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教研活动

安化二中2008届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二)

来源: 日期:2009-04-20 作者:chenfang 浏览: 字体:

安化二中200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

 

经济文明史

专题一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专题二  古代农业生产力和农作物的进步

专题三  历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或促农措施) 

专题四  古代著名的工程 

专题五  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专题六  古代货币的演变 

专题七  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专题八  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专题九  古代赋税制度 

专题十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专题十一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  

专题十二   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专题十三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经济全球化

 

经济文明史

专题一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一、土地所有制形式:

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我国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是构成封建生产关系和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史上,土地制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重形式)。

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

1、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

1)性质: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

2)兴衰:它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春秋后期逐渐瓦解。

3)内容(权利与义务):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

2、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

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政府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允许自由买卖,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用地租剥削农民。这种制度是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1)地主土地所有制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它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于他们。这种土地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有王田制(新)、屯田制(三国)、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三种形式

▲屯田制:

目的:主要是为了戍边和保证军需。不少朝代都实行过,如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都实行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民背井离乡,土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推行屯田。后来,魏、蜀、吴也都实行屯田。

基本特点和具体做法: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含有兵农合一成分

方式:这是政府或统治者组织的农民或军队的开荒种地。屯田有军屯、民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

作用: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有利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曹操推行屯田,保证了军粮供应,为统一北方提供了物质条件。

▲均田制:

实行:均田制始于北魏(485年),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

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前提: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社会上存在大量无主荒地和劳动力,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实行这种制度不触及贵族地主利益,农民对国家承担租赋徭役,贵族地主无此负担。

内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耕牛也相应受田;——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地主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  ②土地不得买卖;——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  ③官吏得给公田;——其利益得到了保障    ④农民对封建国家的租、调、役负担。(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政府规定,一夫一妇要向国家纳租粟二石,纳调帛一匹,产麻的地方纳布一匹(不交帛)。此外,农民还要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杂调。

作用: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比较完备)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不占主要地位,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都存在这种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共同构成封建经济基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在封建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主不断兼并农民的土地,使这种土地所有制不断破产。

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认识:古代土地制度变革与调整的实质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下,土地兼并是最大特征: ①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阶级力量增加的表现,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封建社会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

②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两种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使兼并得到一定的缓和,二是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专题二   古代农业生产力和农作物的进步

1、知识梳理

生产力的进步:

1)原始社会:(略)。

2)奴隶社会: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极少量青铜农具

3)封建社会:铁器时代。

①西周:铁器开始使用。

②春秋:铁制农具开始使用,标志着生产力的显著提高(铁锄、铁斧)。用木炭做燃料,用皮囊鼓风冶炼生铁。也开始用牛耕。

③战国:农民更多地使用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各国都有冶铁中心,最著名的有楚国的宛、赵国的邯郸。

④西汉:普遍应用牛耕和铁农具。牛耕或马耕在北方普及。出现了二牛三人的耦犁法和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冶铁业的规模很大,已经开始用煤作燃料。使用播种工具耧车。

⑤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铁,制造农具。

⑥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⑦南朝: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牛耕在南方得到普及。

⑧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⑨明朝:冶炼金属已经用焦炭作燃料,冶铁中心有河北遵化等地,采矿用火药爆破。

⑩清朝:云南铜矿较多,广东的熔炉一天一炉出铁板最多达六千多斤。

2、认识

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旧的工具被淘汰、新的工具诞生,实质上是古代生产力进步的具体表现。

2)纵观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展,新工具更加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已得到充分体现。

3)生产工具的发明,体现了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能够通过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造世界。

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①商周:黍、稷、麦、稻、豆五谷。

②两汉:农作物除粟、黍外,稻和麦得到推广种植,也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东汉时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西域的葡萄、石榴、首蓿、胡豆、胡瓜、胡麻等陆续移植内地。

③魏晋南北朝:农作物品种增多,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

④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⑤两宋:北方的粟、麦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江淮地区;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

⑥元朝: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⑦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

⑧清朝: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强调:新品种的引进

①西汉: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中原地区。

②唐朝: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等输入中国。

③北宋:越南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将其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

④明朝中后期: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等由吕宋传入我国。

关于棉花:原产地不在我国,大约在西汉时传入新疆地区,后在南方种植,教材涉及到棉花种植的是南宋(进一步推广)、元朝(进一步扩大)和明朝(广泛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明朝时,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

专题三  历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或促农措施)

●知识梳理

▲经济政策:

1、春秋:(略)。

2、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3、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4、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田租。文帝、景帝继续实行。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5、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

6、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

7、南北朝:刘宋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

8、唐朝:唐太宗“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即民本思想)。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唐玄宗前期重视农业生产。

9、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的交流。

10、金:金世宗推行一些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利用黄河故道屯田;减免受荒地区的租税。

11、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

12、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同时实行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禁止海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认识

1、以农立国思想的原因分析:①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统治地位。②农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③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④农业有利于稳定人员,保证兵源,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

2、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特别是在战国时期对小农经济、封建社会的确立起了积极作用。③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的闭塞状态,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特别是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重农抑商政策就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成为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④历史表明,农工商皆“本”,国家才会富强。

3、纵观历史,统治者如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及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促进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4、历代经济政策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则促进当时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5、历代经济政策,从动机上看是为发展封建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效果上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和国家利益,因此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1)原因

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者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主要部门,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统治者的阶级地位是剥削压迫农民,重视农业有利于扩大经济利益。因此,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2)表现

初期

战国兴修都江堰和郑国渠,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水源,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推动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孝文帝改革中的“均田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②中期

唐初统治者注重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时间得到了保证,赋役负担减轻。唐中期推行两税法,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兴修水利工程,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分别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农田的水源供给、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③后期

一条鞭法中的“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1669年实行“更名田”,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这样,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引进农作物和推广种棉,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设立关卡、征收重税和闭关锁国,抑制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规律认识】重农抑商具体表现为:①第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强化本末意识。

②第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③第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便于纳税和征役。

