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领先美国20年的农学家 目标是亩产一吨
袁隆平喜欢下象棋,也喜欢看人下棋。 闲暇时,两个人下棋,周围十几个人围着指手画脚,其中就有袁隆平。 袁隆平输了,会一巴掌拍在出招人的脑袋上:“臭小子,乱支招!”然后仰面大笑,笑声穿透房间在走廊中回响,满屋的人情不自禁地会被感染着浮现出笑容。 下棋时,没有人把袁隆平当大科学家。他的学生说,对别的大专家是敬畏,对袁隆平是敬爱。但,谁都知道,这位受人敬爱的、笑得如同老顽童的人,心里装着的,不仅仅是小小棋盘的几多疆土,甚至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上众多良田的阡陌纵横,及世界杂交水稻界的恢弘格局。 【喜好自由】“我还像个健美运动员” 袁隆平七十多岁的高龄还下田。一天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他的学生们说,不敢偷懒,因为老师自己都下田。 于是,袁隆平工作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几乎所有的人都被田间毒辣的太阳弄成一样的风格:瘦削,黧黑。 袁隆平说,下田好啊,看绿色,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 因为勤下田又爱运动,身材精干的袁隆平被美国人认为不超过六十岁,他非常得意。袁隆平有一张很得意的游泳照,见到的人夸他身材好,用了一个时尚的词:性感。袁隆平更是忍不住心中的高兴,开始自夸:我七十多岁的人了,还像个健美运动员。 袁隆平最怕开没有实质内容的会。就是专门为他举办的新闻见面会上,他一上来照样没有客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名的滋味不好受哇!出名了以后,自由度越来越小,隐私权越来越少……” 【战略眼光】杂交稻研究领先美国20年 他的同行们心服口服地多次强调:袁隆平是战略科学家,而不是战术科学家。 同行们的意指,袁隆平不仅是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始终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而且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让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将世界各国远远留在身后,甚至领先美国20多年。 不,仅仅这些都还不够。以上的所有都让同行们敬佩,但让他们敬仰的,是袁隆平从不局限于在一城一池上的攻城略地,而是在科学发展上的敏感和不断进取,及站在全社会的高度考虑人类生存问题的大器宇,而这,确实是一般的科学家望尘莫及的。在很多学生和同行看来,袁隆平是世界级的大科学家,他对科学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吃大米的人占总人口的60%%,而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50%%。 袁隆平说到粮食安全时,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 【百姓评价】吃饭靠“两平”一平就是袁隆平 有人曾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 据统计,到2006年止,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加亩产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 7000多万,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它是全世界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量的总和。 【禾下乘凉】用生物技术完成亩产一吨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袁隆平曾梦见试验田中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就有花生米那么大,沉甸甸下垂着,千万个穗子,好似气势磅礴的大瀑布,袁隆平和助手就坐在禾下乘凉。 这个梦境被袁隆平在不同的场合讲过许多遍。甚至,一个超级杂交稻的新品种就被他命名为“瀑布稻”。 即使在袁隆平功成名就,得到了很多人一辈子追求都不能得到的名气、地位和富裕时,袁隆平仍不满足:“水稻产量还有潜力,身体还好,脑瓜子还没有糊。” 袁隆平为自己确定了新的目标,第一个是超级稻第三期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目标,第二个目标是,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在三五年时间内,把国外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从现在的200万公顷提高到1500万公顷,增加3000万吨稻谷的产量。 达到了这个目标后,袁隆平还做了准备,要让杂交水稻向亩产1000公斤进发,这个目标将借助生物技术完成。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