 3、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5、影响:

  ①积极作用:

   a、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b、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②局限性: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五、苏联和东欧的改革

 1、改革背景:

  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东欧各国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②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概况(见课本)

 3、失败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使改革陷入困境,东欧某些国家的改革受到苏联的干扰

 

考点5、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一、秦汉时期

 特征: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1、丝绸之路

  ①开通条件:

   a、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

  ③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中国的铁器、丝绸、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①时间:汉武帝后

  ②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③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与安息的交往

  ①安息利用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

  ②安息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

 4、与大秦的交往(指古罗马)

  ①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

  ②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使者到达东汉(此史实记载于《后汉书》中)

二、隋唐时期

 1、隋唐的对外交通

  ①陆路:

   a、长安向东到达朝鲜

   b、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②海路:

   a 登州、扬州出发到达韩国、日本

   b、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

  ③长安、洛阳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

 2、对外交往概况:

 

三、宋元时期

 1、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

 2、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

四、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1405年开始)

  ①条件:

   a、明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指南针的使用,地理、天文导航技术的进步

   c、明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③到达范围: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④评价:

   a、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空前。比欧洲的远航早半外多世纪。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b、局限:其目的不是发展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结束

  ⑤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人去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人去南洋定居,带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南洋的开发作出的贡献(南洋:指东南亚地区)

 2、戚继光抗倭:台州抗倭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3、葡萄牙殖民者1553年以欺骗手段占领澳门,后长期租占澳门

 4、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意义:维护了祖国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5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两次进行雅克萨自卫战,俄军损失惨重,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领土

 附:

 1、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

  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

  ③由对外开放转入闭关自守

 2、对闭关锁国的评价:对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几乎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造成中国的落后

 

 

考点6 中国近现代的开放

一、中国近代的被迫开放

 118428月《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列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权利

 21844年《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3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4186010月《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5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

  ①50年代初,“一边倒”。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中,这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

  ②60年代,“两个拳头出击”。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为捍卫国家利益、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方针,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③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我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④80年代后“无敌国外交”。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中国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相处,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

高考热点五 科教兴国

考点1 中国古代科技

一、古代四大发明

 1、造纸术:

  ①西汉前期: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②l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造价低廉,便于书写,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③魏晋时期,造纸技术水平进步明显,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光滑而质地细薄,并且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长安、洛阳、南方的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④造纸术的外传:朝鲜(4th)→日本(7th)→阿拉伯国家(8th)→欧洲、非洲(12th)→美洲(16th)→大洋洲(19th

  2、印刷术:

  ①隋唐时期已有佛经、日历、诗集等雕版印刷

  ②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西夏在此基础上使用木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后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

 3、指南针:

  ①战国时,制造了用以指示方向的司南

  ②北宋时指南针已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13世纪时(南宋时),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为欧洲航海家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

  ①唐朝中期的书籍已有了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②北宋在东京设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时出现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③13世纪(元朝)火药和火器由阿拉伯入传入欧洲

二、古代天文历法

 1、春秋战国时期:

  ①《春秋》中有世界上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②春秋时形成固定历法体系,十九年七闰,比西方早160

   ③战国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2、秦汉时期

  ①西汉时制订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②西汉时有世界上最早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③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3、隋唐时期

  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出《大衍历》,表明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首次用科学方法测量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4、宋元时期

  ①沈括创制“十二气历”,有利于安排农事。

  ②元朝郭守敬制造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编写“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

三、古代医学成就

 1、先秦时期:战国时扁鹊被奉为“脉学之宗”提出中医理论的“四诊法”,两千多年来一直沿用。

 2、秦汉时期:

  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③东汉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比欧洲早1600多年,被称为“神医”

  ④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重要经典,称为“医圣”

 3、隋唐时期:

  ①《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②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成果

  ③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4、明清时期:

  明末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四、古代建筑学

 1、秦汉时期:长城和兵马俑

 2、隋唐时期:

  ①隋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

  ②隋宇文恺主持修建大兴城,唐朝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长安城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

  ③隋李春设计赵州桥,“奇巧固护,甲于天下”,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明朝:营建北京,布局突出了皇权,城有三重:宫城、皇城、京城,宫城又称紫禁城

五、古代数学和物理学

 1、先秦时期:战国时的《墨经》里面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浮力理论、声学、光学、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系统知识,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光学八条”。

