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教研活动

当我们的眼里只有了分数

来源: 日期:2016-06-08 作者:风也萧萧 浏览: 字体:

2016高考全国I卷作文试笔

当我们的眼里只有了分数

安化二中  谌勇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特别是有了教育之后,无论是古代的庠序还是现代的学校,就都有了一个对教育效果和教育对象进行评估和评价的问题。孔老夫子三千弟子中就被评比出了七十二贤人,但是我们无从知道他老人家(或是其他好事者)是如何评价他的学生的,我只知道,人家绝对不是用一张考卷或是几个简单的数字。

不知曾几何时,我们对于受教育者的评价,先是借用苏联老大哥的五分制,后来运用百分制并沿用至今,甚至大有从试卷,从教育领域向外延伸的趋势,各行各业量化计分评比排队,几个阿拉伯数字从高到低排列,孰优孰劣,似乎一目了然。

对工作考核搞量化计分,评比站队我们姑且不论,但是对于教育对象和教育效果的评价,果真就这么简单吗?

我看未必。

首先,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慢”艺术,我以为它的终极目的就是教人向上、向善、向美,而阶段性的目标则是,在受教育者自身的基础上,引导其向好的方向发展,而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绝非一次考试,几张试卷,几个简单的数字可以说明得了的。

其次,考试制度设计本来就有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存在。别的不说,目前高考科目的设置不就让许多文科天才死在了今后根本不用的数学上吗?在如今这种仅凭分数的选拔机制之内,报考北大而数学考零分的清华首任校长罗家伦,一代才女张充和,著名诗人臧克家等等都只能被拒于大学门外。

再次,直观的分数,最容易让人将复杂的教育问题简单化。就像一组漫画当中的家长一样,孩子考了高分就是“亲吻”奖励,略有下降,哪怕从100分降低到98分就“耳光”伺候,全不问考试内容多寡,考试题目难易,眼里只盯着考卷上的分数,试问这样的家长如何能引导孩子进步成长?

家长对孩子如此,学校对教师评价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场考试下来,左评右比,为了分出个一二三,比到小数点后两位也是常事。全然不管分数之外,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东西。难道是教育管理者不知道这个道理?当然不是,只是他们知道分数最直观,也最简单,其他太费事儿,而且家长社会要的也是这个直观的分数。

如此看来,眼里只有分数,绝不只是学校、家长的事,而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社会病。但是,当我们对教育和受教育者进行评价时,如果眼里只有了分数,那么教育也会变得急功近利起来,非但教育那种吟咏春风,润物无声的诗意将会荡然无存,被分数的肥皂泡演绎的一时“繁华”,恐怕只能光彩一时,要真正回答“钱学森之问”也只能是遥遥无期,但是,我们要知道实现中国梦想,靠的是真实力,而不是分数下面的假繁华。

(参考字数1000字)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