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教研活动

安化二中2008届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三)

来源: 日期:2009-04-20 作者:chenfang 浏览: 字体:

安化二中200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

 

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国际关系史

专题一  民族的演变及关系   

专题二  统一的旋律 有效的管理

专题三  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四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关系

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史和国家关系史

专题一  民族关系

●重点关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这就决定了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地位和它在高考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复习备考时应重视对本转体知识的掌握,理清几个主要少数民族自身发展中的重要历史线索,对于各民族发展史上杰出人物的评价更应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要正确地认识民族关系中的战争性质问题。

●热点关注

12005年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要理清维吾尔民族发展的基本线索,并联系“东突厥分裂势力”关注国际反恐的必要性。

22006年7月,西藏铁路通车,将结束西藏无铁路的历史。联系西藏史,理清历代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并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西部大开发仍是中央政府施政的重大举措,注意历史上古代西部开发及对西部管辖的史实。

考点1:民族的演变及其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发展线索与特征

 1)先秦时期:①炎黄融合,形成夏商周时期的华夏族。②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特别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华夏族和周边各族的融合。

2)秦汉时期:①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北击匈奴,南平百越,移民戍边。促进边疆开发。②西汉加强同匈奴关系,在西域、西南、百越地区设置机构,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3)魏晋南北朝时期:①少数民族不断涌进中原,冲垮胡汉界限。②少数民族开始封建化,促进自身进步。

4)隋唐时期:①少数民族在边疆地区建立许多政权,促进边疆地区开发。②由于交通发达,汉族和少数民族加强联系。③中央政府执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机构等方式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①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偏见强烈,民族隔阂严重。②民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各少数民族先后完成封建化。③元朝统一后,逐渐形成族融合高潮,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6)明清时期: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民族构成相对固定下来。②中央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③版图最终奠定。④各民族之间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7)新中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二、古代主要少数民族及其分布地区

1.          西周:犬戎活动在泾水以北和汾水以西地区。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在淮河流域分布着淮夷。(依据《西周主要诸侯国》图)

2.          春秋:在我国北方分布着狄、戎,南方分布着越族。(依据《春秋列国形势》图)3)战国:北方和东北草原主要分布着匈奴、东胡;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活动着越族。(依据《战国形势》图)

3.          秦汉:边疆地区主要生活着匈奴(北)、西域各族(西部、西北)和越族(东南)。

4.          三国:吴国境内的山越,蜀汉境内的西南少数民族(南中)。

5.          东晋十六国:自东汉末开始,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他们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已删,不考)

6.          唐:突厥:6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后控制东起兴安岭,西到里海的广大地区。回纥:原住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控制东起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地区。靺鞨族:活动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7世纪中叶后,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黑水在北,分布在黑龙江下游,粟末在黑水南部。南诏:分布在云南西北洱海一带。吐蕃:青藏高原。

7.          两宋:——原居辽河上游一带;契丹建国后,逐渐控制东到大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包蒙古大漠和黑龙江流域,南接河北、山西广大地区。西夏——唐中期以来居住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大理——控制云南。——原居黑龙江、松花江和长白山一带;灭辽后,进入黄河流域;1141年宋金议和,双方以淮水和大散关一线为界,线北属金。

8.          元朝:蒙古族建立全国性政权,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外迁,民族融合步伐加快。

9.          明朝:在漠北一带活动的是瓦剌和鞑靼,东北活动着女真各部。

10.       清朝:满族建立全国性政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在全国分布着50多个民族。

三、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1.          两宋:契丹:辽。党项:西夏。女真:金。

2.          元:蒙古建立全国政权。

3.          清:满族建立全国政权。

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民族

匈奴

蒙古、女真

突厥、回纥

南诏

吐蕃

西夏

辽、金、清

称呼

单于

可汗

赞普

国王

皇帝

五、 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及活动

 (1)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和民族大融合。

 (2)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奴隶制政权;命人创制吐番文字;与文成公主通婚,加强唐蕃关系。

 (3)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

 (4)元昊:建立大夏国;仿唐宋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创制西夏文字。

 (5)阿骨打: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宋金和议后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实行猛安谋克制;1114年举兵抗辽,这是反抗民族压迫的正义战争,符合辽统治下的各族人民的愿望;抗辽扫清了女真社会发展的障碍,有利于我国东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金建立初年,创制女真文字。

6)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在斡难河源大会上,被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发动征伐战争,蒙古军队向西一直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达到印度河流域。向南进攻西夏和金。1227,在蒙古大军灭西夏前夕病逝。

7)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后金为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誓师攻打明朝,几年之间,明朝丧失了辽东70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

六、维吾尔、蒙古、满族溯源

1.          维吾尔回纥(唐)回鹘(9世纪中期、即唐后期)畏兀儿(元)维吾尔(清)。

2.          蒙古蒙古(元朝)鞑靼、瓦剌(明朝)漠南、漠北、漠西(明末清初)。

3.          满族黑水靺鞨(唐)女真(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满洲(明末清初)满族。

七、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概况

1)秦朝:迁内地人民与越族杂居,中原铁器和先进技术传入越族地区,开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

2)两汉:西汉初年,汉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张骞通西域后,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与汉族互相学习对方的生产技术;鲜卑政权学习汉族文化,采用汉族地主阶级统治制度。

4)唐朝:突厥和中原有贸易往来,是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渤海与唐朝贸易频繁;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手工艺品和生产技术方面、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末契丹人逐步学会种田、纺织,部分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生活。

5)北宋: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安定,双方贸易兴旺。宋夏议和后,双方重开边境贸易。

6)元朝: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改革棉纺织生产工具。

7)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互市

8)清朝: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八、中国古代民族和人口的迁徙及其意义

1.          流向: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的女真、蒙古人的南下。北方人民南迁。如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          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族经济的进步发展。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九、少数民族封建化

  (1)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始于南北朝时期,以后在封建社会各阶段,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受先进民族影响,面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开始了我国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历程。宋元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向边疆地区扩展,少数民族大多完成了封建化。

  (2)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都是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不但使鲜卑族封建化,而且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契丹族封建化。党项族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和兵制,并任用汉人担任重要官职,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3)少数民族建立统一全国的封建政权,首先是自身的封建化。这是前提条件。如蒙古兴起后,使蒙古政权封建化,又通过一系列战争,灭西夏、金和南宋,建立了最大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满族的兴起和建立统一的封建政权,也是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八旗制度"使女真族加快封建化进程的结果。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了满族在全国的封建统治。

  (4)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的客观作用是加快了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进程,促进了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十、各朝代的民族关系

(一)、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秦与匈奴:派蒙括北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移民置县,修筑万里长城御其南下

2、汉与匈奴

 ①与西汉

a、西汉初期——“和亲”,贸易往来。作用:暂时缓和了匈、汉关系,但未真正解除威胁

b、汉武帝时--“战争”。作用:匈奴受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c、汉元帝时--“和亲”,昭君出塞。作用:密切了汉匈关系,经济、文化来往增多,四十多年和睦相处。

 ②与东汉

 a、东汉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与汉人杂居,北匈奴仍威胁中原及西域

 b、东汉前期——“战争”,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匈奴。作用:北匈奴政权瓦解,威胁解除

 3、汉与西域:

 ①与西汉

 a138年和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时间、概况、意义)

 b、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②与东汉

 a、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

 b、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4、秦汉与越族:

  ①秦征南越;修灵渠;置岭南三郡;②汉武帝时,在南越设南海九郡

 5、汉与西南:汉武帝设郡县

(二)、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1、与突厥:

  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辖;②唐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③唐高宗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④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

 2、与回纥:

①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②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③回纥兵助唐平安史之乱;④唐肃宗开始,几次和亲;⑤回纥人来中原经商,部分贵族开始修宫殿定居。

 3、与靺鞨:

  ①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

  ②开元初,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4、与南诏: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5、与吐蕃:

  ①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和亲;②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册命”;

  ③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和亲;④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长庆会盟”。

(三)、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对峙,封建生产关系传播,民族大融合)

 1、与契丹:

  ①宋太宗两次北伐,结果失败,宋由进攻转向防御,确立了“守内虚外”的政策,把主要力量转向对人民的防范与镇压;②澶渊之盟(1005年)

 a、背景:1004年,辽军逼近东京,宋真宗亲征,士气大振,辽提出议和

 b、内容:宋每年送给辽“岁币”,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

 c、影响:“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使宋辽边境安宁,双方贸易兴旺,加强了汉族与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2、与党项:元昊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很大,元昊请和(1044年)

  ①内容:

  a、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其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b、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c、重开边境贸易。

  ②影响:从此以后,宋夏之间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3、与女真:

  ①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②岳飞抗金

 a、胜利原因:抗金是正义的战争,得到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较强;采取了联合北方义军的正确方针;其他抗金队伍的支持与配合

 b、评价岳飞:岳飞的抗金斗争,维护了中原与南方的先进封建文化,维护了人民的利益,所以受到人民的尊敬。其忠君思想体现出时代的悲剧

  ③绍兴议和(1141)

 a、内容:规定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归金朝统治;南宋皇帝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输纳岁币

 b、影响:确立了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

 c、评价:条约给南宋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但在客观上,使双方减少了战争,彼此获得一个较长时期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

(四)、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汉族迁居边疆、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入居中原与江南民,加强了民族融合

 2、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在元朝时已被视为汉人

 3、新的民族回族开始形成

 4、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五)、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蒙古(蒙古族)

  ①明

   a、初期:相对安定,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剌接受明封号

   b、中期:关系紧张,瓦剌骑兵曾直抵北京,明修缮长城抵御

   c、后期:和平友好,鞑靼首领俺答汗接受封号,恢复封贡互市

  ②清

   a、粉碎准噶尔部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南北,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参赞大臣

   b、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771年,渥巴锡)

 2、西藏(维吾尔族回部)

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西藏(藏族):

  ①明

a、   在乌思藏设立卫所;b、任用藏人担任官吏;c、建立僧官制度;

d、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②清:

   a、确立册封制度,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b、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管理西藏事务

   c、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加强清朝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4、西南

  ①明朝

   a、实行土司制度;b、永乐年间,开始改土归流

  ②清朝

  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a、条件: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b、意义:加强了清朝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5、东南(台湾)

  ①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②1684年,设置台湾府

  ③意义: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六)近代:

 ①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②抗日战争时期,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

 ③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七)解放后:(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

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

③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党在西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

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⑤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西部地区建成成昆铁路和兰新铁路。

⑥西昌和酒泉成为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

⑦在西藏、新疆、宁夏、蒙古、广西成立省级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999年,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考点2 区域文明下的民族关系