 2、秦汉时期: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魏晋时期:南朝的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比外国早近1000年,其数学专著《缀术》后来成为朝鲜和日本的教材

六、古代著名科技著作

 1、战国时的《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的情况,在工程技术发展史上居独一无二的地位。

 2、战国时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3、魏晋时期北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4、西晋裴秀编的《禹贡地域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5、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的许多科技成就,被英国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6、明清时期

  ①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②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③明朝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其对石灰岩地形的描述比西方早约两个世纪

  ④明末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附:

 1、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②生产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

  ③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④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⑤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⑥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④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⑤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3、我国领先于世界的著名科技成就

 提醒:特别注意宋元文化(繁荣原因、历史地位、表现等),其次是隋唐文化、秦汉文化

 

 

高考热点之六 思想解放与“三个代表”

考点1 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1、原因:

  ①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产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思想的发展

  ②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人们思想导演活跃

  ③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的需要,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

  ④私学的兴起与讲学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2、概况:

 

二、西汉:儒学从此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

  ①主张:

   a、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

   b、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其他学说都要禁止

   c、建立太学等学校,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

  ②影响:

   a、适应了当时封建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具有积极作用

   b、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c、主张建立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有利于封建教育的发展

   d、独尊儒术长期束缚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

三、宋明时期:儒学新发展——理学产生发展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代表人物朱熹,内容:  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②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实质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四、明清时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1、原因:

  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并日益腐朽衰落

 2、概况:

 

考点2 中国近现代思想的演变

 1、地主阶级改革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

 2、地主阶级的“洋务”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与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3、农民阶级的“平均”思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绝对平均的小农社会。具有空想性与落后性。

 4、资产阶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主张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性与爱国性。

 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思想: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6、资产阶级立宪派“实业救国”的思想: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同拯救国家结合起来。局限:不摆脱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压迫,民资经济无法争取独立发展道路,因而难以实现。

 7、资产阶级“民主科学”的思想:主张用资产阶级新文化改造封建旧文化,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矛头直指孔子代表德儒家思想。彻底动摇封建正统思想,但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错误倾向

 8、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新的道路

 9、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等主张。毛泽东思想是中共的指导思想。

 101956年,毛泽东总结中国建国几年来的建设经验,并借鉴苏联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共“八大”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任务。

 11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共“十三大”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1992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在进一步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致力于理论创新,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共对自己的使命有了进一步认识

 

考点3、中国近现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

  ①开始形成: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的创立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开始形成

  ②丰富成熟: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建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论持久战等思想,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继续发展:解放后,提出三大改造等,大大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思想体系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邓小平理论

  ①产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在沿海兴办经济特区,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③成熟: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三个代表的思想

 

考点4 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

 1、性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①原因

   a、经济因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政治因素: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要求打破旧观念

   c、文化因素:意大利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优越的人才结构

   d、外来因素:大批学者逃往意大利,带去大量古籍

  ②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a、含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评价:对当时的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但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③表现:

   a、但丁:《神曲》 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b、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c、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以“人学”对抗“神学”

   d、薄伽丘:《十日谈》

   e、美术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教堂》,被称为“画圣”

   f、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学说,提出“强权政治”理论。

 2、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15世纪后期起)

  ①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

  ②法国:拉伯雷:《巨人传》,鼓励人们成为“全知全能”的人

  ③德意志:伊拉斯谟:以人文主义精神批判和考订基督教经典,著《愚人颂》

  ④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3、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近代科学的起步)

  ①科学勃兴的原因:

   a、文艺复兴使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b、面对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

   c、生产经验和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②成就:

   a、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b、开普勒:发现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c、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证实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

   d、布鲁诺、培根: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启蒙运动(1718世纪)

 1、背景

  ①欧洲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清除封建专制制度这一发展的障碍。

  ②自然科学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3、思想原则:自由平等、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

 4、代表人物

  ①霍布斯

   a、代表作《利维坦》

   b、社会契约建国,君权人民授予。

   c、主张君主专制,专制政权有权干涉臣民财产。

   d、认为世上无神,但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②洛克

   a、社会契约建国,保护私有财产

   b、赞成君主立宪,主张分权

  ③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a、主张信仰上帝,但极力抨击天主教会和教皇。

   b、反对君主专制,提倡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④孟德斯鸠

 代表作《论法的精神》,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a、内容:三权分立,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

   b、核心:权力的互相制约和平衡

   c、意义: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而言,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⑤卢梭

   a、代表作《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社会契约论》

   b、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重视公共意志,反对任何个人因谋私利而违反公共意志

   d、局限:认为人类不平等起源于财产私有制,但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只是要求进行比较平均的分配,表现了他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⑥百科全书派:狄德罗主持编写《百科全书》,反映当时一切科学成就,宣扬科学与理性,反对专制与迷信,成为法国启蒙运动后期的中心