④第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如:西汉商人的算赋加倍;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如:西汉推行的盐铁官营;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

3)、影响

①积极(主要在前中期)

巩固政权,促进经济发展,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正确的。如战国时期秦国实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规定,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势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②消极(主要在后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统治者依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的落后。

专题四  古代著名的工程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大运河、万里长城、都江堰、北京故宫、江南园林等直到今天仍倍受世界人民的推崇,万里长城更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象征,不少工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是伟大中华文明的代表。

●复习提示

1、掌握我国古代的重要工程及作用,正确认识他们在世界文明上的地位。

2、掌握元代运河、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关系。

3、联系南水北调工程,明确南水北调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并分析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主要原因。南水北调是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改变水的空间分布;是利用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化害为利。我国已修筑了“引滦人津”、“引滦人唐”、“引黄济青”工程,开始改善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

4、联系有关时事,了解要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实现四个目标:围绕洪水的威胁,确保堤防不决口;围绕水资源紧缺问题,保证河道不断流;围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实现污染不超标;围绕泥沙淤积问题,确保河床不再抬高。

5、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十五”期间,要把节水放在突出地位,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体制,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污染防治,搞好污水处理和利用。加紧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

●知识梳理

1、灌溉工程:春秋战国时,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筑芍陂,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凿了六道辅助渠道——六辅渠,又开凿了白渠;唐朝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

2、运河工程: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连结江淮的运河——邗沟;秦朝政府为解决运输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连接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

3、历代治黄工程: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人江河再流人海洋;西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

4、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

5、建筑工程:①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②万里长城:从战国到明,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③隋唐长安城:十三朝古都,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古代都城建筑的典范。  ④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是古代东方建筑的杰作。

●认识

1、我国水利建设历史悠久,经过劳动人民三、四千年百折不挠的努力,修建了许多伟大的水利工程,并且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治水经验。

2、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建公共水利工程。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

3、古代人类治理大河、修筑水利工程,体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的哲学原理。

4、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在对自然地理环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千百万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水利水运、建筑、测量等工程领域的科学成就、智慧与创造。

5、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表现,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专题五  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复习提示

1、掌握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概况及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2、掌握古代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轨迹及影响。

3、分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发展缓慢的原因。

4、比较中国、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的进程。

5、链接中国农村城镇化和世界城市化浪潮。

知识梳理

1、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商业兴盛,但此时城市基本上是依附于政治中心的,商业活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大商人。

2、西汉前期:国家统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些大都会。

3、隋唐时期:封建国家长期统一,政治安定,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唐都长安的城市建设表现出极高的水平。

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4、北宋时期: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①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②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③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④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⑤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

5、明朝时期:城市经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城市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①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更为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②江南一些城市出现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玉米和甘薯,清代广泛推广;

6、清朝前期:商业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大批城市产生。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认识

▲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

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3、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4、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城市化有关的几个问题的认识:

(1)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① 我国近代设市的建制源于清代。(分布特点及原因)

1949197830年间,中国走的是重工业化道路,采取的是以农补工的形式。这使当时的农村不仅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而且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生活。因此,政府尽可能地把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以减轻城市负荷,并通过户籍管理限制城市移民。

③改革开放对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了空前的机遇。

19791993年间,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均增长率高达9.3%。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由28.4%下降至21.2%,第二产业由48.6%上升为51.8%,第三产业由23%上升至27%。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非农产业比重的提高,强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19851993年,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乡镇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8.8%上升至44.5%;从业人数由6979万增到12345万人,年均递增7.4%,从而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和众多新城市的诞生。

90年代以来,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相继批准对外开放,大力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建设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尤其是城市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房地产业的经营,促进了城市建设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

(2)城市化的模式: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中国向城市化的迈进究竟是选择大城市模式,还是选择中小城市模式。在欧洲,特别是中部欧洲,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产业革命的先发国家走的便是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而工业化的后发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倾向于走大城市模式。

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基本上是伴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历程。19世纪末,美国农业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而且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美国在19世纪末完成工业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完成城市化进程。工业化时期,电力、炼钢等新技术的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为大规模的城市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大工业还创造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城市沿着这些交通线从港口向内陆腹地推进。

3)城市化的作用:①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造成严重缺水、水质污染、热岛效应增强,传染病易于蔓延,居民的健康水准下降,自然灾害损失上升,人类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  ②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举措。开辟工业品市场;  ③加速城市化,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首要前提。  ④加速城市化进程,是培育知识经济的基础环节。

专题六  古代货币的演变

复习提示

1、掌握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的情况及发展规律。

2、分析货币演变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

3、联系中国近现代外国列强及中国政府发行的货币及金融政策。

4、链接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

知识梳理

1、先秦:商朝人善于经商,以贝为币;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铁钱,秦国使用圆形方孔钱。

2、秦: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

3、两汉: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

4、三国: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使用实物交易,以后行废不定。

5、隋:仍铸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贸易的发展。

6、唐: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设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7、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8、明初: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升华认识

我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规律: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圆形方孔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唐高祖李渊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清末出现机制货币,货币的铸造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流通二千多年的圆形方孔钱寿终正寝。

附件:货币和金融的发展及其影响

⑴中国古代:

①春秋战国:封建商业兴起,诸侯国发行各种货币;秦统一后,以秦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

②汉至隋朝使用五铢钱;唐高祖铸造“开元通宝”,作为全国统一通行货币,并且流通到日本等邻国。唐朝的柜坊是世界最早的银行雏形。

③宋元货币发展,开始出现货币地租(募役法收取免役钱)。

④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赋税统一收银两(一条鞭法、地丁银制度)。

⑵近代中国:

①英国等走私鸦片,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农民的实际赋税负担加重,政府财政收入受到影响。为此,中国开展禁烟运动,引发了鸦片战争。

②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付出巨额的白银赔款,严重影响商品经济和货币正常发展。

1912,推翻清朝后,中华民国政府发行民国货币。

④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大量发行纸币,造成严重通货膨胀。

⑶现代中国:

