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园地>德育活动

安化籍广东青年民营企业家蒋文真先生写真

来源: 日期:2014-06-16 作者:佚名 浏览: 字体:

 蒋文真(二中校友)如今已经是南粤大地上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了,在一些与他有过交往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的眼里,他是一个拥有很浓儒雅气质的儒商。这些年来,他所经营的广州合诚化学有限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分公司也有了四五家,他每年对社会、对地方政府的捐助也越来越多。正因为这样,他在家乡安化县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但是对于他本人,可能地方人真正了解他的不是很多。因为他小时候从那个香岩溪山沟里出来后,就一直很少回家。现在他的家人大多数也已迁居广州,回安化老家的时间就更少了。

  苦难童年砺心志

  一个生长在新社会的人,应当说是很幸运的。这里所说的苦难,是当时家庭的困难,是与现代人相比之下的一种苦难。这种苦难是不能与旧社会的苦难相提并论的。

  蒋文真先生的父亲是一位教过私书的老先生,在解放前读过几年老学,后来做了一名算账先生。但按当时的人民币计算,每天只有 0.5 元钱的工资,所以蒋先生的一家人就全靠这个微溥的收入过日子。

  蒋先生一家共有六兄妹,他是最小的。 1965 年当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五十岁了。刚到二岁的时候,他的妈妈也离开了人世。那时候,家里人多,吃饭成问题的现象也很普遍。为了多赚钱,老大、老二、只好从小弃学务农。大姐、二姐、也只好早年出嫁。没过多久 老大、老二也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小家。从此,不到六岁的蒋先生就和八岁的三姐开始了独立生活。因为父亲常年不在家,哥嫂自立门户后,二姐弟的生活只能靠自己相互凑合。

  一个八岁的姐姐能懂什么?还不是和自己一样,每天无依无靠的生活。炉锅里的饭菜变质了照吃不误,扁桶里的米没有了,也不知道心荒。没有下饭的菜,到哥那里去要一点;衣服脏了,自己到水里去弄几下;灶角里的柴没了,就和姐姐上山去砍一担;水缸里的水没了,就和姐姐到沟里去抬一桶。衣服破了呢?破了就自己缝上几针。好看不好看,那就顾不了那么多。邻居的阿叔阿婶都在议论,没娘的孩子多可怜啊,可是都爱莫能助。在学校里,老师告诉他们: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都是红色的革命接班人。是啊,眼前的一切,他们觉得很满足,很自由。虽然,有时他们也很羡慕同龄的伙伴有父母的关照。但时间久了,独立的生活习惯了,依赖性也就没有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人们可想而知。

  读初中了,姐弟二人都要到学校里去寄读,每周的二斤大米和四斤红茹米幸亏还有一个老爸按时提供,可是每周下饭的盐菜萝卜就没有固定的取所。有时到大哥家,有时在二哥家,有时也只好去二个出嫁的姐姐家。盐菜萝卜放在一个罐子里,不管是什么天,都要吃上五天半。变味了,也得吃完,剩下的也舍不得扔掉,还得留给下个星期,能吃一天就算一天,因为那点菜来之不易。幸亏那时候的学生生活都是那样艰苦,生活好一点的也只不过是多了一点腊肉。有父母关照的也只不过是不要为这一罐子的盐菜萝卜耽忧而已。苦啊,如果是现在的人那早就活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学生家里每月不给几百元的零用钱,就无法在学校里生活下去,更何况还没有饭吃呢?这是生存的起码要求。

  生活都是这样,那学费呢?不多,每年二十多元。我们计算一下,他的老爸每天收入只有 0.5 元,那么一年也才一百多元钱。就算只有三个人开销,那人平每年也才 50 元。可想而知,姐弟二人读书每年的四十多元开销也是一个巨大的数额。怎么办?自己想办法,每年放假,姐弟二人就到山上去挖山药。就这样每年的学费基本上自己解决了。这是很了不起的,现在的人可能不信,也不为赚几十元钱而感到惊讶。因为几十元钱对现在的孩子来说那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事,每年过年过节,收到的红包就是几百元,或是几千元。但是我们要认真计算一下,那时的几十元,要付出多少代价。一个不满十五岁的孩子,能做什么呢?大多数的孩子玩耍还来不及,有的就是到山上砍一二天柴也觉得受不了。山上的劳动确实是很辛苦的,要不然,自古以来,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千方百计摆脱那种辛苦来寻求一份好的职业呢?

