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览胜
三晋览胜
· 杨举忠 ·
2010年8月3日至7日,我游览了山西名胜。读高中时,就唱过《汾河流水哗啦啦》,等到亲眼目睹它的风姿时,已是皓首耆年了。
对我来说,见到汾河是圆了一个梦,对山西人尤其是晋中人来说,哗啦啦的流水仍然只是一个梦。三晋五天,“哗啦啦”的大河仅在我眼前晃过一下。汽车飞驰,映入眼帘的不是癞头山,就是干涸的河床,整天难见盈盈一水。可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和高粱,却高低错落,郁郁葱葱。的哥说,今年太原大概只下了100毫米雨,做梦都想下场透雨。导游小姐讲,太原最贵的楼盘在汾河边。我想,其原因大概是可以“望梅止渴”吧。太原最宽阔美丽的街道叫“迎泽路”。泽者,水积聚之地也。以前,票号形势看好谓之“倾盆大雨”。在山西,从人们的生活到祈盼,从街道命名到经商行话,无不折射出雨水的金贵。
不过,唯其如此,山西的许多古迹才得以保存至今。平遥古城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县城,城墙历600年岁月沧桑,而今仍然巍然耸立。你可知道,它外侧虽包砌青砖,内侧却尽露夯土。如果不是干旱少雨,土城墙恐怕早就被雨水浸垮了。毋庸置疑,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理位置给三晋大地留下了丰厚的文物遗存。五台山是座佛教名山,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鲁智深醉打山门,杨五郎当和尚与顺治皇帝出家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在显通寺,我看见一个信徒三步一跪拜地艰难前行,它褴褛的长衫和满身的风尘昭示着他对文殊菩萨的虔诚。车上菩萨顶,路经五台山女子佛学院——普寿寺,有人指着窗外说:“那是李娜出家的地方。”李娜以一曲《青藏高原》而出名,又在藏传佛教的圣地出家,不知是与西藏的情缘来了,还是六根已净,一个著名歌手居然遁入空门,真是世人难料,匪夷所思。
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峡半崖峭壁上。它背倚翠屏山,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半插飞梁,背岩依龛,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远望像一幅巨大的壁画,近看飞檐翘角,大有凌空欲飞之势。悬空寺的建筑体现了一个“巧”字,表面看去悬空寺是被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其实它的重心被用桐油浸过的铁杉木撑在坚硬的岩石里。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淋;山洪暴发时,因它高踞崖上而免遭水淹。下车时正逢风雨,雨中置身古寺,不禁想到杜甫,“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诗句。一座悬在半空的寺庙,经1500年而不倒,不能不钦佩我国古人超凡的智慧与才能。
大同的路又平又直,坐车在上面飞驰,神清气爽,加之坐在前排,视野开阔,似乎襟怀也跟着坦荡起来。与洛阳的龙门相比,云冈石窟的特点是大佛多。一个石窟一个大佛,一个大佛就是一个北魏皇帝,这叫寓教于帝。在我们国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中,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是一个最有作为的少数民族政权。我想,这也许与它大兴佛教,重社思想舆论工作不无关系吧。
如果说,晋北主要是博大精深的古建宗教文化的话,那么,代表晋中的则是魅力四射的晋商文化。乔家大院因拍摄影视剧而名闻遐迩,我慕名观看了这“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听说,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比它大得多。这些星散在晋中各地的成千处的深宅大院,见证了晋商们往昔的荣耀与辉煌。诉说着一个个晋商的传奇故事。不过,这些古宅大院还只能表现晋商的富有,到平遥古城你会感受到晋商的睿智、胆识与创新精神。虽然往昔繁华的景象已成过眼烟云,风光不再,但是平遥却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曾是晚清中国的金融中心的历史千古不可磨灭。我在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的西大街徜徉,我在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前沉思。古今中外,一般能执全国金融之牛耳的,不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是水陆交通枢纽之地。但对平遥,对整个晋中而言,以上优势一个也没有。那么是什么成就了这一历史奇迹呢?我想,应该是人才的作用吧。譬如日升昌的信用,王朝阳的德性,邢嘉宾的忠诚,雷履泰的公关与创新。人才是经济活动中第一宝贵的要素,正是无数个雷履泰,创造了晋商富可敌国的奇迹。
在晋中,我还浏览了绵山和晋祠。绵山抱腹岩之“腹”大,晋祠难老泉之“难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到遗憾的是,还有应县木塔、鹳雀楼、普救寺、壶口瀑布等名胜来去。但在这个“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里,五日奔波观赏,我早已筋疲力尽,世事哪能尽善尽美呢?阿弥陀佛,叨女儿的光,能去山西一游,我就心满意足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