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教研活动

◇短评三则◇

来源: 日期:2010-09-19 作者:谌 勇 浏览: 字体:

               ◇  短评三则◇

 

是否人人都能有幸成为“最牛旅客”

 

 

1226上午,湖北武汉的余先生一家驱车前往武汉站乘坐G1031次列车去广州,当车开上天新洲大桥引桥时正好遇上该大桥举行通车仪式,他们进退不得,被堵就是一个多小时。眼看赶不上1015分的火车,情急之下,余先生无奈地掏出手机拨打110和市长热线,接到投诉后一辆正在执勤的警车接到命令专程为余先生的车开道,使他们得以在956分赶到了武汉站。(据1227《武汉晨报》)

看来余先生真的“很牛”,也很幸运。如今的城市人多车多,塞车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赶车搭船坐飞机甚至着急上医院的人被堵的,恐怕也不在少数,是不是人人都能有幸像余先生那样成为最牛旅客,有警车来鸣笛开道呢?当然是不会有的,你再着急也只好忍着,再忍着。否则,余先生的事也就成不了新闻了。

其实道路施工或是出了车祸和其他意外,被堵还情有可原,可问题是余先生的被堵是因为举行通车仪式,这可就是人为“添堵”了。一座大桥修好了,有关部门发个通告,告诉大家什么时候可以通行了,本是皆大欢喜的事,用得着张灯结彩封闭道路请各路神仙来剪彩后才能开通吗?

说到底,还是我们有关部门自己的面子考虑太多而人民利益考虑太少的缘故。我们不想成为像余先生那样的有警车开道的“最牛旅客”,否则我们的社会运行成本也太高了。

                           (201015


开放包容与语言纯洁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向央视等主流媒体下发通知,要求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进一步规范用语,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均不得使用NBAGDPWTOCPI等外语缩略词。

此举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捍卫汉语的纯洁性。的确,作为央视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加强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和规范意识显然是必要的,这也是法律赋予的神圣义务,也一定会对规范社会用语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是语言(尤其是语汇)本身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动态系统,有着其自身的法则和发展规律,硬性的规定什么词汇能用,什么词汇不能用,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首先,语言最大的法则就是约定俗成。大家都习惯用的语汇也就是有其存在合理性的语汇,我们不妨以包容心待之。比如,NBA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并且习用了,硬要说成“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将MP3说成“个人便携式数字化音频播放器”则显得迂腐,况且也不符合实现经济沟通的语言信息传播原则,最重要的是语言的主人——广大人民大众也不见得会买账,据腾讯网的网络调查显示,支持和反对屏蔽NBA等词汇的声音同样强烈就是一个明证。再者,语言本身就是生活内容最直接的表现,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些形形色色的缩略词的背后就是我们开放而有活力的社会现实生活。

其次,汉语语汇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在包容、吸收、改造外来语汇的过程中吐故纳新不断丰富的历史。据研究,在汉语发展史上,大规模地吸收外语词汇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要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如“佛、菩萨、缘、世界、庄严”等等莫不是披上汉语外衣的梵语词。更有意思的是,据研究诸如“幽默、哲学、逻辑、商业、干部、社会主义、健康、法律”等等从日语中“出口转内销”的汉语词汇更是占到了现代汉语常用语汇的70%。但是晚清后随着国门洞开而来的诸如“特律风”(“电话”的音译)、梵阿林(小提琴的音译)最终被更恰当的汉语词汇所取代,所以有些事情我们不妨充分利用汉语的自洁功能来处理也许更合适更自然些。

总之,作为媒体及其管理机构甚至公民个人都要有语言规范的自觉意识,但硬性屏蔽之法却未必可取,事实上也是很难行得通的。

                             2010415


馒头黑茶及其它

 

前些日子出差长沙,傍晚时分在位于韶山北路的省图书馆旁的银园招待所偶见一景:人们排起长龙在购买该招待所食堂外卖的大馒头,长龙中不但有大爷大妈甚至还有下了班的上班族。

说实话,如今这年月市场物资尤其是食品早已极其丰富供应充足了,我们几乎就想不到还有什么是花钱买不着还得去排队等的。

可事情就有这么奇怪,朋友告诉我这种情形都有好些年了,而且人家这招待所食堂是定时定量供应的,不但“过时不候”,而且每人一次最多只许购两袋(每袋10个),价格也不比别处便宜。那些排队买到了的面带欣喜之色,没买到的自是懊恼不已。每天如此,成了街头一种特殊的景象。

我想招待所老板在收获钞票的同时一定收获着更多的满足和自豪。想想看,任你是长沙的“德园”,还是天津的“狗不理”谁有本事把自己的“包子”卖得这么火过?我又问朋友,这馒头是不是有什么特别之处,朋友笑笑说,哪有什么特别啊,不过就是真材实料的老面馒头而已。

这些普通的市民们,一年四季,风雨寒暑地究竟在执着于什么?我想答案其实就是这四个字:“真材实料”。

是啊,如今虽然是市场极大的丰富,可“真材实料”的东西似乎在离我们远去。所以被天花乱坠的广告忽悠怕了,吃尽了那些掺杂使假的不法商贩苦头的普通百姓要用自己排队的双脚和执着的耐心给那些诚实经营的商户们做着这世界上最动人的广告。

这不禁使我想起我们正在热炒的安化黑茶。前些天与一位外地朋友在网上聊起了黑茶,我说黑茶如何如何的好,可他说,拉倒吧,还好呢?一股烂菜叶的味儿!我跟他开玩笑说,很不幸,你可能买到假货了。其实我早有耳闻,一些心术不正的厂家在制作黑茶时有用烂菜叶之类的东西冒充黑茶原料的现象,看来是真的了。

其实在跟朋友玩笑的时候,作为黑茶故乡人,我在心痛更在担心:醇香的黑茶好不容易有了些名气,可千万别让这些害群之马给搞臭了啊!

眼下黑茶市场渐热,可似乎没有一个严格的黑茶加工市场准入机制和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于是大家都来争抢这块大蛋糕,不管有无条件和技术,大家一窝蜂地纷纷上马,仿佛一夜之间各种黑茶加工企业到处都是,这就难免鱼目混珠滥竽充数了,这样不但不能真正形成产业规模,而且还浪费了宝贵的原材料资源。

纵观黑茶产业的几起几落,虽然不乏其他诸多的原因,但是每一次衰落的背后无不有某些黑茶企业掺杂使假,“自毁长城”的因素存在。

愿我们的黑茶加工从业者和黑茶市场管理者吸取历史的教训,也能从长沙市民对几个“真材实料”老面馒头的执着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对市场负责和对自己负责也对黑茶负责的精神用心经营,早日将黑茶产业做大做强。  

                       20091219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