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健康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园地>心里健康

林丹华谈科学认识心理健康 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来源: 日期:2007-04-12 作者:佚名 浏览: 字体:
     2007-04-12 来源: 中国文明网 新华网

    4月12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林丹华博士做客新华网,就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此次访谈是“身心健康 快乐成长——心理专家讲坛”活动举行的首场专家网上访谈,主题是“科学认识心理健康 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身心健康 快乐成长——心理专家讲坛”是由中央文明办秘书组、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中国心理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文明网和新华网、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共同承办的。

[访谈首页] [访谈摘要] [访谈图片] [文字实录] [视频回放]

嘉宾林丹华就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话题与主持人交流。新华网 陈竞超 摄

    心理健康教育已从“医学模式”转到“教育模式”

    主持人:林教授,我们知道心理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帮助和引导青少年提高心理健康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快乐成长,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为什么在今天,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个话题那么受关注?是因为心理不健康或者是心理欠健康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吗?

    林丹华:这个问题要从几个角度来理解,第一,社会角度。为什么今天社会上出现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它和社会竞争的加剧有关。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在压力情况下心理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

    第二,心理问题是不是越来越多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不是青少年中、中小学生中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呢?从主流角度来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总体是很好的,可能有一些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今天在中小学、大学、幼儿园都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和我们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不同很大关系。原来我们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面对个别的学生、有问题的学生、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但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面向了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在他的成长过程面临心理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健全,甚至到了每一个个体潜能全部发挥的程度。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从最初的“医学模式”转到“教育模式”,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个体潜能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关的一些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不是说这个问题很严重,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第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现在要迈向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社会的和谐,个人心灵世界的和谐,这一点被前所未有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角度。什么才是个体的心理和谐、怎么看待个体的心理和谐?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 是人们对自我积极的评价

嘉宾林丹华谈心理健康的科学定义。新华网 陈竞超 摄

    主持人:我们知道,北京师范大学专门开办了一些心理机构,供大学生前来咨询,这几年大学生前来咨询是呈增长的趋势还是比较平均的状态?

    林丹华:这几年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越来越多,大学生到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心理咨询的观点发生了变化。原来他们觉得,到心理咨询中心可能是有了问题,而现在大家去心理咨询中心是觉得我要解决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所以大家非常愿意到咨询中心去,解决在大学生活里或者学习方面、其他方面出现的发展性的问题。比如说舍友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可能这些矛盾不是很严重,如何让自己大学生活和同伴关系有更好的发展呢?很多同学会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心理咨询室,这是大家观念上的变化。

    主持人:我们单纯从数字上很难说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是多了还是少了,对吗?

    林丹华:确实是这样,因为大家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主持人:林教授,心理健康的科学定义是什么?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哪些是引起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因素?

    林丹华:心理健康的定义从学术上来讲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观点。有的研究人员会从客观的标准,比如心理健康是不是身体健康、人格健全、情绪上是积极的,会从这样一些标准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问题;有的研究人员会从主观感受,比如心理健康是他个体、内在、主观的感受。

    有一种公认、大家普遍认可的看法,认为心理健康分为:正向方面、负面方面,更多体现在积极和消极情绪这两点上。心理健康并不仅仅意味着只是消极情绪的减少,同时也包含积极情绪的增多。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属于完全独立的两部分,也就是说积极情绪的增加或者减少并不完全等于消极情绪的减少或者增加。

    大家看心理健康角度来讲,它首先分成这两方面。研究人员还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主观的感受。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主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包含很多部分,是全面发展的状态,像一个木桶一样,一个木桶在什么状态下能够盛更多的水呢?要木桶的木块一样长。

    大家认为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自尊是人们对自我的、积极的评价、体验和感受。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说心理健康包括以上方面。

新华网和中国文明网对访谈进行网络直播。新华网 陈竞超 摄

    青少年心理不健康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林丹华:不健康表现在哪里呢?从青少年角度来讲,北京市曾经对6万多个中小学生的电话咨询作为统计。最后发现,在中小学生中,“不健康”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大方面,人际交往。比如,第一,青少年和同伴的交往,包括和异性的交往;第二,青少年和老师的交往,师生沟通是现在中小学生教育方面突出的问题。很多同学怕老师,很难和老师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关系;第三,学生和家长的关系,也就是亲子关系。小学阶段,亲子关系比较平稳,但是到了青春期,父母们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不和我沟通怎么办?孩子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进自己的屋,把房间门关上。亲子问题也是家长和学生们比较困扰的问题,学生们总喊“家长们不理解我”、“理解万岁”。 