●重点关注

区域历史发展特别是边疆地区的历史发展是高考的重点,其重要地区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西藏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独具历史和经济发展特点的湖北、湖南等地区。特别应抓住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民族关系及政治经济文明发展的特点(自身发展)以及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关系)来学习。注重同地理知识和政治知识的综合与运用,加强与时政的联系,如国家政策等。

●热点关注

1、关注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问题,特别是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005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反国家分裂法》,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分裂和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严正立场。

2、国家政策中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及整体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继改革开放以来给予东部沿海政策、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国家也非常重视处于东西部交接地带的中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问题,提出了“中部崛起”的口号和战略。备考复习不要忽视了两湖等中部地区的历史发展与相关内容的学习。

3、面对周边国家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国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把“睦邻、安邻、富邻”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积极主动地开拓周边环境。中国与东北亚、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依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另外,与此关系密切的我国边疆地区,特别是涉及东北、西南、新疆、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历史发展与相关内容,备考复习过程中应给予特别关注。

4、与“红色旅游”相关的区域,如两湖、上海等地的历史,也是不容忽视的考查内容。

东北地区专题

1、古代的开发与管辖

1)秦朝:设辽东郡。

2)隋唐时期:靺鞨分布于东北地区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主要以渔牧为生。7世纪中期以后,其中的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黑水都督府;开元初,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3)两宋时期:原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的契丹族发展壮大,建立了辽政权,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辽统治者实行了“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北宋中后期,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的女真族发展起来,1115年在会宁建立金政权,推行猛安谋克制度。

4)元朝:在东北设辽阳行省。

5)明朝后期:建州女真在奴尔哈赤率领下逐渐强大,建立起八旗制度。1616年在赫图阿拉建立政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明政府在东北设置努尔干都司进行管辖。

6)清朝:①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  ②康熙帝时组织了两次针对俄国侵略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迫使俄国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

2、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通过《瑷珲条约》(1858年)和《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割占东北地区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从朝鲜半岛侵入我国辽东半岛,并占领旅顺、大连。依据《马关条约》之规定,日本割占我国辽东半岛,后因俄、法、德干涉而被清政府赎回。

3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打败俄国,将侵略势力扩展到我国东北。

4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大举入侵东北,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陷。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东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立即发表《为日本抢占东三省宣言》,并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组成抗日联军。19458月,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全歼日本关东军。

51948911月的辽沈战役,揭开了人民军队战略决战的序幕,东北全境解放。(人民军队首次超过国民党军)

3、共和国的长子:

1)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的重工业中心。有辽宁鞍钢、长春一汽、沈阳飞机和第一机床厂等。

219561966年的曲折发展探索时期,东北地区建立了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大庆油田。

4、振兴东北: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20038月,温家宝总理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考察时指出,要把振兴东北摆在突出位置。被称为“新辽沈战役”的振兴东北经济计划拉开了序幕(东北被称为“第四增长极”)

西南地区专题

1、古代的开发与中央的关系

1)秦朝:征服越族,在西南地区设置了象郡、桂林、南海三郡。

2)汉朝:分布着数十个语言不同、风俗各异的少数民族,其中主要有夜郎、滇国等,当时统称“西南夷”。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管理。

3)三国时期: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4)唐朝:前期,在云南洱海一带生活着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其中最南边的南诏发展起来,建立政权。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封为“云南王”。

5)元朝:灭大理后,设立云南行省,并实行土司制度。

6)明朝:在西南地区沿用土司制度;永乐年间开始在贵州实行“改土归流”;并设置贵州布政使司。

7)清朝: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推行改土归流;雍正帝时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取代土司,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2、近代革命的西南:

1)辛亥革命的先声:四川保路运动和荣县的独立(1911年);

2)反袁复辟的起点:护国运动(1915年,蔡锷与李烈钧等在云南通电讨袁,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运动);

3)红军长征的必经之地:1935年中央红军召开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转兵云南→经过彝人区→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行艰苦的远征;1936年战斗在湘鄂川黔边的红二、六军团也经过贵州、云南,渡丽江,爬雪山,在甘孜与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共同北上,实现三个方面军的大会师,把中国革命的重心移到了北方。

4)抗战时期,西南作为抗战的大后方,重庆成为战时陪都。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团结,在昆明制造了著名的“李闻血案”。

3、建国后的发展:

1)“一五计划”期间,建成了宝成铁路。

21956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新建成昆铁路。这一时期因国际形势的紧张,国家在西南地区投资建设了大批重要工业基地(三线建设),并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3)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后的今天,温家宝总理发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一文,对五年来西部大开发的得失进行了全面盘点。温总理表示,今后中央将实施如下战略布局:坚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西部大开发在这个战略布局中占有突出地位。中央完整地提出区域协调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这对西部大开发是非常有利的。

西藏地区专题

1、西藏的发展及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1)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①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②唐蕃关系: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同松赞干布结婚。8世纪初期,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9世纪,吐蕃同唐朝会盟,盟约相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2)元朝: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①蒙古政权建立后,吐蕃被招降。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管辖。③蒙藏联系密切,共同信仰藏传佛教。元政府封其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创制“八思巴蒙字”。

3)明朝:①设卫所,任用藏族人担任官吏,管理藏族事务,征收贡赋。 ②建立僧官制度,僧官由朝廷任免。

4)清朝:①建立册封制度: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②雍正帝时,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③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51913年英国制造非法的“麦克马洪线”:191310月英国在印度北部西姆拉召开西姆拉会议 约文规定,中英政府承认西藏在中国宗主权之下,并承认外藏(划定内外藏分界,外藏为金沙江以西地区,境内由西藏地方当局管理)的自治权。737日,中国驻英公使两次照会英国政府,并不能承认未经中国政府承诺之英藏所签之约或类似的文牍。

【补充】中印边界地区现状:

整个中印边界全长1700公里,分东、中、西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领土:①东段:争议领土9万平方公里领土,全部被印度占领。中印实际控制线就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印度地图已经将其作为它的正式、合法边界,并于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鲁纳恰尔邦”,同时向该地区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总和多两倍。   ②中段,争议领土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全部被印度占领。   ③在西段,争议领土3.3万平方公里,主要是我国的阿克赛钦地区。其中印度占领巴里加斯一处,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

以上三段合计,印度共占领我9.2万平方公里领土,相当于六个北京、一个浙江省、两个半台湾省,比英阿争夺的马岛大10倍,比日俄争执的“北方四岛”大20倍,为我国总领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这样大面积的领土争端,在现代国际社会中,是一个国家非法侵占别国领土的最大案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极大耻辱。

2、走向文明开放的西藏:

1)解放: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2)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8年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3)自治: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65年成立了西藏自治区。

4)发展:①“一五计划”期间,康藏、新藏、青藏公路建成,沟通了西藏与个系的联系。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进一步落实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同时,在内地大力支持下,西藏地区的工业迅速发展。  2001年西藏铁路动工,预计20067月通车。

西北地区(涉及北方)专题

1、游牧民族与游牧文明

1)西汉时期:边疆地区各民族发展较快,北方有匈奴、乌桓和鲜卑,还有西北地区的西域各族。

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有匈奴、鲜卑等族。其中氐族建立的前秦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先后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3)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北方的突厥、回纥等先后建立政权,开发了我国边疆地区.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统一了西北地区。突厥衰落后,回纥占据着北方草原地区。

4)两宋至元朝时期: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的党项族建立西夏政权。统一我国北方大草原地区的先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后来是女真族建立的金。随着蒙古族的发展,1206年铁木真建立政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列改国号为元,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明清时期:明朝时蒙古分为鞑靼和瓦剌(鞑靼与明修好,瓦剌与明战争——土木之变);明末清初分裂为漠南、漠西和漠北三部(漠西之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康熙帝平叛;漠西之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领导下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热情接待);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清先后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将军辖区,加强管辖。

6)蒙古的分裂:1911年(宣统三年)12月,在沙俄支持下,活佛哲布尊丹巴举行“大蒙古帝国日光皇帝”登极仪式,组成大蒙古国库伦政府,蒙古分裂。外蒙古的分裂活动在内蒙古引起连锁反应。1912年(民国元年)1月,在沙俄的策动下,呼伦贝尔额鲁特总管胜福组建军队,占领呼伦贝尔,宣布“独立”,成立隶属于库伦政府的“自治政府”。

2、文明的碰撞:

1)游牧与农耕文明的碰撞:①秦汉时期与匈奴的和战:秦汉时期的匈奴的力量逐渐强大,对秦汉北部边郡形成了重大威胁,并占据河套。到汉武帝时期,武力反击匈奴,基本解除了威胁。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等民族内迁并建立政权,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反映了少数民族统一中原后接受汉文化的历史过程。  ③隋朝初年,突厥分为东西突厥,东突厥逐渐强大,唐初打败东突厥。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  ④两宋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立的辽、西夏和金等政权的关系中居于被动地位,通常是以妥协、送岁币的方式取得暂时的和平。北方少数民族势力日益壮大,并逐渐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促进了自身社会发展水平的封建化。  ⑤明朝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剌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明朝中期,为防止蒙古南下而修缮长城;明后期,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同好,恢复封贡互市。

2)中西文明的碰撞:①西汉张骞通西域后,逐渐开通了经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到欧洲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汉武帝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即“海上丝绸之路”。  ②隋唐时期的陆路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

3、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

1)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该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管辖。

2)东汉:重新设置西域都护。

3)唐朝:在突厥故地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唐太宗时)和北庭都护府(武则天时)。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在不改变原油部落组织、风俗的情况下,设都督府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这对北方各族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4)元朝:设立岭北行省。

5)清朝:先后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长江三角洲地区专题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可参照经济史专题)

1)先秦到东汉,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北方农业区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区。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批流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江南的农业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

3)隋唐时期: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南北两大经济重心形成。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有“扬一益二”之称,特别是扬州,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4)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以来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5)明清时期: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

2、近代的长江三角洲:

1)中国近现代化的龙头:

①《南京条约》关于五口通商的规定,使其成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此后,我国东南沿海的传统农业、手工业在西方商品冲击下日益解体。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化的发端。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军用企业和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同时,以发昌机器厂为代表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逐渐兴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地区成为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成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根据地。

2)民主革命中的上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在其后期,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了上海,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1925530,上海工人、学生万余人在南京路抗议租界当局非法逮捕工人、学生,英国巡捕开枪打死群众十余人,伤无数,制造了“五卅惨案”,进而引发了“五卅运动”。

1921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927年北伐战争中,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第三次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中共临时中央在沪成立。 时间为19319月下旬,至19331月,撤往江西革命根据地瑞金。

19378月,日军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并组织了淞沪大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企图。

1949421,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作战,相继解放南京、上海。

3)新中国的“经济首都”:

