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今天很有幸能坐在高二辅优班的开学典礼上,感受到高二精英的智慧,就看到了2008年我们高考的喜悦。同时我觉得你们也很幸运,有学校领导的关爱是你们的福气,有精挑细选的老师的指导是你们的运气。要我来和同学们谈谈学习效率的问题,有点为难我,本人除了懂一点皮毛英语,有一点肤浅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于数理化方面的指导更是无从涉及。下面我主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怎样才有高效率的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往往起因于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率不高往往由多因素造成。较低的学习兴趣、不良的学习习惯、身体的疾病等都能影响学习效率。下面,我们对此进行综合考察。
一)学习问题自我评价
每一个学习不良者并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的问题之所在,要想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学习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便尤其显得重要了。对学习问题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l.时间安排问题
学习不良者应该反省下列几个问题:
(1)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内容。
(2)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
(3)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
(4)学习计划是否是从来都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
(5)是否把所有的时问都花在学习上了。
2.注意力问题
(1)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
(2)学习时,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使我分心的东西。
(3)学习时是否常有想入非非的体验。
(4)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3.学习兴趣问题
(1)是否一见书本头就发胀。
(2)是否常需要强迫自己学习。
(3)是否从未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
4.学习方法问题
(1)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能力。
(2)是否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法。
(3)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
(4)是否从不向老师请教问题。
(5)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
一般而言,回答上述问题,肯定的答案回答越多,学习的效率越低。每个有学习问题的学生都应从上述四类问题中列出自己主要毛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由此可见,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言外之意,学习成绩好未必学习效率高)。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
二)学习效率提高的方式:
自我改进法
1.SQ3R法罗宾生提出的SQ3R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方法。SQ3R是由Survey QuestionimesNewRoman,Read,Recite,Review几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成的。
(1)概览:即概要性地阅读。当你要读一本书或一段文章时,你必须借助标题和副标题知道大概内容,还要抓住开头,结尾及段落问承上启下的句子。这样一来,你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有利于进一步学习。
(2)问题(Question):即在学习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问题上,同时找一找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力。如果是学习课文,预习中的提问可增加你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要是研究一个课题时你能带着问题去读有关资料,就能更有的放矢。
(3)阅读(Read):阅读的目的是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不必咬文嚼字,应注重对意思的理解。有些书应采用快速阅读,这有助于提高你的知识量,有些书则应采用精读法,反复琢磨其中的含义。
(4)(Recite):读了几段后,合上书想想究竟前面讲了些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做一些简单的读书摘要,从中找出关键的表达词语,采用精炼的语言把思想归纳成几点,这样做既有助于记忆、背诵或复述,又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且使思维更有逻辑性。这种尝试背诵的方法比单纯重复多遍的阅读方法效果更好。
(5)复习(Review):在阅读了全部内容之后,回顾一遍是必要的。复习时,可参考笔记摘要,分清段落间每一层次的不同含义。复习的最主要作用是避免遗忘。一般来说,及时复习是最有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可逐渐减少,但经常性地复习有助于使学习效果更巩固,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即是此意。