 5、影响:

  ①对资产阶级: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②对法国: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③对欧美: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也影响了一些封建君主,使他们不得不借“开明专制”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④对亚洲:鼓励中国、日本等国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高考热点七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

考点1 基础知识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剥削压迫人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孟子主张施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还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轻徭薄赋,励精图治,出现“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二、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环境

 1、战国时期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

 2、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垦造成环境破坏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环境破坏的状况有所缓解。原因:中原战乱,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

 4、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圩田更加普遍。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5、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激增,与水争地的现象更加普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显露并激化

 6、近代对来的科技革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我们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考点2 我国古代的治乱兴衰

 

一、理解:所谓治世或盛世,只是相对来说,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但农民仍然遭受严重剥削,生活艰难。这些治世或盛世,绝不是农民的理想社会。我国古代的盛世或治世主要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周武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

 1、贞观之治

  ①原因:

   a、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历史原因)

   b、唐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根本原因)

   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也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因素(主观原因)

   d、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原因)

  ②表现: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亡教训,正确认识君民关系,善于招贤纳谏,调整统治政策。经济上沿袭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政治上采用隋朝三省六部制;文化教育上推行隋朝科举制;民族关系上,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从而使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③措施(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a、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

   b、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c、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④影响:唐太宗采取的各项积极措施,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其政治经济、用人制度和民族政策一直影响到武则天和唐玄宗前期,为唐朝的持续发展和“开元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⑤评价: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贞观之治的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的之上的

 2、周武之治(武则天的统治)

  ①措施:

   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b、破格用人,发展科举,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②效果: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

 3、开元盛世

  ①原因:

   a、唐玄宗结束了政局动荡混乱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

   b、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重用人才

   c、人民的辛勤劳动

  ②表现:

 政治较为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③措施(唐玄宗的主要政绩):

   a、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b、大力发展生产

   c、限制佛教

   d、实行募兵制

   e、大兴文治

 4、康乾盛世

  ①原因:

   a、康熙帝“更名田”,雍正帝“摊丁入亩”,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的活跃创造了条件,为盛世局面奠定了经济基础。

   b、清初,国土辽阔,政治统一,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和巩固,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有效抵御了外来侵略,为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保障 

   c、康、雍、乾三位皇帝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的开创者和维护者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②评价: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康乾盛世”的发展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值得肯定。从世界横向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英、法、美等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近代的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因此,“康乾盛世”与世界潮流相比不宜夸大

二、盛世的一般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文化繁荣、民族关系融洽、对外关系发达

三、盛世出现的一般原因:

  ①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根本原因)

  ②封建统治者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用人和纳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等。

  ③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使社会比较稳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

  ④统治者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国家统一,中外交流频繁。

  ⑤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直接原因)

四、对盛世的正确认识:封建盛世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封建社会的进步。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有变。统治者采取的了些宽松政策,从本质上讲是为缓和阶级矛盾,从而达到为维护其长久统治的目的

五、盛世给我们的启示: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②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

  ④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⑤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

※六:乱世:古代农民战争

 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一公元前20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2、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18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并利用宗教号召和发动的农民起义。

 3、隋末农民起义(611618)    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

 4、唐末农民战争(875884)    领导人先后有王仙芝、黄巢

 5、元末农民战争(13511368) 带有很浓的民族战争色彩。

 6、明末农民战争(16281644)   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标志着农民战争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高考热点八 商业、城市、交通

一、我国古代商业、城市的发展

 ※1、商代

  ①商业: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称“商人”),以贝为货币,

  ②城市:夏、商、周都城都是全国的政治、交通中心

 2、春秋战国时期

  商业:中原市场繁荣,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

  城市:齐国的临淄、赵国邯郸、楚国的郢聚集着许多人口

 ※3、魏晋南北朝时期:

  商业:北方不少城市破坏、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后有所恢复。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