①新中国成立初,以上海为中心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后上海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1984年,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1年上海浦东成对外开放区。自此,上海逐渐成为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龙头,而长江三角洲则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

2010年的世界经济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正日益成为全球瞩目的经济活跃地区。

19671月,上海出现“一月风暴”,抢班夺权,波及全国。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19781998年上海宝钢三期工程基本建成。

珠江三角洲地区专题

1、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

1)秦朝:设南海郡,修驰道,凿灵渠。

2)汉朝:汉武帝设南海九郡。

3)隋唐:广州是南方的大都会。

4)北宋: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

5)明朝:1553年,葡萄牙租占澳门。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6)清朝:留广州一处海关与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公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2、近代珠江三角洲的变迁

1)列强侵略的开端,割占土地,开埠通商、强占租界、划分势力范围。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民族工业,著名的有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3)新思想发源早,如西学东渐、新思想的萌发,维新变法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

4)革命运动不断(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花岗起义、护法运动、香港海员大罢工、中共三大召开、省港大罢工),特别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黄埔军校的创办,以广东为根据地的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举行广州起义,建立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3、新中国成立后的珠江三角洲:

11980年确立深圳、珠海为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21984年,珠江三角洲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重大建设项目有京九铁路、大亚湾核电站等。

两湖地区专题

1)在列强侵略下被迫开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汉口开放为商埠;

2)在洋务运动推动下近代化的起步:以汉阳铁厂为代表;

31911年武昌起义,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摇篮;

41927年大革命时期,汉口人民收回英租界;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武汉成为革命的中心;

51927年汪精卫在武昌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

61927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7)在国民大革命中,湘鄂赣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给予北伐战争以巨大支援。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热情歌颂农民运动;

81927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在攻打敌人中心城市失败后转入农村,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民主革命道路。

9)两湖地区的主要文物古迹:

①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全套编钟;  ②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西汉帛画);  ③湖北三国时的赤壁之战遗址;  ④明朝李自成战死湖北九宫山遗址;  ⑤武昌起义旧址;  ⑥北伐战争时期贺胜桥、汀泗桥战役遗址;  ⑦红色旅游:八七会议旧址、文家市遗址等。

台湾地区专题

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1)公元230年,东吴孙权派卫温率军浮海至夷洲(即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2)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流求,即台湾。

3)元朝时正式设澎湖巡检司,台湾正式归中央政权管辖。

4)明朝时,荷兰入侵台湾,占据38年;1662年反清复明将士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终于回归到祖国的怀抱。

5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61885年,中法战争后,清政府正式在台湾设立行省。

2、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11946年,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蒋介石退居台湾,导致海峡两岸处于隔绝、分裂状态。

2)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中美建交不过三个月,美国国会竟通过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美国政府根据这个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和干涉中国内政,阻挠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李登辉和陈水扁公开否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使台湾问题更为复杂化。

3、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向世人宣布用和平的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

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可行性。

42005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分裂和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严正立场。

环渤海地区专题

1.中国古代对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和管理:

(1)春秋时期,齐国、鲁国、燕国位于环渤海地区,尤其是齐鲁文明突出。

(2)战国时期,齐国临淄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3)秦朝设辽东郡,对辽东半岛实行有效管辖;万里长城东起辽东。

(4)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

(5)唐朝时,粟末靺鞨生活在渤海北岸,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封忽汗州都督;登州是海上航线的出发地。

(6)契丹的封建化和耶律德光取得幽云十六州,金朝控制环渤海地区。

(7)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实行行省制度,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归中书省直辖,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直沽是海运线和漕运线的交汇点。

(8)明朝定都北京,明长城东起鸭绿江。

(9)满洲迁都沈阳,后又迁都北京。清前期在环渤海地区设盛京、直隶、山东省,实行有效管辖。 

2.现代化历史进程:

(1)洋务运动时期,在环渤海地区建立了一些官办企业,北洋舰队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军建立。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逐渐建立起来。

(3)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4)一战期间,环渤海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5)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国营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沈阳机床广、飞机制造厂建立起来。

(6)十年探索时期,建成了胜利油田和大庆油田。

(7)改革开放后,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城市对外开放;后来环渤海经济区又对外开放;大秦铁路建成通车。  

3.中外反动势力对渤海湾地区的侵略和中国军民的革命斗争活动:

(1)反动统治:鸦片战争时期,英军抵达天津白河口,这是外国侵略势力第一次进入渤海湾。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甲午战争时期,日军攻占旅顺和大连,进行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三国干涉还辽。  ▲瓜分狂潮中,俄、德、英加强在渤海湾地区的角逐。  ▲八国联军侵华,建立都统衙门和联军司令部,对天津、北京实行殖民统治;《辛丑条约》强化了帝国主义在环渤海地区的势力。  ▲日俄战争后,日本控制了东北地区南部。  ▲袁世凯在北京建立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此后,奉系、直系和皖系军阀分别控制辽东半岛、京津地区和山东半岛。  ▲一战爆发后,日本乘机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巴黎和会使之合法化。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五省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在东北实行殖民统治,在华北进行“治安强化运动”。  ▲蒋介石国民政府发动全面内战后,山东是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地区。

(2)革命斗争:太平军北伐,打到直隶,逼近北京。甲午战争后,聂士成血战辽东,丁汝昌在威海战役中自杀殉国。北京和天津是维新派的重要活动地区。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后发展到京津地区,并在北京和天津重创八国联军。护国运动打碎袁世凯的“帝制梦”。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五四爱国运动兴起,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中共领导建立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斗争。 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深入华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取得孟良崮大捷,解放石家庄,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地区;北平学生掀起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进行北平谈判,新政协会议召开,定都北京。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处死天津地委腐败分子刘青山,辽宁成为抗美援朝重要的后方基地。

 

    考点3   中国古代民族和对外关系形成认识

(一)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1.          各民族地域特点:分布古代民族的分布状况是汉族居内地,即长江、黄河流域,少数民族主要居边隅,即东北、北方、西北、西南等地区;民族之间交错杂居,大分散、小聚居。

2.          各民族经济发展特点(经济文化交流的原因):中原地区的汉族以农业经济为主,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以游牧经济为主。各民族的经济结构不同,发展不平衡,出于生计和本民族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促使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发生联系。

3.          民族关系(民族交流、民族战争)的根源: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之间最初的接触和交往就是由物质生产和物质利益而引起的。(1当经济需要进一步扩大或遇到天灾时,北方游牧民族往往要采取军事行动互相争夺牧场,进而把这种争夺波及到与之南邻的农业民族。为了获取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农副产品,他们在经济上不得不依存于南方的农业民族。这种经济上的依存,因民族、地域、语言、文化等的隔阂,特别是私有制社会性质的制约,常常不能用平等交换物资的贸易形式达到目的,即而诉诸武力,以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要求。民族间的矛盾、斗争甚至战争由此发生。这种因追求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掠夺注意:领导掠夺的是少数民族的贵族,因而我们通常掠夺带来的灾害归责于少数民族的贵族)行为就构成了中原农业民族国家的一种“边患”。(2)中原农业民族一方面也需要畜牧业经济的支持,进行与游牧民族的交换往来,但另一方面,中原农业民族的封建王朝又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采取歧视和压迫政策,用“”和“”两手进行征服。

  由此可以看出,民族间物质利益的矛盾和统一,构成了民族关系的本质特点。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民族之间各种形式的联系、影响和交往,以及在2000余年封建时代的战与和、分裂与统一、同化与融合等,几乎都与有无相通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依赖有关。

(二)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

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发生与演变,总是同不同民族建立的国家政权紧密相连的。从这一角度考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主要有两种:

1.        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凡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的国家,无论大小,无论哪一个民族是统治民族,大都是由多民族建立的国家。这是由我国各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状况所决定的。大约从公元前16世纪开始,经历夏、商、周三代,华夏族与羌、夷、戎、狄等族相互吸收,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其境内除华夏族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汉朝以后,华夏族进一步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得以扩大,后来称为汉族。至东汉,统一王朝内部少数民族更多。以后无论出现列国并立,南北对峙还是统一王朝时期,各政权国家几乎都是以一个主体民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

2.          不同民族统治国家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民族国家共存,不仅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等时期是几个多民族国家并立,就是秦、汉、隋、唐以及明朝也不只是存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秦汉时期,北有匈奴汗国与其对峙;隋唐时期,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国与其并立;与明王朝对峙的北有北元政权,西有瓦剌和鞑靼等。

(三)古代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历史上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自先秦到明清,这两种形态交替或并存,一直贯穿民族关系的始终。

1.战争形态:

(1)       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战争

a)          民族掠夺战争:通过战争掠夺物资,是从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游牧或狩猎民族的一般历史特点。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大体都经历过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即把掠夺他民族的财富作为民族交往的经常方式和财富积累的重要手段。这种掠夺战争往往是全民族性质的战争,其民族成员不论处于怎样的地位,对被侵略民族来说,他们往往是战争的受益者。

b)         民族征服战争:如公元1125年金灭辽。又如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先后征服和攻灭了中国境内的许多政权。西夏、吐蕃、畏兀儿先后臣服和归附蒙古。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1234年蒙古军队灭金等。

c)          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例如清初康熙平定噶尔丹的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的叛乱等。

d)         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例如自东汉末年起,住在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陆续内迁,但这些内迁各族人民遭受西晋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沦为流民。他们不断进行起义。此考点已删,不考)

(2)       国内民族抵御外国异民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

例如明朝的抗倭战争,清朝康熙组织的两次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的战争。(沙俄为侵略,清为反侵略)

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战争不存在侵略与反侵略之分,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对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评价:a.在解决民族矛盾,促进统一,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b.但毕竟战争付出的代价太大,最终遭受灾难的是各族各国的人民。因此各族人民都希望能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民族和国家间的矛盾。一些封建统治者也曾想尽量避免战争。战与和往往成为朝廷议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或者因此而形成两种不同的对立路线。

2.和平形态

用和平的方式进行交往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因此和平方式的交往也就成为历史上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比较选择而经常的、大量的采用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基本形态。

(1)       和亲。历史上的和亲主要表现为中原王朝的皇帝对于游牧君主以尚公主或降宗女、赐嫁妆的形式来完成的。汉唐王朝和游牧君主的和亲在历史上影响很大,西汉白登之围后长期实行和亲政策;唐朝的唐蕃和亲在历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对多数和亲来说,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进步意义削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民族同化

(2)       互市。这是民族间经贸的一种主要形式,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互市场所一般设在边境地区。如北宋与辽在澶渊之盟后,在边境雄州、霸州设置榷场,用丝织品、稻谷、茶叶等,换取辽的马、羊、骆驼等牲畜。明朝与鞑靼和好后,在边境开设互市等。

