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宽容
也谈宽容
l 杨腾化
一日,上小学四年级的小孩中午放学回家,满脸沮丧而且烦躁地说:“爸爸,今天我不能吃中饭!”我想,一定发生了很严重的事,便坐下来问个明白。原来,小孩做课间操时讲了小话,被值日生逮着,照学校规定要扣班上流动红旗分,照班上规定要处罚犯错学生。我小孩属讲话挺厉害的一个,又是班干部,自然处罚最重:晚上放学之前必须将一篇课文抄两遍(共约5000字),否则再加抄两遍。知道情况后,我对小孩说:“你要虚心接受,赶快抄吧。”
但我也想到了上星期的一件事——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读《三国演义》,以前遇到类似事件总是没收书籍,并肆意批评训斥,甚至也要加罚抄写课文之类。那次我没有那样做,只是下课后和学生先自谈起“曹操煮酒论英雄”一节,学生正好已读过,我趁机问:曹操真的不想杀刘备吗?学生说:不是,刘备是曹操心中最大的敌人,早有欲杀之而后快之心。我问:为什么曹操在轻而易举可如所愿之时却没有下手?学生一口气从原著中找了很多说辞,诸如“英雄惜英雄之英雄说”、“落井下石不义之说”、“客而杀之不仁之说”等等。最后我说:你说的都有道理,但最根本的在于曹操是真英雄,有真英雄的博大胸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宽容啊。儒圣孔子,早年曾周游列国,企图得到诸侯国君重用以推行自己的主张,但他屡遭冷遇,四处碰壁,虽如此,孔子并不消沉自堕,回归故里后广收弟子,设坛讲学,其“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因此芳泽千古。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近代孙中山先生衍化为“博而爱人”,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宽容”。上世纪三十年代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力策“西安事变”,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力挽狂澜,以惊世骇俗的和平方式释放了蒋介石,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确非真英雄所不能为!——此一番交流,学生顿然心释,颇生感动,且似有所悟,临别鞠躬致谢再三。
于是我想,同为师者,共负传道之重任,修点宽容之怀功及千秋啊。
求学之学子,亦不可不修宽容之怀。
昔楚有能臣屈原,号出法令,强国富民,世人共仰,却有靳尚之流恶言谄诽,挤兑攻讦,致屈子远拒朝庙、流徙蛮荒,转瞬间山河破碎、国丧君亡。南宋偏安,金如狼虎,致使河山常损,国土屡缺,幸有岳家军崛起,沙场浴血,精忠报国,直捣黄龙府、北定中原指日可待,不期跳蚤之徒秦桧附庸昏君连下金牌令,造莫须有之罪,留风波亭千古之骂名!由此可知,身居高位,以己之私而不容人,必祸国而殃民。今之学子,定为国家未来建设者,若遇事目无长远,躁动轻浮,兼以私利,裹以恶行,非但不可以建功勋于后世,只恐流毒四野,祸及生灵,其患不可估量!小而言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友之间每每有事,若挟偏侧之目,睚眦之心,愤激之怀,丝毫不顾他人处境,点滴不思他人感受,为自己所欲为,行自己所欲行,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其结果必遭同伴离心、众人反目,成为无桩篱竹、孤家寡人,生之凄凄莫言快乐,活之累累哪得和谐!
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君子者当谨记之。
《萸江文学》第43期卷首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