    第二大方面,今天中小学生面临的重大压力就是学习,表现在厌学、学习动机不强,问题比较严重的存在学习困难、学习障碍。

    第三大方面,一些学生对学校产生了恐惧的心理,严重的心理甚至达到了“学校恐怖症”。

    中小学生如何看待自己、评价自己、接待自己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很多中小学生出现行为问题,和他不能很好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有很大的关系。心理不健康具体表现在以上三个方面。

    影响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四个部分

    林丹华:影响心理健康不健康的因素都有哪些呢?第一个因素,就是环境的因素,其中包括家庭因素。小孩子出生到长大,家庭是他成长最重要的一个环境。孩子6岁之前,是儿童心理、人格发展最关键的时期。父母的教育方式如何、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包括父母的期望、家庭的结构。我们可以想象,离婚家庭和正常家庭的孩子成长会有一些差异,尽管这些差异不是绝对的。但我们看到,离婚家庭的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相对更高一点。

    第二个因素,学校因素。学校里师生关系如何、学校的规章制度怎么样、学生在学校里是不是被班级体所接纳,在被班级体接纳的过程中要形成一种归属感。如果学生在班级中没有归属感,会有被排斥、遗弃的心理。这对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具有很大的冲击。学校里的师生关系、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三个因素,同伴的影响。同伴是小学阶段、中学阶段都是影响青少年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青少年和同伴之间的关系如何,能否被同伴所接纳、认可,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四个因素,个体因素。比如青少年的气质类型,我们不能绝对说哪一种类型是好的,哪一种类型是不好的,但是气质类型如果和环境因素交互发生作用的时候,我们设想一个气质类型比较内向、胆小的孩子,他正好遇到了非常严厉、苛刻的父母,在环境和个体交互发生作用的时候,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青少年的自我接纳、认知因素不够的原因是什么?

嘉宾林丹华谈青少年的自我接纳。新华网 陈竞超 摄

    主持人:青少年的自我接纳、认知因素不够的原因是什么?

    林丹华:导致青少年很难去自我接纳、自我评价,这是一个时代现象。我们做过很多调查,在咨询经验当中,我们也摸索到很多个案,发现一些共性现象。不仅在儿童、青少年阶段里我们发现不能很好评价自我、接纳自我的现象,甚至在成人当中这个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青少年为什么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呢?我们要看一下他对自我的评价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小孩子最初的评价源自于父母、老师、成人,重要他人对他的评价。如果这些人对他的评价是“你很好”、“妈妈很喜欢你”,这些孩子自我接纳就是正向的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指责孩子,甚至在指责他行为的同时,也在贬低他的人格。父母和他说“你不行”、“你很笨”,对孩子人格进行贬低,孩子慢慢就觉得我不行,我不如别人,我很笨,逐渐他的自我会发生一些偏差。

    另一方面,成年人在引导儿童青少年很好地去认识、接纳自己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点,就是尽管他人对儿童、青少年评价很重要,但这种评价不是完全正确的。在这个过程中,成人要引导青少年认识到,我要客观地去评价我自己,有的评价是好的、正确的,我接纳它;有一些评价不是很正确、是偏颇的,我可以很好地去看待它。如果觉得是不正确的评价,我可以拒绝它。

    青少年要从他人对我的评价转化为我自己要很好地评价我自己、看待我自己、接纳我自己,而不是百分之百把他人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唯一标准。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很多学生偏科很厉害,数学老师很喜欢他,他数学学的非常好;语言老师不喜欢他,他很讨厌学习语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老师喜欢不喜欢他、认可不认可他作为他自己对自我的一种评价,作为他去从事活动的最重要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生会觉得“我学习是为了老师学,而不是我自己愿意去学、喜欢去学”。本质上发生了变化。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注意到这个问题。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个重中之重的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在学校还应扩展到家庭、社区

嘉宾访谈现场。新华网 陈竞超 摄

    网友“玉川子”提问:林教授,请介绍一下国外在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方面的做法。

    林丹华:和国外相比,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史比国外要短一些,不管是和美国、日本相比,还是和港台地区相比。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对晚一些。但我们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国外今天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很好的做法: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定位,我认为他们的定位值得我们很好地去思考、思索。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也是个别、有问题的学生。80年代以后,尤其是最近20、30年以来,美国把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为更多地是一种预防、发展性的问题,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帮助全体学生适应学习、适应社会,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人潜能的发展。这一定位的转化,对今天我们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启示性作用,我们也在逐渐往这个方向发展。