(3)       会盟。民族国家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两个民族间长期对峙,势均力敌,战争双方都遭到很大损失,或迫于人民压力,或迫于国力不支,为了积蓄力量而暂时签订盟约,如1004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后,在边境的雄州、霸州设置榷场,用丝织品、稻谷、茶叶等,换取辽的马、羊、骆驼等牧畜。

(四)关于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是指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例如戚继光、郑成功等。而岳飞就不能称为民族英雄,因为岳飞抗金,只代表了当时中国境内反对女真暴政的南北方各族人民的利益,但不能说他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宋金之间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汉族与女真族政权的统治集团之间所进行的战争,都是国内战争,是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范围内发生的战争,所以我们只能说岳飞是抗金名将

(五)不同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

1.        民族压迫政策:所谓的民族政策指的是统治民族对被统治民族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总的说来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突出体现在西晋对内迁少数民族的压迫和元的民族分化政策。已删,不考)

2.          开明的民族政策:1)在封建社会民族不平等的前提下,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维护统一局面、改善民族关系的策略。如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缓和民族矛盾,适应封建化的趋势,实行向先进的汉族学习的民族政策,在统治民族中推行一系列汉化的措施: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改姓氏,定族姓,使民族矛盾得到了缓和,促进了统治民族的封建化。2)边疆各族承认对中央王朝归附,接受中央王朝的册封和定期入贡;中央王朝承认周边各族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自治权,不直接干涉各族的内政,各民族的地方官吏由本民族的统治者担任。我国历史上大统一的中央王朝大都采取这一政策。唐朝是最成功的一个朝代。例如唐朝打败东突厥后,任命突厥贵族担任都督等,当时接受唐朝册封的少数民族很多。(3)评述:实质仍然仍具有民族压迫性质。但却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既承认民族差异,又有利于调解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六)民族融合和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1.          民族融合的含义: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的和经常出现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

2.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途径:1)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例如秦、汉、唐、元、明、清各朝。(2)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例如秦始皇的移民政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下令鲜卑人学说汉话等。(3)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例如文成公主入藏,俺答汗同明朝和好。(4)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斗争。如西晋末年北方的流民起义。(5)物质和文化的交流。(6)民族间杂居并互通婚姻等。

3.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特点是:1)团结友好是主流。(2)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是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封建化,经济上的农耕化。(3)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国家大统一,国家大统一促进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4)各民族的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4.          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意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七)正确认识两宋时期宋政府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三次和议

1.          与少数民族的和议活动:即辽宋澶渊之盟,北宋和西夏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和议。

2.        三次议和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宋政权政治腐败,皇帝无心抵抗,导致军事上即使处于有利的形势,也求和送岁币。皇帝苟且偷安,使中央政府内部投降派得势,力主屈辱议和,而不让内部主战派的主张得以实施。如,澶渊之盟前,在寇准的督促下,宋军打退了辽军。东京保卫战以及岳飞抗金的战果都说明只要中央政府坚决抵抗,人民支持抗战,宋军能够取胜,不致于达成屈辱的和议。

3.          全面评价: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双方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宋夏和议后,开展了边境贸易。但“岁币”的沉重负担,辽和西夏对北宋安全的威胁,却成了北宋中期统治危机的重要因素。南宋与金和议后,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三次和议,客观上有利于和平局面出现和各民族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八)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开始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目的

1.          根本原因: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其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长期居于世界前列。但在封建社会以后,我国并未同世界联系起来。只有当生产力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的铁器发明(春秋)以后,中国才有同外界交往的可能。开我国对外交往先河的是秦汉王朝。

2.          主要目的: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形象。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互补互利。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作为封建王朝,开展对外交往的最根本目的当然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但我国古代开展对外关系是与近代西方殖民者以商业为目的、抢占殖民地、抢占商品市场有根本区别的。

(九)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条件、途径

1.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条件a.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达b.对外交通发达;c.政府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等。例如两汉时期,中国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就有张骞、班超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三件大事。唐朝时,我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政府采取比较开明的对外政策,唐朝同亚欧等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密切了同亚、欧等各国的联系,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

2.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途径:(1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对外贸易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如西亚商人给我国带来宗教,向西方则传播了中国文化。(2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3宗教传播。如佛教徒鉴真、玄奘,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进行宗教传播时,同时还传播了文化。(4战争。如成吉思汗的对外战争在客观上也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十)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1.          发展历程兴起于封建社会早期(秦汉)发展于它的上升时期(主要在隋唐、两宋、元)繁荣于资本主义萌芽发生前后(明中后期)衰落于封建社会崩溃前夕(明后期、清)

2.          历史意义:促进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传播,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和成长。

3.        中国古代对外贸的统制是中央集权意志的体现。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一般采取官营和私营两种经营方式,而官营贸易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基本特征,即使私人经营的对外贸易,也被置于国家的严格控制之下。宋代提倡对外贸易,出口贸易一般由私人经营。元代,出口贸易有时由私人经营,有时由国家派船出海贸易。明代则禁止私人出海,一般由国家派官员出海贩运。对于进口贸易,宋元以前各代多持积极态度并取鼓励政策,甚至由国家派官招诱外商。但到明代则规定凡进贡的外商,才允许其携带商品入口,此即所谓贡舶制。然而不管采取何种管理方式,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总是被作为对外经济交流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方面。

4.          对外开放是主流: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闭关锁国不是一种传统政策,对外开放和相互交流才是历史的主流,它占绝对优势的主导地位。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开放政策,渊源于秦汉,推行于隋唐,发展于宋元。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虽然有过较长时期的海禁,但也曾实行过开放政策。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和封建国家政府的倡导、管理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交往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十一)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

1.          概述:对外政策是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有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就有什么样的对外关系。自汉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只是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统治阶级才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包办一切进出口贸易的独占权,限制对外贸易(注意是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

2.          清代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1)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封闭性和保守性使得封建统治者既不了解世界大势的发展,也不依赖外国商品的进口。(2)闭关锁国政策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这个集团不仅对汉族人民非常猜忌,就是对充当奴仆的汉族地主官僚也深具戒心。它企图通过海禁闭关,将国内汉人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勾结,形成反清势力。

3.          全面评价“闭关政策”:(1)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闭关锁国政策在后期一定程度上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自卫性质,曾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而起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2)但它严重的阻碍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因为它作茧自缚,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不利于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借以取长补短。闭关锁国政策和狂妄自大是互相联结的,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与这种状态是有必然联系的。

(十二)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对外关系史中最重大的事件:

1.          原因: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统治者实行开放政策,进行主动外交,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

2.          意义:(1)促进了中国和亚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2)郑和航海,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3)他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即新航路开辟)早半个多世纪。(4)郑和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3.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首先是从政治上考虑,而不是从经济上考虑的。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意图是制造一种万国朝拜的盛大景况,以便提高自己的皇帝声望。明成祖本人并不主张发展海外贸易,郑和使团在海外进行一些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只是附带进行的。这种交换活动只是作为与西洋诸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手段,所换回的多是异域珍宝,供宫廷享用,它与赢利性的海外贸易是有本质区别的。郑和下西洋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政府造成巨大的负担。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也悄然结束。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郑和航海的壮举不但未能像哥伦布等人的航海那样导致地理大发现的后果,而且终因明朝国力衰退。

(十三)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给我们的启示

1.          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

2.          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

3.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4.          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专题二 统一的旋律 有效的管理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统一不仅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而且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延续性是世界文明史上独有的。

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伴随着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的共同进步。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多民族不断融合、各民族构成不断变动的历史。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与重点.尤其是历代中央政府对边境地区的开发和管辖,历代中央政府同国内分裂势力和国外干涉势力的冲突与斗争。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从地区来看,台湾、新疆、西藏、东北、云南、两广等都考查过。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统一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当前特别要反对陈水扁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

考点1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一、知识梳理

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多年,其中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并且在处于分裂状态的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

1.局部统一:如曹操统一黄河流域、前秦统一北方、北魏统一北方、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2.全国统一:夏商西周王朝(公元前21世纪一公元前771)共约1229年;封建社会的统一共49朝,即秦汉(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440年.西晋(265年一316)51年,隋唐(581年一907)326年,元明清(1271年一1912)641年。统一时间约2687年。统一时间最长的是唐朝,计289年.最短的是秦朝,计15年。我国古代有四个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王朝,即秦朝、两晋、隋朝和元朝。

3.我国古代三个大统一时期:即秦汉、隋唐和元明清。

4.近代中国的短暂统一:1928年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

5.当代中国的统一大业(“一国两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大陆统一。

“一国两制”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回归的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坚决反对将台湾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图谋。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的实践进程: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②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主张通过谈判方式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③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逐步进行了全面阐述。④1982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⑤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⑥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⑦19977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中国。⑧199912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归中国。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的内政。我们坚信,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6.封建社会的分裂:封建社会的大分裂共有三次: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时期。

7.近代中国的分裂问题:18531864年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对峙;国民革命时期,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京政权三权并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抗日民主政权、伪满洲国、伪国民政府等四个政权并立: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葡萄牙占据中国澳门;英国割占香港;日本一度侵占台湾(18951945)

8.现代中国的分裂问题:澳门、香港、台湾问题。

9.中国古代反对分裂的斗争:①西汉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②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发展,东汉末年形成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最终出现三国鼎立局面。③唐朝中期藩镇节度使权力增长,导致“安史之乱”,此后出现长期藩镇割据局面.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建立后.宋太祖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④清朝的康熙皇帝对内平定“三藩”,维护了国家稳定;三战噶尔丹,平息了内蒙古草原上的反叛:对外坚决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在雅克萨打败了侵略者.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郑成功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0.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分裂的斗争:中国近代从1916年起出现过军阀割据局面。主要军阀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产生这种割据局面一是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产物.二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决定的,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大革命期间军阀割据局面结束。

二、升华认识

1.国家统一是主要趋势.是主流和长久的:分裂是支流和短暂的。①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中.其中真正分裂的时间约七八百年左右。②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③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④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的统治均在二百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⑤从分裂时期来看.即使国家处于分裂时期也仍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统治者大都致力于国家的统一。⑥从地位和作用来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之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统一王朝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影响很大。如秦汉、隋唐。

2.促成国家统一的因素:①政治因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统一提供制度保障.局部统一的出现、力量对比的变化为全国性统一奠定基础。②经济因素: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③民族因素:民族频繁交往,民族融合增强,有利于统一。④民心因素:人民反对战争,渴望统一。⑤意识因素:儒家大一统思想所起的积极作用。⑥个人因素:杰出历史人物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在统一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⑦外部因素:有利的外部环境。

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进步潮流:①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②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③有利于社会稳定。④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⑤有利于科技进步,文化繁荣。⑥有利于民族融合。⑦有利于抵御侵略。⑧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等。

4.国家分裂的因素:

内部因素:①封建时代,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分散性。②由于政治黑暗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及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中央集权统治力量的衰弱而无力控制地方。③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而最终压过中央集权力量。④由民族矛盾尖锐所导致。

外部因素:外国列强强占中国领土。如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骗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后来强行租借澳门:18411898年英国侵占香港地区;1895年,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等。

当今影响祖国统一的主要因素有二: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②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5.如何正确认识国家分裂的规律?

