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湖南省教育功臣奖获得者名单及事迹简介
谭仲池,男,现任长沙市人民政府市长。 2000年1月,谭仲池担任长沙市人民政府市长。在他任期内,长沙市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近三年分别为24.5亿元、28.1亿元、38.8亿元。经“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专家审核,长沙所辖9区县(市)的教育经费投入全部达到或超过法定标准。维护农村孩子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是谭仲池一直记挂于心的。2004年,长沙市颁发《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办法》,明确取消农民工子女借读费,规定农民工子女在指定学校就读,享受与本学区城市学生同等教育。近两年,市、区两级政府累计投入4500多万元对59所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进行改扩建。他提出,分“三步走”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费教育。2007年秋季,长沙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一费制”全免入学。 肖雅瑜,男,现任株洲市委书记。 在肖雅瑜的带领下,株洲市提出了“把义务教育做优、把中等教育做强、把高等教育做大、把终身教育做好”的教育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投入1.3亿元资金,调整市区基础教育布局,新增学位7700多个,在全省率先解决了市区入学难问题;2005~2006年,整合3所高等院校,组建了湖南工业大学,告别了株洲市没有综合性大学的历史。依托工业优势,株洲市建立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初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两翼的职业教育体系,现拥有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5所,国家和省级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建立了6个省级示范性专业。肖雅瑜十分重视教育公平,连续四年,株洲市将“两免一补”列入全市十件实事之一;今年,799所农村中小学的26万名学生享受免杂费教育。 彭宪法,男,现任湘潭市委书记。 彭宪法始终把教育摆在湘潭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实行优先议教、优先投入、优先考核、优先支教,使湘潭市的教育满意度在全国344个同类地区(城市)中名列第九位,是全省唯一进入前10名的市州。他把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作为湘潭市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力进行攻坚克难。特别是在可用财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仍然达到了“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他高度关注和重视教育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工作,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他倡导建立了市领导联点教育制度,支持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的扩建提质。他经常深入基层教师中,到边远山区慰问贫困教师,教师们都称他为“亲民书记”。 黄天锡,男,现任邵阳市委书记。 通过走引资办学、民间办学的路子,黄天锡带领下辖三个国贫县、两个省贫县的邵阳市走出了教育经费不足的困境。近四年来,全市吸引民间办学资金超过10亿元,现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016个,在校学生20余万人,邵阳民办教育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他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路,在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起一所职业中专,为培养农村劳动力和转移剩余劳动力服务,把邵阳市的人口压力变成了人力资源优势。在他担任主要领导期间,邵阳市仅省级示范性高中就达到15所;实现了有4所大学,高校在校学生达2万余人的成绩;打造了“代管家长”“闪光教育”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德育品牌。 易炼红,男,现任岳阳市委书记。 2004年5月,易炼红担任岳阳市委书记,他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投入摆在财政投入的第一顺序,做到财政宽裕时优先增加教育投入,财政困难时重点保证教育投入。”2005年,岳阳全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为7.46%%,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比例为16.64%%;2006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为15.29%%,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比例为21.81%%。在他任期内,岳阳市实现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教育,并适当向农村倾斜,市本级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补贴县(市、区)教育经费的不足。近两年,岳阳市新建中小学校6所,新增中小学学位1万余个,城区入学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胡伯俊,男,现任张家界市委书记。 胡伯俊强化“科教兴市”的发展思路,强调对教育要“高看一筹,厚爱一层”,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重视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两年来,张家界市斥资近2亿元,新扩建校园面积24万平方米,办成国家级重点职中2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所、市级示范性高中5所,共改造中小学危房10.4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为扶持教育,他还经常到各学校蹲点,深入各中小学校调研,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 蔡力峰,男,现任娄底市委书记。 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是蔡力峰到娄底任职后的惯例。在常委会上,专题议教,集思广益,确定教育发展思路,为教育排忧解难。全市教育财政拨款经费逐年增加,2006年,全市教育部门国家财政经费达6.9亿元,较2003年增长48.8%%。他上任后,原收取学生“口子费”、部分调拨杂费发放教师工资的个别县市不再收取“口子费”,原拖欠的教师工资全部得到清偿。在他任期内,娄底市基础教育强势发展,各项发展指标均稳居全省前列,全市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2%%;职业教育整合资源,构建市域“大职教”格局,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张元英,女,现任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002年,在张元英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常德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围绕落实该意见,常德市人大以地方法定形式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九八”助教日,目前已募集助学资金30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万多名。