  孩儿立志出乡关

  1980 年,蒋先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了湘潭大学。那年他才十五岁,那是刚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三年。那时能考上一个大学本科就象过去点一个状元,全县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可想而知其难度是多么的大。蒋先生可能是继承了他老爸的遗传,思维特别清晰,记忆力也特别强,有过目不忘的特点,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当然天生的资质是其中的一部份,最重要的是他从小就懂得了如何奋发图强。这是需要毅力和个人管制能力的。尤其是象他这样的家庭,没有父母的管教,也能做到如此的勤奋,那的确令人佩服。

  大学虽然考上了,但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走出过县城的人来说,对外面的世界必竟还很陌生。有许多考上大学的同学,家里都在热烈庆祝。许多家长都是亲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学校。可蒋文真的家里却显得异常平静,因为老爸和老兄都是没有出过远门的农民。走出村口回头凝望的那一瞬间,他想起了毛主席的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尽管蒋文真先生当时只有十五岁,他还是自己勇敢的挑着行李走出那个村庄。到了湘潭,因为太晚,蒋先生没有找到住宿的房间,只能在旅馆的楼梯下面将就着住了一晚。这是他一辈子都不能忘怀的事。

  大学的学费虽然是免费的,但生活费至少也要自己承担一部份,凭他当时的家庭条件,哪怕是拿出一百元钱也是非常艰难的。怎么办?蒋先生还是要自己想办法才行。署假期间,同学们早就盼望回家了,而他呢?他不是不思念自己的亲人,他要为钱考虑。来回的车费要省,下学期的生活费要增补,这些负担不能交给体弱多病的老爸。他只能利用假期做苦工,能赚多少算多少。就这样几年的大学他几乎没有回家。

  在大学里,许多同学都在父母的关照下,生活变样了。穿的、用的、吃的都有了很多的改变。而只有蒋先生还是老样子,二套衣服轮穿了三年没更新,一双毛皮鞋不管是冬天还是在夏天都穿在脚上。人家的皮鞋换了几双,可他没有攀比。他唯一能比别人好的就是学习成绩,唯一能在别人面前抬得起头的也是奖学金比别人拿得高。

  毕业了,许多同学都想追求更高的学历。当时学校里有一批留校攻读硕士学位的名额,当然这批名额是留给好学生的,蒋先生更是导师指明预留的,但是,蒋先生放弃了,他选择了外校的统考。当时他的决定有二方面原因。第一,他觉得自己完全有把握考上。第二,他想选择广州这个开放的城市,他觉得越开放越有适合自己的舞台。看来他的分析没有错,他真的考上了。他的选择也没有错,广州是一个值得他发展的地方。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他又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没有选择留学,而是选择了参加工作;没有选择国家分配,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发展。几年以后,他经过一番拼搏,自己办起了公司。而那些选择出国留学的同学,却失去了发展的良好时期。回国后也只能回到蒋先生的公司旗下。由此看来,读书也要看清形势。虽然更高的学历,也确实让人羡慕。这么美好的东西为什么蒋先生不去追求呢?因为他家穷啊。所以,我要告诉大家,家庭贫困并不会影响你的创业,没有最高的资质也不会影响你的发展。只要你看清形势,把握机会,努力拼搏,成功之路就会离你不远。