①从原因来看,封建经济的分散性、统治政策的失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专制主义中央政权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民族矛盾的激化:民族融合不稳固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外国势力的策动等,都是导致国家分裂的重要因素。

②从过程来看,每次分裂时期都充满了战争,其中有民族间的战争,也有统治阶级的内战。在分裂后期都崛起一个强大的王朝。分裂中都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局部统一政权的出现,人民渴望统一等。

③从影响来看,长期的分裂割据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如影响到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社会生活,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动荡、国弱民穷等。但分裂时期历史也在发展着,如各民族不断融合、生活范围扩展等。

6.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于1946年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蒋介石退踞台湾,并在美国的继续支持下维持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军事机构,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分离状态。

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的全球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全面扶植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这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从所谓反共全球战略及国家利益出发.不遗余力地孤立和遏制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1954年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进行战争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迫于1954年、1958年两次奋起还击,炮击金门国民党守军,两次台湾危机由此产生。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问题,阻碍中国统一的错误政策.造成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后,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打压和遏制中国。美国政府的错误政策与行动,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增添了新的障碍和阻力。李登辉于1999年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后.2004年陈水扁又提出“台湾公投”,两岸关系到了危险的关头。美国虽然表示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但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再一次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使台湾问题复杂化。由此可知,美国推动“以台制华”战略和“双轨”政策。维持两岸分裂现状.阻挠中国统一.这是台湾问题直到现在还未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7.台湾自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①三国吴:孙权派卫温去夷洲.这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大陆人大规模去夷洲的最早记录。②隋: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③元朝: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流球(台湾正式归人中国版图)。④前清: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⑤晚清:1885年设台湾行省,刘铭传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⑥台湾历代称谓:三国两晋南北朝称夷洲,隋唐称流求,元称流球,明朝称小流球(东番),明末以后称台湾。

8.列强对台湾的侵略与台湾人民的反侵略:

9.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

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国际法规定.凡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就某些重大问题所公开制定和发表的含具体权利和义务的宣言和声明都具有国际法的效力和意义。

从国际法来说,二战后期,194312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二战即将结束前,19457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它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同年8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726日的波茨坦公告的条款。”1025日,台湾光复,重归中国版图。台湾的光复和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作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成果之一,是以《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社会的正式文件为依据的,国际社会明确承认中国对于台湾拥有主权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同时.它们都庄严承诺不与台湾当局建立“邦交关系”或同台湾当局断绝原有的“邦交关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它们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的政府。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也证明了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可以看出,在1945年台湾已经归还中国.不复存在主权问题,目前存在于海峡两岸之间的统一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不是国际问题。同时,国际社会公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任何要将台湾从中国领土分割出去的做法和主张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三、复习提要

1.掌握我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基本概况.分析统一与分裂出现的原因及对社会的影响。

2.掌握我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发展的基本规律。

3.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统一是长久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短暂的,是历史发展的次流。

4.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5.合则利,分则害,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任何分裂势力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6.统一需要实力和政策,实力是基础。政策是关键。历史上的统一措施对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基础: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增强军事实力,为统一提供可靠的保证。

7.对于历史上的分裂应持全面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看到其危害,又不能忽视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的有利于统一的积极因素。

8.联系台湾问题,批判“两国论”,坚决反对台独的图谋。掌握我国对台湾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什么都可以谈和“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含义。

9.形成正确的认识,自觉拥护党的有关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和行为。

 

考点2  历代疆域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1.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2.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3.西汉:东到大海,西跨葱岭,北到西伯利亚.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南到南海。

4.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5.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6.明朝:东到大海,西到葱岭,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7.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注意:我国封建王朝的疆域东部、东北部的变化相对较小;西部变化最大,西部疆域达至最远是在唐朝,已到咸海,最近是在秦朝,仅达陇西(今甘肃临洮南)

二、升华认识

1.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2.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贡献.少数民族对统一疆域的形成也有不可替代的贡献。

3.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

4.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

5.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片中国国土的沦丧。

 

  考点3  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一、知识梳理

1.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①秦:夺河套,在此筑城设县;征服越族,设象郡、桂林郡、南海郡,管辖珠江流域。②西汉: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管辖今新疆地区。汉武帝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③唐朝: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东北设黑水、渤海都督府。④元朝:设岭北、云南、辽阳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派官吏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⑤明朝:东北设努尔干都司。在西藏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任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法王是最高僧官。⑥清朝:清军人关前,漠南蒙古已归属清。后来漠北和漠西蒙古也臣服清朝。1696年,清军(康熙帝)在昭莫多战役中平定噶尔丹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l733年,清朝(康熙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1759年,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被清军迅速平定(乾隆帝)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乾隆帝),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达赖和班禅;雍正时期,清朝设驻藏大臣,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1684年清设台湾府(康熙帝),隶属福建省。1884年中法战争后设行省,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2.分区概况:新疆。①西汉: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②东汉:重设西域都护。③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④清朝:设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分区概况:东北。①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这标志着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归唐朝版图;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也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州。②元:辽阳行省。③明: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④清:在东北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省级行政单位。

4.分区概况:西南。①西汉:武帝派唐蒙经略西南夷,武帝改滇为郡,赐予滇王玉印。②唐: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③两宋:云南处于大理国统治。④元:在云南设省。⑤清: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l726年雍正帝在云南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实现改土归流。

5.分区概况:东南。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分区概况:.西藏。①唐: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再次和亲;“长庆会盟”.会盟碑至今仍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②元:在西藏设宣政院辖地,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③明:在西藏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当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法王是最高僧官。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④清:顺治帝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须经中央册封。雍正时设驻藏大臣,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二、复习提要

1.注意西北(西域)、东北(黑龙江流域)、西南(西藏)、东南(台湾)四个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这在当前是很敏感的问题。①西域: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进行军事政治管理,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②东北黑龙江流域: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地区建立黑水都督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进行统治。③西藏地区:元朝政府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行政事务和全国佛教事务。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④台湾: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就是台湾,从此台湾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新疆问题联系古代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西部大开发、东突问题、西气东输、新疆民族区域自治、上海六国组织等。

3.西藏问题联系古代文成公主、金成公主人藏、近代西藏人民反英、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西藏和平解放、西藏民族区域自治、达赖分裂祖国与西方对西藏的干涉、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等。

考点4  古代的民族融合

一、知识梳理

1.春秋:华夏族与周边各族接触频繁.加强了联系。

2.三国:蜀汉统治下的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吴国境内的山越迁出山区.与汉族共同开发江南地区。

3.西晋:“五胡”内迁,同汉族联系日益密切。

4.南朝:随着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5.北朝: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那里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6.两宋: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各族人民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7.元朝: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地区,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东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在元朝已被称为“汉人”。唐宋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杂居、通婚.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8.清朝:境内生活着5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二、升华认识

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后进民族接受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形成自然同化。其中心内容是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影响的扩大,是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封建化、经济上的农耕化。

1.民族融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50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国。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彼此融合而成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关系、友好往来、互通有无,平等互利,共同建设祖国、反抗阶级压迫和剥削、反抗外来侵略构成民族关系.这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

2民族融合的形式

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联系。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文成公主入吐蕃。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少数民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主动改革。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民族间的战争。

民族迁移或人民迁移。

民族间杂居通婚。

各族人民友好交往,经济文化交流。

兼并战争。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3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

第一次:春秋。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秦汉时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加速边疆开发.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北魏时最为突出;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表现:民族迁移范围广;少数民族汉化程度高;多民族杂居通婚形成新的民族--回族;中央对边疆管辖加强。)明清时中央和边疆地区的联系空前加强.

4对民族融合的认识:(特点)

第一、团结友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第二、民族融合的中心是扩大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形式上是少数民族的汉化,经济上是少数民族的农耕化,政治上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第三,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也同样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体现历史进步,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第四、各民族的特点、优点融合,不断充实、丰富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第五、民族融合的作用:一是提高民族素质,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三是推动历史进步,四是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华民族以儒家思想作为民族清神的支柱;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

5政确认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表现:蒙古族灭南宋建立元朝;满灭明建清。

认识:从性质上看,两者的斗争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从结果上看,少数民族灭亡汉族地主阶级腐败统治,统一全国,有利于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是民族融合;从战争负面影响上看,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从历史发展规律看,新兴民族当时正处于强盛时期,他们妈取代腐朽没落的汉族统治是历史的必然

6民族融合的作用

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巩固: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专题三  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1  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史

(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

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

唐朝的对外交通:陆路:从长安向东→朝鲜;从长安向西→经过敦煌→葱岭→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

海路:从登州、扬州→朝鲜、日本;从广东→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

(2)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

1)中外政治上的友好交往

东 汉:①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受到光武帝的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  97年甘英出使大秦未果。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受到汉桓帝接见。

▲唐 朝:①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访问。  ②唐与天竺之间在唐太宗时即开始互派使者友好往来。   651年(唐高宗在位),大食遣使与中国通好,此后百余年间,大食派使者来华多达30余次。

▲元 朝 :亚洲、东欧和非洲海岸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派使者到大都访问。

▲明 朝:14051433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到明朝访问。

▲清 朝:乾隆帝时,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来访中国,商讨通商事宜,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断绝与外国通商交往(即闭关政策)。

2)中外经济往来,互通有无

西汉:我国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欧洲。

东汉:我国铸铜、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名马等特产运到中国;我国铸铜、制铁技术传到日本。

唐朝:朝鲜的人参等输人我国,我国的茶叶等输入朝鲜;波斯的胡椒等输入我国,我国的瓷器等输入波斯;纺织等技术传人大食。

北宋:越南占城稻传人我国。

明朝: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烟草等传人我国;我国的丝绸、瓷器深受西洋各国欢迎。

3)中外文化交流,取长补短

两汉:西汉末,印度的佛教传到我国。东汉时,白马寺。

唐朝:我国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大食、北非和欧洲;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人日本;高丽乐、中亚舞蹈、西亚宗教传人我国。