 4、隋唐时期

  商业:

   a、商人足迹遍全国,胡商也遍布各大都会

   b、隋铸五铢钱,唐通用开元通宝,成为历代货币的范式

   c、城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政府设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内有邸店、柜坊

   d、大城市里有夜市,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城市:

   a、长安与洛阳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全国商业大都会

   b、扬州与成都是长江流域东西两个商业中心,扬州集散江南物产,国外商人云集,夜市繁华,唐后期,是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成都物产富饶,有“扬一益二”之说

(注:隋唐的商业与城市是考生掌握的重点,现补充唐朝在商业繁荣的同时也受到一些限制:①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 ②市的买卖有时间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 ③长安城内坊、市分开)

 5、明清时期

  ①商业

   a、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d、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②城市: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二、古今交通的发展

 ※1、夏朝:有“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的记载

 ※2、商周:大道宽广平坦,沿途设有旅舍、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夏商周三代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

 3、汉: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影响)

 4、隋:

  ①开通南北大运河

  ②修筑两条驰道:榆林→涿郡 太原→洛阳,改善了北方的交通状况

 5、唐:

  ①陆路:

   a、长安(向东)→朝鲜

   b、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②海路:

   a 登州(向东)→韩国

   b、扬州(向东)→日本

   c、广州(经海上丝绸之路)→波斯湾

 6、近代中国:列强在中国抢夺修筑铁路的权利,控制中国铁路大动脉,将其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7、新中国:

  ①一五计划期间修成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建成武汉长江大桥,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②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完成兰新、包兰铁路,加快了西部的开发

  ③文革时期完成了成昆、湘黔铁路,建成南京长江大桥

  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建成大秦、京九铁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⑤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西欧鹿特丹,连通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的联系

 8、世界史:

  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②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制造出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高考热点九 近现代中国人的探索史

一、近代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探索

二、无产阶级的探索

 1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1921年,建立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4、与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掀起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5、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革命胜利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6、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7、解放战争时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打败了美蒋反对派,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

 8、新中国成立初期,追歼残敌,抗美援朝,进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大力发展农业和工矿业生产,巩固了新生政权,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为有计划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919531956年,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召开一届人大 制定宪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10、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中共八大作出科学论断,开展整风运动,但出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期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1、文革时期,阶级斗争扩大化,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建国以后最严重挫折与损失。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经济建设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

 

 

高考热点十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问题

考点1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中国的近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一、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

  ①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②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③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

  ⑤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⑥外交领域: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①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①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③现代化的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4、腾飞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现代化任务的主角是无产阶级

  ①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来不断对宪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

  ②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③思想上:1957年整风运动提出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④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二、重点难点:

 1、近代化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实现近代化与完成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2、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与西方相比,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①中国近代化存在一些先天的不利条件:现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近代化起步较晚,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

  ②中国近代化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情况下起步的,不仅受到内部封建势力的压迫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剥削、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③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洋务派领导,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近代化的领导权

  ④近代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小,地区分布不平衡,发展严重畸形。

 3、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考点2 中国经济近代化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过程:

 1、产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①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②原因:

   a、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分解

   c、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等

  ③代表企业:(二厂一坊):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④特点:

   a、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

   b、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⑤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中国无产阶级产生发展,是中国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原因:

   a、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

   b、主观上: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

 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

  ①原因: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b、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因)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的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实业救国浪潮的推动

  ②概况:

   a、新建厂矿六百多家,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b、“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

   c、涌现出张骞、周学熙、荣德生兄弟等一批著名实业家

  ③特征:

   a、主要是发展了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b、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c、封建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束缚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和国内官僚资本的压迫

 5、获得新生:新中国成立初期

  原因:建国初期,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6、进行改造:19531956

  ①原因:私营经济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②特点:国家采取赎买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

  ③步骤: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发展到公私合营和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④意义: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考点3 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特别提示:中国现代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但在甲午战争前主要限于经济领域。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转折,标志着现代化由经济领域转入政治领域

 1、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提出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

 2、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3、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口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民族区域自治等民主制度

 

高考热点十一 党的建设

(反腐败党风建设、加强执政能力)

一、古代的监察制度

 1、秦朝: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2、汉朝: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刺史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控制,但后来剌史权力膨胀,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3、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

 4、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二、关于党风建设

 11942年开展整风运动。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通过整风,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1949年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外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31951年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纯结了干部队伍,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新政权起了重大作用

 41957年,中共中央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5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为党的指导方针,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从党的历届代表大会来看党的执政能力