2.自我塑造法
上面介绍的SQ3R>法是一种学习方法,仅可解决因方法缺乏而引起的学习上的问题。对于因其他原因而引起的学习问题,则还需综合考虑运用其他方法,自我塑造法即是一种综合法。
(1)选择一个目标。经过对学习效率低的原因分析,你已经找出自己的症结所在,但对改变它你不可性急,而应该首先选择其中较为可行的一项进行重点突破。找学习榜样树竞争对手。
我们常观到某些学生在接受长辈一顿训斥后,立即制定一个宏大的学习计划,其实这种计划十有八九是执行不下去的。我在学英语时,有一天忽然下决心要从阅读原版小说入手,结果我借了一世界名著《马丁.伊登》,并且向朋友宣布,我要花一个月时间啃下此书。结果呢,我连第一页都没能读完,因为里面的生词查不胜查。后来我选择了比较适中的学习目标,先从世界名著简写本入手,结果越读兴趣越浓,不再视英语为畏途了。
(2)实行新的学习程序,如果你的症结是行为拖拉,为克服这个缺点你就应该给自己订一个规则,每天不完成预订的任务不睡觉。如果你的缺点是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你应分析不集中的原因。在寝室读书不集中,则应责令自己到教室里去读。如果读半小时后不集中,则应略为休息一下,或改变一下学习内容。如果原因是对读书不感兴趣,则首先努力去读自己有兴趣的书或改变单调枯燥的读书方法,将读书与工作、娱乐、陶冶性情结合起来,或给自己的学习以一定的奖励。坚持一段时间后,随着良好习惯的形成,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浓厚。此外,定期根据测验考试成绩或任课老师的建议对学习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 "
(3)讲究科学方法,减少无效劳动 我曾让学生找出哪些是无效劳动。全班同学共找出多项无效劳动,大家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显而易见的。如:被灰心、忧虑、嫉妒、骄傲等各种不利的心理因素所左右,背各种思想包袱等。另一类是不明显的,如:抄别人的作业,已经会了的题还反复做,贪多求快,实行疲劳战术,这实际是把脑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手虽然很忙,对脑来讲,并无成效。违背学习规律,教材还没弄通,就去抠偏、难、怪的题,也属于无效劳动。学生们分析了这些无效劳动的害处,订出了减少无效劳动的措施。
提高英语学习的几点建议:
辅优班的英语教学将以扩充词汇和提高阅读能力为主线,其中也会有语法的深化和练习。
1.对于语法,首先要明确语法在英语学习中的位置。 语法不要孤立来学。
语法本来就是从语言归纳总结出来的东西,并不是先有语法,再有语言。因此,不学语法并不会影响到英语的水平。如果语言用的熟落,不学语法也不妨碍交流。比如阅读、对话、写作等等。
但语法是一种速成方法,语法是语言学家们劳动的成功。他们的劳动就在于摸索出了一种语言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分析语言的方法。这些规律,或者说规则,是避免发生歧义的比较合理手段。
语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因为语言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僵化地学习语法是学习失败的的一种表现。对于能够正确交流,就是违背语法要求又怎么样?可以认为是省略,等等。
2.对于习题。习题即可以检验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又可以让自己熟能生巧。辅优班学习中会有作业布置,建议学生做习题时要思考,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做题机器。有些学生作了好多本练习册,但成绩还是没有提高,就是因为习题做得没有收益。莫不如拿两本练习册,把其中的每道题变成四道题,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四个选项,为何选A,, 为什么BCD都不可以呢。 要经常问这样的问题才能高效的收获。另外,习题做完后一定要立刻对答案,千万不要置之不管,那样的话,等于没有做题,这是不可取的。
3.对于复习。调查结果显示有30%的学生复习敷衍了之或者根本不复习。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有科学统计说24小时内进行复习可以记住48%,48小时可以记住30%,时间越长记住的就越少,需要花费多倍的时间去记忆。许多学生通常是不复习,直接做题,干脆把复习环节省掉,他本以为这样做节省时间了,但实际上他是带着疑惑去做题,可想而知他的习题效果肯定不好。正确的方法是下课后利用自习课先把课文和知识点复习记忆,然后通过习题操练所学知识并检验自己的复习和听课效果,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另外一定对自己要求要高,比如说复习笔记的时候,同样说复习了的两个同学,好学生能达到向老师一样娓娓道来,但差一点的学生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错题整理。因为英语知识点特别多,学生经常是在练习册上改答案,记录老师的讲解。这样做从眼前的角度看还是可以的,但从长远角度考虑就不可取。因为,从初中到高中我们做过的习题很多,有练习册,有试卷,有练习卷,复习时候每本练习册都要翻,很浪费时间,更糟糕的是很少有同学能妥善保留这些资料的,所以很有必要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所有错的、比较难的题整理到上面并纪录讲解。课余在做好题目同时注意反思自己的错误,掌握解题方法及思路,这样复习时,过一遍错题本就可以把知识点毫不遗漏的复习到位,将学习效率及效果提到最高。
善于积累。英语学习就像一盆水和一碗水的关系一样。如果盆里的水很浅很少,用碗是取不出多少水的。只有准备满满的一盆水我们才可以们用碗自如地取出我们需要的那一碗水。考试时要用的就是那一碗水,但我们需要准备的若干碗水,所以我们要善于积累。语言不是无本之木,必须依靠源头活水,也就是常说的“输入”才能指望得到可观的“输出”。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有意地多背单词,多记忆习惯搭配、习语、句型、和课文。只有有了一定的积累才可以自如地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
胡玉宇
2006年9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