①建国初,投机商倒卖银元,抵制人民币, 哄抬物价,同人民政府争夺市场控制权。政府通过“银元之战”等,打退资产阶级投机分子的进攻,稳定物价,取得人民信任。

1950年,政府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国家财政开始好转。

⑷世界各国:

①随着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对铸造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需求增大,欧洲掀起一股“寻金热”,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动力。

②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金银流入欧洲,货币增多,物价暴涨,形成“价格革命”,导致欧洲封建主阶级的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从股市崩溃和银行倒闭开始,波及工商业和农业;美国“新政”以整顿金融为首要措施,重新恢复银行信用。

④二战使英国经济严重衰落,英镑的世界货币中心地位难以维持。1944年,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1997年,金融风暴袭击东南亚并波及东北亚,带来巨大损失。这是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巨大挑战。

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动,标志着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建成;对欧盟各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起重要作用。

专题七  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复习提示

1、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演变的情况及规律。

2、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影响。

3、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4、链接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

知识梳理

1、奠基:先秦、秦汉时期    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①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②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③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④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

2、初步开发:三国。  ①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②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

3、大规模开发:东晋。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六朝时,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搏击岭南和闽江流域。

4、开始赶上:南朝末年。  南朝时期,江南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5、开始南移:隋唐。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继续南移:五代。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7、超过:宋朝。  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作物,“苏湖熟,天下足”。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元朝时,出现南粮北调。

8、巩固和发展:明清时期。  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升华认识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⑥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3、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4、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专题八  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复习提示

1、掌握历朝统治者对西部的管理和开发。

2、西部地区的范围: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12个省区及湖北省的恩施、湖南省的湘西两个自治州。

3、联系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①青藏铁路;②西电东送;③西气东输;④南水北调)

4、联系现在实行的西部开发,了解西部六省三区一市的概况。西部地区区域辽阔,占全国面积的55%;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50%以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草原面积占全国的559%,森林面积占全国的36%;矿产资源中钛、铜、汞、铅、锌储量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丰富。

5、西部地区旅游景点:丝绸之路遗迹,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都江堰、布达拉宫等。

6、西部大开发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实施的重大战略,体现了国家在经济上的宏观调控职能,是资源配置中的重大经济问题。

7、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等。

知识梳理

春秋战国到西汉:西部地区的发展程度明显超过东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当时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1、战国时期:①秦国经商鞅变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②都江堰的修建,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2、秦朝: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

3、西汉:①关中地区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丁程;②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新疆的序幕。③西域都护设置,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④丝绸之路开通。⑤西汉政府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4、东汉:班超经营西域,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5、三国时期:①蜀国农业迅速发展;②诸葛亮鼓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6、隋唐时期:①隋炀帝派人去西域;②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③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④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同唐朝的联系不断加强;⑤云南西北的南诏,经济文化迅速发展;⑥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

7、宋元时期:①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兴起了西夏王国;②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人中央版图;③在边远的云南地区建立了行省;④四川地区的丝织业在北宋时期水平最高;⑤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经济破坏严重。

8、元明两代:在云南和贵州设立行省,将云贵高原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开发有重大的积极作用。明代后关闭嘉峪关,对今新疆地区的控制削弱,对西北地区的发展起了负面作用。

9、明清时期:①成都在明代成为茶叶市场;②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发生长时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摧残。清初实行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央政府进行恢复性开发的重大措施,对地区经济开发起了积极作用。③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④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清代后期在新疆建省,并大量移民实边,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⑤云南地区在清代开采铜矿较多;⑥清朝时确立了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⑦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辖区。

10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19世纪7080年代,云南、西藏、新疆人民抗击英、俄的侵略。②18751878年,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中国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③1913年,英国策动西藏亲英分子闹“独立”,中英两国就西藏主权问题反复交涉,中国政府强调对西藏不容置疑的主权,并一直拒绝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④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在西部地区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⑤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云、贵、川、甘、陕等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⑦抗日战争时期,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⑧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转移到西南,许多近代企业从华北、华东、华中迁到西南、西北各地,增强了西部的经济实力。

11新中国时期:①新中国建立后,和平解放云南、西康的广大地区,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③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在西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④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⑤19571966年,在西部建成成昆铁路和兰新铁路。⑥19661976年,国民经济在动乱中缓慢发展,西部地区建成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⑦西昌和酒泉成为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获得较快发展。⑨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升华认识

1、导致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①政治中心的东移或南移。②战乱的影响。③自然条件的影响。④无节制地开发。⑤近代以来,随着与西方国家通商增多,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而西部地区则严重落后,东西部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到解放前,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已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中、西部地区快。⑥改革开放,首先是沿海地区的开放。

2、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专题九    古代赋税制度

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他苛捐杂税。贡:是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主;赋:原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税:由“禾”“兑”两字组成,“禾”指农产品,“兑”即送达,其本意是社会成员向国家送交农产品。

1、赋税制度的变化(沿革)

夏商周(奴隶社会):实行贡赋制度,这是赋税制的雏形。当时还没有土地税或地租

1)春秋初税亩

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 、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特征: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2)秦汉赋税:编户制度

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

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

秦朝由于赋税繁重,导致短命而亡。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但汉朝田租轻而人头税重。

特征: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交纳粮食。从景帝二年(公元155年)起,汉代田租基本是三十税一。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赋交钱币(在历史上,租、赋、税的概念又往往相互混用)。

影响:这一赋税制度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其二,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其三,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大量的编户齐民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3)北魏的租调徭役制。

孝文帝改革实行与均田制配套的租调制,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户税)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

特征:调指户税(财产税),以农户为单位,它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

4)隋唐租庸调制

从西晋至唐中叶,商品货币关系虽有所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各封建政权仍然使用租调这种赋税征收方式,有所变化的是隋唐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故又称“租庸调制”。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

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

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内容: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特征:“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作用: ①保证农时,减轻负担,开垦荒地;  ②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