    第二方面,包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上。国外每个学校都配备有心理学家,还配备社会工作者、学生辅导员,是由这些人组成的机构。这些机构负责对学校以及整个学区里的学生进行心理诊断、评估、咨询、预防和干预工作,是一个社会性的机构。今天,我们北京市要求所有的中小学校都要配备心理老师。国外给我们的提示是,我们可以把更多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比如和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学校里,还扩展到家庭、社区,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各种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组织机构应该是一个很大的网络结构,这方面国外有很好的例子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的培训。国外在培训心理学家上,专业方面的培训非常严格。比如,每一个心理学家都要经过正规的心理学或者教育学的本科培训,甚至相当多的学校心理学家都具有硕士学位。除了在学校里进行学习,他们还有一年的实习期。实习经过某一个考试,最后才能拿到学校心理学家的证书。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可能有一些是搞德育的老师,怎么让这部分老师的专业知识得到提高,需要我们去思考。

    逆反心理强烈的孩子 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嘉宾林丹华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新华网 陈竞超 摄

    人民网的网友问:我的女儿14岁,逆反心理很强,怎么才能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反映孩子逆反心理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家长怎么和逆反心理强的孩子打交道?

    林丹华: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也是令家长头疼的问题。为什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出现逆反心理?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心理学把它称为急风暴雨时期,孩子的情绪波动会非常大。这个时期,青少年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心理变化,就是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高涨。

    这时孩子有一种强烈的,想要成为成年人的欲望,有一些内在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极其强烈的。由于他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摆在那里,他又没有办法成为成人,具有半独立性、又有半依赖性,所以孩子会出现强烈逆反的心理。家长不要觉得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化这样,原来他很好,心里会有一种惊慌和害怕。当家长有了这种担心、恐惧和害怕的时候,这种心理状态会带到他和孩子的交往中。

    第一,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看到孩子有逆反心理、和家长对着干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第二,如何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去沟通。孩子们通常把自己的东西锁起来,有一些心里话也不和你说,甚至和你有强烈的情感上的冲突。当孩子有强烈的情感反应出现的时候,家长要去听,不要去讲道理,这是一种没有效果的做法,已经被无数人证明了。我们要倾听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不是因为孩子渴望成为成人、渴望独立,我们没有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

    第三,因为他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我们要给予他们相应的信任。孩子们常常说,我爸爸、妈妈不信任我、不理解我。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予他一定的权利,一些事情可以让他独立去做,接纳他们做得不那么好的一面。因为他们处于半成人期、儿童化的状态,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曾经有一位父亲和我说,他的孩子上高一,这个小孩经常旷课。一段时间妈妈经常生病,他爸爸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说妈妈病了,你到医院看看她吧。孩子有时会去看望他妈妈,有时不去看望。有一次妈妈病情加重,他赶到医院看妈妈,然后问爸爸,说你怎么不及时告诉我,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父亲本来想说,我给你打电话你从来都没有回来过。但父亲忍住了,说,我以为你知道妈妈的病情,你会回来的。孩子什么话都不再说了,在妈妈住院期间一直陪着妈妈、照顾妈妈。所以,这时家长对孩子的信任、接纳,对孩子做得不够好的方面给予他们宽容,这是非常重要的,满足他们内在的需要,成为“独立人”的需要,满足他们被信任、认可的需要。

    青少年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保持良好情绪

    林丹华作客新华网和中国文明网,就科学认识心理健康,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与网民在线交流。新华网 陈竞超 摄

    主持人:青少年怎么保持自己良好的情绪?

    林丹华:除了青少年特定的心理年龄之外,可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看待情绪。情绪是心理健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过程中,你的心理是否健康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你是否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是今天中小学生甚至很多成人需要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第一,认识情绪。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我们往往觉得积极情绪是好的,消极情绪是不好的。什么是消极的情绪,比如愤怒、生气、悲伤、恐惧。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你不可以愤怒,不允许生气,很多家庭有这样的家庭规条,孩子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想法:生气是不好的。当我生气时怎么办呢?

