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健康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园地>心里健康

从容面对挑战,高效迎战大考

来源: 日期:2006-12-19 作者:未知 浏览: 字体:
 

从容面对挑战,高效迎战大考

 各位同学,下午好!很感谢大家对我信任,特别是当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对我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困惑。在这里,我想先澄清一个事实。很多同学在咨询中都说出这样一个观点,“找心理老师谈话就是心里有病”或者“我觉得最近一直情绪不佳,是不是自己精神有问题啊”!首先,我不是医生,你们也不是病人,心理咨询充其量就是两个朋友说说话而已;其次,当你们是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好,感到情绪的起伏波动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学习时,不管你是愿意找老师咨询还是不愿意找老师咨询的,都是健康的,从意识层面上讲,当你感觉到自己不正常了,你恰恰就是最正常的。

确切的说,今天这次讲座只是一次汇总,结合我在咨询的过程中所遇到问题谈谈咱们高三同学会遇到的心理问题,特别是针对大部分同学所说的“不正常”问题谈谈。需要声明的是,因为是汇总,我所涉及到的事例就不是针对哪一个人的,特别不是针对来咨询过的学生的,希望大家不要对号入座。本次讲座分为两部分,一个小时讲,剩余半个小时留给大家提问题。

Part  One

一、厌 学

先谈谈咨询室里最热门的话题,也就是大部分同学进门会说的第一个问题。“老师,我觉得自己厌学”或者是“老师,我不想上学了”或者“我坚持不下去了”。出现这部分问题的学生主要以成绩较好者居多。仔细分析,原来是进入高三之后,这部分同学成绩或者原地踏步或者一降再降,于是吃不下、睡不着,甚至心灰意冷,继而产生厌学情绪,主要原因如下:

1、压力过大,期望值过高。一部分压力是来自于自己的,一部分是来自于家庭的。来自于家庭的,需要及时和父母沟通,得到父母的支持。有的同学说,压力很好啊,有压力才有动力,不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目标,不给自己施压好像觉得自己放松了要求。学过物理的同学都知道,弹簧上放东西之后,弹簧的弹力就会增强,但是当东西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弹簧的弹力就会消失的,对于学习来说,就是放弃。当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超过一定程度的要求,尽管自己做了努力,但仍然看不到达到胜利的希望,一次,两次,...….最后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2缺乏挫折体验。应该说,很多同学的学习史是很辉煌的,都是在家人和朋友的赞扬声和羡慕中长大的,成绩和名次是他们骄傲的资本,也是他们自信的源泉。因此,他们不允许自己的学习成绩有退步的时候,一旦某次或某几次考的不好,便感到学习受挫,接受不了现实。

3缺乏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中有自己的“绝招”很重要,而一部分同学在学习中缺乏独立性与创造性,只是服从于,依附于老师,一旦没有老师的指挥棒就失了分寸;或者是盯着同学的,今天见张三成绩提高了就学张三,明天发现李四的分数突飞猛进就又转向李四,自己在迷茫中成绩已悄然下滑。

二、“高原现象”

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这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停止不前的时间,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

应该讲,高原期在高三复习中是多少会存在的,有的会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记忆力减退了,甚至智力也出现了问题,因此情绪波动很大,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

 “高原现象”的产生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考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心态不尽相同,造成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

1、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造成的。高三下学期的学习是相当紧张的,不少学生夜以继日的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当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出现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

2、复习的内容和进度与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协调。在高考复习的不同阶段,复习的内容不一样,学习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力求把知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有些学生往往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的习惯性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结果往往产生不适应。适当的进行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调整,就会走出高原期,学习也就会有新的提高。

3、做题过多、过乱。有的学生担心自己做的题不够多,因此除了做老师布置的卷子,自己也买了很多的题,结果做的是晕头转向,甚至越做心里越没底,造成复习效率低下。对于这部分学生,要集中精力和时间做老师布置的习题,搞懂搞透老师讲解的东西,并且举一反三,不仅仅局限于会做。

高原现象是高考复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不足为奇,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去加以解决,就会从“山穷水尽疑无路”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情绪不稳定。

临近高考还有六十多天的时间,压力大,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冲突也接踵而来,很多同学也可能有这种体验,情绪常常很不稳定,一点芝麻点小事就可以在心里徘徊很久,导致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对同学老师的话很敏感,明知道不是针对自己却还是很不舒服;教室里也少了很多欢笑声,感觉周围很压抑;考试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是考试失利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等。这里就不良情绪的处理提供几点建议:

1、承认不良情绪存在的事实。

    把自己的不良情绪、焦虑不安这一事实全面接受下来,不搞不认帐,这样反而可以减少一些惊慌和痛苦。其实,人有些消极情绪、并把它适度的表达出来,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尽力的去掩饰它、压制它,这不仅于事无补,而且长久的压制不良情绪还会诱发过度的情绪反应,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头晕眼花,胸闷等。

