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庆专栏>校庆动态>详细内容

【萸江文学·校庆特刊·岁月有痕】建军节里忆母校

来源: 日期:2023-08-05 作者: 浏览: 字体:

作者介绍:

刘雄马,2011年从安化二中0804班高中毕业后入伍于云南某边防部队,2018年毕业于陆军工程大学,现为陆军某部指导员。先后前往《解放军报》《人民陆军》微信公众号和集团军《钢铁先锋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学习培训并担任编辑,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媒体平台发表电视和文字稿件上千篇,曾作为新闻官随中国第19批赴黎维和部队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

IMG_256


建军节里忆母校

(作者:刘雄马)

今天是2023年8月1日,是一个光荣而特别的日子。离开安化二中12年,我军旅生涯的篇章也翻到了第12页,母校也即将迎来自己的百年华诞。

如果说故乡是游子魂牵梦绕的港湾,那母校可能就是港湾里眺望你远航的灯塔,是永远愿意为你照亮回家之路的那一盏灯。

一身戎装,金戈铁马。我曾翻越高山大河,穿过原始密林,头枕边关明月,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与毒蛇猛兽虫蚁共舞,走过祖国西南边陲的绵延边界线,亲手勾描界碑上那一抹鲜艳的中国红,为守护祖国的秀美河山自豪;我曾驻守在祖国的海疆,在茫茫大海中饱尝孤独与寂寞,默默奉献建设美丽海疆,为捍卫祖国海洋权益将生死置之度外;我也曾远赴异国他乡的维和战场,伴着枪声睡去,闻着硝烟醒来,与死神擦肩而过,为深处战乱的人民送去希望与光明……我也在无数个夜晚,梦回母校,那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那是给予我走出大山的力量和勇气,让我梦想萌芽的地方。

母校给予我的有很多,知识理论的积淀、为人处世的智慧、也有纯洁真挚的师生之情,更培养了让我受益匪浅的爱好。

前段时间,老同学突然发了一张图片给我,里面的内容是我读书时候在《萸江文学》发表过的一篇文章。青涩的文字、单纯的情感、熟悉的场景,刹那间,无数回忆如同老电影般,一帧帧在脑海中放映起来。

与你初识,是一个大雨倾盆的夏天。由于各地中考制度的差异,导致转学的我中考总分少了地理和生物两门成绩,虽然分数达到了入学门槛,但我还是如一头野牛般冲进了当时的眭和平校长办公室。看着淋成落汤鸡的我,眭校长不仅没有责怪我的唐突和冒失,反而非常关心地对我嘘寒问暖,拿着毛巾为我细心擦干头发和脸上的雨水。眭校长的句句关切和鼓励,给了当时的我无尽的温暖和信心,也让我对二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充满了期待。

二中的三年校园时光,留下了青春最美好、最珍贵、最难忘的回忆。有为了理想努力学习的拼搏姿态,有课余时间游戏娱乐的快乐瞬间,也有嬉笑打闹单纯真挚的同学情谊……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则是母校坚定了我对文字的喜爱。初到二中,最爱去的便是图书馆,历史、文学、传记、名著、小说等等,无不涉猎、无不欢喜。班主任丁向东知道我看课外书以后,并没有批评和制止我,而是鼓励我在多看多写的同时分配好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不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做到学习进步和兴趣发展两不误。

随着看书量的增多,我的知识储备也不断丰富,这为我今后的写作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后来,我被推荐加入了《萸江文学》文学社,得到了更加专业的老师对我写作方面的指导和培养,在与更多文学爱好者一起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文字的热爱。所以,我觉得自己能够有现在的一些成绩与当时文学社辅导老师们对我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正是他们的循循善诱让我能够更加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

 

△作者曾经发表在《萸江文学》上的文章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看这世界的繁华。从二中毕业以后,不甘平凡普通大学生活的我,毅然决定休学参军考军校。而这期间,是文字一直陪伴和见证着我的成长。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媒体上发表上千篇文章。为了取得这些成绩我也曾经历过常人难以理解的困难和挫折,曾独自咽下不为人知的苦累和委屈。但有一句话始终激励着我坚持下去,给我以勇气和动力,那就是“今天我以二中为荣,明天二中以我为荣!”

我很喜欢一个故事:当记者采访篮球巨星科比时问道:“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呢?”

科比反问:“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

记者摇摇头说:“不知道。”

科比挠挠头说:“满天星星,寥落的灯光,行人很少。”

我有过跟他类似的经历,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更多的媒体平台发表稿件。上军校第一年的我,每天都坚持熬夜敲键盘,爬格子,曾无数次见过凌晨四点夜深人静的军校校园和墙外金陵古都灯红酒绿的繁华;当别人一星期写两篇新闻的时候,我会坚持写十篇以上,很多时候不管走路吃饭还是睡前,脑海里都没有停止过文章的构思,甚至于已经睡下的我突然来了灵感会马上再回到电脑前;有时候,会为了完成一篇好的文章而反复修改几十遍,为一段文字、一个句子、一个标题甚至一个标点符号斟酌几天的时间……当然,因为学习成绩的落后、领导和同学的不理解、长期不上稿的瓶颈,我也迷茫过,彷徨过,失落过,但不服输的性格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坚持了下来。很多个想放弃的夜晚,我都会想起那句话,想着能有一天,我可以自豪地站在母校面前,大声地告诉她:我没有给您丢脸!

如今,我已经是一个连队的指导员,很快就要带着我的战士再次奔赴维和战场,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我们的大国军威,为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曾经,我也为这份光荣的职业而自豪,也曾梦想着自己的母校能有那么一刻为我而骄傲。

那是2021年7月,中国维和部队轮换回国的日子。我们的车队刚刚抵达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车厢里传来战友们的感慨:“爆炸物和垃圾都清理干净了!”“很多房子也重建起来了!”“路两旁盛开着鲜花,真漂亮!”看着逐渐恢复生机的贝鲁特城,我们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满足的笑容。

时间回溯到2020年8月4日,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巨大爆炸,无数房屋被摧毁,数千人伤亡,30万人无家可归。在这种情况下,我和战友们坐上了出征的飞机。抵达贝鲁特港上空时,望着窗外一片废墟、满目疮痍的城市,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不敢相信这里就是曾经的中东“小巴黎”,黎巴嫩的商业、交通、金融和文化中心。

完成部署没多久,我们就临危受命参与贝鲁特救援重建任务。每周工作6天,每天作业近10个小时,佩戴五星红旗臂章的中国维和官兵成了救援场上最忙碌的身影……仅用19天,我们就和友军一起完成了贝鲁特港多项废墟清理和灾后重建任务,受到黎巴嫩政府军、驻黎部队友军和当地民众的高度称赞。

为当地村庄修路、架桥,为友军营地修建完善防卫工事,清理黎以边境“蓝线”数以万计的雷场,开展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为当地学校修建篮球场赠送文体器材和学习用品……由于中国维和官兵做了很多对当地很有帮助、有意义的事情,当地民众对我们十分友好。每一次外出执行任务的路上,看到我们车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他们都会热情的挥手和微笑,这让我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10月1日,母校将与祖国同庆,隆重举行建校100周年庆典,即将奉命出征的我,非常遗憾不能到场参与庆祝活动。但我一定会在地中海畔为母校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争取在火热军营里再立新功,为百年母校盛大庆典喝彩!

 

2023年8月1日于某部军营

 

终审:bangong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打印 |
分享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