租庸调制实行的社会经济意义:①以庸代役,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租庸调制允许劳动者交纳实物代替劳役,即以庸代役,一方面使劳动时间增加,同时,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②剥削量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正主要是兴革封建财政、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结果。

租庸调制的局限性:租庸调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自然受到封建国家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限制。从阶级局限看,封建国家兴革赋税制度,适当减轻人民负担,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和加强对劳动者的更多榨取。因而,轻徭薄赋是有限度的,每当经济转机,生产发展之后,统治者的剥削也随之加重,结果阻碍了经济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从历史局限性看,它不可能超出赖以存在的生产力水平,并要受封建土地管理体制的制约。随着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租调制这一赋役制度就失去了历史作用和存在价值。

5)唐中后期两税法。

唐中叶产生的两税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土地(均田制)关系变化的产物。它适应了当时丁口转移、商品货币经济有所发展的新情况。

原因: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实施两税法。

目的: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改行两税法。

内容:①课税对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两税法将课税对象由过去的主户扩大到客户,并对商人重新规定税率。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

②征课内容:包括户税和地税。即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税中,“以一其名”,并规定,若有“此外敛者,以枉法论”。

③课税标准: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

④征课时间:分为夏秋两季,“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相对集中并节省了征收时间。

⑤征课形式:“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租庸调制是“租出谷,庸出绢,调杂出缮纩布麻”。这样,相对简化了纳税手续,便于国家计算征收。

6)征课原则:“量出以制入。”两税法提出,国家根据财政支出确立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这种量出为入的原则可以说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

特点: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税丁为税产,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升降的社会现实。两税法替代租庸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

作用(两税法实行的社会经济意义):

①两税法统一了税制,扩大了征税面,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②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惟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客户、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此外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

③两税法将唐代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归并为户税和地税两种,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

④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

⑤两税法以货币计算和交纳赋税,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地位: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这次改革反映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即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的转变,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

局限性: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对巩固政权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两税法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

6)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内容: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实行方田均税法,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后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

特征:交钱代役;清查隐瞒土地,使官僚地主不能逃税。

实质: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

7)明后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背景:是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即商品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明初的赋役制度是赋和役分别征收的,赋以土地为对象征收,按田亩计算;役以人为对象征收,分为按丁和按户征收两种。在征收内容上主要是征收实物和劳役。这种赋役制度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当时是比较合理的。但到明朝中期时社会经济状况有所变化,一方面大量田地迅速向地主手中集中,另一方面商品经济在迅速发展。于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一条鞭法应运而生。)

目的: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化繁为简、平均赋役,

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具体内容:①赋役合并,并部分“摊丁入地”。即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役等名目繁多的徭役合并在一起征收,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之中,把过去按户丁出办的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数摊派。    ②赋役征银,由地方官征收。   ③以州县为单位,把一切赋税、役法项合编起来,确定征收的总数。

意义:①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制,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

②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的势力,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③赋役统一征银的办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适应了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对豪强漏税有一定限制作用。

结果:虽然由于大地主的反对,不久就停止实行,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

8)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原因:①旧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社会安定,而且人头税使隐蔽人口现象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②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③1712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摊丁入亩提供了条件。

内容:①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永不加赋使丁银额固定下来,这是赋税发展的一大进步。

②雍正初年实行地丁合一,开始了单一的土地标准征税,正式废除了人丁税。地丁合一又叫摊丁入亩,丁随地起,即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所摊数额,一般是纳一两银子的田赋,摊入一二钱丁银。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惟一标准,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情况,从而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评价: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思考】比较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异同:

同:①都收取银两,即货币地租,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②都以土地为主要的收税依据,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③都因商品经济发展使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不足,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④都增加了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

异:①失败——成功;  ②人丁数和税额不固定——固定;  ③王朝中期——王朝初建时期;  ④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完全按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2、规律总结:

(1)特征分类(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四大税种):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人头税”,即丁税。如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②以土地和财产(田亩)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土地税,即田租。如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

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④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另外,还有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

(2)税种分类

①纳税主体:臣属(西周)、土地(春秋)、土地、人丁(秦汉)、户税(北魏)、人丁(唐前期)、土地和财产(唐后期)、土地(北宋王安石变法)、土地(明)、土地(清朝前期)

②纳税形式:实物地租、力役地租、货币地租

③纳税内容:a.土地税、人头税、徭役、兵役(西汉);  b.租粟;调帛或麻——户税、兵役、徭役(北魏);  c.租谷、调绢或布、纳绢或布代役——庸(唐前期);  d.土地税和财产税(唐后期);  e.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征收役钱(北宋王安石变法);   f. 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明朝);g. 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赋税(清初)

(3)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五大趋势(演变特点):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②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③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⑤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上述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自然经济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无法抗拒商品经济的发展等)

(4)认识

①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②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③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状况,实质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

④赋税是封建国家生存的经济基础;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倒退,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封建统治的依据之一;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观上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客观上取决于生产力的进步。

专题十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复习提示:

我国自古以来在纺织业方面就领先于世界,丝织业尤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手工业发展,为古代人们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手工业始终为农业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虽然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产生并有了缓慢发展,但又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始终没有进入手工工场时代。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屡次出现古代手工业有关的命题,复习时要引起注意。

●知识梳理

1、矿冶业的发展:

1)、冶铁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的国家之一,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商周:青铜铸造业兴盛,西周时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

春秋战国:铸铁柔化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

魏晋南北朝: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还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

隋唐: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明朝:广东佛山冶铁业,一天产铁量达到六七千斤;云南采矿业也很有名。

清朝:广东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青铜铸造业

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

夏朝青铜器目前尚未发现,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 时期。

商朝青铜器由官府垄断,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

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有些动物形状的器皿栩栩如生。

春秋战国时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珍贵名器;战国青铜器出现金银错新技术;青铜雕塑艺术也有创新,器物上已有建筑雕塑图案。

2、纺织业的发展

①商周: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和刺绣。

②春秋战国:纺织品纤维相当细密。

③魏晋:曹魏在纺织中心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缫丝质量高,蜀锦、邺锦、回纹锦著名