  艰辛创业一路歌

  没有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是很富有想象力的,许多同学都好象自己跨出校门就可以摘到星星的月亮。其实当自己走出校门之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外面的世界并不那么美好,就是走几步路都有可能是坑坑洼洼。蒋先生虽然没那么想过,他知道自己选择的路是一条艰难的路,但是他要成功就得从这条坑坑洼洼的路上走下去。 1988 年他毕业后的第一站,被美国的一家麦氏咖啡公司聘用为技术员。每月薪金 600 元,不包吃住,进厂发放的二套工作服到年底还要扣去 200 元。这可是一个研究生学历,而且懂英语、懂法语、懂粤语、懂技术的条件下才能跨过那道门槛的。他安定之后,他姐夫陪着他那七十多岁的老爸第一次到了广州。当时,蒋文真先生和几位同事合租了一间不到三十平方的房间。那几位同事听说蒋先生的家人来访,就主动到其它同事那里搭铺去了。当时他姐夫很难理解,广州的住房为什么会那么紧张,而且租金高得如此吓人。因为当时内地干部的工资一个月才两百多元。如果按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他这个研究生也只能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普通工人。没办法,他家里的条件不容许他在那个市场上跳来跳去,他必须先解决好自己的生存问题后再去求发展。二年后,蒋先生终于找到了一家比较理想的公司,法国罗介特公司。公司驻广州的办公地点是中国大酒店。当然在跨进那样的外国公司是很不容易的,首先英语水平必须达到六级以上,而且还要能用法语与法国人单独沟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蒋先生在以前麦氏咖啡公司工作的时间里每天下班后还要坚持二小时的英语学习,同时还要学习德语、法语、日语。具备了这些条件后,他才跨进了那个门槛。进入那个公司后,蒋先生才发现自己做业务是他的特长。第一,他对商业信息非常敏感。第二,他的心算能力比较强。第三,他对市场行情有较强的判断力。第四,他的谈判能力也有一定的水平。基于这几点,再加上他的不懈努力,不到半年时间,他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然个人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了 1990 年,当我们内地的工资标准还在 400 元的时候,他的每月收入已经达到了二千多元。在我们地方有许多不知内情的人员听说蒋先生每月有了二千多元,感到很惊奇。因为那是一个天文数,是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一年的收入。可是在广州的消费也确实太高,租一个一房一厅的房子,就需花费 800 多元。加上管理费 水电费、交通费、还有应酬费、每月能节省下来的也就了了无几了。我记得我第二次到广州的时候,蒋先生租的是一个一房一厅的房子,在石牌村那样的地方,房子里既不通风,也见不到阳光。而且到了晚上小偷还经常从窗子里用铁钩偷东西,一不小心就会遭到损害。有一天,蒋先生刚领到一个月的工资,晚上就遇到了小偷,一个月的薪水就白白的打了水漂。那件事让他伤心了好久。住在村子里还有一件让人感到不安的事,那就是每次下大雨的时候,下水道的水淹没了行人的道路,许多小巷是要脱掉鞋子才能路过的,而且水很臭。不但如此,在小巷里行走最怕的就是抢劫,尤其是女孩,时有被抢的事件发生。到了 1992 年 蒋先生的事业及个人收入又有了很大的提高,按理说,他应当换一个环境较好的住所。但是,要找一个那样的房子需要每月多增加二千多元的开支。那时,他对我说过,凭他的收入也不是开支不了,而是一想到从前的生活,他就觉得太奢侈了。

  有的人一旦有了钱,生活方面马上就会讲究起来。吃的需要讲究质量,穿的需要讲究品牌,用的需要讲究档次。而蒋先生却不以为然,他讲究的是平常人的普通生活。每日的剩菜剩饭他从来不扔掉,那时我在他那里和他谈生活的时候,他有一句话我是经常记取的。他说:现在我每天扔掉一点剩饭,确实对我没有一点损失,但这种浪费,对我的损伤太大。因为我是非常珍惜粮食的。我很欣赏他的这句话。所以后来我经常用这句话来对我们的晚辈作教化。好多年后,蒋先生仍然保持了他的那种低调生活,他不管自己有了多少钱,他都把自己手中的余钱分为四个层次来安排。第一是对长辈的孝敬,对家人的关照。第二是发展自己的事业。第三是对朋友,对地方建设及困难户的支助。第四是对社会的捐助。自己从来不好面子、不出风头、不过奢侈的生活。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995 年,蒋文真先生全靠自己省吃节用的一点资金办起了一家小小的贸易公司。当时公司的规模实在小得可怜,办公室不足三十平方,人员只有三人,经营的品种也不到十个,注册资金只有十万元。那时的蒋先生,既没有一个政治上的靠山,又没有一个人对他经济上的援助。他凭的就是自己在商海里打拼了几年的经验,凭的就是自己那么一点可怜的资金,凭的就是自己扎扎实实滚雪球的精神。

  1997 年经过二年的拼搏,公司有了一定的起色。公司地址由偏僻的地方搬进了繁华的写字楼,办公室扩大了,办公的人员增多了,公司的形象也象模象样了。可是那一年,经营的几个品种,价格大跌,一年的利润全部赔掉,但是蒋先生这个人,作生意就是不亏别人,公司赚了就让大家高兴,公司赔了也不让大家吃亏,工资照拿,奖金照发,该安排员工旅游的还得照常旅游。公司的钱没有了,就将自己的钱放进去。经过一番风险后,蒋先生认识到仅凭几个贸易品种是不可靠的,要发展就得研发出新的产品。 1999 年经过几年的准备,一个小小的工厂开业了。由于办厂的经验不够,再加上人员使用不得当,几年的工厂始终靠贸易赢利来支撑。为了稳定和发展, 2003 年公司决定在萝岗工业园区自购地皮六十亩,建起了自己的办公大楼、研发大楼、生产车间和员工宿舍。从此,公司成功的走上了第一个台阶。这一年公司的经营人数达到了二百多人,年营业额已上升到了八个亿。公司的发展是快速的,同时也是稳步和健康的。但是树大招风,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 2006 年公司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遇到了一场海关冤案,虽然最后确定公司是无辜的,但对于公司的影响和损失却很大,对于蒋先生本人来说精神上的打击也是很大的。从此蒋先生也吸取了深刻教训,要生存,要发展,仅凭老实做人还不够。公司发展到这个层面上,必须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公司不求政府来庇护,至少也不能让不怀好意的职能部门来无辜捣乱。否则,公司实在经不起折腾。