    往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愤怒压下去了,但在人的潜意识里还存在。当我一次、两次、多次压抑愤怒的时候,它会累计到一定的程度。压抑到一定程度,没有办法再压抑,有一天就会爆发出来,这时是巨大的爆发。另外一种是逃避压力。在消极情绪背后其实是有积极的意义,每个人都会出现消极情绪,当我们看待这些消极情绪的时候,不能“一刀切”。

    我举一个例子,有位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两岁多,经常是拿自己的头去撞墙发泄情绪,甚至撞出血来。这么强烈的情绪反应背后是什么呢?两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有时妈妈让她去刷牙,她不去,就强迫她去。妈妈说把玩具收起来,我们一家人要出去了,但她不愿意,玩得正高兴。当她有不开心、负面的情绪出来,小孩子不知道怎么化解,而她又想表达她心中的不满。她最后就运用头撞墙的方式表达我内心中的生气、不满和愤怒。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当孩子生气、愤怒的时候,父母应该告诉他的是,允许有这种愤怒的情绪,但是你告诉妈妈为什么会愤怒。

    我们从认识情绪变到第二个方面:接纳情绪。接纳承认我们的孩子有一些负面情绪存在,而不是告诉他,不允许有负面情绪。我们看到了你的负面情绪,允许有负面情绪,让我们一起看看为什么你这么生气,怎么接纳这些情绪。在和孩子交谈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学习,我有了愤怒情绪时如何用更合理的方式去表达、宣泄,而不是自己一味“摸索”。

    第三个方面:转化情绪。当出现了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放松、想象、改变认知的方式,去调整、转化我的情绪,使消极情绪逐渐变成积极情绪。如果一时调整不到积极情绪,比如我今天还是非常焦虑,没有关系,它提醒我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就让它存在着,没有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担心的是,我很焦虑、我怎么办?当我越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可能就越焦虑。相反地,焦虑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允许它存在,它可能是我的朋友。当我们换成这样一种方式去看待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负面情绪对我们产生的消极影响反而会减少很多。

    父母如何应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问题

    网友“小金人我的dream”:现在很多青少年确实需要心理辅导,尤其是要避免将来再出现一个象杨丽娟这样的疯狂粉丝。最可怕的是做错了却不自知,不去改正。那么您是如何看待杨丽娟现象的?

    林丹华:杨丽娟现象网上炒得很热。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从这个现象中,我看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这是一个很极端的“偶像崇拜”的例子。

    撇开杨丽娟个人人格上的问题,仅仅从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这方面,我们要分辨的是“偶像崇拜”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还是不正常的现象呢?老师常常说,你们这群学生只懂得追星,不知道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学习上。当老师传递给学生这样的信息时,孩子更多的感受是你不理解我,我们之间有代沟。前几年流行哈韩、哈日,很多父母有这样一种反馈,会说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对韩剧、日剧如此崇拜,他们不能理解。孩子们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不喜欢这些。

    其实,第一,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儿童阶段出现的正常现象。它和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青少年是属于自我意识高涨,想要成为成人,想要成为理想中的我。但他暂时无法达成理想,他会寻找自己喜欢的偶像,作为他影响自我的替代。第二,青少年当他想要成为理想中的“我”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为“心理断乳期”。当他急于和父母划清界限的时候,不想依赖父母的时候,他要找到一个替代品。从这个角度讲,“偶像崇拜”就成为了父母的替代品。第三,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我的周围人都崇拜刘德华,我想表现我不落伍,和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可能会不自觉地去崇拜刘德华。这是环境、群体压力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

    “偶像崇拜”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父母如何应对青少年“偶像崇拜”问题?“偶像崇拜”有两种,有些青少年崇拜的是偶像的外表、动作,如果这种模仿过多,可能就会陷入到一个误区里。一种是崇拜偶像人格中的内涵,尽管偶像遇到很多压力、困难,他的偶像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取得了成功。这样的坚持、毅力、努力,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放弃的信念,如果这些是青少年崇拜的对象,那么,偶像身上的内涵是对青少年是具有积极的影响的。老师、父母对待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看成是正常的现象,不要一味压制。即使这些青少年已经在“偶像崇拜”的外表上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我们不能一味地用指责,压制,否则会适得其反,即使父母、老师再好心,也不会被孩子所接受。

    回到杨丽娟这一个例案上,我们不能对孩子的“偶像崇拜”过于严厉,但过于放松“偶像崇拜”,一味去顺从孩子的“偶像崇拜”也是不对的。杨丽娟的父母是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想干什么干什么,过于顺从孩子的想法,而没有对她进行引导,使杨丽娟在崇拜刘德华这一问题上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走到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上。这是今天老师、父母和孩子冲突比较大的一方面,我们要从以上角度看待“偶像崇拜”问题。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自闭”

    4月12日,心理专家林丹华作客新华网和中国文明网,就科学认识心理健康,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与网民在线交流。新华网 陈竞超 摄

    来自搜狐的网友问:您好!我女儿快十岁了,无论学习还是其他方面都比较优秀,可就是不够自信,胆子较小,在公共场所不敢大声说话。在她刚上一年级时老公去外地工作,我独自一人带她,5年来一直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是不是和这种生活方式有关?我该怎样引导她?您怎么看有关现代都市孩子自闭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否有扩大的趋势?