④隋唐: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北方以宋州、毫州最著名,南方以吴越、宣州出名;另外丝织品种类增多。

⑤明清: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出现许多颜色的彩色印刷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陶瓷业

①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次飞跃。

②秦:多集中于凤翔,凤翔的画砖最为出色。兵马俑是制陶与雕塑结合的艺术化。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后来制作技术传到北方。北方创制出白瓷,也有黑瓷。

④隋唐:唐三彩为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越州的青瓷、邢州的白瓷、巩县的唐三彩最为有名;还出现了秘色瓷。

明清: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很细,有春土、澄泥、造坯、字画等十几道工序。

4、造船业发展

①两汉:水军拥有用途不同、类型多样的舰船;发明了橹、舵、布帆和使用锚。

②三国:吴国造船技术很高,卫温曾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③隋唐: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而且最早出现了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洪州是著名的造船中心。

④宋元:北宋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区。南宋造船业中心有明州、泉州、广州,海船载运量大。

⑤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表现出明朝造船水平的高超。

5、煮盐业、酿酒业的发展

①甲骨文中有关于商周时期酿酒技术的记载。

②春秋战国:煮盐业有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和四川的井盐都已开发;人们已能用曲造酒,是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

③两汉:汉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反映了盐在当时国家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汉代开发的盐,分为池盐、海盐、井盐等,那时,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四川吃井盐。

6、造纸业的发展

①西汉:前期已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②魏晋南北朝:纸张质量提高,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造纸中心:洛阳、长安、建业、扬州。

7、古代制漆业的发展

1)、原始社会: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红漆碗。

2)、商朝:漆器出现了浮雕式花纹,并镶有绿松石和钻花金箔。

3)、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种植漆林,已被征收税赋。

4).战国:漆工艺有新成就,已出现采用夹纻技术的漆器

5)、秦朝:专设官吏管理漆园的种植和漆器的制作生产。

6)、两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都是汉代漆器当中的精品。

8、玉器雕刻业

商周玉器加工有了很大发展,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数量多,仅安阳妇好墓就出土玉器七百多件。

9、手工工艺专著:  战国:《考工记》  明清:《天工开物》

10、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经历了一个产生——缓慢发展——被打断发展这样一个过程。

(1)明朝中后期手工工场的出现

1)前提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所谓“商品”,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而“商品经济”是以生产商品为特征的经济关系。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

直接原因: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生产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全国出现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

2)时间地点:

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如苏州)

3)含义:

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4)产生部门(最早出现的行业):

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

5)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

在当时的苏州,出现了所谓“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的生产者“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6)主要特征:

①微弱、稀疏; ②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 ③发展水平低; ④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⑤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在全国占主要地位。

7)实质

机户与机工之间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8)意义: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我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

(2)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发展表现:①范围扩大;②部门增多;③手工工场规模大。

【联系】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条件、时间、地点、标志、途径、本质、影响等。东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有很大的相似性,起点差别并不大,但后面的发展却有很大的差别,并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为什么中国没能象西方那样也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可从东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同成长之路去寻找原因。

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根本原因:①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的根源。

②地主、商人剥削所得钱财,多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③“重农抑商”政策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④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产品,这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⑤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严厉的限制措施:政府在国内设立许多关卡,流通不便;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

所以,腐朽的封建制度不是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根源。

3)明清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

▲不利条件:

①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②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

③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④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

⑤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专题十一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

 

(一)19世纪中期开始的100年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在中国东南沿海开辟五个通商口岸,并协定关税,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步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一部分地主、官僚、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中国社会出现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③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输出资本,从此中国社会封建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并存,这是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

④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依附帝国主义,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形成了官僚资本。

⑤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1953~1956年又完成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二)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线索

1、外商企业19世纪40年代~建国初):

1)性质及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在中国出现的经济形式,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其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增强。近代前期列强纷争,英法为先;近代后期,日美争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造成中国人民苦难、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

2)兴衰过程:

①兴起:19世纪40年代起,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非法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外商企业在华兴起。

②发展:19世纪60年代起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侵略者把持了中国海关管理权,逐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市场。

早期,外国侵略者非法对华输出资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各种工厂,设立银行等。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大规模地对华资本输出,抢夺路权矿权,开设银行,办工厂,并附加苛刻的政治条件。外国资本在华势力不断增加。

一战期间,日本乘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门户开放政策下的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成。

国民政府前期,列强继续扩大经济侵略。,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日本殖民地经济形成,在“以战养战”的目的下对工矿业、农业和财政金融业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美国经济扩张增强。

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

最终归属: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受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

3)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压制排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之一,并使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化特征。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客观上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进程。

2、洋务派企业:

(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2)创办:洋务派在“求强”、“求富”旗号下,先后举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影响:这是中国从手工业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标志,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4)分化: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及归宿

(1)各阶段原因、特点、影响

 

原因或条件

特点

影响

 

19世纪607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作用

②洋务运动的作用

③原有的商品经济基础

①轻工业为主,分布于沿海地区;

②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

新的经济因素

西方思想传播

阶级结构的变化

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向帝国主义过渡)

帝国主义资本输出

清政府政策调整

集中在轻工业,开始向内地扩展

①政治:推动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的发展

②经济: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一定程度抵制西方经济侵略

短暂的发展春天(1912──1919

(一战期间)

社会政治条件

客观条件、直接推动力、思想条件

时间短暂

行业发展不平衡

地区分布不平衡

经济基础变化

阶级力量壮大

意识形态变化

日益萎缩

(国民政府统治)

日、美的经济掠夺

四大家族的垄断;

濒临破产

①参加抗日统一战线;

②寻求第三条道路;

③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获得新生

(建国后)

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恢复发展、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成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①经济:是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政治: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③思想: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④发展趋势:由于先天不足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其发展的前提是政治上的民族独立。

(3)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政策

①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中指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要动力。

中共三大:提出与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合作

②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纲领中,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③抗日战争时期: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促成统一战线,实行三三制