  经过一些波折后,蒋先生带领着公司员工进一步走向了成熟。 2008 年虽然发生了全球性的经营危机,但蒋先生在这场经营风暴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得公司的业绩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些年来,蒋先生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以诚信的态度对待公司所有员工,以丰厚的报酬和宽松的政策给高学历、高资质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在产品研发方面,他一直致力于高分子新材料、食品添加剂和健康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公司的产品已经涉及到很多生活领域,每年为国家创利税一个多亿,人平为国家创利税二十五万元。这是一个中小民营企业了不起的数。也是每个在蒋先生公司里打工员工的骄傲 。

  铁面无私的用人之道

  我们是一个大家族,到目前为止我们上下三代共有五十多人。十多年来需要蒋先生提供就业机会的就有十多人。为了让公司不出现亲繁殖的弊端,使公司的员工闻不到家族企业的味道,蒋先生一开始就就给兄弟姐姐们制定了企业的五项基本原则:第一,家人就业只能根据公司的发展骤步增加。第二,没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不能进入公司。第三,进入公司的人只能按部就班,从最基层做起,职位按排只能因人而定,没有贡献不能晋级,没有能力不能晋升。第四,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家人没有任何特殊权力。第五,家人必须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不能拉帮派,不能以主欺人。这五项原则虽然看上去非常简便,但要做好也是比较难的。有的人不理解,为什么同样是工作,别人一到年底就是先进工作者,而我们做亲属的就什么都不是。有的人甚至还把气洒在蒋先生身上。在所难免,谁叫他是公司的老板、家人的梁柱呢?面对这些,蒋先生只有忍耐,只有慢慢的向家人解释。其实蒋先这样做,并不是对家人不关心,他的关心是从大局、从长远的方面着想的。姪儿和外甥的读书从小学到大学都是他包送,哥嫂姐姐的生活也是常年由他供养。多少年来,哥嫂姐姐们早就清闲了,而他始终在忙碌。因为他上了这个台阶,就只能往前走,而且始终有忙不完的事。

  做企业就得有责任担当

  他在为谁忙?这是许多人不能理解的,是为自己的生活吗?不完全正确。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这虽是古人的说法,然而当今社会,钱虽然好,但作为一个不嫖不赌的人来说,蒋先生的钱也的确能够他用几辈子的了。是为了名誉吗?也不完全正确,为了一个名誉为什么要那样辛苦自己呢?这是多么的不合算。所以,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有钱人来说,应当时刻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对家乡人的贡献。

  椐统计,蒋先生的公司每年向国家上缴的税额一亿余元。从 2004 年到 2009 年公司连续被广州国家税务局、广州市地方税务局授予了纳税信用等级 级纳税人,还被国家授予全国千名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在救灾方面,汶川地震捐出了十万,玉树地震也捐出了十万。对于支持家乡的地方建设方,蒋先生更是不遗余力。湘岩村学校建设,他出资 20 ;田庄乡湘文村级公路硬化建设,他一个人捐赠了全部的28 万元配套资金;乡道温文公路硬化,他主动捐资 30 ;县道东田线基础工程,他捐资 30 ;田庄乡敬老院建设,他慷慨解囊,捐资 10 ;田庄乡金文广场建设,他赞助 10 ;田庄乡卫生院建设,他又出资 30万。据统计,蒋文真先生已经陆续捐出两百多万用于地方的民生工程。在教育方面投资也是比较多的,广东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的浙江大学,四川的川大,湖南的湘潭大学等,公司每年都是以数拾万元的资金给予支助。不仅如此,对社会的贡献 钱只是一个有数据的表面现象,真正的贡献在于对人类健康生活产品的研发,这些年来,公司聚集了一大批高学历的科研人员,每年以数百万的资金专门研发人类健康和环保的产品。从 2007 年到 2009 年公司分别获得了广州市科技局、广东省科技厅评定的食品添加剂及配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第二批创新型企业。以及广东省科技厅、发改委、经贸局、国资委、知识产权局和总工会评定的第三批创新型试点企业还有经广东省经贸委、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联合评定的第 10 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现在已在市场上被广大消费者认可的产品有;食品行业中的几十个添加剂产品,工程塑料中的一些助剂和母粒 还有透气膜及二氧化碳降解塑料等等。这些产品出现,对人们的生活需求和人类环保的推进发展都有了良好的促进。这些贡献是远远大于金钱捐助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笔者衷心地祈愿蒋文真先生在在未来的日子里,事业更上层楼,一帆风顺。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