近年来,她利用“两项督导评估”,督促各级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教育条件,逐步实现了义务教育由农民为主负担向由政府负担的转变。特别是2003年,她带领教育一班人多方协调,积极争取,使常德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使常德市的农村教育信息化普及比全国至少提前5年。 任一平,男,现任长沙市芙蓉区委书记。 自任芙蓉区委书记以来,任一平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到建设繁荣、和谐、精美的“三湘第一区”大目标中谋划,确保教育率先优先均衡发展。近三年来,芙蓉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义务教育检测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教育工作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在编制全区“十一五”规划中,他强调坚持“科教兴区”战略,将教育优先发展在决策层面上予以明确,为全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他提出全面推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加大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政策支持力度,缩小了校际间的办学差距,并于2007年春季在全区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费制”全免。 彭建忠,男,现任安化县委书记。 彭建忠在担任安化县主要领导期间,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优先研究解决全县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事关教育大局的重点工程,坚持亲自挂帅。他认为穷县办大教育,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谋划教育时,安化县确定了三大重点。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普、职学生比例在三年前就已实现基本相当。二是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几年来撤并学校796所,极大地提高了办学效益。三是抢抓教育信息化建设,多方融资1100余万元,争取实施了国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他十分关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坚持以人为本,近年来为薄弱学校争取建设资金5000余万元,2006年又妥善解决了回流骨干教师的编制问题,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郑柏顺,男,现任新田县人民政府县长。 2001年,新田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时任县长的郑柏顺提出“办好教育是贫困县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他在任期间,新田每年都以县政府名义下发《关于加强控流保学工作的通告》,严格落实“双线”控流保学责任制。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和初中阶段年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8.8%%。2006年,新田县教育财政拨款9680.4万元,占到当年财政总支出的46.6%%,比上年度增长24.6%%。在他的提议下,从2005年开始,新田县政府每年拨款25万元设立学科带头人津贴,拨款2万元设立边远山区教师特殊岗位津贴。 宛庆丰,男,现任花垣县委书记。 宛庆丰认真履行“科教兴县”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财政安排教育经费从2004年的5475万元跃升至2006年的11649万元。2006年,花垣县还基本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中生、往应届大学生的救助保障体系。他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2005年对农村教师每人每月发放80~120元的岗位补贴,使全县1800名教师享受到这一优惠,今年又投入500多万元启动了农村教师公转房建设。他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花垣先后面向全国高薪招聘了100位名师,面向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了200多名农村中小学教师。他以重教的情怀,以心系教育的实际行动,将花垣县的教育带上了新台阶。 周晓云,男,现任衡阳市珠晖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晓云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狠抓教育投入的落实,在研制年度财政预算时,他要求对教育优先保证。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006年高于2.17%%;2007年更是高出15.16%%。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并且,各项转移支付等专项经费、中小学生学杂费按时、全额拨付给教育,从不克扣、平调和挪用。为促进教师成长,珠晖区还设立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2006年拨21.9万元,2007年拨32.3万元。他在任期间,全区撤并小学14所,校均学生数由300人提高到500人;消除和改造危房52495平方米,所有D级危房全部消除;珠晖区连续三年被衡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危改工作先进县市区。 周迎春,女,现任郴州市北湖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迎春非常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年初拿预算时,她督促财政部门按照教育经费“两个比例”和“三个增长”的要求,充分打足预算。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长,2006年达到23.94%。她将义务教育债务从学校剥离到当地政府,挂帐停息,纳入政府消赤减债计划。2005年,北湖区大力推进危改,在周迎春的带领下,全区投入260万元消除了中小学D级危房。她还重视不断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2003年以来共投入40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使全区办学条件基本达到一类水平。 近年来,北湖区先后荣获首批“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省素质教育先进区”、“省‘两基’工作先进区”等称号,并于2006年获得省“教育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黄黔元,男,现任中方县人民政府县长。 为改变全县教育落后现状,黄黔元致力营造“党政全力兴教,部门配合支教,全民参与助教”的重教氛围。中方县把教育工作纳入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组织制定了为教育办实事的五项过硬措施,即定期议教、定点联系、现场办公、定期评估、目标考核。县财政采取优先措施,按“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他亲自为县一中、二中、职业中专学校建设跑贷款。如今,县一中由一所农村中学跃升为市级示范性高中;县职中由镇办农校发展成为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全县高考上线实现由建县初的“零”发展到2005、2006年连续两年突破300人大关。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