 1、中共一大(19217月)

  ①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②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之后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中共二大(19227月)

  ①内容: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共三大(1923年)

  ①内容: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②结果:与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中共放弃领导权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4、八七会议(19278月)

  ①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5、遵义会议(1935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

  ①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年秋):

  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1945年春)

  ①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当前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①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

  ②内容:

   a、党今后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10、中共八大(1956年秋)

  ①内容: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主要矛盾是人民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b、确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确定今后的总任务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d、确定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1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月)

  ①内容: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11、十二大(1982年)

 内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2、十三大(1987年)

  内容:

   a、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3、十四大(1992年)

  ①内容:

   a、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b、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意义:

   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航程,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4、十五大(1997年)

  内容:

   a、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b、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附:

 1、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和原因

1)表现:

  ①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统一革命战线,并在大革命中得到了实践。

  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及时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向农村进军,开展土地革命,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

  ④1935年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则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⑤1936年,中共又根据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改为“逼蒋抗日”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2)逐渐走向成熟的原因:

  ①中共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中共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③中共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2、中共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①第一次:由城市转向农村

原因:

   a、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敌我力量的悬殊

   b、三次武装起义受挫表明城市暴动的革命方式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 

   c、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因此,只有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和保证

   d、文家市会议决定进军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

  ②由农村转向城市 

  原因:

   a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已成定局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开始了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时期。

  ③由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原因:“文革”十年动乱给党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失。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建国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改变

  ①从建国初到1956年后,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向单一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为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照搬了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主观上急于求成等

  具体做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起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

  评价:这种体制在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工业化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但其弊端日益暴露,使企业失去活力。在农村则挫伤农民积极性,农业长期落后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客观分析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正确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具体做法: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评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在城市增强了企业活力,工业得到发展,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原因:党中央进一步认识国情和总结经验教训,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具体做法:把企业推向市场

  评价: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4、建国以来,党先后制定的三条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

  ①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提出背景:

   a、经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等,新政权已得到巩固

   b、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影响:三大改造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②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提出背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b、党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影响:片面求快,急于求成,轻率发动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提出背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中共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方面的经济教训,提出目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实事求是,作出正确的决策

  5、中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一)第一阶段:(19491978

特点:借鉴苏联经验,建设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政治上的探索:

  ①追歼残敌,剿匪作战,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巩固了新生政权

  ②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制定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③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④中共八大作出科学正确的论断

经济上的探索:

  ①建国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工商业,大力发展农业和工矿业生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为国家有计划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②进行三大改造,建立起高度集中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制定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二)第二阶段:(1978年后)

特点: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①政治上的探索: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进行拨乱反正,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经济上的探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高考热点十二 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国共关系

一、中美关系

 1、十九世纪中期开始,追随英法,染指中国

  ①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内容)

  ②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和俄扮演“调停”的角色。俄美英法先后迫使清政府签定《天津条约》(内容)

 ※219世纪末,独立侵华。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反对中国参加一战

 ※4、蒋介石上台后,美国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达20余年的目的。

 5"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人战争。为打败共同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6、抗日战争结束后,扶蒋反共。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7、新中国成立后

  ①50年代,美国对华奉行全面遏制政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一方面威胁中国安全,出现了中美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见的局面;一面派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阻挠中国解放台湾。

  ②六十年代,美国惊恐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威望的提高,制造所谓“中国威胁论”,并发动越南战争,威胁中国安全。中国援越抗美,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

 820世纪70年代走向和解、中美建交

  ①中美建立的原因:改善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美国方面:

   a、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再也不能不承认新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考虑改善对华关系对美国有利

  中国方面:

   a、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

   b、改善中美关系,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②中美建立经过:

   a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b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正常化

   c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间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d19791月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9、八九十年代,两国摩擦不断。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美国始终末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二、中日关系

 1、第一阶段:汉、唐、宋元、明清(前期):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

  ①两汉时期:汉武帝时,日本三十多国通过朝鲜半岛来汉朝;光武帝时,日本奉贡朝贺,光武帝赐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②隋唐时期:

   a、隋朝时中日互遣使臣,唐朝时日本遣唐使十多次

   b、日本出土了唐朝的“开元通宝”,中国出土了日本银币,说明当时中日经贸往来较多

   c、日本大化改新以唐朝制度为蓝本

   d、日本都城建造仿长安城的样式

   e、日本学校教授儒学

   f、重要人物:吉备和鉴真

  ③明清时期:

