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教研活动

走进新课程系列讲座之五

来源: 日期:2011-05-20 作者:佚名 浏览: 字体:

教学改革必须增强课程意识

站在更高的起点看待教学改革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意识十分淡薄。

•仅仅站在教学的立场谋划教学改革,往往看不出问题的本质,难以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从课程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改革——一个更开阔的视野。

   对新课程的一些基本阐释

——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教学,教与学,是课程实现的基本方式。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生命活动,应该全程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课程是在教学活动中生成的,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种课程。

    一、站在课程的立场反思教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改革探索一直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着。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们不断地发现,局部的教学改革并不能够对中小学的整体教学状态带来大的改观,反而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20世纪80年代:单项、单科教学改革

•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改革、阅读教学改革、作文教学改革等。

•取得了进展,但缺乏整体结构上的规划,成效十分有限,无法带动整体教学状态上的好转,特别是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各个单项改革单科独进,难以协调,不能有效地控制教学总量,甚至不断地滑向“难繁偏旧”,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不堪重负。

    80年代后半期:整体性教学改革

•开始触及教学实践问题的核心——“教什么”、“学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

•但由于中小学教师长期以来没有课程的权利和意识,不可能也不太愿意去动课程,只能把教学改革限定在“怎么教”的范围内,整体性教学改革始终只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无法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曲折:整体性改革转向教学方法改革

•由于课程权利的缺乏和课程意识的淡薄,整体性改革后来转向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向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师的表现,对于学生的表现反而不大关注。

•比如听课、评课,往往侧重于教师的仪态仪表、怎么设计教案、怎么复习、怎么导入课文、怎么讲解新知识、怎么板书、怎么提问、怎么布置作业、怎么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怎么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怎么把握教学节奏等等,却常常忽略了课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学生。他们怎么感受、怎么反应、怎么学习、怎么思考、怎么发展和怎么成长,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被扭曲的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

•十分注重形式化的设计

–预定的目标

–预定的内容

–预定的进度

–预定的环节

–预定的方式

–预定的时限

–提什么问题和由谁来回答

•一节课的整个教学活动非常紧凑,极具观赏性,却恰恰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现实——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

脱离具体教学情境的教学法改革,最终演变为教师基本功的表演

•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是具体的、不确定的,是动态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我们可以预测它,却无法预先规定它。

•教师的教学智慧,应该表现在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做出即时的判断和处理。也就是说,教学的起点应该是学生现实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困惑、疑问和需要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生长点。

•教师和学生在相互激发下,消除困惑、解决疑问、满足需要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身获得进步、发展和成长的过程。

反对教师基本功表演课并不是否定教师需要良好的基本功

•在任何时候,教师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基本功:强的事业心、责任感;自觉的奉献精神;厚实的专业功底;良好的气质和仪表;美观大方的板书;节奏适度、深入浅出、要言不烦的语言表达能力;娴熟的驾驭课堂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 …它不仅给学生以知识,也让学生能模仿。

•许多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实际上主要不是教师教学本身的问题,而是在课程设计时就有问题。

教学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课程问题

    比如,学生不喜欢学习,没有学习的愿望,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教师的教学出了问题,教师把学生教得不喜欢学习了。殊不知,学生不喜欢学习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老师教得不好,甚至在传统意义上老师教得越好,学生越不喜欢学习。为什么呢?因为所教的这些东西本身就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不相干甚至完全相反。不但学生不喜欢,教师也不喜欢,不推崇。试想,连教师自己都不推崇和不喜欢的内容,却不得不硬塞给学生,学生怎么可能会喜欢,怎么可能会有学习的愿望呢!

    二、课程意识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课程意识——人们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

•案例分析:语文识字教学改革

–背景:有机构和学校根据调查发现,小学二年级学生在4个学期内共识汉字1080个左右,平均1节语文课识字约1.3个,识字教学的效率不能令人满意。

–实验:提出一项识字教学改革目标,即在小学二年级结束时学生能够会认会写2500个常用汉字。通过教学改革实验,证明这个目标能够实现,有专家建议大面积推广这项教学改革成果,把会认会写2500个常用汉字作为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统一教学目标。

–分析一(教学的立场):这项改革成果是很有效的,因为教学改革实验确实实现了会认会写2500个常用汉字的教学目标。

–分析二(课程的立场):这项改革成果有问题,因为不能确定这样的教学改革目标本身是否有必要、是否合理。比如《毛泽东选集》(五卷本)和《孙中山全集》,据有人统计,分别用字2553个和2673个。也就是说,伟人的一生表达他们的思想所需要的汉字量大约在2600个左右,其中还包括一些不常用的汉字。那么,对于未来的一个普通国民来讲,要在小学二年级会认会写2500个常用汉字,有这个必要吗?实现识字教学改革目标,很可能是以牺牲学生其他学习时间、活动兴趣乃至休息睡眠时间为代价的,很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健康成长,这种教学改革的合理性还需要认真分析论证。这就是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缺乏源于传统教育学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教育学理论受苏联教育学模式影响很深,几乎完全采用教学论的话语方式,即把教学看做是一个大概念,把课程看做一个小概念,或者几乎没有课程的概念。

•在教学论话语体系中,课程就是教学内容,或者顶多是学科,甚至就只是教科书。所以,直到今天,一提到课程改革,许多人马上想到的就是教材要变了。虽然课程改革必然导致教材的变革,但教材的变革绝不能等同于课程改革。

•在课程论的话语体系中,课程是一个大概念,它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一个环节。

    三、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的区别

第一,在看待教学目标方面。

⊙教学意识:确定一个目标,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去实现了这个目标,就是有效教学。

⊙课程意识:关注目标本身是否合理,如果目标本身不合理,即使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途径实现了这个目标,也没有什么意义,是低效或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同样,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如果是不恰当的或者不具有教育意义甚至是反教育的,那么即使这个教学目标实现了,也是低效的或者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用错误的观点和方法得出或记住正确的知识结论以及公开课教学中的“表演”和“造假”等现象,很值得从课程的立场去反思。

第二,在看待某项教学活动的意义方面。

教学意识:关注把这项活动尽可能做到最好。

⊙ 课程意识:关注这项活动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即要恰到好处。要和整个教学活动的结构联系起来,这项活动要恰如其分地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与学生的其他各项活动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否则,就会挤占学生的其他学习时间甚至应有的娱乐、运动、休息和睡眠时间,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因为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是一个常数。

第三,在看待学生的学习结果方面。

⊙教学意识:主要关注掌握“双基”的程度,特别是考试的分数。

⊙课程意识:更为关注学生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学习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全发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特别是考试分数的获得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全发展,而不是相反,后者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长远的根本利益所在。那种导致学生虽然学到了很多东西却越来越讨厌学习的教学状况,无异于“杀鸡取卵”,是得不偿失的。

站在课程的立场来看教学改革

•首先并不是教得越多越好或者学得越多越好,而在于它能否促使学校活动的结构化安排变得更加合理,是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

•当我们考虑学校教育活动的结构化安排时,考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时,原先我们深信不疑的教学改革,其意义很可能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就有可能重新选择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而此时,课程意识就会凸显出来,教学改革才更加有可能对课程改革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