    林丹华:我很难从网友的几句话中去判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自闭”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我们的孩子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和别人交往,但是否达到“自闭”的程度,我们要认真分析。可能他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和别人交往,但没有到自闭的状态。

    心理学所讲的“自闭”,是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比如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只注意自己,不注意外界和他的互动。造成自闭症的机制是很多的,其中有一个机制和脑机制有关。可能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大脑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导致他和外界接触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今天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类似的问题,但远远没有到自闭的程度。有的父母说我的孩子很自闭,我说怎么个自闭?父母说孩子到小区广场上,都不和小朋友玩。孩子在家里,父母和他说话有反应吗?如果孩子只是不跟同伴玩,和父母、其他人交流是正常的,我们就不能判断他是自闭。但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交往问题,不和同伴交往。这和我们从小如何教养孩子有很大的关系,是否教给了他交往的能力、交往的品质。

    有的家长和我反馈,自己孩子不理睬父母,由此得出结论:我的孩子是不是有自闭症?有些家长和我说,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宝宝,妈妈回来了,快来迎接妈妈!”孩子不动。再比如,让孩子收拾玩具,孩子依然不动。当你下班回来的时候,孩子正在做什么?通常情况下,孩子不是在玩他喜欢的玩具就是在看动画片。当孩子沉浸在他喜欢的事情时,你叫孩子,孩子当然不动,不是他没有听见,而是他内心不愿意去做。

    如何引导早恋的孩子

    主持人:最后我们来谈谈早恋的问题,社会和家长都非常关注,究竟应该怎样去引导早恋中的孩子?

    林丹华:早恋是青少年时期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首先,要认识早恋。早恋现象在初中、高中普遍地存在,这和孩子到青春期的性征发育有很大关系。孩子进入青春期,第二性征都在很好的发育,对异性产生了一些好感、羡慕,愿意和异性交往。这种情况下,由于受文化、媒体的影响,他们接收到的外界的信息要比我们那个时代多很多,所以,早恋现象应该是正常现象。

    很多老师和家长我们反馈:松了,缺少了引导;严了,可能会出现一些极端行为。我们要把握好“度”的问题。早恋在青少年时期出现是正常的,我们要平等地和青少年交流、沟通。如何沟通,是父母、老师必学的一门重要课程。

    我们不能一下子告诉孩子,早恋有什么危害,我们要问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个男孩子。如果孩子足够信任你,他会慢慢打开自己的心门。如果家长越反对,孩子可能越要和异性在一起。如果老师、父母尊重、平等看待孩子需要,孩子会很冷静、客观看待这段关系,也能从这段关系中吸取到有益的部分。我们也看到,有的异性之间把这种关系化作学习的动力,虽然这只是极少数的情况。

    家长的心态很重要,一定要尊重孩子。如果是女生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谈恋爱了,而且那个男孩子在学校表现不是很好的时候,家长内心是很焦虑的。这个时候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问一下自己我为什么这么紧张、这么焦虑,是不是担心我的孩子和这个男生走得太近,除了可能会受到伤害以后,可能会没有办法达到我对孩子的期望。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和地看待孩子早恋问题。只有持着这种平和的心态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你的内心才会真正被孩子接纳。我们要有一个“度”,帮助孩子引导、看到早恋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危害。

    今天我们谈到很多行为问题、情绪问题,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管孩子存在哪种行为问题,我们如果只从行为的角度改变行为,一定要从他的行为看到背后深层次的心理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的转化才是真正的转化,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初中孩子为什么会吸烟?孩子可能是模仿、觉得好玩,但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可能因为在班里学习不好,调皮捣蛋,老师不喜欢我,其他同学排斥我。每个人内心都希望有一种归属感。当内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要从别的方面寻求满足。这种渠道可能是某一个团体,这个团体可能学习都不好,都不被老师、同学欢迎。但我们之间相互信任,替对方解忧排难。如果在这个团体中大家都吸烟,他也会去吸烟,他用这种行为告诉团体中的同伴,我是你们中的一份子。

    所以要想改变吸烟行为,我们不能从惩罚的角度,一定要透过这一行为看到他背后深层的心理原因。只有深层次的原因解除了,行为原因自然而然就解除了。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要告一段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21世纪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仅仅靠学历,文凭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面临21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下列品质:以自尊为本,以自爱为荣,以自强为律,以自信为勇,以自主为舵。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我们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也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感谢林教授的精彩回答。有关心理健康的话题,今后我们还将举行系列访谈,就一些具体个案或者个别话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欢迎大家到时关注。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