2、对情绪做建设性的宣泄。

对消极情绪做建设性宣泄,如:合上眼睛听音乐,让自己的感觉随音乐流动;在校园散步,安静的想想;和知心朋友谈话等。

3、采取建设性的实际行动。

凡是长期心情不好的人都是想的多而有效行动少的人。因此要解决不良情绪,必须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Part   Tuo

在复习备考这一阶段,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一、平常心接受高三所经历的一切

    平常心通俗的说就是需要焦虑时你就焦虑,需要紧张时你就紧张,需要睡觉时你就睡觉,需要失眠的时候你就让它失眠。

紧张焦虑,高考那么重要,谁不紧张焦虑呢,除非你压根儿就不想上大学,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前途,我相信来到咱们高中,经历了三年不知道是酸甜苦辣的学习生活的绝大多数同学是梦想着有出人头地的一天的,所以面对着这么重要复习和考试,你会紧张和担心甚至是害怕。而且可以说,你如果连一点点紧张都没有,反而有点不正常吧!有的同学说,我紧张的太厉害了,已经引起失眠了!翻翻历年的状元回忆录,很多也是高考前夕失眠到凌晨的,但是他们照样还是拿了高考状元的称号,为什么?知识掌握的牢固,底子牢!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对于自己的紧张焦虑失眠之类的问题耿耿于怀,非要做到一躺下就睡着,遇到任何事都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上来。失眠,我以为如果睡不着的话,干脆不睡了,躺在床上复习一下功课,回忆一下一天来发生的事和学习过内容,总结一下一天的收获,失与得。我建议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最好不要吃安眠药。当焦虑紧张难受得时候,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事引起的,有没有解决的方案。总之,高三所发生得一切情绪波动都是正常的,不要试图阻止它或者拒绝它。也就是,在思想说,无所谓,但是在行动上要尽力。

其实,也正是因为高三会经历这么多,思考这么多,才使得它在我们得记忆里印象如此深刻。

二、冷静处理好高考复习

复习备考要有计划,大目标,小步子

抓紧45分钟课堂效率,跟着老师的步子走;

解决偏科问题,强化强项,解决弱项。复习时,强项和弱项都不能忽视,强项要强化,弱项要加补,还要挖掘分数能提高的潜力项。

提高学习的效率,一些同学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定,喜欢走神,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可以做做“加速作业时间,提高紧迫感和注意力”的训练:看着表,规定自己在半个小时之内必须把某项作业完成;或者同桌之间进行比赛等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适当的放松

三、平和心克服考试焦虑

在我们的学业焦虑中体现最深的要数考试焦虑了,江光荣采用斯皮尔伯格的“测验焦虑调查表”调查了武汉市两所中学高三学生和初三学生发现高焦虑的学生人数比例超过百分之二十。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试成绩的过分看重——对未来前途的过分担忧,一次或几次成绩不理想,或者与自己制定的目标尚有距离,吃不下、睡不着,心情沉闷抑郁等。

考试焦虑水平与考试作业水平的关系符合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即适宜的焦虑水平有利于学生水平的发挥。焦虑水平过低,唤醒不了我们内心对成功的渴望,激不起我们的潜能;而高的焦虑水平又使我们在面临生疏的考题时产生慌乱,阻碍了思维的活跃性,常常思维凝固。考试焦虑调解的方法:

1、做一些自己的自我暗示:

如“我已经尽力了,一定没问题!”“只要把我能够做到题目做好啦,考试的价值就在于查漏补缺!”“适当的紧张是好事,别紧张兮兮的”“遇到难题,要难都难,不必慌乱”“狭路相逢勇者胜,把学会的都答出来就是成功”等等。

2、挑战消极评价

 我们知道,假如某个人在期待某件事或结果出现时,那么这种期待可能会促使这件事或者结果的出现,“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当遭遇这种情况时,认真分析自己的想法,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挑战和解除这些消极评价。对于“这次考试,我预感会失败”我怕考试会失败”等,可以想象失败了会产生什么后果等来减少。

3、放松脱敏。正因为对考试太敏感,想的太多,所以才导致了考试焦虑。方法:在考场上,静坐两分钟,深呼吸,全身肌肉由脚开始,先紧张(10秒)-放松交替训练,逐步到头。或者深吸一口气,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吹胀的气球,持续67秒,再从嘴里缓慢的呼出来,连续56个。

4、系统脱敏疗法,在考前一个晚上做。逐条列出引起你为考试焦虑的各种情景。

 

Part   Three(提问)

结束语:

我讲的到此结束了,我希望我今天讲的可以给一些同学有所启发。以一句话结尾:“高考来了,大学还会远吗?”希望六月过后,在座的每个同学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