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闻听凶案,第一反应就是“他干的”
|
|||||
经调查发现赵承熙当初有种种反常迹象,如何对待“警示苗头”让学校头痛不已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时,63岁的女诗人尼基·乔瓦尼正从西海岸返回学校。当听说嫌凶是一名亚裔男子后,她的第一个反应是,“这是赵(承熙)干的”。 女学生告诉乔瓦尼,赵承熙用手机在桌底下偷拍她们的大腿和膝盖 课程进行到第五周后,女学生告诉乔瓦尼,赵承熙用手机在桌底下偷拍她们的大腿和膝盖。乔瓦尼向赵提出警告,但后果已经难以挽回,女同学开始拒绝来上课,作业也是通过电脑递交。 赵承熙的“诗歌”创作也让乔瓦尼蹙眉。应警方要求,乔瓦尼不便透露赵承熙具体写过什么,但赵的“诗歌”没有韵律、没有结构、没有节奏,“仅仅是一种战斗檄文”。她举例说,赵在一首“诗歌”中这样写道:“你的胸膛被撕裂,我看见你的血肉。” 乔瓦尼说:“最终,我意识到,要么让赵走人,要么我的班级解体。”她于是向当时的英语系主任卢辛达·罗伊写了一封信,后者最后决定把赵承熙调离那个班级。 罗伊深感遗憾,她觉得,如果后来继续这种一对一的辅导,也许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 “一开始,他什么也不愿说。幸运的是,30分钟内,我从他那里得到四五个只字片语的回答。罗伊说,赵的孤僻很大程度缘于自我封闭。“你看上去很孤独,”有次罗伊告诉赵,“你有朋友吗?”赵回答说:“我很孤独,我一个朋友都没有。”罗伊认为,赵似乎有双重人格,“他非常自大,有时令人讨厌,但他同时又有深深的不安全感”。 与乔瓦尼一样,当听说关于枪手的描述后,她首先想到的也是赵承熙。枪击案真凶浮出水面后,罗伊深感遗憾,她觉得,如果后来继续这种一对一的辅导,也许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 2005年年底,赵承熙曾在司法部门要求下,去一家医院做精神健康评估,后来也不了了之。 对学校来说,这就像“走钢丝”一样,不得不在预防和保护隐私间精心平衡 纽约耶希瓦大学精神病学家维克托·施瓦茨说,问题是,在保护和照顾学生上,学校到底需要承担多大责任?一方面,学生的合法隐私权和在精神健康方面的诊疗机密应该得到保护,另一方面,从校园安全出发,学校又有必要把“警示苗头”通告当局或家长。 由此引发的法律诉讼让学校管理方备感棘手。学校做多做少都有吃官司的可能。比如,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女生伊丽莎白·辛在学校宿舍纵火自焚,她的家人后来把学校推上法庭,指控校方没有及时通告伊丽莎白·辛的精神问题。这场官司去年才达成和解。而在2004年的一个案例中,乔治·华盛顿大学以存在危险隐患为由,禁止存在自杀倾向的学生乔丹·诺特进入校园。结果被诺特推上法庭,双方去年达成和解。得克萨斯大学精神健康中心主任克里斯·布朗森告诉路透社,对学校来说,这就像“走钢丝”一样,不得不在预防和保护隐私间精心平衡。 (冯武勇)新华社特稿 枪手“遗言”震惊美国,自毁之路引人深思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两天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8日公布枪击案嫌疑人赵承熙寄来的一个包裹内容,内有赵承熙手写的23页宣言、43张照片和28份录像资料,内容充斥仇恨情绪。这些“遗言”内容一经公布,美国为之震惊,不少人发出疑问,是什么让他走上毁灭之路? “遗言”见光:“我曾经可以不必这么做,我可以离开” 根据NBC的说法,邮戳显示赵承熙于16日早晨9时1分将包裹邮寄,这一时间正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宿舍楼和教学楼两起枪击事件间的空隙。 在NBC电视节目《夜间新闻》播出的录像片断中,赵承熙说:“你们有无数次机会和方式避免今天(的情况),但你们决定让我流血。你们把我逼到死角,让我只有这个选择。你们作出了这个决定。现在你们手上沾染了鲜血,永远无法洗干净。” “我曾经可以不必这么做,我可以离开,”赵承熙在录像中说,“但是我现在不会再逃避了……”他还在其中表达了对富人的仇视心理,甚至自比耶稣基督。 在一些照片上,赵承熙皱着眉、表情凶狠,而有些又面带笑容。还有一些照片显示他手持手枪,有时是一支,指着镜头或自己的太阳穴,有时是一手一支。此外一张照片中,他双手举着一个钉锤,作势欲砸。《纽约时报》说,这一姿势同获得2004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韩国影片《老男孩》中的一幕十分相似。 有人泪水滚滚:“看到这些画面,让这一切更加真实” 34岁的研究生尼克·杰里迈亚说:“他(在录像中)简直说个不停,这简直比他一辈子说的话还多。”