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网通讯员试笔新高考作文被今日头条推送
本网讯 (谭文淼)湖南教育网优秀通讯员、安化二中高级语文教师谌勇多年从事高考作文研究,并勤于下水试笔,一直传为佳话。今年是我省进入新高考的第一年,6月7日,语文考试结束,他在知晓题目后又一次下水试笔,50分钟写成千字文《顺势而变,以至于强》,这也是他连续15年试笔高考作文。朋友圈发表后,引广泛传阅,并在第一时间获《今日头条》推送。
附:谌勇老师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试笔
顺势而变 以至于强
◆谌 勇
世界和人生的美妙,全在于一个“变”字。如果一切早已注定,而且一成不变,那么一切都将难言精彩,又怎会有那么多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沧桑之慨?
前不久,两张新旧对比照片在网上刷屏:一张是120年前的1901年,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等11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现场;一张是在今年3月18日,应邀到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参加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中国代表杨洁篪和王毅,面对美方傲慢无礼的挑衅和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警告美国:“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你们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两张照片一张黑白,一张彩色,拍摄的角度又刚好一致。沧桑两甲子,帝国主义的做派没有变,但是我们中国人的姿态却变了。这一对比让我们在无比自豪的同时,直观而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从任人宰割的屈辱羔羊,成为掷地有声的世界大国这一巨大变化。
12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在中华5000年文明历史中,也不算太久。但就是这两个甲子,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的这100年辉煌历史,注定会永载史册。
这100年是中国的觉醒者们顺势而变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它的带领下筚路蓝缕接续奋斗由弱小变得强大,由一穷二百而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
这段历史可歌可泣,辉煌灿烂,又具有极大的昭示作用:正如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所指出的那样:“生而弱者不必自悲。吾生而弱,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然而,由小变大,由弱到强,天可“诱”我,却绝不“赐”我。昨天又在网上看到一组对比照片:一百年前一个骨瘦如柴的中国青年端着烟枪,躺平在床上吞云吐雾;一百年后,一个神情恍惚的中国青年以相同的姿态躺平在床上举着手机沉醉不已……
不用说,这组对比照片所讽刺的某种现象的确发人深省:复兴尚未成功,有人却要躺平。
如今,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开启了崭新的征程,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任重而道远,正需要一代代的青年为之接续奋斗。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学习那些革命先辈的精神,顺势而变,以至于强。心态可以躺平,姿态却要挺立。请记住,不奋斗,不青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湖南教育网优秀通讯员、安化二中高级语文教师谌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