④解放战争时期:联合资产阶级政党,召开新政协会议。

⑤建国后:保护私营工商业,开展五反,合理调整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规律认识】▲理清一条线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经历了如下九个历程:

①萌芽———明朝中后期;

②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③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④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

⑤显著发展但受摧残———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⑥破产———抗日战争时期;

⑦毁灭性打击———解放战争时期;

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⑨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三大改造”后。

   分析两组原因

(1)近代史前三个阶段(产生阶段、初步发展阶段、进一步发展阶段)及发展的原因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原因是: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已经萌芽;

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③外商企业的刺激。

甲午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侵略,使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

②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的影响;

②“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有力推动;

④“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的两大思潮;

⑤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

(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可概括为三句话:封建主义不愿走,帝国主义不让走,资产阶级想走没走成

①大地主阶级出于维护自己利益的考虑,绝不愿意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反对革命,充当帝国主义的走狗;在中国实行反动统治,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

②帝国主义为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百般阻挠中国向资本主义发展。

③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带有两重性,不可能承担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都深刻说明了这一点。

理解两个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冲击着自然经济,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决定了民族工业的缺陷———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从分布区域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从资金技术上看,难以与外资抗衡;从部门上看,主要是轻工业;从发展原因看,客观上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会。

这样,民族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对中外反动势力的依赖性,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革命性和软弱性并存,这也决定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缺陷和失败。

归纳三个影响

(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主要内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新式学校、实行君主立宪)。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发生。

(3)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民族经济发展的认识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抑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我国民族独立的经济和人民不受剥削的经济体系。民族经济的发展要以政治独立为前提,只有国家享有独立主权,人民享有基本的生存权,才能行使自己的发展权。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和哲学道理。

现今大力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联系有关时事,正确认识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更不应对立。贸易自由并不意味着进口失控,特别是一些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与外国存在较大差距时,更应对进口严格控制,以保护国内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中国加入WTO后,对中国民族工业有何影响?中国民族工业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同时,怎样才能在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发展壮大?联系时事,正确认识走私是冲击民族工业的祸水,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认识打击走私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4、中国官僚资本1927-建国初):

1)性质与地位:

官僚资本通常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垄断资本,内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外依附于帝国主义。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成份。

2)兴衰过程:

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各种手段建立起了官僚资本对全国经济的统治地位;

②抗战时期,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基本上垄断了全国经济命脉;

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经济危机;

④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官僚资本,结束其统治。

5、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也叫中共领导干的根据地、解放区经济。主要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及私人经济三部分组成。其发展趋势是逐步增强,直至战胜官僚资本和封建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作为一种过渡经济,它更重要地表现为革命的经济政策: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根据地经济建设;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七届二中全会指出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等。

6、自然经济:1840――1952

1)性质与地位:

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封建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生存条件。带有封闭性、保守性和滞缓性,少有活力。在近代占据着主体地位,也是清政府、北洋军阀政权的经济基础,是中国社会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

2)瓦解过程: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农产品商业化加强,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逐步解体。

其发展趋势是逐出走向衰落解体。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正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全建立起来,才有了彻底改变。

(三)近现代土地政策的调整

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生”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主张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中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2、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 第一次: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 第二次: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 第三次:人民公社化

  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即一大二公)

  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经验教训,作出经济体制改革正确的决策

核心内容:坚持土地国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建国后城市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

①建立国营经济;  ②工矿企业民主改革;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建国后我国经济形态的四次转变:

①新民主主义经济(1949~1956年):它不是一种独立完整的经济形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本质和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1956~1978年):其特征是生产销售过程高度统一集中。

③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1985~1992年):从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转变。

④1992年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四)中外社会转型及工业化比较

1明清中西方社会转型比较(鸦片战争前)

⑴明清近代因素的萌发: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农商并重”和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开始萌发。

⑵未能转型原因: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重农抑商政策;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对外关系,实行闭关锁国。文化上,实行思想专制。

⑶西方:①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②资产阶级革命,推翻 封建 君主专制,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规范。③对外殖民扩张,开拓世界市场;④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近代科学发展。

2近代中西方工业化比较(1840-1949

⑴近代中国工业化特点:①起步晚,交叉引进西方两次工业革命成果。②以官办(洋务)企业为先导;实力相对较雄厚,涉及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③民族资本是推动工业化的最活跃因素,但实力弱小,主要集中在轻工业。④近代工业主要在沿海地区,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没能取代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⑵不能实现近代化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本国封建势力的阻碍;自然经济的抵制和重农抑商思想影响。

⑶英国工业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从纺织等轻工业开始,进而推动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发展,同时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⑷美国工业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重心转移到重工业,电力、石油、化工、汽车等新兴工业成为支柱产业,传统的钢铁、造船等重工业也迅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垄断组织产生。

3、新中国工业化与新、韩工业化比较(1949-今)

⑴新中国前期(50-70年代):①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公有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②高度集中,高度计划,忽视市场经济;③缺少对外经济、科技交流,失去发展机遇。④左倾错误,片面强调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一度脱离经济建设中心,影响经济发展。⑤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国防工业等方面取得一些突出成就。

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③宏观调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坚持长期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⑤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发展,加快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⑥首先发展东部沿海,进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发展)

⑶新、韩工业化:①60年代,抓住机遇引资,发展劳力密集产业。②70年代,调整战略,产业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外向型经济。③七八十年代高速增长,实现工业。

专题十二   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1、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

3)发展——蒸汽时代 (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

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④二战时期(1939--1945),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 年~至今)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

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

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

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形成过程: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标志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③最终形成:二十世纪初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世界市场的作用(评价)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并使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列强对世界其它地区国家的侵略、宰割,使亚非拉国王地区陷入长期落后状态,但客观上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知识归纳】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包括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和殖民体系三大部份。其形成可分为工场业时期(萌芽)、蒸汽机时代(初步形成)、电气时代(最终形成)三个阶段,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

