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因此,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否则上课吃力,抓不往重点,跟不上教学进度,课后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补课,岂不是得不偿失。 预习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具体而言,预习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听课效率。通过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内容自己还没弄懂,这样,听课时,便可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弄懂的部分。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了,能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更好地做课堂笔记。如果课前不预习,上课,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盲目地记笔记而顾不上听课。经过预习,记笔记时就有了针对性,选择那些书本上没有的,老师另外补充的内容以及自己预习时没能理解的部分去记。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听课时思考问题。 (3)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本身相当于一种学习。预习时,要独立地阅读、独立地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地接受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4)预习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学生在预习时,对知识已经做了独立思考,听课时就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这样就比单纯依靠听课获得知识的记忆效果好。 预习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良好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说,是因为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疑难点,从而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了一个兴奋中心,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状态,这种注意状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指引着学生的思维活动转向对疑难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预习不是把老师明天要讲的内容草草看一遍就算了事,而是要严格按步骤和要求进行。 (1)选择好预习的时间 预习的时间一般要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的剩余时间,并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来安排预习时间的长短。如果剩余时间多,可以多预习几科,预习时钻研得深入一些;反之,把时间用于薄弱学科的预习。 (2)迅速浏览一遍即将学习的新教材 这时要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弄清哪些内容是自己一读就懂的,哪些内容是自己没有读懂的。 (3)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读第二遍 对于初次阅读没读懂的问题,在第二次阅读时,头脑里始终要带着这个问题,深入思考,仔细钻研教材,这时的阅读速度可以适当放慢一些,遇到困难,可以停下来,翻翻以前学过的内容,或者查阅有关的工具书、参考书,争取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难点攻克,把问题解决,把没读懂的地方读懂。对于自己经过努力仍未解决的问题,也不必勉强去解决,这样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可以把这个问题记下来,留待课堂上听课时去解决。 (4)边预习边做好预习笔记 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做在书上,一种是做在笔记本上。在书上做的预习笔记要边读边进行,以在教材上圈点勾划为主。所圈点勾划的应是教材的段落层次,每部分的要点,以及一些生僻的字句。同时,也可以在书面的空白处,做眉批。写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写上自己没读懂的问题。在笔记本上做的预习笔记既可以边读边做,也可以在阅读教材后再做整理。整理的内容包括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的摘抄及心得体会;本节课讲授的几个主要问题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前后关系、逻辑关系,预习时遇到的疑难点是什么,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查阅了哪些参考书或工具书,所查阅的资料中有价值的部分的摘抄及心得体会。 (5)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预习策略 预习也不能搞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抓住预习的重点,选择不同的预习方法。例如,语文课首先要扣除生字、生词障碍,再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及写作风格、手法;而数学课则要把重点放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掌握上。 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 复习是对已学过知识的温习、巩固、系统和延伸,复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一个系统提高的过程。复习的任务,包括查缺漏、巩固吸收、系统归纳和浓缩记忆。 一提到复习,许多学生会马上想到总复习,因此把应付考试作为复习的主要目的,这实际上是对复习的片面理解。复习的形式是很多的,如课堂复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等。 课堂复习有三种:讲新课前,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这叫做准备复习;老师讲完课后,往往要趁热打铁做点练习,这是以消化为目的的准备性复习;一节课将结束时,将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这是以吸收为目的的梳理性复习。 课后复习以消除遗忘、强化记忆为目标,不管老师是否留作业,都应当对照课堂笔记与教材进行比较性复习,然后再做作业。 单元复习是指完成了一章或一组内容后的复习,主要采取比较异同,寻找内在联系,筛选累积的方式进行。 期末复习主要是将平时分散学习的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综合,系统归类的过程。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最宝贵的时间是课后复习,因为防止遗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及时复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复习就会忘记,过一天会忘记一半以上,经过两天就会忘记2/3左右,以后遗忘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因此,学习后若不及时复习,就会大大增加复习的困难,降低学习的效率。 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在复习时采取一定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做出合理的安排。在时间安排上,课后复习至少安排两次。第一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用脑子复习一下这节课的要点,第二次复习应安排在晚上,读一下课堂笔记,对照教科书进行。 