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教研活动

我教“春秋笔法”之《晋灵公不君》

来源: 日期:2011-05-10 作者:三水 浏览: 字体:

我教“春秋笔法”之《晋灵公不君》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  谭文淼

新课改中语文选修教材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 如何运用选修教材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拓宽知识、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高质量地完成选修模块的教学任务,这对语文教学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勇于接受挑战,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唯其如此,才可收到省时高效、事半功倍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效果,发挥出选修教材最大的效力。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由“经典原文”《晋灵公不君》、“相关读物”刘知几的《直书》和“大视野”《怎样研究中国历史》三部分组成。《晋灵公不君》是《左传》中的著名篇章,文不甚艰,故事生动,剪裁得当,叙事流畅,人物形象饱满,性格鲜明,较鲜明地体现了春秋笔法

从单元提示和阅读指南两部分来看,所谓春秋笔法就是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证实和惩戒的目的,其核心就是秉笔直书,不避强御实录精神

那么《晋灵公不君》是如何体现春秋笔法的?这个问题不难理解,因为结尾一段说得很明白:董狐在史书上记载了赵盾弑其君,但是赵盾并没有弑君,而是被不君的晋灵公追杀而逃跑了,但董狐却认为亡不越境,反不讨贼是赵盾的罪状;所以尽管赵盾是良大夫,但仍然被史家写上了弑君之罪,这就是史家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

通读文本,得知《晋灵公不君》主要讲了晋灵公和赵盾两个人物,从晋灵公的角度而言,作者的记载并不避讳晋灵公君王的身份而加以掩饰,而是用大量事实来表现晋灵公不君的特点,并且文本开头便说晋灵公不君,此为春秋笔法之一也;而从赵盾的角度来说,作者也不因为古代太史董狐记载了赵盾弑其君就将赵盾贬抑一番,而是用具体史事来证实赵盾原本就是忠君之人,确实为古代的良大夫。而且对于前人的评论全部实录,此为春秋笔法之二也。由此可见,《晋灵公不君》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和“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是本课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

因此,教学时,我在让学生诵读全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从研读最后一段入手,直奔“春秋笔法”。紧紧抓住最后一段中孔子的评论,引导学生理解董狐的“书法不隐”和赵盾的“为法受恶”,通过对晋灵公和赵盾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分析和儒家思想的探讨,引出对“春秋笔法”文化内涵的探究,深入理解史家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归纳本文“详而博”的叙事艺术,从而探究“春秋笔法”的意义。

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激趣导入”,让学生了解在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里,历史典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记载着各个朝代的历史,而且也沉积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透过历代的史著,都可彰显出历代史官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左传》就是这样的历史著作。指导学生用一个课时梳理单元内容,诵读并理解全文。在“合作探究”时首先引导学生研读最后一段。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晋国的赵穿杀死了晋灵公。董狐记录成:“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录拿到朝廷上公布。这显然与事实不符,但却被认为是史家的“春秋笔法”。这“春秋笔法”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很快就明白赵盾并没有参与杀害晋灵公这一“犯上作乱”事件,但史官董狐堂而皇之地写下“赵盾弑其君”,这里,表现的是史官对历史人物的道德与礼法评价,是“春秋笔法”的体现。

接着我又设一问:赵穿弑君被董狐记成“赵盾弑君”,孔子为何还称赞董狐为“古之良史”?既然赵盾对董狐的书法无力辩解,孔子为何又说赵盾是“古之良大夫”?

通过研读课文,师生互动,很快得知:赵穿弑君被董狐认为是赵盾弑君。这看起来不公,但他是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他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评判赵盾作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的实质是“弑君”行为,应对晋灵公的死承担责任。这里所说的这个“法”就是儒家的君臣之道!因为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权臣往往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以礼义为标准的历史叙述笔法,已失去了它的威严。坚持这一原则,有时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董狐的写法,自然也是冒着风险的。因而孔子称赞董狐为古之良史。而赵盾按臣道,做到了。他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他也做到了。在职守上做到了宵衣旰食。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敬业,所以鉏麑这个杀手,也不能不感叹说,赵盾是不忘恭敬。 还有就是遇到灵辄饿得不得了时给他吃的,得知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让他吃完后带上一袋饭和肉回家。这是恩“惠”养民。再就是,虽然为法受恶,但充分尊重史官的记载,难能可贵。孔子从事实出发,根据赵盾的行事,认为赵盾是“良大夫”。

在让学生明白我们不能用儒家观点来评判是非,而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后,又设一问:既然晋灵公被弑已成事实,那么,晋灵公因何被弑?该不该被弑,为什么?学生研读课文,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相关内容。然后师生一道结合文本,探究出“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也就是晋代杜预所说的“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直书其事、惩恶而劝善”。

通过“整合评价”,学生明白了本文所叙之事概括说来仅是《春秋》所述“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一句,但赵盾为何弑其君,该不该弑其君,晋灵公又怎样被弑,究竟是不是赵盾所弑等等,仅凭此一句很难弄得明白。本文细细道来,讲述得明明白白,让读者知晓了事情的全过程,这是其“详”;文中不仅叙述了晋灵公的种种荒淫无道的行径,叙述了赵盾与士季进谏的经过,讲了晋灵公如何遣使鉏麑暗杀赵盾以及借宴请之机谋杀赵盾,还叙述了赵盾因何背负弑君之名等等,这是其“博”。一“详”一“博”,不仅大大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是非的可判断性,而且把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具象地表现了出来。

在“拓展延伸”时,侧重思辨求新,着重探究“春秋笔法”的意义在于:褒扬善的,揭露并抑止恶的。因此,要详写善的,略写恶的。也即让善的流芳百世,有详细的事例供人学习,如杨靖宇将军战斗到最后一人;即使是小人物,如狼牙山五壮士,也让他们流芳百世。而对恶的,以不为恶人树碑立传为宗旨,就一笔带过,对于大恶的,让他遗臭万年;小恶的,让他湮没无闻。例如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谈到烈士们遇害时,写到其一是手枪从背部入,斜穿心肺。这里罗列的事实是客观的,反动派无法否认的。读者根据这些事实边阅读就边开始作出自己的判断:其一是手枪,那么其二、其三是什么?长枪。官配手枪,兵带长枪,有官有兵,说明是有预谋的。从背部入而不是从正面射击,属于偷袭,自然是场大屠杀。于是读者对一八惨案就作出了自己的结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属于偷袭性质的大屠杀。一个政府到了连杀人都只敢偷偷摸摸的时候,就离灭亡不远了。读者得出的这个结论正是鲁迅想说的话,他就是这样巧妙地使用了“春秋笔法”来狠狠打击敌人,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就课堂结构而言,“激趣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主动性。“整体感知”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相关知识和文本内容后,明确了学习方向,形成了强烈的达标意向。“合作探究”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绝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设计疑问,引导学生理解、探究新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发现问题,并进行综合整理,与同学、老师共同探讨,体现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整合评价”是从课文的整体把握到局部品味、深入分析、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或是用自己的语言整合文章信息,或是利用教师提供的形式进行语言表达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感悟文本并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拓展延伸”使学生能够将已有的基础知识内化为能力,并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途径、新方法,从而有新的发展。

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试图在互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展现自我的成就感,让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以经典原文为例子,运用各种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入门探索的意识,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主动权交由学生支配,让他们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安排自己的学习,以获得自主学习“相关读物”和“大视野”的能力。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