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学生的读书历程:从鲁迅读到尼采、萨特
与同龄人相比,18岁的张恒熠略显瘦小,看起来依然是个孩子,但谈吐和思考有着超出年龄的成熟。 张恒熠是北京师范大学附中高三(8)班的学生。他告诉记者,虽然离高考只剩下一个多月了,最近还是想找时间读一下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个周五,如果有空,他还想到北京西单的“三味书屋”听讲座。 不到3岁时,父母给小恒熠买来不少连环画,像《黑猫警长》和《葫芦娃》,还有一些科普读物。小恒熠的眼前,从此有了一片新天地…… 后来,从科普读物到世界名著,再到《上下五千年》,加上每天读报,小学生张恒熠在阅读中找到了实实在在的快乐。 初三时,他突然对鲁迅有了兴趣,“一开始是《呐喊》,看不懂,就反复地读,不停地想,渐渐有了些想法。”到了高中,被好奇心牵引的张恒熠,开始读一些研究鲁迅的学术论文。鲁迅曾经很喜欢尼采,他对存在主义也产生了兴趣,并慢慢接触到克尔凯郭尔、尼采、萨特等人的著作,原著读不来,就先读普及读本…… 就这样,从鲁迅开始一路读下来。在张恒熠那里,阅读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大到连滚雪球的人也没有预料到。 从高三开始,张恒熠的学习变得紧张起来,大部头的学术专著没时间看了,他开始利用零散的时间,读一些当代中国学者写的社会学论文,开始思考诸如自由、效率、公平等问题。 也是在高三,张恒熠参加了北京电视台举办的SK状元榜节目,并拿到了年赛季军。他还参加了北京市组织的模拟联合国大会,拿到了最佳立场文件奖。说起这些,他说要感谢阅读让他学会思考和表达,有所积累。 现在几乎每次考试,他的作文都是区里最高分。对此,张恒熠说,“这是阅读带来的最表层的好处。”更重要的是,他说自己在阅读中,接触了大量看上去都正确、却并不相容的“事实”或“理念”,这都促使人去思考,去鉴别,去扬弃,“阅读使我走出了‘一元化’,摆脱了‘非黑即白’的思维局限,我开始学会反思,学会包容不同的立场和观点。” (董 阳) 链接一:观点 读书是未知世界的“入场券” 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与古今中外的伟人、名人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各种体验、各种生活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 对我来说,三日不读书,则头脑麻木。有人不解:读书要费那么大的劲,又发不了财,读它做什么?那是他不能体会读书带来的巨大乐趣。只有当读书不是为了升官,不是为了发财,甚至不是为了学业,你才能深刻体味到这种乐趣。这种乐趣让我至今读书不倦,而且兴趣越来越浓。 ——中科院院士 王梓坤 现代人对阅读要心存尊敬 文字阅读的快乐是不能替代的。阅读需要想象力,书应该慢慢读,需要用心去感受。现代人恰恰对感受毫无耐心,往往只关心结果。 有人说,现代化的生活会使人们阅读的兴趣降低,我觉得,其实这是对阅读的尊敬程度不够。如果你乘国际航班,就能看到许多外国人在安静地看书。我在很多发达国家也看到,人们仍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 我觉得不少国人应该检讨一下,买很多东西——比如生活用品甚至奢侈品时毫不犹豫,却没有买书看书的愿望,这是很不好的。 ——中国作协副主席 王安忆 对待阅读不要太功利 以前,大家总爱说“学以致用”。但为什么学了都一定要用,一定要有立竿见影的成效呢?其实,我们对待阅读不要太功利,很自然、很平静地来阅读吧。当你进入到这个境界,阅读就会为你展开一个新的天地。 我也不大主张大家去赶阅读的时髦。倒不是一味地排斥畅销书,而是要对所谓的“时尚阅读”保持警惕。与其跟风,不如找几本符合自己性情爱好的、真正启发人思考的书来读,可能更有收获。 今天,年轻人工作的压力很大,各方面的诱惑也很多,更需要保持心灵的一块净土。哪怕是每天读一篇文章,读一首诗,或者读几句话也行,只要养成习惯,阅读就会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陈子善 懂得拒绝才有真正的阅读 人生有种种享受,读书是其中之一。读书的快乐,一在求知欲的满足,二在与活在书中的灵魂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丰富和生长。 读书是有品位的。所谓品位,就是能够通过阅读过一种心智生活,使你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始终处在活泼的状态。世上真正的好书,都应该能够发生这样的作用,而不只是向你提供信息或者消遣。 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周国平 像呼吸空气般去读书 古人说:一日不读书,心源如废井。我也是这种感觉。读书应该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就像呼吸空气那样。过去中国人见面经常打招呼说:“吃了吗?”将来我希望人们见面时都打招呼说:“读了吗?” 以前我们那个时代,到处找书去读。现如今书多了,但“读什么”却成了一个问题,难题是要筛选信息,淘汰信息。选择“正经书”的能力从何而来呢?