   戚继光抗倭,台州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取得胜利(胜利原因:抗倭斗争的正义性,人民的支持,戚继光爱国爱民,练兵有法、纪律严明,抗倭军队的相互配合)

 2、第二阶段: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日本战争侵略,经济掠夺,奴化教育,中日关系恶化

 A、甲午中日战争(详见课本与上课板书)

  ①背景:

   a、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b、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寄希望于各国“调停”,不认真备战

   c、借朝鲜镇压东学党农民起义之机,日本蓄意挑起战争(导火线)

  ②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③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影响)

  ④影响:

对中国:

   a、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b、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c、引起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d、引起各阶级的强烈反抗,农民阶级自发形成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中一部分人转为立宪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走上了民主革命道路,武装推翻清政府

对日本: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迅速成为东方帝国主义强国,加快了对远东侵略步伐

对远东局势: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斗,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反映了列强在侵略中国问题上既互相勾结又互相斗争。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本势力增强

 B、九一八事变

  ①背景:

   a、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东方公议”制定侵华方针

   b、日本为了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c、国民政府正围剿红军,给日本可乘之机

  ②经过:1931918,柳条湖事件,日军攻占沈阳

  ③结果:

   a、东北军奉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b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④影响:

   a、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b、华盛顿体系首次被打破,激化了英美与日本的矛盾

   c、中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C、抗日战争(高考重点,详见课本与上课板书)

 3、第三阶段:建国后:和平交往是主流,但在历史遗留问题上日本不能正确对待

  ①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仇视中国

  ②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

三、国共关系: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

 119241927年:合作

  ①原因:

   a、一战后,“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中国共产党经过二七惨案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国民党当时是革命的民主派,有一定威望又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其领导人孙中山欢迎同共产党合作

   d、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②意义: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

 219271937年:十年对峙

  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

 319371946年:再合作

  原因:

   a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上升为主要矛盾,共产党从抗日大局出发,变“反将抗日”的政策为“拥蒋抗日”的政策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开始。全面抗战爆发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走向抗日战场

 419461949年:再对抗

  原因:抗战胜利后,美蒋勾结发动内战,国共两党关系再次发生破裂,由合作走向全面对抗

 

理解:

 1、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或合作或对抗,是由多种因素所制约的。表现为:

  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维护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2、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之间进行了哪两次和平谈判?分别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的?结果如何?

 第一次:1945年,重庆谈判

 背景:

  ①国民党方面一是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二是由于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于是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

  ②共产党为了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谈判

 结果:签订《双十协定》规定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协会,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和权利等内容,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意义:

  ①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②中国共产党通过斗争,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③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它再要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

第二次:1949年,北平和平谈判

 背景:

  ①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用假和平作缓兵之计

  ②中共为尽早实现和平,提出和平谈判八项条件

  ③蒋下台,李宗仁表示愿意和平谈判

 内容:以中共的八项条件为基础,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结果: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国民党假和平被揭穿,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

 

 

高考热点十三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

 3、发展——蒸汽时代 (19初-1870年)

 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

  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④二战时期(1939--1945),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 年-至今)

  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

  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

  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

  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形成过程:

  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标志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③最终形成:二十世纪初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世界市场的作用(评价)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②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①确立原因:

   a、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

   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丧失原因:

   a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b、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原因:

   a、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b、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必横财

   c、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四、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造成什么影响?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原因: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

  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④三大进步潮流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相位而生

 2、第二次:18701913

 原因: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影响:

  ①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3、第三次:19231929

 原因:

  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

  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影响:

  ①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附:

 列举三种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思想,简要指出它们的核心内容,实践措施,并分析它们兴衰的原因。

  ①重商主义※

  ②自由主义:

   核心内容: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实践措施:资本家自由经营工厂,国家不干涉其内部事务,消除关税堡垒,各地正常贸易

   兴衰原因:为各私营企业发展消除了限制,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

  ③凯恩斯主义:

   核心内容: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实践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兴衰原因: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高考热点十四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世界近现代主要矛盾的变化

 116世纪:英西矛盾。为争夺大西洋海上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217世纪:英荷矛盾。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318世纪中期:英法矛盾。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

 519世纪中期:英俄矛盾。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

 6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矛盾。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

 7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19世纪末,德国迅速强大,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8、一战后:英美矛盾。一战后,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930年代至二战结束: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在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英勇地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