3、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①确立原因:a、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 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丧失原因:a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b、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原因:a、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b、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c、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3)20世纪六七十年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经济危机、侵越泥潭)。

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4、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四次快速发展(原因、特点、影响)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④三大进步潮流即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相继而生。

2)第二次:18701913

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影响:①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3)第三次:19231929

原因: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 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影响:①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5、列举世界近现代史上三种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思想,简要指出它们的核心内容,实践措施,并分析它们兴衰的原因。

①重商主义(非考点)

②自由主义:

核心内容: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实践措施:资本家自由经营工厂,国家不干涉其内部事务;消除关税堡垒,各地正常贸易。

兴衰原因:为各私营企业发展消除了限制,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

③凯恩斯主义:

核心内容: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实践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兴衰原因: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6、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脉络:

1)英国的兴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曲折与反复,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并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率先进入大机器时代和蒸汽时代,成为“世界工场”。与之相适应,在对外关系上实行“光荣孤立”政策。19世纪末,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下来,英德矛盾激化,为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英国调整了对外政策,与俄法协约。一战后,英国工商业衰退,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政党政治随之发生变化,殖民地独立运动高涨,国际地位下降。二战使英国削弱,以后逐渐恢复,但很快就进入了“滞胀”状态。

2)欲称霸欧洲大陆的法国:路易十四改革客观上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确立了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世纪中期法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地赔款,元气大伤。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工业生产退居第三。一战中损失惨重,由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济才逐渐恢复。对外竭力恢复欧洲大陆霸主地位。二战后,追随美国,由于民族解放运动,法国力量大大削弱。

3)美国资本主义持续发展:美国独立战争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政治上建立了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的联合专政,称霸美洲的野心也迅速暴露。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南北战争,北方工业资本主义取得胜利,19世纪末美国工业上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对外则走上了海外扩张道路。美国是一个托拉斯帝国主义。一战中,美国大发横财,战后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并妄图凭借经济实力支配全世界,但遭到英法抵制。20年代,出现“柯立芝繁荣”,但这种经济繁荣是暂时的,1929年就发生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对外企图称霸全世界,积极推行“冷战”政策,在美苏争霸中最终取胜。但霸主地位也逐渐发生了动摇。

4)德国三落三起维也纳体系建立后,德意志仍处于四分五裂中。19世纪中期,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实行“铁血政策”,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长足进展,成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扩张野心增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战败。《凡尔赛条约》使其政治、经济、军事受到严格限制。国内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魏玛共和国。在美英等国扶植下,迅速成为经济、政治大国。为了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困扰,希特勒纳粹党在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了法西斯专政。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战败投降,被英法美苏分区占领,后来形成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分裂局面。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迅速,60年代初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80年代末,民主德国合并于联邦德国,德国再次统一。

5)亚洲强国日本: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面临全面危机,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接着,在政府扶持下产生垄断组织。日本帝国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积极侵略朝鲜和中国,并趁一战之机暂时独霸了中国。战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继承了德国在华特权,但在华盛顿会议上却受到压抑,美日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矛盾斗争激烈。30年代,为了转嫁经济危机,1931年发动“918”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灭亡中国。1941年又发动太平洋战争,使二战进一步扩大。1945年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由于美国庇护,战后没有受到严厉制裁。日本政府大力改革,并利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订货之机大力发展经济,60年代末,日本已发展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6)扩张野心强烈的俄国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俄国经济、军事力量,为其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面临严重危机,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于19世纪8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20世纪初,列宁主义诞生,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并发动了两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5年革命和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政权落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列宁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苏联解体。

7)意大利:长期处于分裂状态,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增强,撒丁王国依靠人民的力量,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接着走上侵略扩张道路,同德国和奥匈帝国结成三国同盟。一战爆发后,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加入协约国作战。战后经济混乱,革命运动高涨,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党在大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了法西斯统治。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后来又伙同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二战爆发后,致力于北非扩张。19439月,宣布投降。

6.中外经济政策(经济思想)的演变

⑴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农本商末思想)

①背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农业是国家财政收的最重要来源; 封建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特点:重视农业发展,注重土地和人口赋税;限制工商业经营活动等。

③影响:保障农业发展和国家财政收的稳定,从而巩固封建统治。不利于工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⑵明清时期“工商皆本”思想的萌发

①背景:农业、手工业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促进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要求冲破传统经济政策和观念的束缚。

②主张: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

③影响:反映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处于思想萌发阶段,没有形成广泛社会思潮(只反映商品经济较发达地区工商业者要求)。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政治、思想专制和闭关锁国,限制工商业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绝对支配地位。

⑶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的“重商主义”思想和政策(16 -18世纪)

①背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新航路和早期殖民使西方进入扩张时代。资产阶级要求原始积累;各国统治者也希望通过发展工商来增强国家实力。

②特点:国家鼓励发展本国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增加出口,限制进口(贸易保护主义)

③影响: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工场手工业发展;加紧殖民扩张和贸易争夺。

⑷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和政策(18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①背景: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政治地位,打破工业革命前的旧生产关系束缚。

②特点: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③影响:加速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加紧对商品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的争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⑸“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思想)20世纪30-70年代

①背景: 自由资本主义生产和消售矛盾,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1929-1933的大危机表明:单纯依赖市场竞争自我调节的“不干预”经济政策失效。

②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强调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二战后,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甚至直接投资重要工业部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③影响:30年代的“新政”减轻危机破坏,促进生产恢复,巩固资本主义统治,开创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飞速增长。

⑹“减少干预”的经济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为代表)

①背景: 70年代经济危机导致长期“滞胀”,国家干预收效甚微。

②特点:政府降低税率,减少财政支出,减少对企业的干预。

③影响:80年代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通胀、失业降低。90年代经济增长加快,通胀、失业、赤字降低;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主导。

⑺苏俄“新经济政策”(20世纪20年代)

①背景:长期战争导致经济崩溃;1921年灾荒,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加激经济、政治危机。