在对复习方式的运用上,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常用的复习方法有: (1)尝试回忆法。即在复习时,先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在头脑中回忆一遍,然后再打开书或笔记本进行对照,对回忆模糊不清或根本回忆不起来的知识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这样做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而且能够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2)要点法。即在复习过程中,寻求知识中的要点,抓住要点也就抓住了问题的主干。如复习课文时,就可以把重点词、每段的关键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用醒目的颜色标上记号,使这些词句作为记忆的支撑点,抓住几个关键词句,也就抓住了整篇课文的内容; (3)比较法。即找出各科知识间的特点和共同点,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来强化复习效果; (4)概括法。即找出各项知识的内在联系,然后将知识集中起来记忆。 课堂学习的策略 虽然说,学生的课堂学习有许多类型,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讲,听老师的讲解还是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听教师讲解的策略问题。 听老师讲解的方法和策略 要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保证能够听好教师的讲解,并掌握教师讲解的内容,一方面应该主动的讲解,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应该注意运用一些科学的听课方法和策略。在这里,我们主讨论听课的方法和策略的问题。 1、 做好听课的准备听课准备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听课的质量。听课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1)识的准备这主要是通过预习的方法,了解自己是否掌握听新课需要的知识,如果发现自己还不具备这种知识基础,便要在听课这前及时补上。这样可以保证在教师讲新课的时候"听得"懂。 (2)、质的准备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是根据课本的内容来讲解的。另外,学生在具体的听课过程中,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还将记录下来。有时,教师讲解需要一定的学习用具相配合。因此,学生在做听课的准备工作时,还应该准备好用的课本、笔记本和其它的学习用具。(3)精神的准备听课的精神准备有两方面:一是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二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上课前有沛的精力。 2、 集中注意力 阅读、思维和观察等一些学习活都是可以服从个人的意志、能力和愿望进行控制。但听老师讲解这种学习活动就不同它不可能自己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是因为,这种学习活动涉及到另外一个人--教师。因此,在准备工作做好的基础上,要听好课,首先集中注意力。 3、 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学习内容,听觉通道的畅通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仅仅把学习心理活动的主要着眼点放在"听"的方面还是不够的。如果仅仅是"听",那么,充其量是听懂。听懂不一定是掌握。从听懂到掌握之间不定期存在一个思维过程的问题。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课的时候,不仅要带耳朵,而且要?quot;心"想。这也就是说,听课过程中,思维活动一定跟上。 4、 听课要有针对性 听课的针对性是指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具体的听课方法。这是听课策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毫无疑问,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真正要符合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仅仅是一种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因此,学生在具体的听课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一定的策略,调整自己的听课活动。 5、 积极的回答问题和提问题 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了解学生装的学习班情况,一方面会向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相关的问题,对此,学生应该积极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 6、 正确处理处理听讲和笔记的关系 听课的过程中,作一些笔记是必要的,但是,"听"和"记"毕竟是两回事。注意力分配在听课上面,笔记就难以记全,而将注意力分配在记笔记上,听课的质量就要下降。因此,需要正确处理听讲和记笔记的关系我们认为,对于学生的听课来讲,正确性的方法和策略是应该"以听为主,以记为辅"。这也就是说,听课的主要注意力应该集中在"听"的方面。至于"记"的问题,只需要记一些重要的东西。 7、 听课应该注意教师所用的方法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记住教师给出的结论,更应该注意教师得出这个结论所用的思路和方法,甚至要通过积极的思维,想出比教师更好的方法。这样的听课就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策略水平。那种只知道记"结论",如词义、写作特点、答案、得数等,而忽视学习思维方法的听课过程是难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如何克服不能专心学习 有不少的同学,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他们在看书学习的过程中头脑里演唱会冒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对以往朋友的想念,一次偶然的经历等,他们想办法要克服,但是总是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往往容易影响学习效率。根据这些情况,建议如下: 学会合理安排自己时间 人若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便不会很好的休息和学习。这样在该学习的时候会想休息,在休息的时候会想着学习,周而复始便会使人处于一种注意力涣散的矛盾状态。无论学习还是休息都不能专心致志,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杂念在困扰他们,因此有组织有计划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是克服的有效方法之一。 磨练意志 波斯诗人萨迪认为:“事业常成于坚,毁于急躁。”古谚也说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也。”意志是人克服道路上困难和障碍的勇气,是推动人前进巨大动力,对人的行为有很强的调节作用。而杂念之所以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有关,也就是说他们对学习有一种畏难习理,知难而退,自暴自弃,这样便会在学习时出现杂念,同时又由于他们有积极向上的愿望,于是他们便处于不断自和困惑中。 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不同性格类型的人,有着不同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如有的人喜欢夜间伏案苦读,有的人喜欢清晨沐着晨光学习,有的人喜欢在床上思考问题,有的人则喜欢边走边想,有的人人喜欢独处一室在清静中学习,有的则喜欢边听音乐边学习,因此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学习风格也是克服杂念的有效方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