就是读经典著作。建立了平衡的知识结构,才能“风吹不昏,沙打不迷”。 经典该怎么读?第一,要相信前人的话,不要总是怀疑前人。第二,要读你专业所需。第三,适当地读一点热门书,对完善知识结构有好处。 ——北京大学教授 孔庆东 不能只给孩子读工具书 世界少儿读物联盟有句话叫“阅读的人,他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对阅读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如今儿童阅读量的减少令人担忧。 现在许多家长给孩子买书很功利,觉得看作文书的效果明显,就只让孩子读作文书,这不是阅读。其实,作文书仅仅是工具书,它只教给孩子“切”蛋糕,而阅读就像“做”蛋糕,适当读点闲书,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写作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快餐式的、通俗的、艺术低下的少儿读物在市场上时有风行。儿童的内心仿佛一个容器,如果先装进完整优质的东西,以后哪怕有些杂芜,也不过是增加了多样性;而如果一开始放进去的就是趣味低下的碎片和杂芜,那就不仅影响审美趣味,优秀的东西也很难装进去了。 ——儿童文学作家 秦文君 链接二:评论 人民论坛:重拾阅读精神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意在鼓励人们发掘读书的乐趣,并纪念那些为推动人类文明前进而做出不懈努力的先辈。 中华民族无疑是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传统的民族,有关名人与书的趣事不胜枚举: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数百卷,连给女儿嫁妆时,亦是用满满一箱书;《资本论》首位翻译者、经济学家王亚南,在乘船遭遇风浪、海轮颠簸不止时,要求服务员将其绑在椅子上以聚精会神地读书;诗人闻一多在结婚当日的早上不见踪影,后被友人发现在书房中如痴如醉地读书…… 然而,近些年来,我们更多地听到这样的故事:2008年,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开设幼儿经典诵读班,由专家带领10岁以下的小朋友诵读《三字经》、《论语》等经典作品。结果在短短3个月中,学员由原先的20人减至两人。有记者采访退班的家长,得到的回答竟出奇一致:“以后入学时又不看这些,还是把时间花在学英语、电脑、钢琴上更为实在,这些可都是升学加分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书籍已经不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沦为“耽误孩子升学的滑梯”?家长对于经典阅读先入为主的拒绝态度,不仅没收了孩子享受人类丰盛文化大餐的入场券,还间接导致了这些孩子长大后偏于功利的阅读习惯。在许多书店里,你看那“最畅销图书排行榜”上,显眼位置处净是些炒股、基金、管理类的书籍;若有关注社会现实的书刊,也多是用来解当下人之心灵困惑的——如何应对办公室政治?如何成为完美男人/女人?如何把孩子从小送入常青藤?等等。 书店里的人头攒动,正和当代人填补不了的心灵饥荒形成反差——讽刺的是,往往我们功利书读得愈多,便发现这种饥荒愈厉害。捧着教辅书、“快餐”书太久,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只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进而造成精神上的乏力,思考社会、思考人性的乏力。 很难想象,一个精神乏力的民族,会有着什么样的未来。当人们津津乐道“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也正是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的辞世纪念日时,往往夸大了这其中的“巧合色彩”,而忽视了这些文豪们对于启迪思想、丰富文明的重要作用。 若你想说,莎士比亚们离我们太远,无论怎样读书,我也达到不了他们的境界——那么就看看卡耐基吧,在你的书架上,是不是正有一本他所写的《人性的弱点》,供你在陷入人际纠纷、遭到解雇、甚至失恋时寻找“速效冲剂”?但卡耐基在座右铭中这样写道:“人活着不只需要面包。我亲眼所见有些百万富翁因缺乏人文精神的滋养而面临人性的饥饿;相反,有些穷人却在精神上十分富有,远非百万富翁所及——是一个人的精神令他的身体富有。” 还记得清清吗,那位在地震后的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在被救出后,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读书能缓解我们内心的恐惧,丰富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精神的力量。就从今天开始,想一想我们为何设立“世界读书日”,重拾真正的阅读精神吧。(包蓓蓓) 链接三:讨论 请进入湖南教育网论坛读书日讨论:4月23号,世界读书日真正来到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