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高考综合征 做好考生家长是学问
谨防高考综合征 做好考生家长是学问
近年来心理医生和教育学家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心理障碍--"家长高考综合征"。要让学生心情轻松上考场,取得好成绩,必须先调整好家长的心态和做法。只有家长与考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家长如何帮孩子应对高考?除了保证孩子饮食得当,保证生活规律外,更重要的是在心态上要调整。
气氛自然 淡化结果
家庭和学校气氛也应自然、平常,避免无形的压力。有的父母为了孩子能考好,不顾家庭住房的紧张,不敢大声说话,也不看电视了,全部活动都围着孩子转,水果和小吃放在桌子旁边,孩子刚一抬头爸爸就跑过去问寒问暖,结果孩子大发脾气,哭闹不止。这位考生的家长在向心理教授咨询时说,他觉得特紧张,特压抑,受不了。其实父母的好心反而造成了一种无声的压力。所以,生活应该稳定,平时是什么状态,尽量保持,只应注意祛除不利因素,如避免经常性的朋友聚会。与孩子正常的交往,不但不会影响复习,还有助于调整和放松。
尽管自古以来都把金榜题名作为人生一大喜事。当今社会上,因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位置,只能“成龙”不能“成虫”的压力和高期望值,高考的成败对个人和家庭确实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但从考试心理和实践证明,只有重视过程,淡化结果才可能考出高分,才能实现个人和家庭的理想。
相信自己切莫攀比
现在很多人临考之前到处查广告,这有一个补习班,那有什么学校,盲目去攀比。听说别人去了一个补习班,有些考生也要去,或者总是打听别人怎么办,想找捷径或别人成功的办法。实际上高考到临考之前比的是心态的调整和知识的发挥。实践证明,考前应用科学的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清楚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方法,这个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状态调试。高考成功与否的关键决定于心理的调整,据报道很多高考状元,他们的成功完全决定于信心和心态,这个时候信心和心态的调整决定你的高考是否成功。
克服焦虑成功应试
导致考试紧张、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考试情境,是引起考试焦虑的外部原因。但同样的应试情境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由于个体之间内在差异造成的。因此,有下列特点的考生应特别当心,及时调整,避免出现考试焦虑。如,个人及家庭对高考过分关注;目标和能力差距太大;性格内向而比较敏感;学习知识和经验不足;体质太弱或多病。
有考试焦虑倾向的考生也不必紧张,相信科学,及时调整是可以克服焦虑的,必要时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常用的方法有松弛训练、认知调节、系统脱敏治疗,对较严重的焦虑反应,还可以配合抗焦虑药物治疗。
(1)、改变认知过程,正确认识考试,增强自信心:如果把考试的困难估计过大,把考试看得过于重要,难免产生紧张、恐惧、担忧的情绪。这样便会在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妨碍正常的认知活动。因此,家长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反复强调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偶尔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又有躯体因素影响,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只要认真学习,考试一定没问题。逐渐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考试,增强应试的自信心,这样孩子才会以一种新的情绪面貌出现在应试的情景中。
(2)、系统脱敏,放松训练:首先让焦虑的考生学会主动自如地放松全身肌肉,用肌肉放松训练的方法来对抗恐惧或焦虑情绪。因为焦虑与肌肉放松是两个对抗过程,两者不能相容。一种状态出现,必然会使另一状态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在产生焦虑情绪刺激时,同时要进行自我放松,逐渐减轻对考试刺激所产生的焦虑反应。常用的有活动肌肉放松法和调节呼吸放松法。
让考生在假设的情景下进行考试,同时教给他一个与考试焦虑相对立的反应,如深度的肌肉放松,一般可采用呼吸4至6次,以逐渐达到脱敏的目的。对所列“焦虑等级”的脱敏,注意每次数量不宜过多。一般每天进行一次脱敏,每次脱敏不应超过两个等级。每次脱敏进行之前,一定要先做一遍放松训练。只有在全身都处于松弛的状态之下,才可进行想象性系统脱敏。完成一个等级后再设计新的等级,直到把引起考试焦虑的各种刺激情境全部想象脱敏一遍,这样考试焦虑反应才会最终被抑制和消除。当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总之,高考对每名考生都是一次考验,对家长们来说更是一次挑战。是对考生和家长身心健康的一次检验。希望家长和考生们能相信科学,放下包袱,以最佳的心态轻松应考,能够人尽其才,“金榜”题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