南来:我国指南针传到阿拉伯、欧洲等。

元朝:我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传人欧洲。

明朝:《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流传国外,欧洲水利技术传人我国。

4)睦邻友好,友谊长存

东汉:日本倭奴国王、大秦王派使臣来我国;甘英出使大秦未果。  

唐朝:日本、大食、天竺派使者来华;我国派使臣去天竺。

元朝:亚洲、东欧、非洲等地区派使者访问大都。

明朝:郑和访问亚非许多国家,亚非一些国家国王和使臣访问我国。

5)中国文化的外传

▲科学技术:①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②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和欧洲。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③元朝时火药武器传到欧洲。  ④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生产技术:①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与欧洲。  ②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  ③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

▲文学、体育:①屈原的诗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  ②唐诗传入朝鲜、日本。   ③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在唐朝时传入日本。

▲文字:①汉朝时,许多朝鲜人使用汉字。  ②唐朝时,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 了日本文字。

思想:中国的儒家经典、佛教传到日本。

6)外国文化传入中国

▲农作物品种:①宋朝时,占城稻由越南传入中国南方。  ②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传入中国。

▲生产技术:①唐朝时从印度传入了熬糖法。  ②明朝引进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科学技术:①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入中国。  ②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艺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及印度的绘画、音乐、舞蹈、建筑艺术传入中国。

▲宗教:①佛教于西汉未年传入中国。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史的珍贵史料。

②伊斯兰教在唐朝时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在各地 建起了一大批清真寺。

景教—基督教在唐朝时从西亚传入中国。明朝后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

④祆教、摩尼教在隋唐时由西亚传入中国。

7)中国古代的反侵略战争

①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以后,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开始了对澳门的长期占据。

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于1561年在浙江台州一带九战九捷,迅速扫平了浙江的倭寇。之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与俞大猷配合,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侵略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雅克萨之战: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中国与具体国家、地区的关系

1)与 朝 鲜 的 关 系:

汉 朝 ①东汉时期,我国同朝鲜半岛各国的关系密切。

②汉朝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不少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

③朝鲜的名马特产也运到中国。

隋 朝隋炀帝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唐 朝 ①许多朝鲜音乐家到长安,朝鲜音乐受到我国欢迎,唐乐中就有高丽乐的部分。

②朝鲜人频繁地到长安留学,新罗留学生非爱好唐诗。

③新罗工匠吸收唐朝手工业的优良技术,织品精美。

④唐和朝鲜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的有牛、马、麻、人参等。唐输入朝鲜的有丝绸、瓷器、茶叶、药材、书籍等。

南 宋对外贸易东达朝鲜。

2)与 日 本 的 关 系 :

汉 朝 ①西汉时,日本30多个小国和汉朝来往。

②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汉倭奴国王”金印。

③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在汉代传入日本。

唐 朝  ①日本派“遣唐使”13次,留学生很多。

②阿倍仲麻吕(汉名晃衡)和李白、王维建立了深厚友谊。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

③唐文化在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文学、日常生活方面对日本影响很大。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

  对外贸易东达日本。

  戚继光、俞大猷抗击倭寇。

3)与 印 度 的 关 系 :

  :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①唐太宗时,互派使者通好。

②唐太宗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

③中国的造纸术和文化典籍传到天竺,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传入中国。

④“玄奘西游”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译本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到过印度。

4)与 西 亚 的 关 系 :

①汉朝丝绸之路通过西亚地区。97年,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7世纪,一位波斯国王和王子先后居住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及唐朝各地。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源源运往波斯,再转销到欧洲。

③从651年以后100多年里,大食往唐朝派使节30多次。大食商人留居中国,有的在唐政府任职,有的通过科举中了进士。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非洲和欧洲。

④元朝时,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传到阿拉伯,由阿拉伯传到非洲和欧洲。西亚不断有商队、使团到大都。

⑤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过阿拉伯、伊朗等西亚地区。

5)与 欧 洲 的 关 系 :

①汉代丝绸之路通大秦。甘英出使大秦(未到)。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把象牙等礼物送给汉桓帝。

②元朝时东欧商队、使团到大都。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明末徐光启介绍欧洲水利方法,翻译利玛窦带来的科技著作。

⑥清初,沙俄侵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

【注意】华侨对南洋的开发:①从唐朝开始,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②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徒到南洋各岛定居,成为华侨。  ③华侨从祖国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同当地人民一起,开发丛林,开采矿山,培育橡胶。  ④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考点2   晚清政府的屈辱外交

 

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1)第一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

 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2)第二个时期(19世纪4050年代):清朝缺乏主权观念,但增加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中国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族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为对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见容于自身的传统和陈腐的体制为圭臬,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定制的可悲局面。《望厦条约》签订过程中,美国特使顾盛正是以进京为要挟(这违反所谓朝贡体制),换取了清廷对包括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在内的大量利权的让步。另一个典型事例是《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赔款,却斤斤计较认为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因为公使驻京是对清朝体制的挑战。与此同时,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朝产生了危机意识。在受到鸦片战争刺激后,一批爱国开明之士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可惜的是,《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书在中国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3)第三个时期(19世纪6080年代):筹办洋务以自强,以夷制夷维持和局。

此时期清朝在西方武力威胁下先后实行被动开放和主动引进。对外意识的主流也从华夷意识转变为以西方为学习与交涉对象的洋务意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彻底打破了清朝统治者的天朝迷梦,承认遇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称为“洋人”,“夷务”均叫“洋务”。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也意味着对外政策的变化。《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驻京,标志着西方列强开始干涉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清政府设立了总理衙门管理一切对外事务。中国洋务派开始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大办洋务。

19世纪中期以来,清政府主要外交策略是以夷制夷和均势外交,即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牵制。但是以夷制夷和均势外交必须以利益为诱饵,是以丧失国家利益为代价的,结果只能是一次次的丧权辱国。

4)第四个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一次图强变法的失败和逐渐丧失抗拒外强的信心。

中国人民反抗外强的方式发生变化。甲午中日战争,大清帝国竟败在“东夷小国”日本手下,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这既使中国人感到奇耻大辱,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同时它还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进化论的传入使中国人的危机意识愈加强烈。康有为发起保国会,以恢复主权为目标。他选择了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彼得大帝改革的道路,指出“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他还断言:“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殊不知中日国情不同,戊戌变法由于守旧势力远远超过维新势力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告失败,中国失去了19世纪最后一次主动变革、选择独立自主发展方向的机会。

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清廷彻底放弃了对抗外强的决心,只是试图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猜忌勉强维持。而伴随国际法的传入和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反抗外强的手段和方式有所改变,即由以暴力驱逐外人、全面排拒西方变为以国际法为依据的文明的理性的方式。如1905年收回路权和抵制美货活动,开启了中国收复主权、利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进程,表现了对外主权意识的觉醒和文明、理性的对外精神。

 

                考点3  国民政府的外交

(1)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外交思想:

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发布“告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主张。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1924年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可见,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2)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外交:19123月~1928年12月

对外投降卖国:前期重点是袁世凯政府,他出卖盐税,承认外蒙“自治”,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参加西姆拉会议等;后期是段祺瑞政府,他向日本出卖中国主权比前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肯定的地方: 麦克马洪线、巴黎和会

(3)蒋介石政府以对外卖国为主要特征的外交政策:1927年~949

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和扩大税源解决内战经费,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修改新约运动”。

②面对对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的侵华战争,蒋介石的对日政策经过了“绝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自卫抵抗消极抗日等四个阶段。

③抗战胜利后,为了求得美帝国主义帮助打内战,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全面出卖国家主权。

肯定的外交成就:1943年与英美签订条约,废除了治外法权等特权。

 

            考点4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成就

(1)建国以前的外交政策

①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革命胜利后的外交政策(同时注意首次提出工业化)

②《共同纲领》:拥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反对侵略和战争(首次以宪法形式提出)

(2)建国初期的外交:

▲国际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对华“三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注意外交方针、原则)

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③“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④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半殖半封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

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3年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外交成就:

  ①建国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第一个国家是苏联)

  ②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③参加亚非会议(1955,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

(3)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的外交:

▲外交环境的恶化:中美继续敌对;中苏关系恶化

▲外交政策:“一大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4)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发展:

▲外交政策:“一条线”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时,希望美国跟欧洲和日本加强合作,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这就是联合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战略。)

▲外交成就:

①中国加入联合国:1971年加入,并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因国际地位提高)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③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关系正常化

④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5)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②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  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  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⑤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考点5  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与主要世界大国关系

(1)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演变。

①近代以来,中国横遭列强侵略,国家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②一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权利,遭拒绝引发五四运动。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使山东问题得到解决,但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③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的重要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取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英美等国放弃在中国获得的治外法权等特权,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且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9年,中国实现国家独立,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国国际地位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而空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战略平衡作用加强,并成为多极中的一极力量。

(2)中美关系

▲近代美国侵略中国的阶段特点及表现: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1899年美国“门户开放” 政策前

追随英法等国参加列强对华侵略的战争,充当配角。

同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多项权益;

189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逐渐从配角上升为主角,取得在华的优势地位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前

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革命;支持中外反动势力,扶植在华代理人。最初扶蒋反共,失败后实行“封锁禁运孤立”的敌对政策

1979年建交至今

友好发展是主流。双方也有摩擦、矛盾

【归纳】●美国在近现代史上与中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望厦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美、日等国家之间签定的有损于中国主权的条约和会议

①日俄战争:双方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双方签定《朴兹茅斯和约》。日本得到了中国辽东半岛和库页岛南部。

②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

③华盛顿会议: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九国公约》——压制了日本,使中国回复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④雅尔塔会议: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

50年代,美国确立和推行对华全面遏制政策,外交上不承认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60年代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美国惊恐于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威望的提高,掀起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并开始插足越南战争。因美国不断扩大战争,中美再次兵戎相见。越南战争美国战败。

7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美国因在越南战争中失利,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在苏美争霸中又处于守势,美国主动和中国改善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美国同意在对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的三原则,签订《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初,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8090年代,中美摩擦不断,美国不断干涉中国内政,制造麻烦。特别恶劣的是199958日悍然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中美不断摩擦的原因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所致。

▲美帝国主义侵华政策与其全球战略的关系

19世纪上半期,美国对外战略扩张着眼于在美洲扩张,以“门罗主义”为其基本政策,独立后不久的美国也无力与欧洲列强争雄,所以在侵华问题上只能是追随于西方列强。19世纪晚期,美国对外战略是确立西半球霸权。同时积极参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活动,为此提出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政策力图在中国与列强分享权益。“一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支配世界事务,,在全球推行“金元外交”,在侵华政策上,重弹门户开放的老调。“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其金元外交政策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二战” 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力图主宰世界,为此在中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力图控制中国。

▲认识

学习中美关系时应坚持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既要认识到两国关系的曲折性,又要看到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以及两国关系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分析美国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工农业区的成因,认识人、地之间及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中美之间目前仍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这主要是由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中美这种利害关系主要表现为:统一与反统一,强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称霸与反称霸。但同时中美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因此,两国在政治上保持合作、对话和磋商,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地,也符合两国利益。