②特点: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营经济和市场贸易等。

③影响:表明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与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促进经济恢复发展,巩固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对战后社会主义各国改革也产生深远影响)。1928年,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

⑻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略)

⑼基本认识

①经济思想(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发展。

②制定经济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

③要把政府宏观调控(干预)与市场自我调节有机的结合起来。

专题十二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

考点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一、西汉开通两条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

②意义: A.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B.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C.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①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②意义:  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

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

二、唐朝丝绸之路的拓展

1、陆路方面:隋唐时期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东起长安,经中亚,一条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另两条至地中海进入欧洲、或西北行进入欧洲。

2、海路方面:从广州出发,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

三、明朝郑和下西洋

1、目的

①宣扬国威,宣传明王朝的强盛。 ②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③为宫廷购回奢侈品,即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概况: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3、特点:

①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

②不是发展海外贸易,采取的事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

4、历史意义

①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考点2 新航路的开辟

一、背景和条件

1、原因

①经济根源:15世纪以来,随着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货币需求量的增加。

②社会根源:

A.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

B.《马可波罗游记》驱使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③客观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促使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条件

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②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如“地圆学说”的流行。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罗盘针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的改进等等。

④中央集权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大力支持远洋航行。

二、经过

1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2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3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4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三、影响

1、引起了“商业革命”:

①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欧洲与亚、非贸易扩大与美洲联系开始。

③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价格革命”:

①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

②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③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争夺,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考点3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一、含义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二、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的西、葡、荷、英、法进行殖民征服,亚、非、拉、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①葡萄牙:1500年占领巴西;但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在非洲和亚洲。

②西班牙:主要目的是掠夺金银。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占领子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16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占领了亚洲的菲律宾。

③影响

A.欧洲的殖民统治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土著劳动力锐减,由此又引起丁罪恶的奴隶贸易。

B.流人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

对亚非来地区:①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②经济上——伴随政治霸权而来的是经济的剥削和掠夺;③思想文化上——由于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对世界:①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②有利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中国的影响:①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②经济上——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③思想文化上——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2、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抢占原料场地,拓展殖民地,亚、非、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

①原因

A.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产阶级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根本原因。

B.经济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空前强大。——物质条件。  

C.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②概况:(见课本)

③对外扩张的影响:

A.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料、市场)。

B.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客观上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

3、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三、评价

1、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2、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客观上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贸易额的增加。

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地区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输出资本的场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它们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使它们陷入更加落后的状态。

 

考点4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含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对外贸易使各国市场联系起来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涵盖。

二、形成

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已显雏形。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扩展至美法德俄等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从反面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3、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从此一统天下,在经济上世界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

三、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

3、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4、加剧了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斗争,并形成了错综复杂、囊括全球的国际关系。

考点5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与崩溃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1、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①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②英国经济遭到严重削弱,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支持。

③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2、形成:1944年夏天,44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签订了几个协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4、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5、影响:

①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美国控制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②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原因:

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商品大量涌入美国,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

②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美元实际贬值加剧。

1973年石油危机的冲击。

2、表现:1973年,美国再也无法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资本主义各国相应也不再承担维持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影响: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考点6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形成的过程

116~18世纪开始形成时期

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还推动了海外殖民扩张,伴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19世纪前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紧殖民扩张,许多国家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最终形成时期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思考讨论

想一想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提示: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对外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的逐步形成,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资本和广阔的市场条件,又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认识

1)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动力,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2)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瓦解着东方各国旧的经济结构,促进了东方各国的近代化。

3)也给东方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的长期贫穷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二、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体系演变

1.演变过程

118世纪中期~1944年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①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19世纪早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加紧殖民扩张,拥有广大的殖民地,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霸主,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逐步形成。②一战英国经济受到削弱,英镑地位动摇,二战使英国经济受到严重削弱,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

21944~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二战中西欧各国普遍衰弱,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拥有最雄厚的工业资本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0世纪70年代伴随西欧和日本的恢复与崛起,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3欧元的崛起:1999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成功启动,标志着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正式建立。

2.认识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或联盟的建立取决于各国或集团经济实力,反映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衰和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1.经济全球化

1)含义: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思考讨论

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提示:它将有效地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推动我国在WTO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参与WTO规则的制定,保障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2)实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3)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 199511日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这一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国于 20011211日 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区域集团化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三大经济区域集团。

3.认识

1)经济的全球化是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空前的压力与挑战,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起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4)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

四、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过程

11500~1945年资本主义萌芽和两次工业革命都开始于欧洲,使欧洲长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

21945~20世纪70年代,日本、德国战败,欧洲普遍衰落,美国掌握世界霸权,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

320世纪70年代至今天,美国经济相对衰落,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4)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拉丁美洲出现一批新型的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形成环太平洋经济区。

2.认识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有欧洲中心—美国中心—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过程。经济政治的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X”综合向导

一、科内综合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基本途径及评价

1500~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资本主义萌芽以及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通过不断的海外殖民扩张来完成的。它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亚非拉大多数国家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冲击了这些落后地区旧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也给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长期的贫穷和落后。

2.欧洲一体化进程

1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建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组成,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21993年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1994年增至15个国家。

31999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启动,标志着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正式建立,欧元的启动对欧元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3.工业化国家对落后民族的征服活动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对市场的需求。

2)主要手段:用炮舰、廉价商品、剩余资本打开落后国家的大门,使之成为其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重要的投资场所。

3)主要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列强本国经济的发展,给亚非拉落后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并促进了亚非拉落后国家的近代化。

4)主要启示:落后国家只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变落后的政治经济体制,才能富国强兵,救亡图存。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领域: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经营的模式。

2)对社会制度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人们的公民意识增强。

3)对侵略方式的影响:殖民侵略进入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

4)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5)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衣食住行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6)对环境的影响:石油等能源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5.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①确立: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最早发生和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大,还拥有广大的殖民地。

②丧失: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错失机遇,被美国德国迎头赶上。

2)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

②表现;二战后,美国操纵了国际金融市场,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在国际资本主义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3)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①原因: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

②表现: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