 10、二战后:美苏矛盾。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1120世纪90年代后:南北矛盾。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世界面临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认识: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归纳:欧洲大国之间在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的斗争中,欧陆霸权几经转移:法国(拿破仑战争)—俄国(神圣同盟)—法国(克里米亚战争)—德国(普法战争)—法国(一战)

二、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

  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⑤评价:

   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

   b、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此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2、雅尔塔体系 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

  ①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形成标志:雅尔塔会议

  ③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④维护工具:联合国

  ⑤评价:

   a、雅尔塔体系原则上倡导自由、民主,对战后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如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有利于东欧各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有利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等)

   b、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如对朝鲜的北纬38度分界线,对德国的分区占领,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等)

 c、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现代国际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3、多极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

①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②形成标志: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③主要内容: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政治上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经济上呈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④评价: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附:

  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理解)

相同点:

  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不同点:

  ①凡-华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②前者调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③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④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

  ⑤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⑥体系的性质不同。前者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由于二战后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三、主要大国间的关系

 1、英法关系:

  ※①18世纪,英法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七年战争)

  ②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最后打败了法国。(第一次反法同盟)

  ③19世纪中期,英法联合在克里木战争中打败俄国。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缔结协约,共同对德。

  ⑤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英法操纵国联排斥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⑥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都采取了绥靖政策。

  ⑦二战中,英、法联合对德作战,并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⑧二战战后,英、法都加入北约组织。

  ⑨1986年后以英法同为欧共体成员国。

 2、法德关系:

  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普、奥积极组织反法同盟。

  ②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

  ③19世纪晚期,法德矛盾十分尖锐。双方加入不同军事集团对抗。

  ④一战爆发后,法德在西线对抗,进行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⑤巴黎和会后,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索取战争赔款.

  ⑥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

  ⑦二战初期,德国进攻,法国沦亡。

  ⑧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

  ⑨西德成立后,法德同为北约与欧共体成员国,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3、英美关系:

  ①1783年,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

  ②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引起英国不满。

  ③一战后期,美国参战企图同英、法等国争夺战利品。

  ④一战后,英美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英国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在亚太英美展开军备竞赛,美国取得与英国同等制海权,并拆散日英同盟.

  ⑤二战期间英美联合反法西斯侵略,进行四次会议.

  ⑥二战后英国接受美国援助,参加北约,成为美国进行冷战的战略伙伴.

 4、美日关系:

  ①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大门。

  ②20世纪初美国扶日抗俄,支持日本发动日俄战争。

  ③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美日矛盾尖锐

  ④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⑤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美由纵容日本侵华发展为援华抗日。

  ⑥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按照自己意图改造日本。

  ⑦朝鲜战争后美国为把日本变为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据点,大力扶植日本经济.

  ⑧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崛起,开始奉行相对独立自主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5、美苏关系:

  ①十月革命后,美国武装干涉苏俄。

  ②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表示援助苏联。

  ③二战后期,苏、美首脑讨论协同打败法西斯和战后合作问题。

  ④战后初期,由于意识形态的矛盾与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同盟破裂,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⑤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美苏争霸格局形成

 6、英德关系

  ①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始终联合普奥反法。

  ②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③20世纪初,英国同德国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④一战爆发后,英法在西线联合对德作战。

  ⑤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⑥30年代,英国对法西斯德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⑦二战爆发后,英军在非、欧同德国作战

  ⑧二战后,英国同美法苏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

四、重要国际组织:

 1、反法同盟:

  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面

 2、国际联盟

  ①提出: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②建立: 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联,19201月,在日内瓦成立,为英法所操纵。

  ③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④实质: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⑤主要活动: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入侵西班牙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

  ⑥解体: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3、法西斯同盟

   ⑴形成:

  ①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②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三国正式形成。

  ③1940年秋,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⑵活动: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19406月法国投降。1940年秋德国猛攻英国。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1941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①原因:随着法西斯国家侵略战争规模的扩大,法西斯势力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最大的威胁

  ②过程

   a、二战爆发后,美国改变中立态度,对英国等进行援助

   b19418月,罗斯福、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c、同时,美英开始援助苏联

   d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③意义: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

 5、联合国

  ①建立: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②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③常任理事国:中、苏、美、英、法。

  ④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运动。

  ⑤原则:《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

  ⑥作用:初期联合国实际为美国所操纵。后来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6、欧洲共同体

  ①原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快合作。

  ②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由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合并组成。(理解)