两国关系将在斗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斗争,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原理。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理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美国只有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切实履行双方已达成的有关协议,按照有关公认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国际准则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才能健康发展,才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中日关系

▲近代中日关系以日本侵华为主要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发动参加对华战争:

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 18941895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 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41905年日、俄在中国东北的战争,实质上也属于侵华战争;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逐步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侵华过程中对中国和平居民进行野蛮的大屠杀,如旅顺大屠杀、济南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2)同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多项权益:

先后同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善后借款合同》、《二十一条》、《九国公约》、《淞沪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等。

3)支持反动势力,扶植在华代理人:

支持袁世凯,支持晋系军阀阎锡山,奉系军阀张作霖,皖系军阀段祺瑞,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支持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推行“以华治华”的政策。

4)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革命:

参与绞杀义和团,破坏辛亥革命,与清政府签署出售武器的合同,鼓动段祺瑞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28年阻止国民政府北伐,制造“济南惨案”。

▲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

1)明治维新~中日甲午战争(19世纪670年代~19世纪末)

成为侵华主凶、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中日甲午战争~“一战”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与美国争夺,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3 九一八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311945

从局部侵华到全面灭亡中国的侵略。阴谋破产。

4)二战后~中日建交(19451972

追随美国,呈敌对状态,但民间往来不断

5 中日建交至今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协定,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友好交往是主流,但对待历史问题和边界问题摩擦不断。

▲日帝国主义侵华政策与其全球战略的关系

日本明治维新后即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为此,日本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一战期间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一战后日帝在亚太的势力受到华盛顿体系的制约而受到削弱。为了在亚太地区扩张势力,打破华盛顿体系,日本帝国主义先后抛出了“田中奏折”、“国策基准”、“大东亚共荣圈”等称霸亚洲的扩张计划,由此而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

▲当今世界中的中日关系表现:

 “对于日本,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记得有一位朋友曾经在洒醉后愤慨地说:谁把日本灭了。谁就马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我和日本人没有太多的接触。然而,就是在有限的几次交往中,日本人给我留下的印象确实很坏,而且是难以原谅。”  摘自《前沿故事》作者:水均益

日本篡改史实,编写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事件。占领中国领土钓鱼岛。支持台独势力(所谓台日经济一体化)

从每年日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到钓鱼岛上的日本国旗,一次又一次,日本人顽固地,一如既往地刺痛着善良的中国人的心。

总之,日本与德国同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也同是战败国。战争结束后,德国与日本在认清战争罪行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政府正视历史,勇于承认侵略战争罪责。尤为难得的是,1970年德国总理访问波兰时,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跪下谢罪。然而在日本,日本政府一再模糊历史真相,淡化日本对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的责任,甚至为战争罪犯招魂,日本右翼势力极为嚣张。拒绝承认战争责任,给亚洲人民友好关系和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认识:

近年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活动猖獗,使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受到妨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责任完全在日方。

日本右翼势力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多次制造麻烦,公然向中国人民挑衅,侵犯中国主权。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编写美化侵略战争、宣扬军国主义、宣扬天皇史观、鼓吹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历史教科书。2001813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日本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坚决反对。

在处理中日关系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强烈谴责日本军国主义逆流。我们主张中日两国发展正常的关系,日本应遵循“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方针,深刻反省侵略战争,取信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的理解。日本应遵守防卫政策,遵守和平宪法,走和平发展之路。

6、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

中国近现代历史表明:不实现民族独立,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富强、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不可能的。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我国对外关系的成就: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外交配合军事取得了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的胜利;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同英国、葡萄牙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创造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

专题四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关系

●重点关注:

1)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线索、发展趋势和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

2)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际关系格局形成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3)两次世界大战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

4)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对国际关系的作用。

5)当代大国关系和世界重要区域的矛盾与斗争。

国际关系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政治关系,但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基础。促进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和最活跃的关系,它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关系的发展变化。

●关注热点

本专题内容具有时代感,最富现实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人文”的关注和对人类文明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高考命题选择本专题内容切入点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许多知识与当今世界潮流、重大国策、热点问题高度相关,如联合国的改革问题、神州六号升空与中国的和平外交、合作外交、开放外交问题,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全球化问题,国际合作反恐问题,朝核六方会谈问题等都是本学科本专题应该加强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在文科综合命题中,一些垮学科的知识,如环保、科学发展观问题等也可能会成为今后关注的热点(或现实)问题。

●知识整合

 

                考点1  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

1、第一时期: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

欧洲资本主义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2、第二时期:一战后至二战期间。

美国势力大大增强,欧洲势力削弱,十月革命与苏联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国际秩序,国际关系中心从欧洲向两侧转移。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继续争霸,英美之间的争夺成为全球主要矛盾,在欧洲,法国同英美相互对立,在远东,日美英三国斗争,日美争夺激烈但这一时期斗争方式由战场较量转到和会的谈判桌上。

帝国主义与苏联的关系,先是两种制度军事冲突,后转到和平共处。

3、第三时期:二战后至今,经历了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演变的趋势。

1945年到50年代末,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峙与抗争。

60年代到70年代,两大阵营开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两极化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

复习提示:在梳理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注意把握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及其表现,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这样知识才有立体性和完整性。同时要注意前面命题趋向预测提到的重要知识,注重本专题一些同类知识的比较:(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二者之间的比较。(2)重要国际战争,如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3)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比较。

【综合比较】维也纳体系、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

背景:①这三个体系都在战争之后建立起来。维也纳体系在拿破仑帝国战争失败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在两次世界大战后。②都是战胜国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形成。维也纳体系通过维也纳会议,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体系通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

目的:都是战胜国中的大国、强国寻求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和平。

内容:①从体系的建立者来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者除英国外,都是封建国家,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者是帝国主义列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者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和资本主义的美、英。③从具体条款看,都反映了大国的利益。维也纳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英、俄、普、奥等,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英、法、美等国,雅尔塔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美、苏等。③都有维护体系的国际组织。维也纳体系是“神圣同盟”“四国同盟”;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国际联盟;雅尔塔体系是联合国。④从格局看,前两个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的两极格局。⑤从范围看,维也纳体系主要限于欧洲,后两者带有全球性。

瓦解的原因:维也纳体系激化了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激化可了大小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在一系列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瓦解。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激化了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大小国家之间的矛盾,德、意、日都对这一体系不满,随着德国重新的崛起,三国联合起来打破了这一体系。雅尔塔体系使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处于“冷战”对峙状态,由于苏联的瓦解而结束了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

评价:1)三者都具有进步性,但大小不一。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出现了20年代的相对稳定局面;国际联盟的建立,初步克服了世界的无政府状态,为联合国的工作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在~定程度上承认了民族自决。雅尔塔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民主的原则,表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只要相互尊重,愿意合作,可以和平共处,使世界顺利地实现了由战争向和平构转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出现。

2)都有负面甚至反动作用。维也纳体系维护封建统治,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掠夺分赃,激化了各种矛盾,很快导致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在此体系下的和平只是20年的休战。雅尔塔体系造成了北约、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大战危险的根源,这一体系下美、苏凭实力重划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 

 

             考点2  主要国家的重要对外政策

1、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1)含义:是指英国为维持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各国之间相互牵制和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

2实施:从拿破仑帝国崛起到二战结束,英国长期推行这一政策。

①联合抗法:拿破仑帝国崛起后,英国先后七次组织反法同盟,打败强大的法国。

②联合败俄:1853年-1856年,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打败俄国。

③联合抗德: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英国在一战中联合法俄击败德国。

④扶德抑法:一战后,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⑤纵德反苏:20世纪30年代,英国采取绥靖政策纵容德国入侵苏联,直到二战结束后,英国因实力削弱,被迫放弃这一政策,唯美国马首是瞻。

3原因

英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行这一政策。

②英国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了掌握欧洲和世界霸权而长期实行这一政策。

③英国处于欧洲大陆之外,对于欧洲强国之间的争斗,可以坐山观虎斗,同时法、俄、德为争夺大陆霸权的斗争从未停止,为英国这一政策创造了客观条件。

2、日本的大陆政策

1制定原因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

②日本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极力发展军国主义,疯狂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

③日本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

2内容:以征服中国为中心。

3、英法的绥靖政策

1含义:一战后,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保住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

2内容:一是牺牲别国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是将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

3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是英法,美国的中立,实质也是绥靖。

4西方推行绥靖的原因

①英法一战后经济、军事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这使得统治集团中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试图通过对侵略者做出部分让步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交替频繁,且忙于应付危机,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

④帝国主义强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仇视和希特勒制造的假象。

⑤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5绥靖的表现: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对意实行经济制裁,但未把石油等战备物质列入禁运范围,苏伊士运河仍供意军使用。

②日本侵略中国,国联偏袒日本,企图把东北变成各国共管的殖民地。

③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国联采取不干涉政策。

④美国对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推行中立政策,实质也是一种绥靖。

1939慕尼黑阴谋(顶点);静坐战争(战时体现)。

6)绥靖的目的与实质:为了保全自己,避免与德日法西斯国家直接冲突,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地把强烈矛头引向苏联。

7绥靖的恶果

绥靖政策的最大影响是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而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英法首先遭到德国法西斯的攻击,法国的沦亡是法国统治者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

4、美国的中立政策

1中立的背景:(理解)传统的孤立主义的影响。    垄断资本经济利益的驱动:美国统治集团认为,美国有两洋天险,任何外来威胁都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不卷入欧洲或国际纠纷,实行中立政策,既可免于国内分裂造成的社会动荡,又可维护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利益,控制欧洲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左右欧洲政局。  美国政治外交的需要:当时美国既要遏止苏联的强大,又要阻止法西斯势力的增长,还要遏止英法的扩展,中立政策正是使苏联、法西斯势力和英法三股力量相互牵制和削弱的最好外交手段。

2中立的演变:

1933年罗斯福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在认为将武器运往某国会危及和平时实行武器禁运。

1935国会通过中立法,禁止美国向发生战争的交战国输出武器和军备。

1939年,由于感受到法西斯的威胁,开始调整中立法案。

1941年以租借法案代替中立法案,开始公开反对法西斯。

3中立的影响

①发展了美国的对外贸易,壮大了美国的势力。

②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4)中立的实质:是绥靖政策的翻版。

【思维拓展】各国对外政策的制约因素

国际关系的特点受各国对外政策的制约,各国制定和推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是由国际国内的各方面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有:

1)各国的历史传统。各国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自己的特色。近代中期,俄国、日本、德国的积极扩张政策与他们的军国主义、封建主义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2)各国的国家实力。各国国家实力的变化必然引起各国国家利益的变化,为此,必然调整外交政策。 19世纪末德国的扩张政策、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都是他们国家势力膨胀的结果。