而19岁的德温·康沃尔则对赵承熙的仇视富人表示不解。康沃尔说:“他的话不能让我联系起任何理工大的学生,我们这里是个相当‘蓝领’的学校。” 由于枪击案的关系,大多数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都已离校返家,但仍有一些学生滞留,22岁的劳拉·辛克就是其中之一。看着电视画面,她泪水滚滚而下:“看到这些画面,让这一切更加真实。” 有人反对播出这些“遗言”:因为“这正是他想要的” 尽管现有资料不足以作出诊断,但欣肖认为这些资料显示,赵承熙极度自恋,然而又为虚无主义情绪困扰。他认为赵承熙甚至可能有狂躁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 NBC方面说,播出这些“遗言”对电视台而言是个艰难的决定。这一决定受到了电视台内部人员的反对。曾在联邦调查局分析罪犯心理的克林特·范赞特现任NBC分析员,他反对播出这些“遗言”。范赞特说:“这正是他想要的。” 有人反思:“为什么年轻人的一些基本的情感需求在这个社会得不到满足” 也有心理学家认为,美国社会其实十分讲求“合群性”,“不合群”的年轻人往往遇到很多困难。哥伦拜恩高中枪击案的两名凶犯就是经常遭到同龄人欺辱的“不合群”者。而在学校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这种感觉可能被放大。 心理学家多萝西·罗韦说,这些“与社会脱节”的孤独者可能选择极端的表达方式。她认为,美国社会需要“扪心自问,为什么年轻人的一些基本的情感需求在这个社会得不到满足”。 (王丰丰)新华社专稿 美少数媒体捕风捉影助长偏见及排外情绪 (记者陈勇)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枪击案,然而在事实尚未查清的时候,美国个别媒体就捕风捉影,不负责任地宣称“凶手可能是中国留学生”,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这篇报道不仅内容失实,而且没有可靠的消息来源。在真相大白之后,人们不禁要问:流言从何而来? 中国女博士成“平民英雄” 利布雷斯库是枪击事件后被人们提得最多的一位遇难者。今年76岁的利布雷斯库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的教授。16日早晨9时许,利布雷斯库正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诺里斯教学楼二层的一间教室里教授力学课。正当他和往常一样检查学生作业时,楼道里响起了枪声。教室里的20多名学生立即作出反应,有的拿出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有的利用课桌挡住身体,还有的走到窗前,准备跳窗脱险。大学四年级学生梅尔蕾在跳窗前回头看了一眼老教授,却发现他已走到教室门口,用年迈的身躯把门抵住。就这样,利布雷斯库用自己的生命为20多名学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使他们全部跳窗脱险,他自己却最终倒在凶手的枪口之下。 对于利布雷斯库的英勇行为,他生前的同事、力学工程系主任哈吉说,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利布雷斯库平时就是一个乐意帮助和保护别人的人。他的家人和同事都说,利布雷斯库的英勇行为来源于他自身的经历。 利布雷斯库出生于罗马尼亚,小时候曾被纳粹关进设在乌克兰的集中营,侥幸存活下来的利布雷斯库后来移居以色列,1986年又举家来到美国定居,拥有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这样的人生经历使利布雷斯库有一种嫉恶如仇、舍己为人的精神。 在以色列,人们以利布雷斯库为荣。据悉,他最终将会被安葬在那里,以色列人将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网络留言册上,师生们纷纷写下对这位老教授的追思。他们的文字不尽相同,但有一个词反复出现,那就是“英雄”。 除利布雷斯库外,一名中国女博士生和她的学生互助脱险的事迹也受到了媒体的关注。程海燕(音)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工程学院的博士生,案发当时正在诺里斯教学楼二楼的另一间教室里代课。当楼道另一侧响起枪声后,程海燕和女生特里萨去门口察看,看到那边一间教室的门被打开,一名黑衣男子拿着枪走出来。程海燕和特里萨立即返回教室,告诉学生们趴下。经一名印度学生建议,11名师生一起用桌子把门顶上。大约1分钟后,凶手来到他们的教室,试图推门进入,但师生们用力顶住桌子,使凶手没有得逞。凶手隔着门开了数枪,在多次试图进入教室未果后离开。(记者杨晴川)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