  ③主要国家:起初,只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后来又有一些西欧国家加入。到1986年,又有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六国加入欧共体。(理解)

  ④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⑤实质:国家垄断资本的联合。

  ⑦影响:

   a、西欧各国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政局日益稳定,它的国际地位提高并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减弱,美国与西欧的主从关系改变,并逐渐向平等的伙伴关系发展,这就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并发生动摇

六、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

 1、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①含义:是指英国为维持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各国之间相互牵制和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

  ②实施:从拿破仑帝国崛起到二战结束,英国长期推行这一政策

   a、联合抗法:拿破仑帝国崛起后,英国先后七次组织反法同盟,打败强大的法国

   b、联合败俄:1853年-1856年,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打败俄国

   c、联合抗德: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英国在一战中联合法俄击败德国

   d、扶德抑法:一战后,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e、纵德反苏:20世纪30年代,英国采取绥靖政策纵容德国入侵苏联

直到二战结束后,英国因实力削弱,被迫放弃这一政策,唯美国马首是瞻

  ③原因:

   a、英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行这一政策

   b、英国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了掌握欧洲和世界霸权而长期实行这一政策

   c、英国处于欧洲大陆之外,对于欧洲强国之间的争斗,可以坐山观虎斗,同时法、俄、德为争夺大陆霸权的斗争从未停止,为英国这一政策创造了客观条件

 2、日本的大陆政策

  ①制定原因:

   a、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

   b、日本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极力发展军国主义,疯狂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

   c、日本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

  ②内容:以征服中国为中心

 3、英法的绥靖政策

  ①含义:一战后,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保住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

  ②内容:一是牺牲别国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是将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

  ③“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是英法,美国的“中立”,实质也是绥靖

  ④西方推行绥靖的原因

   a、英法一战后经济、军事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这使得统治集团中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试图通过对侵略者做出部分让步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b “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c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交替频繁,且忙于应付危机,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

   d、帝国主义强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仇视和希特勒制造的假象

   e、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⑤绥靖的表现

   a、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对意实行经济制裁,但未把石油等战备物质列入禁运范围,苏伊士运河仍供意军使用

   b、日本侵略中国,国联偏袒日本,企图把东北变成各国共管的殖民地

   c、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国联采取不干涉政策

   d、美国对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推行中立政策,实质也是一种绥靖

   e1939慕尼黑阴谋(顶点): 

  ⑤绥靖的目的与实质:为了保全自己,避免与德日法西斯国家直接冲突,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地把强烈矛头引向苏联

  ⑥绥靖的恶果

   a、“绥靖政策”的最大影响是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而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英法首先遭到德国法西斯的攻击,法国的沦亡是法国统治者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

 4、美国的中立政策

 (1)中立的背景:(理解)

  ①传统的孤立主义的影响

  ②垄断资本经济利益的驱动:美国统治集团认为,美国有两洋天险,任何外来威胁都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不卷入欧洲或国际纠纷,实行中立政策,既可免于国内分裂造成的社会动荡,又可维护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利益,控制欧洲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左右欧洲政局

  ③美国政治外交的需要:当时美国既要遏止苏联的强大,又要阻止法西斯势力的增长,还要遏止英法的扩展,中立政策正是使苏联、法西斯势力和英法三股力量相互牵制和削弱的最好外交手段

 (2)中立的演变:

  ①1933年罗斯福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在认为将武器运往某国会危及和平时实行武器禁运

  ②1935国会通过中立法,禁止美国向发生战争的交战国输出武器和军备

  ③1939年,由于感受到法西斯的威胁,开始调整中立法案

  ④1941年以租借法案代替中立法案,开始公开反对法西斯

 (3)中立的影响:

  ①发展了美国的对外贸易,壮大了美国的势力;

  ②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4)中立的实质:是绥靖政策的翻版

附:

 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动,指出这三次变动发生的时间及标志,结合史实说明当每次变动发生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2002春季文综)

参考答案:

 三次变动:

  ①20世纪—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②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     

  ③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中国的国际地位:

  ①第一次: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

  ②第二次: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考生若答出美国妄图在中国建立亲美政府,继续控制中国;新中国成立,极大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可酌情加1~2分,但总分不得超过8分。)

  ③第三次: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之

 

                                                   (安化二中   陈芳 整理)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