3)各国的国家利益。谋求国家利益是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国家利益的有无、得失、大小,决定着外交政策的走向。

(4)各国的意识形态。一国的意识形态反映这个国家的社会需求,影响到其外交政策的制定。极端的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是负面的,正常的则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5)各国的国内斗争。在近代民主制度下,使得对外政策的制定带有党派斗争的色彩。

5美国的扩张史:

1)美国独立后到19世纪中期(内战前):19世纪上半期美国领土扩张以北美大陆为主,通过赎买、武装颠覆或发动战争等手段,大力进行领土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已从大西洋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对拉丁美洲,早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排斥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反映出美国要统治整个美洲的野心。

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内战中北方战胜南方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再加上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刺激与推动,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装上双翅,对外扩张的野心随之壮大。这个阶段美国的扩张还是以拉美为主。

3)“一战”后到“二战”:“一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一战”后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凭借其经济实力对外推行“金元外交”,妄图支配世界各国。进入30年代,美国因经济危机打击,为保住其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外宣布“中立”,实质是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二战”中美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作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4)“二战”后至今:“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原子弹。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厚的黄金储备,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并通过关贸总协定,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在欧洲采取冷战,在亚洲赤裸裸发动侵略战争,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与抗争。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美美苏争霸局面出现。从资本主义世界来看到70年代帝国主义阵营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已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意支配、影响西方盟国。这段时间美与苏的争霸互有得失,各有胜负。

6、特定地区的国际关系:

1)西欧:由纷争到联合    西欧国家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后削弱了欧洲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心地位。

二战后,西欧主要国家先是建立欧洲共同体,后发展为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

                        37                                                                            38                                                                39

2)巴尔干半岛:从独立到纷争    19世纪以来,巴尔干半岛许多国家摆脱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获得民族的独立。之后因欧洲大国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巴尔干半岛矛盾错综复杂。这使得巴尔干地区纷争不断,如克里米亚战争、一战、波黑战争、美国攻打南联盟等。

3)东亚:从大国争夺到共同发展    进入近代以后,东亚各国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对象,大多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战后,东亚各国谋求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如成立东盟组织),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日本对所发动的侵略战争的态度问题一直是东亚和平与发展的阴影。

4)中东:从战争到和平    因历史原因,中东阿拉伯国家与犹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趋激烈;二战后,根据联合国的决议,犹太人的以色列建国,但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始终得不到尊重,中东战争不断。目前,巴勒斯坦和平问题成为中东地区各种问题的焦点。

7主要大国间的关系

1)英法关系

18世纪,英法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七年战争)结果法国战败,丢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非考点)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最后打败了法国。(第一次反法同盟)

19世纪中期,英法联合在克里木战争中打败俄国。

1777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援美对英作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缔结协约(组成三国协约),共同对德。并在一战期间,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后取得战争胜利。

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英法操纵国联排斥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都采取了绥靖政策。二战中,英、法联合对德作战,两国共同实施敦刻尔克撤退,并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二战战后,两国共同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英、法都加入北约组织。

1986年后以英法同为欧共体成员国。

2)法德关系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普、奥积极组织反法同盟。

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

19世纪晚期,法德矛盾十分尖锐。双方加入不同军事集团对抗。

一战爆发后,法德在西线对抗,进行凡尔登、索姆河战役,并最终打败德国

巴黎和会后,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索取战争赔款。

巴黎和会后,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1923年法比联合出兵鲁尔,造成鲁尔危机;为了寻求安全保障,先后同比、波、捷、罗、南等国结盟;30年代参与签订洛迦诺公约,提高德国政治地位。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

二战爆发前对德实行绥靖政策,二战初期在德国入侵下,法国灭亡,贝当在维希建立傀儡政权,戴高乐领导法国人民英勇抗德。

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参加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西德成立后,法德同为北约与欧共体成员国,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3英德关系

①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联合普奥反法。

18141815年,英国同普奥共同操纵维也纳会议,建立维也纳体系。

③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主要矛盾,英、德分别组织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④一战爆发后,英法在西线相继取得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日德兰等战役的胜利,最后大败德国,取得一战胜利。

⑤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奉行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参与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20年代在德国赔款和法国安全问题,英国偏袒德国;道威斯计划通过后,对德提供贷款,扶植德国;参与签订洛迦诺公约,提高德国政治地位。

30年代对德实行绥靖政策:对德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开进莱茵不设防区不予反击;对德入侵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制造慕尼黑阴谋;德国突袭波兰,英法确坐视波兰灭亡而按兵不动。

⑧二战爆发后,英国逐渐坚定了反法西斯斗争决心;不列颠之战使德国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大西洋宪章》;参与发表华盛顿26国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阿拉曼战役战胜德意在北非的军队,北非登陆迫使德意军队投降;诺曼第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相继参加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

⑨二战后,参与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的分区占领;在纽伦堡队纳粹战犯进行审判。

4)英美关系

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引起英国不满。 1846年美国从英国手中取得俄勒冈。1899年美国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首先得到英国承认。

一战后期,美国参战企图同英、法等国争夺战利品。

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共同操纵会议,并共同策划反苏。国际联盟成立后,英美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英国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在亚太地区,英美展开军备竞赛,美国取得与英国同等制海权,并拆散日英同盟。

二战期间英美联合反法西斯侵略,召开四次会议,协调行动,对打败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二战后英国接受美国援助,参加北约,成为美国进行冷战的战略伙伴。

5)美日关系

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大门。

20世纪初美国扶日抗俄,支持日本发动日俄战争。

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美日矛盾尖锐, 府院之争反映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公约》,美国打破了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损害美国在华利益,美由纵容日本侵华发展为援华抗日。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在亚太地区角逐,最后美国打败日本取胜。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按照自己意图改造日本。(偏袒侵华日军战犯,还保留了日本天皇制)

朝鲜战争后美国为把日本变为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据点,大力扶植日本经济。尤其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60年代末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崛起,开始奉行相对独立自主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6)美苏关系

十月革命后,美国武装干涉苏俄。

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表示援助苏联。

二战后期,苏、美首脑讨论协同打败法西斯和战后合作问题。

战后初期,由于意识形态的矛盾与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同盟破裂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美苏争霸格局形成。

 

        考点3  特定时期的外交活动

120世纪30年代的外交活动

法西斯国家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最后结成同盟;英美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被侵略国家展开最早的反法西斯斗争。

2.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外交活动

召开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的重要会议,着重于协调彼此之间的针对法西斯国家的军事行动,也开始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

3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阵营的外交活动

欧洲国家力图实现彼此之间的联合,共同摆脱美国的控制;日本与美国之间也不断发生贸易摩擦;资本主义阵营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4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活动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变化、围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联合国内外进行的“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等活动

5、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国际关系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社会关系,各个主权国家的相互交往构成特定阶段的国际关系。对这种交往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l)国家实力的变化。国家实力往往决定该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目的和方式,从而影响国际关系的全局,从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整体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列强开始在整个世界进行扩张,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整个世界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形成世界性的瓜分战争。

2)国家利益的得失。各国往往谋求一些国际条件以更大限度地促进自己的发展。为了这些国际条件,各国推行相应的外交政策、进行不同的外交活动。16世纪以来,西欧国家大肆掠夺财富,18世纪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努力开拓更为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确立了全球战略,这些都影响到各个阶段的国际关系局面。

3)地缘政治的存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国际问题,围绕这些问题产生特定的国家间关系。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政策、中国努力发展同周边国家间的友好关系,这都是地缘政治的重要表现。

6、当代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问题

1)全局性问题:①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美国极力推行霸权主义,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多极世界。

②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主要解决第三世界的发展问题,途径如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和活动、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等。

③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问题——包括实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防止核扩散、美国退出反导条约等环节。

2)地区性问题:①朝鲜半岛的形势由缓和到真正实现自主和平统一能否实现。

②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关系为核心的中东和平进程能否继续。

③非洲政局动荡。

④反恐与反霸问题。

关于巴勒斯坦问题:含义是指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并不断扩张,导致阿拉伯和以色列冲突而引起的国家问题。

7、国际关系中心舞台的转移时期或时间主要事件 总体特征 主要矛盾

1)欧洲中心舞台的确立和延续:

15世纪~17世纪下半期: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西欧国家与亚非拉殖民地的矛盾;

17世纪下半期~18世纪中期:英荷战争、英法战争;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英殖民霸权的建立;从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

18世纪下半期~19世纪中期:拿破仑战争、反法同盟、维也纳体系、克里米亚战争、美国扩张;列强积极争夺世界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从英法矛盾到英俄矛盾。

19世纪晚期至一战:两大军事集团、一次大战、美建立西半球霸权;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

2)欧洲中心舞台的动摇和转移:

⑤战后初期~20年代:干涉苏俄、殖民体系动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赔款问题;帝国主义战后分赃,确立国际统治新秩序;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东西方矛盾。

20世纪30年代:德日扩张、英法美绥靖、局部战争、大战爆发;法西斯势力崛起,世界战争危险日近;从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到世界人民与法西斯的矛盾。

3)两极格局的兴衰和新趋势:

20世纪40~50年代:反法西斯同盟、雅尔塔体系、联合国、两大阵营、冷战、朝鲜战争;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从对立到联合,又从联合走向对抗;从同盟国、轴心国矛盾到北约、华约矛盾

60年代~70年代:美苏争霸、美欧日三足鼎立、第三世界兴起;从两大阵营到三个世界;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

⑨从80年代至今:第三世界发展,殖民体系崩溃、苏东剧变、多极格局发展;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发展;霸权主义与反霸权主义的矛盾。

【归纳】欧洲大国之间在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的斗争中,欧陆霸权几经转移:法国(拿破仑战争)—俄国(神圣同盟)—法国(克里米亚战争)—德国(普法战争)—法国(一战)

                    考点4  重要的国际组织

建立

主要活动

同盟国

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核心是德国。

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大搞军备竞赛,造成国际关系的极度紧张,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协约国

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核心是英国。

轴心国集团

1937年德、意、日三国结成侵略性军事政治集团,又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937年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19406月法国投降。1940年秋德国猛攻英国。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1941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

政治上互相协作(二战期间四次会议)、经济上互相支持、军事上互相配合。壮大了的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加快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北约组织

1949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华约组织

1955

国际联盟

19201月。

宗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

实质: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联合国

1945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作用:初期为美国所操纵。后来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欧洲共同体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起初只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

①西欧各国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政局日益稳定,它的国际地位提高并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减弱,美国与西欧的主从关系改变,并逐渐向平等的伙伴关系发展,这就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并发生动摇。

七十七国集团

1964年第三世界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

这个组织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认识:

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世界政治格局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